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55673316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4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项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项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项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资源描述:

《项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5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地铁四号线TJSG-12标项目经理部施工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编 制 单 位: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地铁四号线TJSG-12标项目经理部报 告 日 期:二零一五年二月十日施工期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目前,中铁二十局西安市地铁四号线TJSG-12标工程已进入施工建设阶段,为了在工程出现突发风险事件征兆的第一时间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突发风险事件的出现或恶化,降低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需对对施工中的风险事件进行排查,划分风险源的风险等级,提出减少地铁施工对地上和地下已有设施的不良影响及保

2、护的技术措施,明确施工中突发风险事件预防及应急措施。1、工程概况1.1概况西安市地铁四号线工程(航天东路站北客站)土建施工项目D4TJSG-12标段包含两站三区间,即含元路站大明宫站区间、大明宫站、大明宫站玄武路站区间、玄武路站、玄武路站曹家庙站区间。具体如下表1-1。表1-1 工程情况一览表序号项 目结 构 形 式工 法规 模1含元路站大明宫站区间圆形+马蹄形断面盾构+浅埋暗挖762.224m2大明宫站地下两层双柱三跨箱型框架结构明挖法总建筑面积12645m23大明宫站玄武路站区间圆形+马蹄形断面盾构+浅埋暗挖1017.209m4玄武路站地下两层双柱三跨箱型框架结构明挖法总建筑面积12261

3、m25玄武路站曹家庙站区间圆形断面盾构法808.153m 1.1.1含元路站大明宫站区间含元路站大明宫站区间敷设于太华南路下方,含元路站后设置一条单渡线,线路出含元路站后沿太华南路直行,过西安风机厂、陕西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后到达设置在啤酒路与太华南路路口的大明宫站。区间右线起讫里程为YCK19+154.606-YCK19+916.830,全长762.224m;区间左线起讫里程为ZCK19+154.606-ZCK19+916.830,长链0.018m,全长762.242m。区间先依次以2、24的坡度下坡,再以5.4、18.154上坡到达大明宫站。本区间地裂缝地段采用浅埋暗挖法,其余段落采用盾构法施

4、工。本区间设置一处联络通道兼泵房,中心里程为YCK19+515.5。 1.1.2大明宫站大明宫站位于太华南路东侧,跨啤酒路设置。呈南北走向,南端是含元路站,北端是玄武路站,车站中心里YCK19+998.300,为明挖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全长207.05米,标准段宽度21.20米,有效站台长度118米,岛式站台宽12.50米,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车站两端区间工法为盾构法+浅埋暗挖法。本站设四个出入口,分别设于太华路两侧,I号出入口设于西安动漫艺术学校地块内;II号出口设计在主入口前的小型绿化内;III、IV号出入口设于太华路西侧,与大明宫遗址公园的主入口衔接。车站设置2组共8个风井:两端风井均

5、设置在规划绿地内,1、2号风亭均为矮风亭。冷却塔设在1号风亭旁的绿地内。紧急疏散出入口设在车站大里程端与风井合并布置。 1.1.3大明宫站玄武路站区间大明宫站玄武路站区间起于太华南路啤酒路西口,中铁二十局门前,沿太华南路南北向布设,线路从大明宫站出站后,沿途仅侧穿金鑫涂料城,最后沿太华南路向北进入设于大明宫立交桥南侧的玄武路站。线路最大纵坡8.6,区间施工方法主要为盾构法,地裂缝段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两台盾构机由玄武路站盾构过站后盾构掘进施工,掘进至大明宫站盾构过站。设计里程YCK20+123.850YCK21+141.059(ZCK20+123.800ZCK21+141.059),长1017

6、.209m(右线暗挖段YCK20+236.904YCK20+386.904,长150m,盾构段长867.209m,左线暗挖段ZCK20+232.358ZCK20+382.385,长150m,盾构段长867.209m)。线间距15.5m,设计轨面埋深介于14.4m17.1m。 1.1.4玄武路站玄武路站位于太华南路与玄武路交汇路口以北,北二环大明宫立交桥以南,车站沿太华路南路布置,呈南北走向,北端是曹家庙站,南端是大明宫站,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车站两端区间工法为盾构法。车站中心里程YCK21+269.019,车站全长201.64m,标准段宽度21.20m,有效站台长度118m,岛式站台宽为12.

7、50m。车站设四个出入口,一号出入口长28.47m,二号出入口长35.0m,三号出入口长21.0m,四号出入口长30.98m。车站南北各设置两组共八个低矮风亭。 1.1.5玄武路站曹家庙站区间玄武路站曹家庙站区间起于北二环大明宫立交桥南侧,终于曹家庙村,隧道位于太华路下方,区间场地略有起伏,线路从北二环大明宫立交桥南侧出站后,沿太华北路敷设,依次穿越大明宫立交下已拆迁人行天桥桩基、北二环大明宫立交桥、大明宫立交北侧人行过街天桥及先锋村北余寨房屋群等,最后沿太华北路东侧向北进入曹家庙站。线路最大纵坡26,最小曲线半径R=800m,区间施工方法为盾构法,两台盾构机由曹家庙站始发,掘进至玄武路站过站

8、。设计里程:YCK21+342.850YCK22+150.852,长808.002m,ZCK21+342.800ZCK22+150.852,短链0.742,长807.26m。 1.2周边环境 1.2.1含元路站大明宫站区间含元路站大明宫站区间敷设于太华南路下方,含元路站后设置一条单渡线,线路出含元路站后沿太华南路直行,过西安风机厂、陕西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后到达设置在啤酒路与太华南路路口的大明宫车站。本区间敷设于太华南路下方,区间的主要风险源为浅埋暗挖法穿越埋深1.94m的JS 铸铁 DN1200、埋深5.52m的PS 混凝土 直埋 DN1000和埋深1.35m的TR 钢 DN250 中压管线,风

9、险等级暂定为二级。 1.2.2大明宫站大明宫站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太华路与啤酒路的丁字路口,车站沿太华路呈南北走向,跨啤酒路路口布置。太华南路西侧为大明宫遗址公园入口,丁字路口东北方向为中铁二十局、唐城医院,丁字路口东南方向是西安艺龙动画学院。 1.2.3大明宫站玄武路站区间大明宫站玄武路站区间,起于中铁二十局门前,终于大明宫立交桥下,隧道位于太华路下方。本区间下穿的管线较多,埋深较大距离隧道结构较近的管线主要有三根,埋深4.5m6.1m,为南北走向的污水、饮水及排水管线,管线均位于太华南路路面下方,与隧道结构的平面距离较近,施工风险较大。 1.2.4玄武路站玄武路站位于太华南路路与与玄武路交汇

10、路口以北,北二环大明宫立交桥下方,车站沿太华路南路南北向布置,呈南北走向,南端是曹家庙站,北端是大明宫站,路西侧为大明灯饰橱柜广场,路东侧是大明宫中央广场。 1.2.5玄武路站曹家庙站区间玄武路站曹家庙站区间,起于北二环大明宫立交南侧,终于曹家庙村,隧道位于太华路下方,区间场地略有起伏,线路从北二环大明宫立交南侧出站后,沿太华北路敷设,依次穿越大明宫立交下已拆迁人行天桥桩基、北二环大明宫立交桥、大明宫立交北侧人行过街天桥及先锋村北余寨房屋群等,最后沿太华北路东侧向北进入曹家庙站。 1.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3.1地形、地貌 1.3.1.1含元路站大明宫站区间本区间地形平坦,区间场地呈中间高

11、南北低之势,地面高程介于403.60m406.64m。本区间地貌跨两个地貌单元,即洪积II级台地与湖积III级台地。 1.3.1.2大明宫站大明宫站跨越两个地貌单元,南段地貌单元属湖积III级台地;北段地貌单元属洪积II级台地。车站场地地形总体呈南高北低的趋势,场地地面高程介于400.46m405.49m之间。 1.3.1.3大明宫站玄武路站区间本区间起于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机关门前,终于大明宫立交桥下,隧道位于太华路下方,区间场地呈南高北低之势,地面高程介于395.39m403.86m。本区间地貌单元属渭河二级阶地。 1.3.1.4玄武路站玄武路站地貌单元属渭河二级阶地,场地地面高程介于3

12、94.88m396.55m之间,地势平坦。1.3.1.5玄武路站曹家庙站区间本区间场地地形呈南高北低的趋势,地面高程介于394.23m395.70m,本区间地貌单元属渭河二级阶地。 1.3.2工程地质 1.3.2.1含元路站大明宫站区间含元路站大明宫站区间跨越两个地貌单元,南段为洪积II级台地,地层为地表分布有厚薄不均的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其下为上更新统风积(Q3eol)新黄土及残积(Q3el)古土壤;再下为上更新统洪积(Q3pl)粉质黏土、砂层等。北段为湖积III级台地,地层为地表分布有厚薄不均的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其下为上更新统风积(Q3eol)新黄土及残积(Q3el)古土

13、壤;中更新统风积(Q2eol)新黄土及残积(Q2el)古土壤;再下为中更新统湖积(Q2l)粉质黏土、砂层等。其中在两个地貌单元上,填土层和上更新统风积(Q3eol)新黄土地层分布连续,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4:地表为路面(地面铺砖、混凝土或沥青)及灰土碎石垫层等,以下为:1-1人工填土(杂填土)Q4ml:杂色,松散,由粉质黏土与大量砖瓦碎片组成,结构杂乱,土质不均。本层层厚1.005.60m,层底高程401.04404.64m。1-2人工填土(素填土)Q4ml:以黄褐色为主,硬塑,主要为粉质黏土,含少量砖瓦片等,土质不均。本层层厚0.805.30m,层底深度0.807.90m,层

14、底高程398.60405.23m。2)第四系上更新统Q3:3-1-1新黄土(水上)Q3eol:该层分布于填土底面以下。黄褐色,可塑。虫孔及大孔隙发育,具湿陷性,属中偏高压缩性土,该层顶部局部具高压缩性。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8.0击。本层层厚0.507.60m,层底深度5.009.40m,层底高程396.01401.04m。新黄土(水上)以下的土层性质在不同的地貌单元上不同,洪积II级台地3-1-1以下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Q3土层,分述如下:第四系上更新统Q3:3-1-2新黄土(水下)Q3eol:黄褐色,可塑。土质均匀,属中压缩性土。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7.3击。层厚2.504.50m,层底深度

15、10.0012.80m,层底高程391.98393.72m。3-1-3饱和软黄土Q3eol:黄褐色,软塑,局部流塑。土质均匀,含少量蜗牛壳碎片,属高压缩性土。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5击。层厚1.702.60m,层底深度7.308.70m,层底高程396.08396.92m。3-2古土壤,褐红色,褐灰色,可塑,团粒结构,具针孔状孔隙,含钙质条纹及少量钙质结核,层底钙质结核含量较多,局部地段钙质结核富集成层,钙质结核粒径约为13cm,属中压缩性土。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9.8击。本层层厚2.105.20m,层底深度10.7016.00m,层底高程388.42394.88m。3-4粉质黏土Q3pl:黄褐色、

16、褐黄色,可塑,含铁锰质斑点及零星钙质结核。该层分布有粉土、砂夹层或透镜体,属中压缩性土。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25.0击。本次钻探未钻穿本层,最大揭露厚度29.30m,最浅埋深10.70m,最低钻至高程363.60m。3-5粉土Q3pl:灰黄色,饱和,密实,含少量砂土颗粒。标贯实测击数单值34击。本层多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3-4粉质黏土层中,本层最大揭露厚度2.60m,最浅埋深19.70m,最高高程385.71m。3-7中砂Q3pl:灰黄色,饱和,密实,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本层多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3-4粉质黏土中。本次钻探最大揭露厚度0.30m,最浅埋深19.4

17、0m,最高高程386.18m。湖积III级台地地层3-1-1以下分述如下:第四系上更新统Q3:3-2古土壤(湖积III级台地)Q3el:褐红色,褐灰色,硬塑,局部可塑,团粒结构,具针孔状孔隙,含钙质条纹及少量钙质结核,层底钙质结核含量较多,局部地段钙质结核富集成层,钙质结核粒径约为13cm,属中压缩性土。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11.3击。本层层厚3.004.60m,层底深度10.012.00m,层底高程392.07396.44m。第四系中更新统Q2:4-1-1老黄土(水上)Q2eol:褐黄色,硬塑,局部可塑,土质均匀,少量孔隙,含钙质条纹及钙质结核,属中压缩性土。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8.8击。本层层

18、厚3.806.70m,层底深度15.5017.00m,层底高程387.77390.04m。4-1-2老黄土(水下)Q2eol:褐黄色,可塑,局部软塑,土质均匀,少量孔隙,含钙质条纹及钙质结核,属中压缩性土。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7.4击。本层层厚4.506.30m,层底深度21.4022.30m,层底高程382.27385.24m。4-2古土壤Q2el:棕红色,可塑,团粒结构,含钙质条纹及少量钙质结核,层底钙质结核含量较多,局部地段钙质结核富集成薄层,属中压缩性土。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12.3击。本层层厚4.005.10m,层底深度25.5027.10m,层底高程377.41380.64m。4-4粉

19、质黏土Q2l:黄褐色、褐黄色,硬塑,局部可塑,含铁锰质斑点及零星钙质结核,属中压缩性土。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18.9击。本层中局部有砂类土夹层。本次勘察未钻穿本层,最大揭露厚度19.00m,最深钻至深度45.00m,最低钻至高程361.64m。4-5粉土Q2l:灰黄色,饱和,密实,含少量砂土颗粒,本层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4-4粉质黏土层中。本层最大揭露厚度1.50m,最浅埋深33.40m,最高高程372.60m。4-6细砂Q2l:灰黄色,饱和,密实,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本层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4-4粉质黏土中。本次钻探最大揭露厚度1.30m,最浅埋深34.10m

20、,最高高程371.90m。4-7中砂Q2l:灰黄色,饱和,密实,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标贯实测击数单值43.0击。本层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4-4粉质黏土中。本次钻探最大揭露厚度2.60m,最浅埋深33.90m,最高高程370.60m。4-8粗砂Q2l:灰黄色,饱和,密实,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本层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4-4粉质黏土中。本次钻探最大揭露厚度0.50m,最浅埋深34.50m,最高高程371.94m。1.3.2.2大明宫站大明宫车站场地南段湖积III级台地内的地层为:地表分布有厚薄不均的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其下为上更新统

21、风积(Q3eol)新黄土及残积(Q3el)古土壤;中更新统风积(Q2eol)新黄土及残积(Q2el)古土壤;再下为中更新统湖积(Q2l)粉质黏土、砂层等。北段洪积II级台地内的地层为:地表分布有厚薄不均的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其下为上更新统风积(Q3eol)新黄土及残积(Q3el)古土壤;上更新统冲积(Q3al)粉质黏土、砂层等。其中在两个地貌单元上,填土层和上更新统风积(Q3eol)新黄土及残积(Q3el)古土壤地层分布连续,自上而下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Q4:地表为路面(地面铺砖、混凝土或沥青)及灰土碎石垫层等,以下为:1-2人工填土(素填土)Q4ml:以黄褐色为主,可塑,主要为粉质

22、黏土,含少量砖瓦片等,土质不均。本层层厚0.805.00m,层底高程395.66404.69m。本次勘察揭露填土最大埋深位于车站北CJ7-11钻孔处,深度5.00m。第四系上更新统Q3:3-1-1新黄土(水上)Q3eol:该层分布于填土底面至古土壤层以上。黄褐色,硬塑,局部可塑。虫孔及大孔隙发育,具湿陷性,属中压缩性土,局部为高压缩性土,高压缩性土主要分布在地面以下5m范围内。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8.7击。本层层厚5.909.70m,层底深度7.5012.50m,层底高程388.76397.99m。3-2古土壤Q3el:红褐色,硬塑,局部可塑,团粒结构,具针孔状孔隙,含钙质条纹及少量钙质结核,层

23、底钙质结核含量较多,局部地段钙质结核富集成层,钙质结核粒径约为13cm,局部具湿陷性,属中压缩性土。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13.2击。本层层厚3.605.30m,层底深度11.7016.80m,层底高程383.86393.69m。古土壤以下的土层性质在不同的地貌单元上不同,洪积II级台地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Q3土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3-4粉质黏土Q3pl:黄褐色、褐黄色,可塑,含铁锰质斑点及零星钙质结核,局部钙质结核富集。该层分布有粉土及砂夹层或透镜体,属中压缩性土。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24.8击。本次勘察未钻穿本层,最大揭露层厚26.40m,最深钻至深度40.00m,层底最低高程360.46

24、m。3-5粉土Q3pl:灰黄色,饱和,密实,含少量砂土颗粒,本层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3-4粉质黏土层中。本层最大揭露厚度1.10m,最浅埋深20.80m,最高高程380.58m。3-6细砂Q3pl:灰黄色,饱和,密实,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本层多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3-4粉质黏土中。本次钻探最大揭露厚度0.7m,最浅埋深24.6m,最高高程377.98m。3-7中砂Q3pl:灰黄色,饱和,密实,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74击。本层多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3-4粉质黏土中。本次钻探最大揭露厚度3.20m,最浅埋深21.10

25、m,最高高程380.28m。3-8粗砂Q3pl:灰黄色,饱和,密实,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标贯实测击数单值88击。本层多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3-4粉质黏土中。本次钻探最大揭露厚度3.00m,最浅埋深33.70m,最高高程368.76m。湖积III级台地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中更新统Q2土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根据土的工程性质差异,将4-1-2老黄土(水下)分为两个亚层:4-1-1老黄土(水上)Q2eol:褐黄色,可塑,土质均匀,少量孔隙,含钙质条纹及钙质结核,属中压缩性土。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9.3击。本层层厚3.604.80m,层底深度15.5016.50m,层底高程38

26、7.74389.09m。4-1-2老黄土(水下)Q2eol:褐黄色,可塑,局部软塑,土质均匀,少量孔隙,含钙质条纹及钙质结核,属中压缩性土。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8.0击。本层层厚5.506.30m,层底深度21.6022.30m,层底高程382.14383.49m。4-2古土壤Q2el:棕红色,可塑,团粒结构,含钙质条纹及少量钙质结核,层底钙质结核含量较多,局部地段钙质结核富集成薄层,钙质结核粒径约为13cm,属中压缩性土。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12.8击。本层层厚4.605.10m,层底深度26.4027.10m,层底高程377.24378.39m。4-4粉质黏土Q2l:黄褐色、褐黄色,硬塑,局部

27、可塑,含铁锰质斑点及零星钙质结核,属中压缩性土。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18.2击。本层中局部有砂类土夹层,局部钙质结核富集。本次钻探未钻穿本层,最大揭露厚度13.60m,最深钻至深度40.00m,最低钻至高程363.74m。4-5粉土Q2l:灰黄色,饱和,密实,含少量砂土颗粒,本层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4-4粉质黏土层中。本层最大揭露厚度1.50m,最浅埋深33.60m,最高高程371.89m。4-6细砂Q2l:灰黄色,饱和,密实,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本层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4-4粉质黏土中。本次钻探最大揭露厚度0.40m,最浅埋深35.10m,最高高程370.39

28、m。4-7中砂Q2l:灰黄色,饱和,密实,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标贯实测击数单值55击。本层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4-4粉质黏土中。本次钻探最大揭露厚度2.60m,最浅埋深33.90m,最高高程370.17m。4-8粗砂Q2l:灰黄色,饱和,密实,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标贯实测击数单值107击。本层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4-4粉质黏土中。本次钻探最大揭露厚度1.50m,最浅埋深34.50m,最高高程369.24m。 1.3.2.3大明宫站玄武路站区间大明宫站玄武路站区间场地内地层为:地表分布有厚薄不均的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其下为上更新

29、统风积(Q3eol)新黄土及残积(Q3el)古土壤;再下为上更新统冲积(Q3al)粉质黏土、砂层等。主要地层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Q4:地表为路面(地面铺砖、混凝土或沥青)及灰土碎石垫层等,以下为:1-1人工填土(杂填土)Q4ml:杂色,松散,由粉质粘土与大量砖瓦碎片组成,结构杂乱,土质不均。本层层厚1.501.60m,层底高程393.89394.22m。1-2人工填土(素填土)Q4ml:以黄褐色为主,硬塑,主要为粉质粘土,含少量砖瓦片,杂填土等,土质不均。本层层厚0.405.00m,层底深度1.305.00m,层底高程393.33398.78m。本次勘察揭露填土最大埋深位于CJ7

30、-11#静探及CZ7-32#钻孔处,深度5.0m。第四系上更新统Q3:3-1-1新黄土(水上)Q3eol:该层分布于填土底面以下。黄褐色,可塑。虫孔及大孔隙发育,具湿陷性,属中偏高压缩性土,该层顶部局部具高压缩性。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10.2击。层厚6.5011.90m,层底深度11.2013.70m,层底高程383.82389.38m。3-2古土壤Q3el:褐红色,褐灰色,可塑,团粒结构,具针孔状孔隙,含钙质条纹及少量钙质结核,层底钙质结核含量较多,局部地段钙质结核富集成层,属中压缩性土。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16.7击。本层层厚3.305.30m,层底深度15.8017.30m,层底高程379.

31、02385.58m。3-4粉质粘土Q3al:黄褐色、褐黄色,硬塑,含铁锰质斑点及零星钙质结核,局部钙质结核富集。该层分布有粉土、砂夹层或透镜体,属中压缩性土。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24.0击。本次钻探未钻穿本层,最大揭露厚度23.90m,最浅埋深15.70m,最低钻至高程355.82m。3-5粉土Q3al:灰黄色,湿饱和,密实,含少量颗粒。标贯实测击数单值32击。本层多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3-4粉质粘土层中,本层最大揭露厚度2.10m,最浅埋深16.30m,最高高程381.20m。3-6细砂Q3al:灰黄色,饱和,密实,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51.6击

32、。本层多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3-4粉质粘土中。本次钻探最大揭露厚度5.40m,最浅埋深15.70m,最高高程379.69m。3-7中砂Q3al:灰黄色,湿饱和,密实,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68.9击。本层多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3-4粉质粘土中。本次钻探最大揭露厚度5.50m,最浅埋深16.00m,最高高程380.59m。3-8粗砂Q3al:灰黄色,饱和,密实,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137.3击。本层多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3-4粉质粘土中。本次钻探最大揭露厚度2.80m,最浅埋深19.40m,最高高程

33、379.08m。 1.3.2.4玄武路站玄武路车站场地内主要地层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Q4:地表为路面(地面铺砖、混凝土或沥青)及灰土碎石垫层等,以下为:1-2人工填土(素填土)Q4ml:以黄褐色为主,硬塑,主要为粉质黏土,含少量砖瓦片,杂填土等,土质不均。本层层厚0.304.30m,层底高程390.78394.00m。第四系上更新统Q3:3-1-1新黄土(水上)Q3eol:该层分布于填土底面至古土壤层以上。黄褐色,可塑。虫孔及大孔隙发育,具湿陷性。中压缩性土,局部为高压缩性土。本层层厚8.1011.60m,层底深度10.5012.80m,层底高程382.40383.05m。3-2

34、古土壤Q3el:红褐色,可塑,团粒结构,具针孔状孔隙,含钙质条纹及少量钙质结核,层底钙质结核含量较多,局部地段钙质结核富集成层,钙质结核粒径约为13cm,最大粒径约5cm。局部具湿陷性。属中压缩性土。本层层厚4.004.30m,层底深度16.7017.00m,层底高程378.20378.75m。3-4粉质黏土Q3al:黄褐色、褐黄色,可塑,含铁锰质斑点及零星钙质结核,局部钙质结核富集。该层分布有粉土及砂夹层或透镜体。属中压缩性土。本次勘察揭露的层厚0.507.50m,层底深度17.2037.20m,层底最低高程354.40m。3-5粉土Q3al:灰黄色,湿饱和,密实,含少量砂土颗粒,本层以夹层

35、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3-4粉质黏土层中。本层最大揭露厚度2.80m,最浅埋深16.90m,最高高程378.39m。3-6细砂Q3al:灰黄色,湿饱和,密实,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本层多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3-4粉质黏土中。本次钻探最大揭露厚度1.20m,最浅埋深18.80m,最高标高376.40m。3-7中砂Q3al:灰黄色,湿饱和,密实,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本层多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3-4粉质黏土中。本次钻探最大揭露厚度5.20m,最浅埋深17.20m,最高标高378.09m。 1.3.2.5玄武路站曹家庙站区间本区间场地内地层为:地表

36、分布有厚薄不均的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其下为上更新统风积(Q3eol)新黄土及残积(Q3el)古土壤;再下为上更新统冲积(Q3al)粉质黏土、中砂等。主要地层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Q4:地表为路面(地面铺砖、混凝土或沥青)及灰土碎石垫层等,以下为:1-1人工填土(杂填土)Q4ml:杂色,松散,由粉质粘土与大量砖瓦碎片组成,结构杂乱,土质不均。本层层厚1.202.80m,层底高程393.06394.33m。1-2人工填土(素填土)Q4ml:以黄褐色为主,硬塑,主要为粉质粘土,含少量砖瓦片,杂填土等,土质不均。本层层厚0.404.30m,层底深度1.104.30m,层底高程390

37、.78394.19m。第四系上更新统Q3:3-1-1新黄土(水上)Q3eol:该层分布于填土底面以下。黄褐色,硬塑。虫孔及大孔隙发育,具湿陷性,属中压缩性土。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8.9击。层厚8.1011.60m,层底深度11.5013.80m,层底高程382.06383.75m。3-2古土壤Q3el:褐红色,褐灰色,硬塑,团粒结构,具针孔状孔隙,含钙质条纹及少量钙质结核,层底钙质结核含量较多,局部地段钙质结核富集成层,属中压缩性土。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15.8击。本层层厚2.805.00m,层底深度15.0017.90m,层底高程377.96379.49m。3-4粉质粘土Q3al:黄褐色、褐黄色

38、,可塑,含铁锰质斑点及零星钙质结核,局部钙质结核富集。该层分布有粉土、砂夹层或透镜体,属中压缩性土。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24.2击。本次钻探未钻穿本层,最浅埋深16.70m,最浅高程379.03m,最低钻至高程346.36m。3-5粉土Q3al:灰黄色,湿饱和,密实,含少量颗粒。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25击。本层多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3-4粉质粘土层中,本层最大揭露厚度2.80m,最浅埋深15.00m,最浅高程379.49m。3-6细砂Q3al:灰黄色,湿饱和,密实,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50.8击。本层多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3-4粉质粘土中。本次钻

39、探最大揭露厚度8.10m,最浅埋深16.40m,最浅高程378.35m。3-7中砂Q3al:灰黄色,湿饱和,密实,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41.2击。本层多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3-4粉质粘土中。本次钻探最大揭露厚度5.20m,最浅埋深17.20m,最浅高程378.09m。3-8粗砂Q3al:灰黄色,饱和,密实,级配不良,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77击。本层多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分布于3-4粉质粘土中。本次钻探最大揭露厚度4.70m,最浅埋深19.80m,最高高程375.45m。 1.3.3地质构造及地震烈度对于地铁工程构筑

40、物,根据区间钻孔内剪切波速测试结果,按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划分,本场地类别为类。西安市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20g (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八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根据西安市地铁四号线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本区间所在位置属III区。 1.3.4水文地质 1.3.4.1含元路站大明宫站区间勘察期间钻探揭露,场地内地下潜水稳定水位在f2地裂缝南北两侧截然不同,f2地裂缝南侧,埋深在5.606.80m之间,相应高程为397.82398.00m。f2地裂缝北侧,埋深在17.018.0m之间,相应高程为387.07389.14m。根据西安长期水位观

41、测资料,勘察时接近平水位期。地下水年变幅2m左右。拟建场地的地下水的补给方式主要是大气降水。潜水排泄方式主要为侧向径流排泄。地下水流向北北西。本区间范围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地基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1.3.4.2大明宫站勘察期间实测场地内地下潜水稳定水位埋深16.5017.30m之间,相应高程为377.05380.09m,年变幅2m左右。根据总体单位2011年8月9日提供的西安地铁四号线(航天城草滩生态产业园)抗浮抗渗水位研究报告本车站抗浮水位为395m,抗渗水位为395m。场地地下水埋藏深度16.501

42、7.30m。拟建车站地下水及土体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地基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1.3.4.3大明宫站玄武路站区间场地内地下潜水稳定水位埋深15.7017.20m之间,相应高程为379.02384.58m,总体呈南高北低之势。根据西安长期水位观测资料,勘察时接近平水位期。地下水年变幅2m左右。拟建场地的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侧向地下水径流补给。潜水排泄方式主要为侧向径流排泄。地下水流向北北西。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4条判定: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

43、蚀性。地基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1.3.4.4玄武路站勘察期间实测场地内地下潜水稳定水位埋深16.0018.00m之间,相应高程为377.55379.39m,年变幅2m左右。根据总体单位2011年8月9日提供的西安地铁四号线(航天城草滩生态产业园)抗浮抗渗水位研究报告本车站抗浮水位为389m,抗渗水位为389m。拟建车站地下水及土体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1.3.4.5玄武路站曹家庙站区间勘察期间钻探揭露,场地内地下潜水稳定水位埋深16.8021.70m之间,相应高程为373.55378.49m,总体呈南高北低之势。根据西安长期水位观测资料

44、,勘察时接近平水位期。地下水年变幅2m左右。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于上更新统粉质粘土层及其中的粉土、砂层夹层中。拟建场地的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侧向地下水径流补给。潜水排泄方式主要为侧向径流排泄。地下水流向北北西。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4条判定: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地基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1.3.5不良地质现象及特殊岩土 1.3.5.1含元路站大明宫站区间(1)湿陷性黄土根据本次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地下水位以上3-1-1层新黄土(水上)具湿陷性。区间洪积II级台地区域湿陷性土层厚度小

45、于5.1m,最大埋深为6.7m,自地面下1.5m起算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I级(轻微);湖积III级台地湿陷性土层厚度小于10.0m,最大埋深为11.5m,自地面下1.5m算起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II级(中等)III级(严重),建议按III级(严重)考虑。(2)人工填土本区间勘察场地范围内均有人工填土分布:杂填土、素填土。1-1层杂填土:主要为道路路面、砖块、建筑垃圾,松散,厚度及密度不一,区间均有分布。1-2层素填土:场地范围内局部分布有该层,以粉质黏土为主,硬塑。人工填土的厚度、性质不一,在本区间分布较厚,本次勘察揭露填土最大埋深位于区间中部CZ7-19钻孔处,深度7.90m。该层人工填土对地铁

46、施工有一定影响。(3)膨胀土根据本次勘察的古土壤膨胀性测试结果,本区间古土壤为非膨胀土。(4)高压缩性土本区间场地范围内,3-1-1新黄土(水上),属中偏高压缩性土,该层顶部局部属高压缩性土;3-1-3饱和软黄土,属高压缩性土。(5)饱和软黄土本区间在水位附近及其以下有3-1-3饱和软黄土分布,最大厚度为2.60m。3-1-3层,属高压缩性土,软塑,是本区间场地的软弱土层,可能对工程产生不利影响。 1.3.5.2大明宫站(1)湿陷性黄土性质根据本次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地下水位以上3-1-1层新黄土(水上)具湿陷性,3-2层古土壤局部具湿陷性,4-1-1老黄土(水上)不具湿陷性。根据试验成果及湿陷

47、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场地北段洪积II级台地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南段湖积III级台地属非自重湿陷性场地。(2)人工填土人工填土的厚度、性质不一,素填土在本车站分布较厚,最大厚度为5.0m。 1.3.5.3大明宫站玄武路站区间(1)湿陷性黄土根据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地下水位以上3-1-1层新黄土(水上)具湿陷性。本区间湿陷性土层厚度小于11.9m,最大埋深为15m,本区间自地面算起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II级(中等)III级(严重)。(2) 人工填土本区间勘察场地范围内均有人工填土分布:杂填土、素填土。1-1层杂填土:主要为道路路面、砖块、建筑垃圾,松散,厚度及密度不一,区

48、间均有分布。1-2层素填土:场地范围内局部分布有该层,以粉质粘土为主,硬塑。人工填土的厚度、性质不一,素填土在本区间分布较厚,本次勘察揭露最大埋深位于区间北段CJ7-11钻孔处,最大厚度5.0m。该层人工填土对地铁施工有一定影响。(3)膨胀土根据本次勘察完成的古土壤膨胀性测试结果,本区间古土壤层具膨胀性,弱膨胀潜势。(4)高压缩性土本区间场地范围内,3-1-1新黄土(水上),属中偏高压缩性土,该层顶部局部属高压缩性土。 1.3.5.4玄武路站(1)湿陷性黄土性质根据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地下水位以上土层自重湿陷系数均小于0.015,根据试验成果及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49、判定本场地属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2)高压缩性土场地范围内3-1-1层浅部局部位高压缩性土,是相对软弱土层。 1.3.5.5玄武路站曹家庙站区间(1)湿陷性黄土根据本次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地下水位以上3-1-1层新黄土(水上)具湿陷性。本区间湿陷性土层厚度小于15.8m,最大埋深为17.0m,本区间自地面算起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II级(中等)III级(严重)。(2)人工填土本区间勘察场地范围内均有人工填土分布:杂填土、素填土。1-1层杂填土:主要为道路路面、砖块、建筑垃圾,松散,厚度及密度不一,区间均有分布。1-2层素填土:场地范围内局部分布有该层,以粉质粘土为主,硬塑。人工填土的厚度、性质不一

50、,素填土在本区间分布较厚,本次勘察揭露最大埋深位于区间北段,最大厚度4.30m。该层人工填土对地铁施工有一定影响。(3)膨胀土根据本次勘察的古土壤膨胀性测试结果,本区间古土壤层具弱膨胀潜势。(4)高压缩性土本区间场地范围内,3-1-1新黄土(水上),属中压缩性土,该层顶部局部属高压缩性土。 2、目前工程进展情况截止2015年1月31日,大明宫车站完成西侧钢筋混凝土围护桩144根。F1地裂缝暗挖段:横通道二衬已完成;左线大里程开挖、支护已完成,计56米;左线小里程开挖、支护折合完成3.4米;右线大里程开挖、支护折合完成6米;右线小里程开挖、支护折合完成24.6米。F2地裂缝暗挖段:横通道二衬已完

51、成;左线大里程开挖、支护折合完成40米;左线小里程开挖、支护折合完成1米;右线大里程未开始开挖;右线小里程开挖、支护折合完成61米。玄武路车站、盾构区间均为开工。3、风险评估概述3.1评估工作目标有效进行施工阶段的风险辨识、安全风险分析,进行风险源分类与分级,提出针对性的工程措施建议,以提高施工期的质量和安全水平,确保工程自身、工程施工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源头上规避、减少和控制由于周边环境或施工实施性误差等引起结构损伤、工程事故的风险,提高领导决策和安全生产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管理。3.2评估依据(1)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2)国家

52、、地方、行业规范、规程、标准及西安地铁公司的规定和要求;(3)风险辨识、分析和评估的原理和方法;(4)西安市地铁四号线土建工程工程周边环境风险源调查与风险分级报告。3.3评估原则有效进行施工阶段的风险(源)辨识、安全风险分析,进行风险源分类与分级,提出针对性的工程措施建议,以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确保工程自身、工程施工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源头上规避、减少和控制由于施工缺陷、失误或可实施性误差等引起结构损伤、工程事故的风险,有利于领导决策和安全生产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管理。3.4风险评估方法3.4.1风险评估方法分类目前,国内外风险评估方法可概括为定性、定量和综合分析方法三类。

53、(1)定性分析方法:检查表法、德尔斐法、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法(FMEA)等;(2)定量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蒙特卡罗法、等风险图法、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神经网络方法等;(3)综合分析方法:事故树法、事件树法(决策树法)、影响图方法、风险评价矩阵法等。本标段工程施工风险管理采用综合风险分析方法中的风险评价矩阵法,以风险评价矩阵法对有关人员的意见进行统计分析,获得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风险后果,进而获得该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3.4.2风险评价矩阵法3.4.2.1风险评价矩阵法介绍风险评价矩阵法是综合考虑致险因子发生概率和风险后果,给出风险等级的一种方法,用RPC表示,其中:R表示风险;P表示致险因子

54、发生的概率;C表示致险因子发生时可能产生的后果。PC不是简单意义的相乘,而是表示致险因子发生概率和致险因子产生后果的级别的组合。RPC定级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是目前国内外比较推崇的风险评价方法之一。采用此方法,对地铁土建工程致险因子实施定级步骤如下:1)根据实际情况,借鉴以往类似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的资料和经验,分析各个致险因子的发生概率,得出发生概率P。2)根据事件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后果,对人、环境和工程项目本身造成影响的程度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给这些致险因子划分后果等级,通过定量计算确定各个致险因子的后果等级C。3)综合致险因子的影响程度等级C和其发生的概率P,将两者组合起来,参照RP

55、C定级方法的风险评估矩阵,确定各个致险因子的等级,并制定不同的方案,用比较合理的措施实施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3.4.2.2风险评价矩阵法的特点优点:按照系统层次依次揭示系统、分系统和设备中的危险,做到不漏任何一项,并按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分类,以便分别轻重缓急采取措施,更适合现场作业。缺点:(1)主观性比较强,如果经验不足,会对分析带来麻烦;(2)风险严重等级及风险发生频率是研究者自行确定,存在较大的主观误差。适用范围:该方法可根据使用的需求,对风险等级的数字划分进行修改,使其适用不同的分析系统,但要有一定的工程经验和数据资料做依据,既可以适用于整个系统,又可以适用于系统中某一环节。3.4.2

56、.3风险评价矩阵法操作流程由于缺乏统计样本,调查法成为风险评价矩阵法中一种最常用、最简单易用的方法。项目部首先根据实际工程背景,采用头脑风暴法、多次现场调研和查阅工程勘测、设计资料辩识出某一特定项目工点可能遇到的所有风险因子和风险事件,列出安全风险调查表;调查表经讨论和征求部分专家意见,确定最终调查表的形式与内容,利用专家经验对可能的致险因子的重要性进行评价,综合形成项目风险评估报告。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每个致险因子的权重,以表征其对项目风险的影响程度。2)确定每个致险因子的等级值,按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的后果确定风险的等级。依据风险发生概率(频率)的大小,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分为5级(表

57、3-1)。表3-1 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标准等级12345可能性频繁的可能的偶尔的罕见的不可能的概率或频率值0.10.010.10.0010.010.00010.0010.0001施工过程中,施工期一旦发生风险就会对工程项目、第三方或周边环境造成损失,考虑不同损失严重程度的不同,由此建立风险损失等级标准,本次采用的等级标准为定性描述法,如表3-2所示。表3-2 风险损失等级标准等级ABCDE严重程度灾难性的非常严重的严重的需考虑的可忽略的具体不同风险承险体对象(工程项目、第三方或周边环境)的风险损失等级标准如下。工程项目建设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损失一般包括: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工期损失。A经济

58、损失等级标准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事故发生后直接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种费用总称,其中包括工程建设的直接费用和事故修复所需的各种费用。第三方损失是指工程施工引起周边的建筑物、路面、管线及其他构筑物发生破坏造成的损失或非工程建设人员的意外伤亡;第三方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于工程施工活动引起周边的构筑物(包括建筑物、道路、管线或其它)发生破坏的损失,宜以第三方经济损失的费用表示。如表3-3所示。表3-3 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等级ABCDE工程本身1000万元以上5001000万元100500万元50100万元50万元以下第三方200万元以上100200万元50100万元1050万元10万元以下B人员伤亡人员伤

59、亡是指与工程直接相关的各类建设人员,在参与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伤亡,依据人员伤亡的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第三方人员伤亡是指与工程无关的人员因工程施工活动引起的意外伤亡,参照人员伤亡的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表3-4)。表3-4 人员伤亡等级标准等级ABCDE建设人员F103F9或SI101F2或2SI9SI=1或2MI9MI=1第三方F19SI2SI=110SI2MI=1注:F死亡人数(含失踪),SI重伤,MI轻伤。C工期损失工期损失是指工程事故引起工程建设进度延误的时间,针对不同性质的工程和建设工期,采用两种不同单位标准表示,长期工程(建设工期2年以上)以月为标准,短期工程(建设工期2年以内

60、,含2年)以天为标准(见表3-5)。表3-5 工期损失等级标准等级ABCDE长期工程延误大于9个月延误69个月延误36个月延误13个月延误少于1个月短期工程延误大于90d延误6090d延误3060d延误1030d延误少于10dD环境污染损失环境污染损失是指工程施工活动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破坏或损害,工程施工活动引起周边环境污染宜参照国家环境标准评价执行。其分级见表3-6。表3-6 环境影响等级标准等级影响范围及程度A涉及范围非常大,周边生态环境发生严重污染或破坏B涉及范围很大,周边生态环境发生较重污染或破坏C涉及范围大,区域内生态环境发生污染或破坏D涉及范围较小,邻近区生态环境发生轻度污

61、染或破坏E涉及范围很小,施工区生态环境发生少量污染或破坏E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工程施工造成安全风险,对周围人群的正常生产活动带来影响作用,需要紧急转移、疏散与安置人员。其分级见表3-7。表3-7 社会影响等级标准等级影响范围及程度A恶劣的,或需紧急转移安置1000人以上B严重的,或需紧急转移安置5001000人C较严重的,或需紧急转移安置100500人D需考虑的,或需紧急转移安置50100人以上E可忽略的,或需紧急转移安置小于50人3.5风险分级的标准根据风险的基本定义及风险发生概率等级和风险后果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的规定,把工程建设风险等级定为四级,建立风险矩阵(如表3-8所示)。为了使风险评估结果更直观,可采用不同的颜色标识表示不同的风险等级。对风险矩阵表中风险等级按照风险等级进行着色,根据规范和轨道交通建设实践,提出风险接受准则及风险控制对策如表3-9所示。表3-8 风险矩阵表风险等级损失等级A.灾难性的B.非常严重的C.严重的 D.需考虑的E.可忽略的可能性等级1:频繁的级级级级级2:可能的级级级级级3:偶尔的级级级级级4:罕见的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