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三物理复习 第14章 第2讲 与打点计时器相关的实验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55829978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9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江省高三物理复习 第14章 第2讲 与打点计时器相关的实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浙江省高三物理复习 第14章 第2讲 与打点计时器相关的实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浙江省高三物理复习 第14章 第2讲 与打点计时器相关的实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三物理复习 第14章 第2讲 与打点计时器相关的实验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三物理复习 第14章 第2讲 与打点计时器相关的实验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对任何一个实验而言,实验原理始终是最重要的,我们对实验仪器有所了解之后,再来学习相关实验,可以更加突出实验原理的重要性.从打点计时器中可以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位移和时间,而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 利用纸带利用纸带,逐差法 .12nnmxxvT ,2xaT 如果纯粹从测速度这一点来看,光电门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以及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三个实验都用到打点计时器.都需要测量速度.一、研究匀速直线运动尺例1、(2009广东理科基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

2、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图1421解析: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A错.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x6-x1)等于(x2-x1)的6倍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26121“”()()()5240.1MNACBAxxMN atxxxxBxBACvtsDC在 研究速直的中,先接通源再放,根据相等的隔通的位移之差恒量有,可知等于的 倍,根据与 的中刻有 ,;由于相的之有有解析:出,所以隔,匀变线运动实验实验时应电开纸带错时间间内过为错点为间时点邻计数点间还

3、个点没画时间间对为错变式训练1、(2009上海卷)小明同学在学习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图1422实验次数不同的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s)速度(m/s)第一次0.230440.347第二次0.174640.344第三次0.116620.343第四次0.058500.342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的宽度最小B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的宽度最小C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

4、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D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解析:通过光电门的时间越短,挡光片的宽度越小,就越接近于瞬时速度 故答案为BD.变式训练3、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1423甲所示,图乙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图1423(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利用图乙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_.(2)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阻力的计算式为f_. 6172839412342222123461728322294678

5、9123422T0.04,5555(44555()()5208.338.959.11sxxxxxxxxaaaaTTTTaaaaxxxxxxaTTTxxxxxxxxxxTT1利用逐差法求小的加速度由可知,任意相的隔 ,由逐差法可解析:得车纸带两邻计数点间时间间则 222610.265.125.756.417.05200.0=3.87/410/mm ss(2)为了求出小车下滑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还需要测量小车的质量m,斜面上任意两点间距离l和这两点间的高度差h.小车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f=ma,而sin=hl所以,f=mghl-ma.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例2

6、、(2010浙江杭州)如图1424所示,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424解析:为了使橡皮筋所做的功等于合外力所做的功,因而要用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来平衡摩擦力,因而要把长木板适当倾斜,A错误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不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橡皮筋的拉力是一个变力,C错误BD正确A为减小实验误差,长木板应水平放置B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C小车在橡皮筋拉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橡皮筋恢复原长后小车做匀速运动D应选择纸带上点距均匀的一段计算小车的速度变式训练3、某实验小组采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图中小车中可

7、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图1425(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_,_,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列点,_;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的操作(2)图1426是钩码质量为0.03kg,砝码质量为0.02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O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x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将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1中的相应位置图1426测量点x/cmv/(ms1)O0.0

8、00.35A1.510.40B3.200.45C_D7.150.54E9.410.60(3)在(2)的运动过程中,对于钩码、砝码和小车组成的系统,_做正功,_做负功(4)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图1427中的图线(其中v2v2v),根据图线可获得的结论是_要验证“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摩擦力和_解析:(1)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断开开关(2) 5.06;0.49(3)钩砝的重力;小车受摩擦阻力(4)小车初末速度的平方差与位移成正比;小车的质量三、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例3、(重庆市2009年直属重点中学第2次联考)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的

9、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1428所示把第一个点记做O,另选连续的四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图1428经测量知道A、B、C、D四个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4cm、77.76cm、85.37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 重 物 由 O 点 运 动 到 C 点 , 重 力 势 能 的 减 少 量 等 于_J;动能的增加量为_J(取三位有效数字)pcDBkCBCCDDBCEmgh.JhhEmvm().J.txxhhvtt.J 227 62117 24222227 62 7 24解析:

10、答J,案是变式训练4、如图1429所示,两个质量各为m1和m2的小物块A和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m1m2,现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若选定物块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中进行测量,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图1429物块的质量m1、m2;物块A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物块B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绳子的长度(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小组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绳的质量要轻;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尽量保证物块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以 上 建 议 中 确 实 对 提 高 准 确 程 度 有 作

11、 用 的 是_(3)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对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提议:_.解析:(1)通过连结在一起的A、B两物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即验证系统的势能变化与动能变化是否相等,A、B连结在一起,A下降的距离一定等于B上升的距离;A、B的速度大小总是相等的,故不需要测量绳子的长度,A下降、B上升的距离及时间只需测一个(2)如果绳子质量不能忽略,则A、B组成的系统势能将有一部分转化为绳子的动能,从而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带来误差;若物块摇摆,则两物体的速度有差别,为计算系统的动能带来误差;绳子长度和两个物块质量差应适当 (3)多次取平均值可减少测量误差,绳子伸长量尽量小,可增加测量的高度的准确度答案:(1)或(2)(3)例如:“对同一高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选取受力后相对伸长尽量小的绳子”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