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第二中学高中化学 第一章《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课件2 鲁科版必修2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5839883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1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东省乐陵市第二中学高中化学 第一章《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课件2 鲁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乐陵市第二中学高中化学 第一章《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课件2 鲁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乐陵市第二中学高中化学 第一章《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课件2 鲁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乐陵市第二中学高中化学 第一章《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课件2 鲁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乐陵市第二中学高中化学 第一章《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课件2 鲁科版必修2(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节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第1 1课时课时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zxxk镓(镓(GaGa)(18751875年布瓦博德朗发现镓后测定)年布瓦博德朗发现镓后测定)原子量约为原子量约为69.7269.72比重约为比重约为5.945.94熔点为熔点为30.130.1灼热时略起氧化灼热时略起氧化灼热时确能分解水气灼热时确能分解水气能生成结晶很好的镓矾能生成结晶很好的镓矾镓是用分光镜发现的镓是用分光镜发现的最高价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GaGa2 2O O3 3类铝(类铝(EaEa)(18711871年门捷列夫预言)年门捷列夫预言)原子量约为原子量约为

2、6969比重约为比重约为5.96.05.96.0熔点应该很低熔点应该很低不受空气的侵蚀不受空气的侵蚀灼热时能分解水气灼热时能分解水气能生成类似明矾的矾类能生成类似明矾的矾类可用分光镜发现其存在可用分光镜发现其存在最高价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EaEa2 2O O3 3门捷列夫的预言门捷列夫的预言门捷列夫的预言和以后的实门捷列夫的预言和以后的实验结果取得了惊人的一致验结果取得了惊人的一致以第三周期元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讨论素为例讨论!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活动活动 探究探究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比较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比较 第三周期包括钠第三周期包

3、括钠(Na)(Na)、镁(、镁(MgMg)、铝()、铝(AlAl)、硅(、硅(SiSi)、磷()、磷(P P)、硫()、硫(S S)、氯()、氯(ClCl)、)、氩(氩(ArAr)8 8种元素,请你运用实验观察、查阅种元素,请你运用实验观察、查阅资料等方法认识这些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或得资料等方法认识这些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或得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交流研讨交流研讨 1 1、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是如何递变的?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是如何递变的? 2 2、尝试根据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尝试根据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预测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律预测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得失

4、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相对强弱。 从左到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最外从左到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失电子能力从左到右依次减失电子能力从左到右依次减弱弱得电子能力从左到右依次增得电子能力从左到右依次增强强Na Mg Al Si P S Cl Ar中学学科实验探究:实验探究: 请你利用所给的试剂和仪器设计、完成实验,请你利用所给的试剂和仪器设计、完成实验, 验证你对钠、镁、铝三种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验证你对钠、镁、铝三种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的预测。相对强弱的预测。试剂:试剂: 酚酞溶液、酚酞溶液、pHpH试纸、面积相同的镁条

5、和铝条,试纸、面积相同的镁条和铝条,氯化镁溶液,金属钠(切成小块),盐酸氯化镁溶液,金属钠(切成小块),盐酸(1mol/L1mol/L),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铝溶液,蒸馏水。蒸馏水。仪器:仪器:烧杯,试管,表面皿,酒精灯,试管夹烧杯,试管,表面皿,酒精灯,试管夹实验方案:实验方案: 1 1、将钠、镁分别和水反应,看它们、将钠、镁分别和水反应,看它们反应的条件,比较钠、镁的失电子能力。反应的条件,比较钠、镁的失电子能力。 2 2、将镁和铝分别与盐酸溶液反应,比较、将镁和铝分别与盐酸溶液反应,比较它们置换出氢的难易。它们置换出氢的难易。3 3、分别做、分别做MgClMg

6、Cl2 2、AlClAlCl3 3溶液与溶液与NaOHNaOH溶液的溶液的反应,比较反应,比较Mg(OH)Mg(OH)2 2、Al(OH)Al(OH)3 3碱性的强弱。碱性的强弱。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注意事项:1、钠如何取用?、钠如何取用?2、镁与水反应时,看不到明显现象,可适、镁与水反应时,看不到明显现象,可适当加热,加热至沸腾后立即停止加热,观当加热,加热至沸腾后立即停止加热,观察现象。察现象。3、镁铝与盐酸反应时,盐酸取大约、镁铝与盐酸反应时,盐酸取大约两滴管两滴管。注意:及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学案上。注意:及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学案上。 第一组实验:第一组实验:NaNa、MgMg与水的反应与

7、水的反应结论:失电子能力:结论:失电子能力:Na MgNa Mg反反 应应 物物 现现 象象 方方 程程 式式 Na Na、水、水、 酚酞酚酞 Mg Mg、水、水、 酚酞酚酞 大量气泡、溶液变红大量气泡、溶液变红 加热前加热前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 加热后加热后大量气泡,大量气泡, 红色明显红色明显. . 2Na + 2H2O 2NaOH + H2 Mg + 2H2O Mg(OH)2 + H2 ( (缓慢缓慢) )第二组实验:第二组实验:MgMg、AlAl与盐酸反应与盐酸反应 反反 应应 物物 现现 象象 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MgMg、盐酸、盐酸 AlAl、盐酸、盐酸 反应迅速,产反应迅速,产

8、生大量气泡生大量气泡反应较慢,缓反应较慢,缓缓产生气泡缓产生气泡结论:失电子能力结论:失电子能力:Mg AlMg AlMg + 2H+ Mg2+ +H2 2Al + 6 H+ 2Al 3+ + 3H2 NaOHNaOH溶液溶液MgClMgCl2 2溶液溶液AlClAlCl3 3溶液溶液现象现象:白色沉淀白色沉淀Mg(OH)Mg(OH)2 2白色沉淀白色沉淀Al(OH)Al(OH)3 3加加NaOHNaOH溶液溶液加加NaOHNaOH溶液溶液现象现象:第三组实验第三组实验 沉淀不溶解沉淀不溶解沉淀溶解沉淀溶解NaMgAl单质与水单质与水(或酸)(或酸)反应反应与冷水反与冷水反应应: :与冷水反应

9、与冷水反应 ,与沸水应与沸水应 ;与酸反应与酸反应: 放出氢气放出氢气。与盐酸反与盐酸反应:应: 放放出氢气出氢气最高价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水化物碱性强弱性强弱 NaOH强碱强碱Mg(OH)2 中强碱中强碱 Al(OH)3两性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物剧烈剧烈 迅速迅速 失电子能力:失电子能力: NaMgAlNaMgAl剧烈剧烈缓慢缓慢迅速迅速 14Si 15P 16S 17Cl 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最高价氧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物最高价含氧酸酸性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弱强弱 单质与单质与H2反应条件反应条件气态氢化物及稳定气态氢化物及稳定性性 结论结论SiO2P2O

10、5SO3Cl2O7H4SiO4H3PO4H2SO4HClO4弱酸弱酸中强酸中强酸强酸强酸 最强酸最强酸逐渐增强逐渐增强高温高温加热加热加热加热 点燃或光照点燃或光照SiH4PH3H2SHCl逐渐增强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根据实验,可得出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根据实验,可得出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变规律: : Na Mg Al Si P S Cl 从从左到右,左到右,失电子能力递减,得电子能力递增失电子能力递减,得电子能力递增 对其他周期元素性质进行研究对其他周期元素性质进行研究, ,也可也可以得到以得到类似类似的结论。的结论。总结总结 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核外在

11、同一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电子层数 ,但从左到右核电荷,但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数依次 ,最外层电子数依,最外层电子数依次次 ,原子半径逐渐,原子半径逐渐 (稀(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有气体元素除外),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渐 ,得电子能力逐渐,得电子能力逐渐 。相同相同增大增大增多增多减小减小减弱减弱增强增强 试用试用结构观点结构观点解释为什么有这样的变解释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规律:化规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2) PH3、H2S、HCl 稳定性依次增强稳定性依次增强 (3) HClO比

12、比H2SO4酸性强。酸性强。 (4)甲、乙两种非金属元素与金属钠反应时,甲、乙两种非金属元素与金属钠反应时, 甲得电子的数目多,所以甲活泼。甲得电子的数目多,所以甲活泼。课堂练习:课堂练习:错错对对错错错错2、已知、已知X、Y、Z三种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三种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且原子序数相同,且原子序数XYZ,则下列说法正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是:( )A、原子半径、原子半径XYZB、得电子能力、得电子能力X、Y、Z逐渐减弱逐渐减弱C、最高价含氧酸酸性、最高价含氧酸酸性H3XO4H2YO4HZO4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照X、Y、Z顺序顺序 减弱减弱C作业:作业:1、预习第二部分:预测同主族元素的、预习第二部分:预测同主族元素的 性质。性质。2、思考:判断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或者、思考:判断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或者 是得电子能力的强弱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是得电子能力的强弱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