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八年级语文下册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5775197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八年级语文下册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八年级语文下册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八年级语文下册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语八年级语文下册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八年级语文下册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第一次月考试题1、 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下列给加点字注音。(4分) 忸怩( ) 叱骂( ) 隘口( ) 蹲踞( ) 厮守( ) 窒息( ) 参天大树( )拯救(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立堆之地 长久之计 眼泪盈眶 B.背乡离井 红的黄的 又苦又涩 C.俯拾皆是 极端贪困 无依无靠 D.清脆甜美 举目无亲 寄人离下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唾手可得的东西我们往往不知道珍惜,只有艰苦奋斗的劳动成果,我们才感到它的可贵。 B.王大妈嫁女儿要亲家用轿子接,这真是思想顽固不化。

2、C.最后兄弟被逼远走高飞,到济南谋生。 D.刚才吓唬她的那个大个子现在呆若木鸡。 4.下面各组句子在表意上有明显差别的一项是( )(3分) A.传说八路军差一点把城攻破;传说八路军差一点没把城攻破。 B.每个人都难免会犯错误;每个人都不免犯错误。 C.老王未免太不会讲话了;老王不能不说是不会讲话。 D.这地方好不热闹!这地方好热闹! 5.根据提示修改下面一段文字。又是一个宁静的清辰,阳光洒在草地上,柔柔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睡梦中的儿子。一阵风吹来凝聚着泥土和草木的气息,我贪婪地吮吸着,心里感到久违的舒畅。 我绕着校园慢慢地走着,看着优美的环境,心中涌起种种欣喜和娇傲,为自己、为母校。请让我带着

3、你领略她的风韵与内涵,绕着校园走一圈。(1)第句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第句:_改为_ 第句:_改为_(2)第句有个词语运用不当,请修改:_应改为 。(2分)(3)第句语序不当,应改为 。(2分) 6.文学常识(11分) (1)读叙事散文首先得抓住行文线索。第一单元的几篇散文,如背影以_为线索,永久的悔以_为线索,铁骑兵以_为线索,苏珊安东尼以_为线索。 (2)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的整理是_,_代诗人,原名蒋海澄,代表作有 、 。 (3)致空气的整理是 ,祖籍浙江绍兴,他的诗歌代表作有 、 。二、阅读理解(58分)(一)欣赏下列诗歌,完成79题。(14分)【甲】乡愁(节选)后来啊乡

4、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乙】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7.“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_、_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_、_、_等对应物上。甲、乙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 。(7分)8.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3分)最欣赏的句子:_欣赏的理由:_9.放飞思绪,想象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

5、?(4分)“我”的心理活动:_“断肠人”的倾诉:_(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013题。(10分)盼望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 )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 )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10. 依据诗的上下文,将“抛锚”和“起锚”填人合适的括号里。(2分)11.这首现代诗的主题是( )(3分) A.描绘两海员不同的想法。 B.“出发”充满希望,“到达”带回果实。 C.表现的是海员们与大海“拼搏”的渴望,是到达“胜利”彼岸的期待。 D.赞颂大海的广阔。12.这首诗押韵的四个字分别是( )、( )、( )、( )。(2分)13.同

6、样的意思也要注意变化,这首诗一、二两节,哪两个不同短语表明相同的意思( )(3分)。 A.“洁白的浪花”“铁链的喧哗” B.“他最喜欢的”“最使他高兴的” C.“激起”“发出” D.“一片”“一阵”(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12分)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

7、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又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14.父亲为什么要坚持亲自送我上车?(2分)15.南京的景点很多,像夫子庙、玄武湖等,整理为什么不详写在南京的见闻?(2分)16.第一段两次用“终于

8、”,有什么作用?(2分)17.第二段中两个“聪明”各有什么含义?表明整理怎样的心情?(3分)18.如果类似的事发生在你身上,你是否也会像整理一样呢?(3分)(四)(2010山西临汾中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3题。(22分)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二十年前,我到县城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和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测试费,父亲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去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和我上路了。 “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

9、。”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叨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我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凉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白而软的东西从天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这时,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声,山路静谧而空蒙。 不知不觉,县城到了。 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地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

10、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父亲一眼。“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实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实。”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道远路滑,您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我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钱,然后把那沓毛票从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钱往地上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风裹着雪吹过来,5元钱落到父亲的脚边。父亲愣愣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因为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捡地上的钱,父亲忽然把我

11、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钱捡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零度角,头几乎触到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了一声“多谢了!”然后拉着我默默地离开。 “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出门时父亲穿得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测试。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可能保送上大学。”眼看就要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测试好啊,

12、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真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结尾1:后来,我终于替父亲圆了上大学的梦。但是,20年前的这一幕,从未在我心底消逝。每当天空飘起雪花,每当我毫不犹豫地给儿子掏出5元钱时,父亲20年前的叮嘱就会在耳边响起,异常地亲切而又清晰 结尾2: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怕它还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神情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如果也遇到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什么,爹?” “在你面前低头弯腰。”19.梳理整理写作

13、的思路,把下面的空缺处补充完整。(4分)父亲摸黑砍柴_20.揣摩文中三处画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1)第处画线句中的“冰凉”说的是雪花落在鼻尖上的感觉,“酸”字融入了“我”当时怎样的一种感情?(2分)(2) 第处画线句写买柴者付钱时连用了“摸”“抓”几个动词,这几个动作体现了他人性中的哪些特点?(3分)(3)第处画线句体现的是父亲对“我”未来前途的期望,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了解现实谈谈自己的认识。(3分)21.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试找出一例,说说它的表达效果。(3分)22.本文提供了两个结尾,了解全文内容,你认为哪个更好一点?说出你的理由。(3分) 结尾_更好,因为:23.本文与背影都是写

14、父爱的,两篇文章在刻画父亲形象时有哪些共同之处?请就其中一处作点分析。(4分)三、作文(32分)24.(2010陕西中考,21)人总是要仰望点什么,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座山峰,甚至一种精神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激起一丝涟漪。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一个崇高伟大的形象,还有那难以磨灭的记忆就会从心底涌起请以“仰望”为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答案:1.n ch i j si zh cn zhng 2.B 3.C 4.A 5.(1)第句:“辰”改为“晨”第句:“娇”改为“骄” (2)将“凝聚”改为“夹杂”“混合”等与“气息”搭配恰当的词均可。导解:“凝聚”一般和“力量”“血汗”等

15、词搭配,不能和“气息”搭配。 (3)请让我带着你也绕着校园走一圈,去领略她的风韵与内涵。 6.(1)特定情境中最感人的细节(背影) “红的”“黄的”“白的”(永久的悔) 人物的行踪苏珊安东尼争取妇女选举权的斗争过程。(2)艾青现 黎明的通知红旗(3)邵燕祥歌唱北京到远方去 7.坟墓海峡昏鸦小桥流水家国之思 8.示例:最欣赏的句子: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理由:“浅浅的海峡”和人们渴望早日团聚的愿望形成强烈的反差,抒发了浓浓的思乡思国之情。 9.“我”的心理活动示例:妈妈,原谅不孝的儿子,我回来迟了,我多么想念您呀! “断肠人”的倾诉示例:回家的感觉真好。 10.起锚 抛锚 11.B 12.花哗发

16、达 13.B 14.因为他爱子情深,别人去他不放心。 15.与中心关系不大,故略写。 16.表明父亲放心不下,爱子情切。 17.这两个“聪明”的意思都是“糊涂”。表明整理恨自己当时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 18.例一:会。因为年轻气盛,与父亲之间存在代沟。 例二:不会。既然读了这篇文章,就不会让这种事情重演。 19.父亲雪天卖柴 父亲的叮嘱 20.(1)对家庭生活的艰辛、父亲的辛劳而产生的酸楚之情。 (2)缺少同情心,不尊重贫困劳动者的人格尊严。 (3)示例一:同意。父亲的话是有道理的,因为知识改变命运。 示例二:父亲的话不尽正确,因为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改变命运。 21.环境描写: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表达效果:以雪大来衬托父亲卖柴路上的艰辛和怕耽误我上学的急切心情。 环境描写: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一片银白色。表达效果:与前文呼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衬托了父亲对“我”深沉的爱。 2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主旨的理解与把握、对作品的评价鉴赏以及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能针对所选结尾,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合理评价和赏析,且语言表达顺畅即可。 23.共同之处:如设置典型环境;注重细节刻画;以小见大等。 分析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合理分析。具体分析略。 24.略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