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5726639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关键词:物质统一性物质概念现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内容提要:从总体上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这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客观实在的观点,正确地揭示了包括自然、社会

2、和人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无论具体特点如何,都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它们所具有的共同本质就是客观实在,并且对我们的现代生活有着主要的指导意义。(一)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及其物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首先,自然界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无论是无机自然界的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宇宙世界,还是有生命的生物界,都是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产生,并客观地存在着。天体的起源和演化理论证明,宇宙中的一切天体都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物质客体,它们各有自己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决不是上帝意志的产物

3、。现代科学根据对宇宙射线的研究,以及对陨石和从月球上取来的岩石的分析,证明了人类居住的地球和观察到的其他天体一样,都是由同类的化学元素:氢、氧、氮、碳、磷、钙、铁等构成的。宇宙中的其它天体及周围的东西和地球一样都是物质的东西,非物质的神和上帝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论证明,自然界中无机物和生命是统一的。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演化而来的,高级生物是由低级生物进化而来的。生命的基础是以蛋白质和核酸为主的生物大分子系统。现代复杂的生物界是由以前少数原生生物通过遗传和变异的交互作用,由于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经过上亿年的漫长演化而逐渐形成的。其次,人类产生后,生产劳动使自然界发生了巨大的变

4、化。人类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人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的印记。但是,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自然物必须客观存在着,并且具有可以被人们利用和改造的属性。也就是说,人们利用和改造的自然物,不能是凭空想象的自然物,也不能凭空想象它有什么属性。例如,人们要燃烧取暖,必须有燃料存在。人们不能用想象出来的一种根本不存在的燃料来取暖。而且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物,必须依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遵循自然物的客观规律,不能随心所欲。我们实行南水北调”工程。长江的水具有满足工农业和人畜用水的属性,而渤海里的水没有满足工农业和人畜用水的属性。我们就是依据长江水的属性,才把它调来。水有自

5、己的运动变化规律,实施南水北调”必须遵循它的规律,否则,就不能成功。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的变化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动机支配下的。尽管如此,人和人类社会仍然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客观实在的。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不是上帝或神创造的,而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人类起源和社会发展的理论证明,人和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社会存在是由一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以及人口因素、地理环境等条件构成的复杂的物质体系。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一种物质力量。构成生产力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物质实体。

6、生产力既是前人创造的客观结果,又是人们现实活动的产物,是不依人的意识而转移的。生产关系是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依人的意识而转移的物质关系。社会的一切关系,归根到底都是物质或物质派生的关系。社会的精神生活也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活而独立存在,它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类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但是,人们不能随心所欲的创造历史,支配人们自觉活动的思想意识,归根到底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不依人的意识而转移的。人类社会必然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7、、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种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任何人不能改变的。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也就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从而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区别开来。唯物主义本身对物质”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原则彻底贯穿到物质”问题的解决上,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仅同唯心主义相对立,同时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原则的区别。物质

8、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从古到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把握,经历了一个从素朴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虽然在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它终究未对世界的物质性、对物质范畴做出科学的解释。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吸收了其物质观中的正确论点和思想,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马克思主义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的经典论述中,即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一种

9、物质观的确立,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它指出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明确了物质对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和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其次,它指出物质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第三,它指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突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阐明了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物质形态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直观性,以及近代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

10、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做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人类还有很多未知事物和难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之间的区别只是未知与已知,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实践与意识为转移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它们迟早会为人们所认识。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

11、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们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这一共同的根本属性。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有限中掌握无限,这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

12、义原则。辩证唯物主义之所以能够正确地解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关键在于它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的,而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受动方面去理解世界,不理解实践对物质的作用,结果导致其在社会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以及认识论上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物质本原的理解,不仅从客体方面去理解,而且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从人的感性活动,从实践处去理解,把人的活动本身理

13、解为一种客观实在。这种理解进一步揭示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马克思主义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的经典论述中,即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一种物质观的确立,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它指出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明确了物质对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和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其次,它指出物质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再次

14、,它指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突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阐明了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物质形态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直观性,以及近代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最后,它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学领域物质这个概念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所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物质第一性。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

15、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着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物质与运动及时空是不可分割的。在时空中运动着的物质表现出无限多样的形态。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和改造是无穷尽的。现代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研究,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具体说就是在方法论上我们能够以此为工具把握事物的本质,在世界观上我们树立一个物质性的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政党中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人民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必须坚持这一正确的世界观,从而能够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把握正确的方向,为党和国家

16、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而对于个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给予我们的启示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做到与实际结合,并开拓创新,加强能力的锻炼,真正做到一个先进青年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12现代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第一,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世界上的具体物质形态一方面千差万别,纷繁多样,各有各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共同本质、共同特性,就是它们都是在人

17、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无论它们的具体结构如何,形态怎样,一切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这就从根本上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具有可知性。物质是人的感觉可以反映的对象,而不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永远不可认识的事物。因此,要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可知性,只有这样,才能与旧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划清界限。第三,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辩证性,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它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不管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

18、属性如何千变万化,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一共同本质,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即具有彻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看到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又以实践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建立起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这对于唯物主义以至整个哲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从总体上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

19、间、空间中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这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也就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从而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区别开来。唯物主义本身对物质”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原则彻底贯穿到物质”问题的解决上,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仅同唯心主义相对立,同时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原则的区别。(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

20、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第一,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世界上的具体物质形态一方面千差万别,纷繁多样,各有各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共同本质、共同特性,就是它们都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无论它们的具体结构如何,形态怎样,一切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这就从根本上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具有可知性。物质是人的感觉可以反映的对象,而不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永远不可认识的事物。因此,要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

21、可知性,只有这样,才能与旧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划清界限。第三,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辩证性,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它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不管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如何千变万化,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一共同本质,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即具有彻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看到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又以实践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建立起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

22、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这对于唯物主义以至整个哲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代意义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学领域物质这个概念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所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物质第一性。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着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物质与运动及时空是不可分割的。在时空中运动着的物质表现出无限多样的形态。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和改造是无穷尽的。现代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研

23、究,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具体说就是在方法论上我们能够以此为工具把握事物的本质,在世界观上我们树立一个物质性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现代大学生,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与实际结合,并开拓创新,正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并对其加以适当应用。作为一名外语的学生,我想我不仅要在在校期间好好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要结合实际,加强能力的锻炼,真正做到一个先进青年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为祖国未来的建设增添新一笔辉煌!【参考文献】许振立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中国远程教育谢海光.社会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形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2010-06-141

24、8:32摘要: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基本内容集中体现在恩格斯和列宁的下列论述中。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这样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

25、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者相脱离的.意识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另一种本原。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的东西。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认

26、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3、马克思物质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其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把实践纳人对物质的理解,既把物质范畴拓展到社会历史领域,又深化了对自然物质的理解,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二.从总体上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这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础,是坚

27、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也就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从而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区别开来。唯物主义本身对物质”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原则彻底贯穿到物质”问题的解决上,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仅同唯心主义相对立,同时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原则的区别。1、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也就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从而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区别开来。唯物主义本身对物质”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把辩证法和唯

28、物主义的原则彻底贯穿到物质”问题的解决上,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仅同唯心主义相对立,同时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原则的区别。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吸收了其物质观中的正确论点和思想,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的经典论述中,即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一种物质观的确立,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它指出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明确了物质对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和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坚持了

29、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指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突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阐明了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物质形态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直观性,以及近代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3、马克思哲学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它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

30、前人类还有很多未知事物和难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之间的区别只是未知与已知,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实践与意识为转移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它们迟早会为人们所认识。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它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们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这一共同的根本属性。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对我们非常重要,是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现实的意

31、义2、现代意义: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学领域物质这个概念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所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物质第一性。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着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物质与运动及时空是不可分割的。在时空中运动着的物质表现出无限多样的形态。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和改造是无穷尽的。现代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研究,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具体说就是在方法论上我们能够以此为工具把握事物的本质,在世界观上我们树立一个物质性的科

32、学的世界观。三.从总体上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这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参考文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修订版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发展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11-09-1411:28:00作者:李君亮编辑:studa110711摘要:作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未给物质下过明确的定义。在自然科学不断取得发展的情况下,为了辩驳唯心主义的反诘,列宁给出了物质的明确定

33、义,并把哲学基本问题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有力地反驳了唯心主义,捍卫了唯物主义,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列宁;唯物主义;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128这是我们所熟知的列宁对物质的定义。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是对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发展。一、列宁明确给出了物质的定义马克思恩格斯无疑都是坚定的并且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但无论是马克思抑或是恩格斯,他们都没有给物质下过定义,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物质到底是什么。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旧唯物主义批评说:“

34、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一一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一一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216在这里,马克思虽然批评旧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自然本体、把物质的本质属性等同于广延、运动等感性直观的对象的基本倾向3,但马克思却没有进一步地提出自己的物质概念。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经写道:“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4467-468因此,“物质一一这样的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5467-468。恩格斯

35、想要把哲学关于物质的内涵与具体的实物,与自然界本身区别开来,同时也与物质结构区别开来,于是指出物质是对“物的总和”的抽象,是对事物“共同的属性”的概括。但是物质该如何从“物的总和”、事物的“共同的属性”中概括和抽象出来?恩格斯并没有给出答案。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一些重大发现,这些发现打破了人们原有的关于原子不变性、不可分割性及质量不变等观念,由此得出了“原子非物质化”、“物质消失”等错误的结论,唯心主义者乘机对唯物主义物质观进攻,为了捍卫辩证唯物主义,回击唯心主义的进攻,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对物质下了这样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

36、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二、列宁明确地指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把物质的本质归结为广延等自然属性,不能抵御唯心论和怀疑论的挑战,因此马克思从一开始就反对离开人的社会性来谈论自然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强调的不是物质的自然性,而是物质的社会性,这是他与旧唯物主义者的显著区别。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没有人,自然就既无意义也无运动,自然是混沌的、无差别的、无关紧要的无知,从而归根到底是虚无”,“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即包含着对自然界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实际上已

37、经成为不可能的了”666。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批评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一一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一一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857-1858年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再次指出:“单纯的自然物质,只要没有人类劳动物化在其中,也就是说,只要它是不依赖人类劳动而存在的单纯物质,它就没有价值,因为价值只不过是物化劳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写道:“甚至连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往来才提供给他的。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

38、动与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259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对物质的特性不是从物质的自然性而是社会性去理解,是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角度、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去理解,这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中也充分地体现出来。“实物是为人的存在,是人的实物存在,同时也就是人为他人的定在,是他对他人的人的关系,是人对人的社会关系。”这里的“实物”、“定在”,相当于物质存在,但马克思没有把它当作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转贴于中国论文但是,为了反对把人的社会性理解为精神或意识的唯心主义,马克思同样强调自然界和物质的独立存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说:“

39、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610这是强调自然界是生产劳动的物质条件。在神圣家族中,他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存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尽管如此,在理解物质时,物质与人、人类社会、人对人的社会关系仍然是密切联系的。只有列宁明确地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三、列宁把“存在与思维”的关系更加明确地转化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明确地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

40、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9219但是,恩格斯的在这里沿袭的是费尔巴哈的思路:第一,把“是者”的意义归结为“存在”;第二,把“存在”的意义归结为自然界的外在存在;第三,把自然界的外在存在与人的思维相对照,提出“存在与思维关系”的问题及其唯物主义的解决方案10。基于这种逻辑,恩格斯提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在这里,恩格斯把存在等同于自然界,提出了自然界与人的思维何者第一性的问题和自然本体论的解决方案,又认为人的思想可以把握自然的本质。这些都是费尔巴哈的自然本体论思想。很明显,恩格斯批判地接受了这样一种“自然本体论”思想。随着物理学的发展,当原

41、子与能量的转换发现之后所造成的“物理学危机”必然对恩格斯的“自然本体论”形成挑战。从费尔巴哈开始的“自然本体论”把“存在”解释为自然界,以感性直观的方式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蕴涵或强烈地暗示着无形的内在(思维)与有形的外在(存在)的对立。当自然物的存在失去了形体,这种“自然本体论”则需要辩护和作进一步的理论解释。于是,在唯心主义的诘难之下,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指出:“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11215因此,列

42、宁在这里把“存在与思维”的关系更加明确地表述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而“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2008年08月04日13:45万学教育4、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43、宗旨。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社会主义在消除资本主义弊端方面的优越性。科学发展观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相互适应,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相互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全面体现并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5、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进

44、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够平衡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是发展中国特急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