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专题十五 综合实验探究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55745511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4.0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专题十五 综合实验探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专题十五 综合实验探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专题十五 综合实验探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专题十五 综合实验探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专题十五 综合实验探究课件(8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2.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3.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装置图。4.各部分实验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考纲要求知识精讲考点一评价型实验题 评价型实验题包括的题型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物质性质探究型、组成成分探究型、物质制备和应用探究型等,该类试题一般以实验装置图的形式给出实验的流程,其实验流程与考查内容一般为1.气体制备装置的选择及注意事项装置选择注意事项固体与固体加热装置

2、固体与液体不加热装置块状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时可用启普发生器,如图甲,当制取气体的量不多时,也可采用简易装置,如图乙;装置乙、丁、戊、己中长颈漏斗的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用;加入的液体反应物(如酸)要适当;粉末状固体与液体反应或产物为糊状物时常采用装置丙固体与液体(液体与液体)加热装置先把固体药品加入烧瓶中,然后滴加液体药品,要注意液体滴加的速度,保证产气速率平稳,易于收集;若使用分液漏斗,则需要在滴液的过程中,打开漏斗活塞,以保证液体能够顺利滴下;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完后,要关闭漏斗活塞,防止气体经漏斗逸出;装置乙中的温度计必须插在反应液中;烧瓶加热需要垫石棉网2.气

3、体的干燥方法与干燥装置气体的干燥方法气体干燥选择干燥剂的原则不减原则:即通过干燥操作之后,目标气体的量不能减少;不反应原则:干燥剂不能与目标气体反应酸性干燥剂浓H2SO4可以干燥H2、O2、N2、CO2、CO、Cl2、HCl、SO2、CH4和C2H4等气体碱性干燥剂碱石灰主要用于干燥NH3,但也可干燥H2、O2、N2、CO和CH4等中性干燥剂CaCl2可以干燥H2、O2、N2、CO2、Cl2、HCl和H2S等,但不能干燥NH3气体的干燥装置盛装液态干燥剂,用于干燥气体;也可以盛装其他液体试剂,用来对酸性或中性气体进行除杂盛装碱石灰和CaCl2等固体干燥剂甲装置可以盛装液体干燥剂或固体干燥剂,乙

4、和丙装置只能盛装固体干燥剂3.气体的收集装置及方法排水法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都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不伸入试管(或集气瓶)底部向上排空气法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一定要伸入集气瓶(或试管)底部,目的是把集气瓶(或试管)中的空气尽量排出;为防止外界空气向集气瓶内扩散,集气瓶口可盖上毛玻璃片,若用试管收集时,可在试管口塞上一小团疏松的棉花向下排空气法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如H2、NH3和CH4等气体排特殊溶液法氯气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二氧化碳可用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方法收集4.常见

5、尾气处理装置及方法 处理方法液体吸收法点燃法收集法处理装置适用气体装置A适用于吸收溶解度小的气体,如Cl2、CO2等;装置B、C可吸收溶解度大的气体,如HCl、HBr、NH3等CH4、CH2=CH2、H2、CO等CO、NH3、H2S等题组集训题组一物质制备探究型 1.2013山东理综,30(1)TiO2既是制备其他含钛化合物的原料,又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白色颜料。实验室利用反应TiO2(s)CCl4(g) TiCl4(g)CO2(g),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制备TiCl4,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有关物质性质如下表:仪器A的名称是_。装置E中的试剂是_。反应开始前依次进行如下操作:组装仪器、_、加装药品、通

6、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反应结束后的操作包括:停止通N2熄灭酒精灯冷却至室温。正确的顺序为_(填序号)。欲分离D中的液态混合物,所采用操作的名称是_。物质熔点/沸点/其他CCl42376与TiCl4互溶TiCl425136遇潮湿空气产生白雾解析注意审题,该反应是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制备的;安装完装置,应首先检查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根据反应条件,N2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干燥管)。然后通过N2排除装置内的空气(O2),点燃酒精灯,使反应发生。为了防止倒吸,反应结束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冷却到室温,最后停止通N2。在D中冷凝的液体有CCl4和TiCl4,根据沸点不同,可采用分馏的方法分离。答案干燥管浓

7、H2SO4检查气密性分馏(或蒸馏)2.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温度对氨气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时中A有大量紫红色的烟气,则NH4I的分解产物为_(至少填三种),E装置的作用是_。(2)装置B中的反应方程式:_,题组二物质性质探究型 D装置的作用是_。某研究小组按上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C加热,反应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两组分别用各自的产物进行以下探究实验,完成下列填空:步骤操作甲组现象乙组现象1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溶解,无气泡 溶解,有气泡2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变血红色无现象3向步骤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8、红色先变深后褪去先变红后也褪色(3)乙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_。(4)甲组步骤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乙组步骤3中,溶液变红的原因为_。溶液褪色可能的原因及其验证方法为_。(6)若装置C中Fe2O3反应后的产物是两种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为研究氧化物的组成,研究小组取样品7.84 g在加热条件下通入氨气,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反应管中得到铁粉,冷却后,称得质量为5.6 g,则混合物的组成为_(填化学式)。解析根据A中的现象,有I2生成,其原理为NH4I NH3HI,2HI H2I2。后续反应及装置作用依次为B:ZnI2 ZnI2,碱石灰可吸收NH3中的HI,在C中发生NH3还原Fe2O3的反

9、应;由于NH3污染空气,所以E装置用来吸收NH3,为了防止倒吸,D起到安全瓶的作用。根据甲组现象,C中无Fe生成,有3价和2价铁存在,根据乙组现象,C中有Fe生成,不存在Fe3,仅有Fe2,所以乙组得到的黑色粉末为Fe粉。而甲组得到的黑色粉末为Fe3O4,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2Fe3Fe24H2O。(5)在乙组中,由于Fe2被氯水氧化成Fe3,Fe3与SCN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红色再褪去的原因可能是SCN被Cl2氧化。可利用再加入KSCN,观察红色是否恢复来证明。(6)n(Fe)0.1 mol,n(O) 0.14 mol因为 ,所以两种铁的氧化物应该是Fe2O3和FeO或F

10、e2O3和Fe3O4的混合物。答案(1)NH3、H2、I2(HI)吸收多余的氨气(2)ZnI2 ZnI2作安全瓶(3)Fe粉(4)Fe3O48H=2Fe3Fe24H2O(5)Fe2被氧化成Fe3,Fe3遇SCN显血红色假设SCN被Cl2氧化,向溶液中再加入KSCN溶液,若出现红色,则假设成立(其他合理答案均可)(6)Fe2O3和FeO(或Fe2O3和Fe3O4)3.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过程中试管B中的现象是_,试管C的作用是_。(2)导管D的下端(虚线段)应位于_(填“液面上”或“液面下”),导管D的作用有:实验结束后排除装置中的SO2

11、,_。题组三物质成分探究型 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固体外,在铜丝表面还有黑色固体甲生成,甲中可能含有CuO、Cu2O、CuS、Cu2S。为探究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查阅资料可知:Cu2O2HCl=CuCl2CuH2O,2Cu2OO2 4CuO,2CuS3O2 2CuO2SO2,Cu2S2O2 2CuOSO2。CuS、Cu2S和稀盐酸不反应。(3)固体乙在空气中煅烧时,使用的实验仪器除了玻璃棒、三脚架、酒精灯外,还必须有:_。(4)煅烧过程中,除上述反应外,还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5)结论:甲中有CuO,还肯定含有的物质是_。解析(1)Cu在加热的条件下被浓H2SO4氧化,浓H

12、2SO4被还原成SO2,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多余的SO2被NaOH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空气。(2)为了防止SO2从导管D逸出,所以导管D的下端应位于液面下,其作用一是为了防止倒吸,二是可以在实验结束后排除装置中的SO2。(3)煅烧固体应使用坩埚,还有泥三角、玻璃棒、酒精灯等仪器。由方程式可推断,CuSCuO,质量减小,Cu2S2CuO质量不变,所以根据m2m1,甲中除CuO外,还一定含有CuS。若黑色固体中还含有Cu2O,在酸性条件下生成Cu,所以在煅烧过程中,还可能发生2CuO2 2CuO。答案(1)Cu2H2SO4(浓) CuSO4SO22H2O品红溶液褪色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13、(2)液面下防倒吸(3)泥三角、坩埚(坩埚钳)(4)2CuO2 2CuO(5)CuS4.某些资料认为NO、NO2不能与Na2O2反应。某小组学生提出质疑,他们从理论上分析过氧化钠和二氧化氮都有氧化性,根据化合价升降原则提出假设:假设.过氧化钠氧化二氧化氮假设.二氧化氮氧化过氧化钠(1)小组甲同学设计实验如下:题组四反应原理探究型 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待试管B中收集满气体,向试管B中加入适量Na2O2粉末,塞紧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余烬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看见木条复燃。甲同学认为假设正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增

14、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_。乙同学用改进后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余烬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正确。NO2和Na2O2反应的方程式是_。(2)丙同学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更易被Na2O2氧化。查阅资料:2NONa2O2=2NaNO26NaNO23H2SO4=3Na2SO42HNO34NO2H2O;丙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F装置的作用是_。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_。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实验是_。解析(1)Cu4HNO3(浓)=Cu(NO3)22NO2

15、2H2O;因为进入B的NO2中含有水蒸气,所以应在A、B之间组装一个干燥NO2的装置;根据现象,Na2O2氧化NO2,反应原理为Na2O22NO2=2NaNO3。(2)A中发生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B中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3Cu8HNO3=3Cu(NO3)22NO4H2O,CaCl2干燥NO,之后NO和Na2O2反应,E中的无水CaCl2可防止F中的水蒸气进入D,避免干扰实验。在F中酸性KMnO4溶液氧化NO,防止污染空气。根据以上原理,B中现象为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有无色气泡产生。在反应前通入N2,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16、可利用信息检验D中产物。答案(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除去生成NO2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Na2O22NO2=2NaNO3(2)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有无色气泡产生吸收未反应的NO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取D装置中产物少许,加入稀盐酸,若产生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则产物是亚硝酸钠考点二定量测定型实验题 知识精讲常见的定量测定型实验题包括混合物成分的测定、物质纯度的测定以及化学式的确定等。该类试题常涉及物质的称量、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中和滴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或问题解答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气体体积的测量(1)量气装置的

17、改进(2)量气时应注意的问题量气时应保持装置处于室温状态。读数时要特别注意消除“压强差”,保持液面相平还要注意视线与液面最低处相平。如上图()()应使左侧和右侧的液面高度保持相平。2.测定实验中要有消除干扰气体的意识如用“惰性”气体将干扰气体排出,或用溶液吸收干扰气体等。3.测定实验中要有被测量气体全部被测量的意识如可采取反应结束后继续向装置中通入“惰性”气体以使被测量气体全部被吸收剂吸收的方法。4.测定实验中要有“数据”的采集处理意识实验数据的采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一般来讲,固体试剂称质量,而液体试剂和气体试剂则测量体积。(1)称量固体质量时,中学一般用托盘天平,可估读到0.1 g,精确度要

18、求高的实验中可以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可精确到0.000 1 g。(2)测量液体体积时,一般实验中选用适当规格的量筒,可估读到0.1 mL,准确度要求高的定量实验如中和滴定中选用滴定管(酸式或碱式),可估读到0.01 mL。容量瓶作为精密的定容仪器,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一般不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3)气体除了量取外,还可以称量。称气体的质量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称反应装置在放出气体前后的质量减小值;另一种方法是称吸收装置前后的质量增大值。(4)用pH试纸(测得整数值)或pH计(精确到0.01)直接测出溶液的pH,经过计算可以得到溶液中H或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了数据的准确性,

19、实验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离子完全沉淀、气体完全被吸收等,必要时可以进行平行实验,重复测定,然后取其平均值进行计算。如中和滴定实验中测量酸或碱的体积要平行做23次滴定,取体积的平均值求算未知溶液的浓度,但对于“离群”数据(指与其他数据有很大差异的数据)要舍弃,因为数据“离群”的原因可能是操作中出现了较大的误差。题组集训1.(2014新课标全国卷,28)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 g 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 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

20、,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 mL c1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 mL NaOH溶液。题组一滴定实验,在定量测定实验中的应用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淡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_。(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_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_。(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4)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

21、将_(填“偏高”或“偏低”)。(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_;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c(Ag)2.0105 molL1,c(CrO )为_ molL1。已知:Ksp(Ag2CrO4)1.121012(6)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_。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_;X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解析(1)若没有A中的安全管,当A中产生气体时,会因装置压力过大发生危险;反之,有安全管存在,当A中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的液面会上升,使A瓶中压力稳定。(2)由题意知,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时,NaOH溶液应放入碱式滴定管中,可使用酚酞作指示

22、剂,滴定至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3)已知盐酸的总的物质的量为c1 molL1V1 mL103 LmL1c1V1103 mol,NH3反应完后剩余的盐酸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可求出剩余的盐酸为c2V2103 mol,由NH3HCl=NH4Cl可求出NH3的物质的量。进而求出w g X中的含氨量,即 100%。(4)若装置气密性不好,会有NH3外逸,而不被HCl吸收,则剩余的HCl的物质的量会增多,消耗NaOH增多,即c2V2的值增大,由(3)中计算式可知氨的测定结果偏低。(5)AgNO3是见光易分解的物质,使用棕色滴定管的目的是防止AgNO3见光分解而影响实验结果;由Ag2CrO4的溶

23、度积常数Ksp1.121012,c(Ag)2.0105 molL1,可求出c(CrO ) molL12.8103 molL1。(6)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可写出化学式为Co(NH3)6Cl3,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NH3整体为0价,氯为1价,故Co为3价;从而推出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2CoCl22NH4Cl10NH3H2O2=2Co(NH3)6Cl32H2O。由于温度过高时H2O2易分解、NH3易挥发,故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答案(1)当A中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使A瓶中压力稳定(2)碱酚酞(或甲基红)(3) 100%(4)偏低(5)防止硝酸银见光分

24、解2.8103(6)32CoCl22NH4Cl10NH3H2O2=2Co(NH3)6Cl32H2O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气逸出2.(2014北京理综,27)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碳、硫转化为气体,再用测碳、测硫装置进行测定。(1)采用装置A,在高温下将x克钢样中碳、硫转化为CO2、SO2。气体a的成分是_。题组二装置质量变化在定量测定实验中的应用若钢样中硫以FeS形式存在,A中反应:3FeS5O2 1_3_。(2)将气体a通入测硫装置中(如下图),采用滴定法测定硫的含量。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_。用NaOH溶液滴定生成的H2SO4,消耗 z mL

25、 NaOH溶液,若消耗1 mL 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克,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_。(3)将气体a通入测碳装置中(如下图),采用重量法测定碳的含量。气体a通过B和C的目的是_。计算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应测量的数据是_。解析(1)钢样(含有铁、碳、硫)在高温下与O2反应,除生成CO2、SO2外,还有剩余的O2,故气体a中含有CO2、SO2、O2。该反应中,S元素由2价被氧化为4价,即生成SO2,再结合元素守恒及元素的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配平该反应方程式:3FeS5O2 Fe3O43SO2。(2)H2O2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强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SO4,化学方程式为H

26、2O2SO2=H2SO4。消耗1 mL 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 g,则消耗 z mL 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 z g,那么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为(3)装置B中活性MnO2将SO2氧化。装置C中K2Cr2O7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用于吸收气体a中的SO2,防止SO2进入CO2吸收瓶,影响实验结果。实验中应测定实验前后CO2吸收瓶的质量变化,从而确定CO2的质量,继而求出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考点三化工流程型实验题 知识精讲化学工艺流程题是近年来高考中备受关注的一种题型,该类题是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阶段即生产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涉及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构成

27、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化学工艺流程题,它一般分为题头介绍、流程图示、问题设计三部分。题组集训1.(2014江苏,16)烟气脱硫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实验室用粉煤灰(主要含AL2O3、SIO2等)制备碱式硫酸铝AL2(SO4)X(OH)62X溶液,并用于烟气脱硫研究。(1)酸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填化学式)。题组一根据化工流程探究反应原理(2)加CaCO3调节溶液的pH至3.6,其目的是中和溶液中的酸,并使Al2(SO4)3转化为Al2(SO4)x(OH)62x。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填化学式);若溶液的pH偏高,将会导致溶液中铝元素的含量降低,其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

28、示)。(3)上述流程中经完全热分解放出的SO2量总是小于吸收的SO2量,其主要原因是_;与吸收SO2前的溶液相比,热分解后循环利用的溶液的pH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析(1)酸浸时能与H2SO4反应的是Al2O3,H2SO4与Al2O3反应生成盐和水,SiO2不和H2SO4反应,成为滤渣。(2)CaCO3和溶液中的H2SO4反应生成CaSO4;如果pH偏高,一部分Al3会转化为Al(OH)3沉淀,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Al33SO 3H2O=2Al(OH)33CaSO43CO2。(3)热分解时,一部分亚硫酸盐被氧化为硫酸盐,不能分解成为SO2;SO2溶于水生成H2SO3,会

29、中和溶液中的部分OH,使溶液的pH减小。答案(1)Al2O33H2SO4=Al2(SO4)33H2OSiO2(2)CaSO43CaCO32Al33SO 3H2O=2Al(OH)33CaSO43CO2(3)溶液中的部分SO 被氧化成SO 减小2.铬铁矿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OCr2O3,还含有SiO2、Al2O3等杂质。工业上常采用固体碱熔氧化法用铬铁矿粉制备重铬酸钾,流程为已知:NaFeO2遇水强烈水解;题组二根据化工流程考查实验操作重铬酸钾为橙红色针状晶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有强氧化性;(1)灼烧操作一般在坩埚中进行,下列物质适合用来制作此实验坩埚材料的是_。A.铁 B.氧化铝 C.石英

30、 D.陶瓷(2)铬铁矿经粉碎处理的目的是_;写出Cr2O3和纯碱、氧气反应生成Na2CrO4的化学方程式为_;NaFeO2水浸时强烈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离子方程式为_。(3)滤液1的成分除Na2CrO4、NaOH外,还含有_ (填化学式)。(4)通过途径1从Na2CrO4溶液获得K2Cr2O7晶体,操作步骤有:“酸化”加KCl固体蒸发浓缩操作a过滤洗涤干燥。“酸化”步骤用醋酸调节溶液pH5,其目的是_;操作a的名称_。解析(1)因为纯碱、固体NaOH参与反应,所以不能用氧化铝坩埚、石英坩埚以及陶瓷坩埚。(2)在化工生产中,把固体粉碎,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Cr2O3与O2

31、、Na2CO3发生反应的原理为Na2CO3 Na2OCO22Cr2O33O24Na2O=4Na2CrO4即2Cr2O33O24Na2CO3 4Na2CrO44CO2FeO 2H2O=Fe(OH)3OH可根据电荷守恒判断有OH生成。(3)因为在反应器中发生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Al2O32NaOH=2NaAlO2H2O所以滤液1中除Na2CrO4、NaOH外,还含有NaAlO2和Na2SiO3。答案(1)A(2)增大反应物的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Cr2O33O24Na2CO3 4Na2CrO44CO2FeO 2H2O=Fe(OH)3OH(3)NaAlO2、Na2SiO3考点

32、四高考实验的新宠有机制备实验 知识精讲“有机实验”在新课标中频频出现,主要涉及到有机物的制备、有机物官能团性质实验探究等。常常考查蒸馏和分液操作、反应条件的控制、产率的计算等问题。(1)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方法适用条件实例说明萃取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CCl4和水等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蒸馏两种或两种以上互溶的液体,沸点相差较大分离酒精和水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2)蒸馏装置题组集训1.(2014新课标全国卷,26)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33、)沸点/ 水中溶解性异戊醇880.812 3131微溶乙酸601.049 2118溶乙酸异戊酯1300.867 0142难溶实验步骤:在A中加入4.4 g异戊醇、6.0 g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 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的名称是_。(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

34、,待分层后_(填标号)。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_。(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_。(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_(填标号)。(7)本实验的产率是_(填标号)。A.30% B.40%C.60% D.90%(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 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_(填“高”或“低”) ,其原因是_。解析(1)仪器B是球形冷凝管,起冷凝回流作用。(2)第一

35、次水洗,主要洗去大部分硫酸和醋酸,第二次水洗除掉NAHCO3杂质。(3)乙酸异戊酯的密度小于水,在水层上方。分液时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4)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入过量乙酸,能够提高异戊醇的转化率。(5)加入无水MgSO4固体的目的是除去混合物中的少量水分。(6)蒸馏操作中,需要测定馏分的温度,所以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和c中温度计位置均正确,但c中的冷凝装置为球形冷凝管,它一般用作反应装置,主要用于冷凝回流,使反应更彻底,故只有b项正确。(7)据 可知,4.4 g异戊醇完全反应消耗3.0 g乙酸,故乙酸有剩余,生成乙酸异戊酯的理论产量为6.

36、5 g,故该反应的产率为 100%60%。(8)异戊醇的沸点为131 ,蒸馏时,若从130 开始收集馏分,将会有一部分未反应的异戊醇被蒸出,使产率偏高。答案(1)球形冷凝管(2)洗掉大部分硫酸和醋酸洗掉碳酸氢钠(3)d(4)提高醇的转化率(5)干燥(6)b(7)c(8)高会收集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2.(2014浙江理综,28)葡萄糖酸钙是一种可促进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葡萄糖酸钙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6H12O6(葡萄糖)Br2H2OC6H12O7(葡萄糖酸)2HBr2C6H12O7CaCO3Ca(C6H11O7)2(葡萄糖酸钙)H2OCO2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物质名称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溴化钙

37、氯化钙水中的溶解性可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可溶易溶易溶乙醇中的溶解性微溶微溶可溶可溶制备葡萄糖酸钙的过程中,葡萄糖的氧化也可用其他试剂,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A.新制Cu(OH)2悬浊液B.酸性KMnO4溶液C.O2/葡萄糖氧化酶D.Ag(NH3)2OH溶液(2)第步充分反应后CaCO3固体需有剩余,其目的是_;本实验中不宜用CaCl2替代CaCO3,理由是_。(3)第步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_。(4)第步加入乙醇的作用是_。(5)第步中,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_。A.冷水 B.热水C.乙醇 D.乙醇水混合溶液解析(1)由实验流程可知,第步操作在55 时进行,温度低于100 ,可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

38、温度计应测量水浴的温度,故选择装置B。选择C项,氧化效果好且不会引入新的杂质;若选择A、B、D项,会引入新的杂质,给后续除杂带来困难。另外,酸性KMnO4溶液不仅能将CHO氧化成COOH,也能氧化OH,会降低葡萄糖酸的产率。(2)加入CaCO3,发生的反应有2HBrCaCO3=CaBr2H2OCO2和2C6H12O7CaCO3Ca(C6H11O7)2H2OCO2,若CaCO3固体无剩余,则不能保证葡萄糖酸全部转化为葡萄糖酸钙。盐酸是强酸,因此氯化钙不能与葡萄糖酸反应生成葡萄糖酸钙。(3)因第步中生成的葡萄糖酸钙在热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冷水中的溶解度,趁热过滤,可防止葡萄糖酸钙析出。(4)第步得到的滤液中含有杂质CaBr2,CaBr2可溶于乙醇,而葡萄糖酸钙微溶于乙醇,可导致大部分葡萄糖酸钙析出。(5)葡萄糖酸钙在乙醇中溶解度较小,故可用乙醇水混合溶液洗涤,以除去残留的CaBr2。答案(1)BC(2)提高葡萄糖酸的转化率,便于后续分离氯化钙难以与葡萄糖酸直接反应得到葡萄糖酸钙(3)葡萄糖酸钙冷却后会结晶析出,如不趁热过滤会损失产品(4)可降低葡萄糖酸钙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有利于葡萄糖酸钙析出(5)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