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科二资料整理(共7页)

上传人:38****5 文档编号:55817739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8.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师资格考试科二资料整理(共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考试科二资料整理(共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考试科二资料整理(共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考试科二资料整理(共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科二资料整理(共7页)(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四大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反射学说(狗实验)刺激的泛化与分化;消退;恢复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猫实验)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老鼠实验)强化(正/负);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宝宝实验)观察学习;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2.认知派学习理论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黑猩猩实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学生观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2、,虽令不从”能够有效解释这一现象的学习理论是(社会学习理论)二、三类学习策略1.认知策略复述策略反复学习;过度学习;画线。多感官参与的。精加工策略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图形、图像、表格、图解)题:为了记住“桌子”“巧克力”两个词,而在这两个词中间加上一些词,构成“桌子上放着巧克力”这样的练习。这是运用了学习策略中的(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词语、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纲要策略主题纲要法、符号纲要法(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2.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设置思考题、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等。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认知活动开

3、始前,计划完成任务所涉及的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估计其有效性的策略。题:临近期末考试,小明根据考试范围安排自己的复习进度。这种策略属于(计划策略)监控策略根据认知目标检测认知过程,并及时调整学习过程。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等。调节策略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复习不懂的课程材料;在阅读苦难或不熟的材料时放慢速度等3.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环境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的优化努力管理策略:自我激励;树立正确学习信念等学业求助策略:求助他人为自己答疑解惑简答考点:

4、简述常用的复述策略。三、个体身心发展五大规律1.顺序性教育不可“陵节而施”;从到、由到、先后教学循序渐进2.阶段性不可“一刀切”“一锅煮”;年龄+特征;教学针对性3.不平衡性(不均衡性)关键期(劳伦兹):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印度狼孩】错过关键期,儿童后期经过补偿性学习也有可能得到发展,只是难度较大4.互补性:机体各部分存在这互补的可能(生理心理之间)5.个别差异性“少年得志”“大器晚成”;有的人有的人;教学因材施教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简答:简述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均衡性)的表现。答:1)身心发展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2)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所达到的发展水平或成熟时期是不平衡的。四、信度VS效度VS难度VS区分度1.信度信度是指一个测验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以反复测验时能否提供相同的结果来说明。影响信度的因素主要有:被试的样本;测验的长度;测验的难度等题:张老师用一套试卷对程度相当的两个平行班进行测试,学生的成绩基本一致,这说明这套试卷具有较好的(信度)2.效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工具希望测到的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性与准确程度。方法:将测量的结果与随后的行为进行对照,如果一种测验能够预测后来的行为,这种测

6、验的效度就高。3.标准化(难度&区分度)标准化是心理测验最基本的要求,表现在四个方面:按照测验的性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验题目,选择题目时需要考虑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难度是指题目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该题目对不同水平答题者反应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的题目较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被试,确定标准化样本;施测程序标准化;统计结果,建立常模。题:如果高水平的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该测验的(区分度)高。五、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客体永久性:即知道某人或某物虽然现在看不见, 但仍然是存在的。2.前运算阶段

7、(2-7岁)【学龄前期】早期的信号功能 ;自我中心性(中心化):以自己的经验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观察和理解世界;不可逆运算;不能够推断事实;泛灵论;将各种感知信息以心理符号的形式存储下来,积累表象素材,促进表象性思维的发展。题:注意力集中于掌握符号的活动,出现表象和直观形象思维,但仍不能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将其思想组织成紧凑的结构。这个阶段是(前运算运动)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学龄早期】去自我中心性 ;可逆性 ;守恒:即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特有的属性不变。逐渐获得数字、面积、重量、体积方面的守恒;(儿童的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分类;序列化在实物与直观形象的

8、支持下,能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题:有些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和原则时,仍需具体经验支持。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属于(具体运算阶段)题: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线路图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达到这种程度。4.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是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命题之间的关系 假设演绎推理 类比推理 抽象逻辑思维 可逆与补偿记忆口诀:发生认识皮亚杰,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与形式;感知婴儿0至2;形式运算中学生;11直至到成年。六、学记相关考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战国末期)教学原则:1.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尊师重道:师严然后道

9、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观)3.藏息相辅:课内外相结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4.豫(预防)时(及时)孙(不陵节而施谓之孙、循序渐进、学不躐等)摩(观摩)5.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6.长善救失:扬长避短题: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的问题,体现了(长善救失)的教育原则。(巧记:教师长时等七夕)七、社会知觉的几种偏差简答:什么叫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常见的偏差有哪些?答:1)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别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也叫社会认知,它包括对别人的知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三部分。 2)社会知觉常出现的几种偏差包括社会刻板印象、晕轮效应、首因

10、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等。八、教育目的相关理论1.个人本位论: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发展。代表人物: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马里坦、赫钦斯、奈勒、马斯洛、萨特等。(巧记:梦露佩服马,喝奶吃披萨)2.社会本位论:满足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代表人物: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等。(巧记:巴图涂寻思)3.教育无目的论:(杜威)并非主张真正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过程之外的“外在”目的4.宗教本位论: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认为要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因此在题干中往往会出现“上帝”、“上天”、“

11、神”这样的一些关键词。很显然,这样的观点是不科学的。补充:5、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简答:我国的教育目的较好地体现了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首先,我们培养的人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体现了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其次,我们培养的人又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了社会对人的要求。九、巴浦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1.反射的分类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反射,也称为本能。例:迎风流泪,尝梅生津等。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例: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等。补充:在条件反射中,由于刺激物性质不同又可以将其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a.第一

12、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一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b.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在条件反射中,要区分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关键在于找准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物的性质。例如狗进食摇铃实验中,狗听到铃声开始分泌唾液,铃声是物理性刺激,因此是第一信号系统。谈虎色变中,谈论是言语,因此是第二信号系统。2.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1.泛化与分化泛化: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相同条件反应。分化:只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而对其他相似刺激不做反应(对相似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2.消退:条

13、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 渐减弱,直至消失。3.恢复:未经强化而条件反射自动重现的现象被称为恢复。十、熟记学习迁移分类1.正迁移VS负迁移VS零迁移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划分:正迁移:助长性迁移,促进负迁移:抑制性迁移,阻碍零迁移:两种学习不发生影响2.顺向迁移VS逆向迁移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划分:顺向迁移:先对后;逆向迁移:后对前【前摄抑制;倒摄抑制】例:学习了骑自行车有利于学习骑摩托车。(顺向正迁移)学习骑自行车后学习骑三轮车会更难。(顺向负迁移)学习骑三轮车后,再骑自行车会觉得不顺手。(逆向负迁移)学习骑摩托车后,自行车骑的更好了。(逆向正迁移)3.水平迁移VS垂直迁移根据

14、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划分:水平迁移:横向迁移;先后内容属于同一水平。垂直迁移:纵向迁移;先后内容属于不同水平。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例:化学中锂、钠、钾等各种金属元素概念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成为(水平迁移)4.一般迁移VS特殊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划分:一般迁移:也称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即原理、原则和态度的具体运用。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指经验组成的要素重新 组合并运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例:木森、水淼、牛犇 basket、ballbasketball5.同化性迁移VS顺应性迁移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不同划分:同化性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顺应性迁移例:小石认为空气没

15、有重量,但是经过科学演示后他知道自己错了。他现在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从迁移的角度来说,这一理解的变化属于(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十一、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例:嘈杂环境中的自己名字;双歧图2.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例: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3.知觉的整体性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前提)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部分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例:面孔识人;一叶

16、知秋例:一个人换了衣服和发型,但是我们仍然能够认出来他。这体现了知觉的(整体性)4.知觉的恒常性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然相对不变。 例:颜色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十二、六大课程类型1.学科课程VS活动课程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划分:学科课程(间接经验)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最古老,使用最广泛的的课程类型。(“六艺”、“七艺”)活动课程(直接经验)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代表人物:杜威)2.分科课程VS综合课程从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来划分:分科课程:即学科课程;综合课程:组

17、合两门以上学科3.必修课程VS选修课程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或学生选课的自主性来划分:必修课程(共性):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选修课程(个性):校本课程4.国家VS地方VS校本课程从课程设计、开发、管理主体或管理层次来划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校本(学校)课程:开发主体是老师,不是专家5.基础型VS拓展型VS研究型课程从课程任务来划分:基础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基础知识和技能)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6.显性课程VS隐性课程从课程的表现方式或者影响学生的方式来划分:显性课程:公开课程、显在课程、正

18、规课程;计划性隐性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自发课程;内隐间接、非预期、非计划例:观念性隐性课程(校风)、物质性隐性课程(教室设置)制度性隐性课程、心理性隐性课程(师生关系)隐性课程一词首先提出:1968年,杰克逊 班级生活十三、九大德育原则(注意:其中4、5、7、8条小学不考,中学独有)1. 导向性原则我国的德育工作要把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2.疏导性原则又称循循善诱原则;颜回: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巧记:先疏后导要正面3.因材施教性原则:孔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4.知行统一性原则:(中学考)“力行近乎仁”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

19、合原则(中学考)马卡连柯“平行教育原则”(通过个人影响集体,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6.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马卡连柯: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中学考)它强调班规班纪,区别于严格要求学生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中学考)又称长善救失原则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补充:德育原则记忆口诀:两导两因一知行,尊重集体要正面,另外还有一教育”十四、课堂教学导入的类型1.直接导入指上课伊始,教师开宗明义,直接点题,把教学内容及所要达到的目标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的导入形式。例:常借用课题、人物、事件等引入语,直接

20、开始概述新课内容。2.经验导入是通过建立学生已有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氛围的导入形式。例:常用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设计导入。3.故事导入是教师通过讲解与所要学习内容有关的故事、趣事,进而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导入形式。例:教师通过故事来抓住学生注意力。4.直观导入是教师在讲授新课题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标、幻灯片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再从观察中提出问题,创设研究问题情况的导入形式。5.设疑导入(悬念导入)是通过设置悬念、提出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导入形式。6.活动导入是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操作、游戏等活动,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1、的导入方式十五、德育的方法1.说服教育法又称说理教育法,包括语言文字说服、事实说服。2.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德育方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3.陶冶教育法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环境陶冶、人格陶冶、艺术陶冶、情感陶冶4.实际锻炼法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锻炼的方式主要有:小学: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文体科技活动。中学:委托任务,组织活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智,劳

22、其筋骨,饿其体肤5.品德修养指导法又称自我教育法(个人修养法),小学:学习、自我批评、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与锻炼中学:学习、立志、座右铭、自我评价、慎独等多种形式。6.品德评价法(老师对学生)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补充:7.角色扮演法(一般中学考,小学不考)8.合作学习法(一般中学考,小学不考)简答:何谓榜样示范法?运用该方法需要注意什么?答:1)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德育方法;2)运用榜样示范法要注意: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狠抓落实,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十六、记忆的分类1.形象/情景/语义/情绪/动作记忆根据记忆的

23、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划分:形象记忆:事物形象,一般为视觉或听觉形象。情景记忆:以亲身经历的,有一定时空关系的 事件(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语义记忆:又称语词逻辑记忆,事物之间的关系、意义和性质【法则、定理或数学公式 】情绪记忆:情绪或情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动作记忆:自己做过的运动或动作,易保持。2.瞬时记忆VS短时记忆VS长时记忆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不同),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 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时间短(0.25到2s)、容量大、信息原始易衰退;图像(主要方式)和声像编码方式短时记忆:1min之内,容量有限;容量单位为

24、组块。听觉(主要编码方式)和视觉编码长时记忆:容量无限、保持时间长。语义编码是最主要的编码形式3.陈述性记忆VS程序性记忆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划分:陈述性记忆(what):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如知识和常识程序性记忆(how):指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十七、科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理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最典型的就是用“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判断。1.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幼儿园及小学中低年级)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道德价值判断来自外力的屈从或对惩罚的逃避。他们衡量 是非的标准是由成年人来决定的,对成人或准则

25、采取服从 的态度,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要求的满足,偶尔也来自对他人需要 的满足,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 为就是正确的。2.习俗水平(10-20岁)(小学中年级到青年、成年)好孩子(寻求认可取向阶段):以人际关系和谐为导向,符合大众意见,谋求大家称赞, 考虑到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他们会认为海因兹应该去偷药,因为好丈夫就应该照顾好自 己的妻子。维护权威或者秩序(遵守法规):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权威,知法守法。他们会认为海因兹不应该偷药,如果人人都违法去偷东西, 社会会变得混乱。3.后习俗水平(20岁以上)社

26、会契约(社会法制取向):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但不再把社会规则和法律看成 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认为法律是人制定的,不合时宜的条文可以修改。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以价值观为导向,有自己的人生哲学,以公平、正义、尊 严这些原则去思考,行为完全自律。十八、派生类属学习VS相关类属学习奥苏贝尔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将知识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原有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今天我们着重学习下位学习的两大分类: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1.派生类属学习指新

27、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特例或例证,新知识只是旧知识的派生物。例: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后,再学习圆时,将“圆也是对称轴图形”这一命题纳入原有概念,新命题就能很快获得意义2.相关类属学习当新知识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并使其精确化时,产生了相关类属学习。例:学生已有“挂国旗是爱国行动”这一命题,现在要学习“保护能源是爱国行动”这个新命题,新命题因类属与旧命题而获得意义,原有概念的内涵被加深或扩展。补充:二者区别在于学习之后原有观念是否发生本质属性的改变。十九、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比绝对感受性/绝对

28、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无有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又叫最小可觉差。有更有差别感受性: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专心-专注-专业二十、教师成长三阶段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此类教师的关注点:“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2.关注情境阶段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

29、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以及班级大小、时间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传统教学评价集中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此类教师的关注点:“内容是否充分得当”、“如何呈现教学信息”、“如何掌握教学时间”等。3.关注学生阶段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注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此类教师的关注点: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二十一、似动知觉的几种形式1.动景运动:(两静相继出现)当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一定

30、空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最佳运动;电影和动画片;霓虹灯】2.诱导运动:(一动一静,同时出现)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月动云静;邻近火车开动;车窗外的树】3.自主运动:(一静)在暗室里,如果你点燃一支熏香或烟头,并注视着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星星游动】4.运动后效:(一动一静,先动后静)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瀑布效应;桥和流水】二十二、遗忘的原因1.消退说:又称为(永久性遗忘)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

31、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题:适合于解释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的遗忘理论是(消退说)2.干扰说:又称为(暂时性遗忘)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前摄抑制:前后;倒摄抑制:后前【单一抑制、双重抑制】3.压抑(动机)说:又称为(选择性遗忘)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压抑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可以用来解释考试时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4.提取失败说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是不能回忆出来的现象,称为“舌尖现象”或“话到嘴边现象”。遗忘是因为编码不准确,失去了检索线索或线索错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所需要的信息就能提取出来。5.同化

32、说:又称为(认知结构说)奥苏贝尔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积极;消极)二十三、影响问题解决的5大因素1.问题情境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2.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心向):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 准备状态。对问题解决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 功能固着。不利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需要克服。【登克尔蜡烛问题】酝酿效应: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暂时停下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3.原型启发原型:对问题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原型启发:从

33、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4.已有知识经验:专家与新手5.情绪和动机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利于问题解决;消极的情绪状态会阻碍问题的解决。动机与问题解决的关系遵循“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型)。补充:此外,个体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以及问题的特点等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二十四、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 解释和评价。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为:三维度:内外部、稳定性、是否可控六因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 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补充:习得性无助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 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

34、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力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塞利格曼)二十五、情感的分类:从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来看二十六、课程理论及其流派1.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也称儿童中心课程理论或活动课程理论。(杜威)经验论;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主动作业论;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2.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布鲁纳发现法)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教育过程要素主义课程理:(巴格莱)课程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永恒主义课程理论:(赫钦斯)永恒学科是课程的核心3.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布拉梅尔德)课程的重点放在社会当代的问题二十七、情绪的

35、分类1.四种基本情绪:喜、怒、哀、惧2.根据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分为:类别定义举例心境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激情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暴跳如雷、浑身战栗、手舞足蹈应急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危险,为应付紧急情况,果断做出反应。“急中生智”二十八、想象的分类1.无意想象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表现。例:人们偶然看到天上的白云,会下意识地说出它像棉絮、小山等。 2.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

36、象,是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例:小田在写“最难忘的一件事”这篇记叙文之前,会在头脑中构思他要描述的场景。有喜想象分为三类:再造想象: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 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例:按照设计图纸想象自己的家。创造想象: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 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例:科学家发明创造,作家对文学形象的塑造。幻想:幻想是有意想象(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而指向于未来的想象。二十九、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1.场依存型 VS 场独立型场独立型:内部参照,独处场依存型:外部参照,社交 易受暗示场依存型场独立型学习兴趣偏好人文、社会科

37、学理科、自然科学学习成绩倾向理科、自然科学成绩差,人文、社会科学成绩好理科、自然科学成绩好,人文、社会科学成绩差学习策略特点易受暗示,学习欠主动,由外在动机支配独立自觉学习,由内在动机支配教学方式偏爱结构严密教学结构不严密的教学2.冲动型 VS 沉思型冲动型:认知过程中反应速度较快,易错。沉思型:认知过程中倾向于深思熟虑而错误较少。3.补充具体型 VS 抽象型(小学有)具体型:对某观点、情境进行具体、详尽的分析抽象型:对某观点、问题从多方面认知,可容忍模糊性情境辐合型 VS 发散型(小学有)三十、5大学习动机1.根据诱因来源:内部学习动机:诱因来自于学习本身,对知识本身感兴趣外部学习动机:诱因

38、来自于学习者外部的结果2.根据社会意义:高尚的动机:对社会做贡献和尽义务。低级的动机:学习是猎取个人名利的手段。3.根据作用时间长短: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由活动的直接结果引起的,不稳定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由活动的社会意义、活动结果的社会价值引起,与个人的志向、世界观相联系,较稳定4.按作用大小: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5.根据学校情境中学业成就动机不同:【奥苏伯尔】认知内驱力: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属内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个体因自己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属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属外部

39、动机。三十一、思维的分类分类依据类别说明思维的内容直观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具体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抽象逻辑思维以词为中介来反应现时的思维过程,也叫词的思维或逻辑思维思维过程经验思维以日常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理论思维以科学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论为依据,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和逻辑性分析思维遵循严密的逻辑程序和规律,逐步推导,然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做出合理结论的思维直觉思维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灵感现象就是直觉思维的结果。思维的指向性聚合思维求同思

40、维、辐合思维。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得到多种答案。思维的创造程度再造性思维常规性思维或习惯性思维。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三十二、班级管理的模式1.班级常规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2.班级平行管理: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影响学生所在的班级,然后通过学生集体与教师一起去影响整个学生。3.班级民主管理:全员参与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

41、育的力量,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4.班级目标管理(自我为中心的管理):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三十三、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1.诊断性评价(教学前):为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摸底考试2.形成性评价(教学中):教学中为了改进和完善教学;口头提问和书面检测;3.总结性评价(教学后):又称为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二十四、强化VS惩罚1.强化:采用适当强化物而使机体反应频率、强度和速度增加的过程。2.惩罚: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3.二者区别正强化反应增加呈现愉快刺激负强化撤销厌恶刺激呈现性惩罚反应降低呈现厌恶刺激移除性惩罚撤销愉快刺激例:张老师在班主任例会上谈到现在的学生难管理时说:“当学生违反纪律时,我对他们大声地严厉批评,但是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 正强化)观点来解释。(分析:呈现刺激,增强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