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施工组织设计(共17页)

上传人:6**** 文档编号:55862691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BA施工组织设计(共1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BA施工组织设计(共1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BA施工组织设计(共1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BA施工组织设计(共1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A施工组织设计(共17页)(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专心-专注-专业1 编制说明1.1 编制目的为中信重工工艺试验基地的楼宇自控系统工程实施提供指导性的施工方案与设计,用于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确保与土建、设备安装和室内装修等专业的协调配合,保证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成该工程的施工任务。施工组织设计是技术、经济和组织等方面的综合文件,是对施工全过程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1.2 编制依据中信重工工艺试验基地的楼宇自控系统工程招标文件;北京江森自控有限公司设计的楼宇自控系统工程方案;国家现行的质量评定标准及有关施工标准、验收规范、规程和环境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及规定;ISO9000系列标准及北京江森自控有限公司质量

2、手册、程序文件。1.3 编制原则认真执行工程建设程序;搞好项目排队,保证重点,统筹安排;遵循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有节奏、均衡、连续的施工;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是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科学布置施工平面,尽量减少暂设工程,合理地储备物资;1.4 采用的标准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J19-8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JGJ/T16-92 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GBJ42-81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50054-95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16-87(97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BJ08

3、-47-95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9386-8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GB/T12504-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2887-89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9361-88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6830-86 电信线路遭受强电线路危险影响的容许值 GB50045-95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ISO/IEC11801-95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HG/T20573-95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GBJ-93-86 工业自动化仪表

4、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IEC 801 电磁兼容性标准 施工及验收、评定标准:GB50339-200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68-92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B/T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EIA/TIA-TSB67 非屏蔽双绞线端到端系统性能测试897X700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上、下)96SD181 线槽配线安装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集(

5、) 电气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集() 弱电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国务院(2000)279号令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GBJ300-88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3-88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52-92 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131-90 自动化仪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19-2000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资料整编标准:GB/T50328-2001 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11822-89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规定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整编评定统一规定国档发(88)4号 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GB106

6、09-89 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国档发(92)8号 竣工图章规格和内容2 工程概况2.1 工程实施3 施工工艺和方法3.1.1 楼宇设备自控系统(BA)工程3.1.1.1 材料设备要求l 对各种管材、型材与铁件的材质、规格、型号、外观检查,应符合设计规定。l 对工程中使用的线缆规格、型号核对,应符合设计规定,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对线缆特性进行测试,并应有产品合格证。l 对设备进行检查,外观、型号、仪表量程应符合设计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l 工程使用的电缆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规定,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对电缆特性进行测试,并应有产品合格证。3.1.1.2 主要

7、机具l 克丝钳、一字改锥、十字改锥、电工刀、尖嘴钳、剥线钳。l 万用表、兆欧表、高凳、升降车(或临时搭架子)、工具袋等。l 校验仪器:数字电压表、数字电流表、电阻箱、电源发生器等等。3.1.1.3 作业条件l 土建装修及浆活全部完毕。l 机柜的基础槽钢设置完毕。l 预留地槽、暗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l 设备间应提供可靠的施工电源和接地装置。3.1.1.4 操作工艺l 机柜安装:机柜安装应牢固;各种零件齐全,漆面完好,标志清晰;水平、垂直度应符合规定;架前、架后流有一定距离。l 机柜安装:各垂直误差不应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不应大于2mm;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l 桥架

8、、槽道、钢管、接地体安装应符合各自的要求。l 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缆线布放应平直、不扭绞、打圈;缆线两端应有标签;各种缆线按要求分开敷设,并应有冗余。l 暗敷设电缆的敷设管道两端应有标志;管道内应无阻挡,并有引线或拉线;直线管道的 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为40%-50%。l 对附设完的电缆接线前要逐个回路进行检查核对。l 缆线终端应有标签,接线无误,接触良好,缆线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符合系统设计要求。l BAS系统中的中央操作站与现场控制器DDC及现场控制器之间采用截面积为1.0平方mm的RVVP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电缆或DJYP2V计算

9、机专用通讯电缆。DDC与现场控制设备如传感器、阀门之间的控制电缆,一般采用1-1.0平方毫米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电缆,是否采用软线或屏蔽线应根据设备而定。l 每台DDC的输入输出接口数量与种类应与所控制的设备要求相适应,并留有10%-15%的余量。l 应由变配电所引出专用回路向中央控制室供电;应设不间断电源(UPS)装置,并考虑容量。l 系统的静态调试l 系统的联调投运,系统指标符合设计要求。l 工程竣工验收。3.1.1.5 成品保护l 安装敷设电缆、电线时,不得损坏建筑物,并注意保持墙面的整洁。l 安装设备及敷设电缆时,不应损坏龙骨和吊顶。l 修补浆活时,不得把器件表面弄脏,并防止

10、水进入部件内。l 使用高凳或搬运物件时,不得碰撞墙面和门窗等。4 系统调试方案及实施4.1 调试阶段的现场管理组织调试阶段的现场管理由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经理负责,对调试进度和质量进行监控,建设单位负责有关施工单位的协调,为调试工作提供方便。在调试阶段,公司的现场管理组织如下所示:技术经理/项目经理设计组调试组施工组采购组公司技术服务现场调试服务客户培训服务安全事故预防4.2 系统调试的实施步骤4.2.1 线缆测试设备、管线安装完毕,调试人员应按施工图对实际施工管线、设备安装位置和走向、接线端子号等进行审核,同时对线缆的导通、绝缘、传输性能指标进行测试,若未达到设计要求的,责成施工队立刻整改,整

11、改完成后需复测并记录,测试过程中做好测试记录。4.2.2 单体设备调试线缆测试完毕,可进行单体设备如监视器、传感器等的通电、编码、性能调试等。调试通过,做好调试记录,会同业主、监理在记录上签字,作为能开始系统调试的必备条件,也可作为主要设备中间验收交付的依据。4.2.3 单项系统调试这里指DDC的独立调试,如空调、排风机等,并做好调试记录,会同业主、监理在记录上签字,这有利于划清工作界限,也可作为单项系统可以投入试运行的依据。4.2.4 系统联动调试系统联动调试是在完成各单项系统调试的基础上进行,包括整个楼宇自控联动。联动调试过程中,调试阶段的现场管理组织要协调各工程公司的调试进度,合理划分工

12、作界面,提供必要的数据接口等。项目调试组应按计划实施联动调试,注意安全操作和产品保护,做好调试记录,并会同业主、监理在记录上签字,作为系统可以投入试运行的依据。4.2.5 系统集成调试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系统集成,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控制技术、显示技术而对建筑智能化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的综合。系统集成调试是在各单项子系统和相关系统联动调试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系统集成调试。系统集成阶段,各子系统均已开通运行,故必须明确各子系统的功能和相应的接口界面(包括技术数据接口、设备材料供应界面、操作使用界面等),明确工程公司、设备供应商的职责,工程接口界面今可能标准化、模块化、规范化。系统集成

13、调试应按设计要求和计划进度逐项进行,做好调试记录,并会同业主、监理签字,作为系统可以投入试运行的依据。4.3 系统调试方案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对工艺试验基地楼宇控制系统的调试和现场管理均按照上述措施和步骤执行,下面对各系统的调试进行描述。 5 竣工验收方案和措施5.1 验收方式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验收应采用分系统、分阶段、多层次和先分散后集中的验收方式,整个系统验收按施工和调试运行阶段分成桥架、管线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单体设备验收、子系统功能验收、系统联动(集成)验收、第三方测试验收、系统竣工交付验收6个层次的验收方式,如下图所示。单体设备验收子系统功能验收系统联动(集成)验收第三方测试验

14、收系统竣工交付验收系统桥架、管线验收 系统桥架、管线安装施工 系统设备安装施工 子系统调试系统联动或系统集成调试 系统试运行 系统试运行、系统培训5.2 中间验收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中间验收是指对系统的桥架 、线管及线缆安装、敷设和测试完成后进行的阶段验收,桥架、管线验收是桥架 、管线施工和设备安装与调试的工作界面,由监理组织业主、施工单位、系统总包等共同参加。桥架、管线验收报告应包括桥架、管线施工图、施工的实际走向、长度与规格、安装质量、以及预埋及吊顶敷设、直埋电缆、接地极等隐蔽工程、线缆测试数据等。5.3 单体设备验收系统单体设备验收是指安装前的检验测试及设备安装到位、通电试验后,如有线电视/

15、卫星电视系统的天线、分支分配器和终端等,安保自动化系统的摄像机、探测器,BA系统的传感器、执行器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服务器、工作站、交换机、路由器等的验收,通常以现场安装设备为主。单体设备验收是进行系统调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可以对设备安全质量、性能指标、产地证明、实际数量等及时核对清点,单体设备验收由监理、业主、安装单位、系统总包、设备供应商等共同参加。验收报告应包括:供货合同、随机资料、进口设备产地证明、报关单(商检证明)、设备安装施工平面图和工艺图,安装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测试数据等。5.4 子系统功能验收子系统功能验收是指对调试合格的子系统及时实施功能性验收,以便系统及早投入试运行

16、,可由监理组织业主、安装单位、系统总包、物业管理部门等共同参加验收,验收报告应包括:系统功能说明 (技术方案)、工程承包合同、系统调试(验收)大纲、系统调试(验收)记录、系统操作手册(说明书)等。子系统功能验收是子系统可以进入试运行的必要条件,系统总包还应及时组织对物业人员做相应的技术培训。5.5 系统联动(集成)验收系统联动(集成)验收是一种对系统的功能性验收,与子系统功能验收的区别在于:系统联动(集成)验收对象是各子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的系统间联动功能,或者说是各子系统的集成功能。验收可由监理组织业主、系统总包、物业管理部门等共同参加。可根据系统联动(集成)的内容和规模以不同的方式操作。以上

17、四层验收若发现质量问题,应填写不符合项质量报告单,并立即整改,纠正不符合项,经复检合格后,参与验收者在验收报告上签章归档,以备资料整编交工。5.6 系统竣工交付验收建筑智能化系统交付验收应由国家有关部门和业主上级单位组成的验收委员会主持,业主、监理、系统总包及有关单位参加,验收内容如下:(1) 听取业主对项目建设的工作报告;(2) 审核竣工项目移交使用的档案资料;(3) 评审项目质量,对主要工程部位的施工质量进行复检、鉴定、对系统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经济性进行鉴定和评审;(4) 审查系统运行操作规程,检查系统试运行情况;(5) 核定收尾工程项目,对遗留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检查前阶段竣工报告,签

18、署验收鉴定书,对整个项目做出总的验收鉴定。竣工验收流程图单项工程达到竣工条件申请竣工验收业主组织初步验收第三方测试验收是否验收合格全部工程达到竣工条件准备竣工资料申请竣工验收业主组织验收是否验收合格整 改整 改不予验收整改合格是否有遗留问题系统移交工程投入使用工程档案审核和决算审核限期整改签收交工验收证书上报主管部门批准单项工程投入使用 否 否 是5.7 系统验收方案1、系统验收检测内容及方法1)空调与通风系统功能检测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对空调系统进行温湿度及新风量自动控制、预定时间表自动启停、节能优化控制等控制功能进行检测。应着重检测系统测控点(温度、相对湿度、压差和压力等)与被控设备(风机

19、、风阀、加湿器及电动阀门等)的控制稳定性、响应时间和控制效果,并检测设备连锁控制和故障报答的正确性。被检测机组全部符合设计要求为检测合格。2)变配电系统功能检测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对变配电系统的电气参数和电气设备工作状态进行监测,检测时应利用工作站数据读取和现场测量的方法对电压、电流、有功(无功) 功率、功率因数、用电量等各项参数的测量和记录进行准确性和真实性检查,显示的电力负荷及上述各参数的动态图形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参数变化情况,并对报警信号进行验证。3)照明系统功能检测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对照明设备(公共区域、过道、园区和景观)进行监控,应以光照度、时间表等为控制依据,设置程序控制灯组的开关

20、,检测时应检查控制动作的正确性;并检查其手动开关功能。 4)给排水系统功能检测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对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中水系统进行液位、压力等参数检测及水泵运行状态的监控和报警进行验证。检测时应通过工作站参数设置或人为改变现场测控点状态,监视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自动调节水泵转速、投运水泵切换及故障状态报警和保护等项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热源和热交换系统功能检测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对热源和热交换系统进行系统负荷调节、预定时间表自动启停和节能优化控制。检测时应通过工作站或现场控制器对热源和热交换系统的设备运行状态、故障等的监视、记录与报警进行检测,并检测对设备的控制功能。6)冷冻和冷却水系统功

21、能检测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对冷水机组、冷冻冷却水系统进行系统负荷调节、预定时间表自动启停和节能优化控制。检测时应通过工作站对冷水机组、冷冻冷却水系统设备控制和运行参数、状态、故障等的监视、记录与报警情况进行检查,并检查设备运行的联动情况。7)电梯系统功能检测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对建筑物内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进行监测。检测时应通过工作站对系统的运行状态与故障进行监视,并与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核实。8)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子系统(设备)间的数据通信接口功能检测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带有通信接口的各子系统以数据通信的方式相联时,应在工作站监测子系统的运行参数(含工作状态参数和报警信息),并

22、和实际状态核实,确保准确性和响应时间符合设计要求;对可控的子系统,应检测系统对控制命令的响应情况。9)中央管理工作站与操作分站功能检测 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央管理工作站与操作分站功能进行检测时,应主要检测其监控和管理功能,检测时应以中央管理工作站为主,对操作分站主要检测其监控和管理权限以及数据与中央管理工作站的一致性。 应检测中央管理工作站显示和记录的各种测量数据、运行状态、故障报警等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以及对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功能,并检测中央站控制命令的有效性和参数设定的功能,保证中央管理工作站的控制命令被无冲突地执行。 应检测中央管理工作站数据的存储和统计(包括检测数据、运行数据)、历

23、史数据趋势图显示、报答存储统计(包括各类参数报警、通讯报警和设备报警)情况,中央管理工作站存储的历史数据时间应大于3个月。 应检测中央管理工作站数据报表生成及打印功能,故障报警信息的打印功能。 应检测中央管理工作站操作的方便性,人机界面应符合友好、汉化、图形化要求,图形切换流程清楚易懂,便于操作。对报警信息的显示和处理应直观有效。 应检测操作权限,确保系统操作的安全性。以上功能全部满足设计要求时为检测合格。10)系统实时性检测 采样速度、系统响应时间应满足合同技术文件与设备工艺性能指标的要求,报警信号响应速度应满足合同技术文件与设备工艺性能指标的要求。 11)系统可维护功能检测 应检测应用软件

24、的在线编程(组态)和修改功能,在中央站或现场进行控制器或控制模块应用软件的在线编程(组态)、参数修改及下载,全部功能得到验证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设备、网络通讯故障的自检测功能,自检必须指示出相应设备的名称和位置,在现场设置设备故障和网络故障,在中央站观察结果显示和报警,输出结果正确且故障报警准确者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12)系统可靠性检测系统运行时,启动或停止现场设备,不应出现数据错误或产生干扰,影响系统正常工作。检测时采用远动或现场手动启/停现场设备,观察中央站数据显示和系统工作情况,工作正常的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切断系统电网电源,转为UPS供电时,系统运行不得中断。电源转换时系统工作正常的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中央站冗余主机自动投入时,系统运行不得中断;切换时系统工作正常的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2、竣工验收文件资料1)工程合同技术文件 2)竣工图纸A、 设计说明;B、系统结构图;C、各子系统控制原理图;D、设备布置及管线平面图;E、控制系统配电箱电气原理图;F、相关监控设备电气接线图;G、中央控制室设备布置图;H、设备清单;I、监控点(I/0)表等。 3)系统设备产品说明书 4)系统技术、操作和维护手册 5)设备及系统测试记录A、设备测试记录;B、系统功能检查及测试记录;C、系统联动功能测试记录。 6)其他文件A、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记录;B、相关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