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上传人:feng****ing 文档编号:55870109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第二课时内容,是在上节课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基础上, 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二个探究活动。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 探究, 是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 记录和描述的能力。 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 让学生通过实验原理的信息和图示实验 步骤等方法, 初步了解科学探的一般步骤, 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并能明 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 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是一种重 要的学习方

2、法, 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科学探究是重要的教学内容, 而本节课是学生初步 接触科学探究,所以采用引导、讲解、实验、归纳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初步学习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学习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3)知道用澄清的石灰水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4)知道用木条燃烧的时间长短检验氧气的含量。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让学生体验:提出问题、作出猜 想、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反思与评价等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学习运用这种科 学探究的方法。(2)通过实验与交流

3、,使学生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 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3)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报告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2)通过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使学生体会由生活走向化学,由化学走向社会 的学习理念。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的表达探究所得到的结论。教学难点 1、怎样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 2、设计实验探究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2、对比法

4、指导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教会学生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问题,学习用对比的方法得出实验 结论,培养学生小组成员间合作学习、交流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及活动说明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创设好的教学情景冬天的教室里,门窗紧闭。上了两节的标准是能引发学课后许多同学感到困倦,小明同学建议生的思考,激活学开窗换换空气,理由是教室里的空气很生的思维,所以我快被我们吸完了。许多同学不同意,说选取了同学们非常我们呼吸的好好的,没那么严重,开窗熟悉的一个情景引后就冷了,影响学习。谁的说法正确呢? 到底我们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什 么不同呢?你们想不想知道?这节课我们就自己研究一下这个问 题,给教室里上

5、课的同学,也给我们自 己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建议。入课题二、分组讨论进行交流1、学生分组讨论只有知道了我们教师出示讨论的问题: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问题一:你知道我们吸入的空气中有哪中有什么,才能进些气体,你是怎样知道的?(或举出一一步探究其含量的些你这样说的依据)。不同,所以应该先问题二: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你2、各组间进行交流组织学生讨论是怎样知道的?(或举出一些你这样说3、学生得出初步的结论:空气中通过这样的设的依据)。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计,从深处挖掘了如果有同学说出氮气和稀有气体也呼出的气体中也有:氧气、二氧学生的思维,使学不要因为我们现在无法探究就给予否化碳、水蒸气生的所学知识与

6、日定,应先肯定、鼓励,再告诉学生以我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们现在的知识还无法对这些气体进行探究一起三、搜集资料提供信息1、教师出示小组讨论问题: 你知道关于 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检验的哪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信息?在交流的过程中2、补充、出示教材中提供的一些信息。各小组间能取长补(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白短,在资源共享中色浑浊,在一定范围内,白色浑浊越多,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表达能力(2)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收集呼出气体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排水法,与后面第(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六单兀有矛盾,教3、介绍用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的方法学生作简单的

7、操作练习:用排水师应把矛盾放到后(1 )集气瓶、水槽两种仪器的简单介绍(2)教师介绍用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的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面去处理。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对问题的提四、实验探究科学对比出、作出猜想、设1、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岀的气体中二氧(1)学生作出猜想计并进行实验、得化碳的多少(2)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引导学出结论的过程中让本实验开放性较强,在实验中可能会生从实验用品、实验步骤等方面学生熟悉了科学探出现许多与预测不相符的实验现象,例设计实验)究的基本步骤,培如:装有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集(3)各小组之间进行公开交流并养了他们的探究能气瓶中的石灰水都不浑浊或都浑浊,或针对自己或其他小组

8、的设计方案力是装空气的集气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而进行评价培养了学生对实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中的石灰水不浑(4)各小组选择自己适合的实验验方案的评价能力浊。此时,教师不要急于解释原因,而用品,分小组进行实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例如,可能是(5)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初步结所用集气瓶的大小不一样,或所加石灰论水的量不一样等等,从而也教给了学生(6)填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现科学的对比方法,即要注意对比时条件象和结论)的一致性引导学生发现并自己解释意外2、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 的多少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很多冋学 可能都会象课本上的方法一样设计实 验,但此实验有一些变量不容易控制,现象”例如木条

9、的粗细得一样、木条燃烧时倾(1)学生作出猜想斜角度要一样、取好两根燃着的木条冋(2)学生分组设计并进行实验时伸入等等,即使是这些方面的问题注(3)各小组之间进行公开交流意到了,也容易出现在呼出气体中伸入(4)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初步燃着的木条时木条立即熄灭这样的现结论象,好象呼出的气体中没有氧气一样。因此要引导学生自己解释这些意外”现象。2、 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水 蒸气的多少教师引导:刚刚我们探究了空气和人体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的(5)填写实验报告不冋,下面请各小组按照刚才我们的探(1)学生自己探究:作出猜想、究思路和方法自己研究空气和人体呼出自己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得出

10、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的不同结论等说明:实验用品可以不用课本上提到(2)各小组间进行公开交流探究的干冷的玻璃片,还可用眼镜片,甚至情况可以在课桌上直接呼气。4、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探究, 比较人体(3)填写实验报告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碳、氧气、水蒸气的多少,你能得出哪 些结论?5、教师引导:科学探究的途径有多种,科学探究的途径除了实验探究,我们还可以直接查找相 关的资料、数据等加以证明。教师出示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各成分的学生交流、总结体积分数五、反思评价升华提高1、我们能否给冬天在教室上课的同学一 个科学的建议?2、要解决刚上课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分别取

11、教室内气体样品 和教室外的空气样品,对比测定二氧化 碳和氧气的含量多少。怎样取样?又怎样测定?请你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学生讨论、交流。使学生了解我们 研究问题是为了解 决问题,为了我们 能科学的学习和生 活。六、布置作业整理本课题的探究活动记录,参考教 科书中提供的探究活动报告的形式(或 自己实际报告的形式写出探究报告)板书设计: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1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多少 你的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2、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多少 你的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3、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多少 你的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4、查阅资料气体成分空气中的气体(%)呼出的气体(%)氮气7878氧气2116二氧化碳0.034水蒸气0.071.1其它气体0.90.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