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引进之阻碍因素及其转变特点分析

上传人:非****1 文档编号:55671843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7.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技术引进之阻碍因素及其转变特点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技术引进之阻碍因素及其转变特点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技术引进之阻碍因素及其转变特点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技术引进之阻碍因素及其转变特点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引进之阻碍因素及其转变特点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技术并购模式重构及绩效分析摘要文章以2002-2005年的我国上市公司中的93起技术并购事件为样本,在技术并购模式重构的基础上,以主营业务利润率为指标对技术并购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说明:技术并购整体上提升了企业绩效,行业巩固型技术并购绩效优于业务开拓型技术并购绩效。关键词技术并购;并购模式;并购绩效随着经济全世界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进展,单个企业不可能完全依托自身的研发能力知足企业在猛烈竞争中对新技术的需求,更不可能独自操纵所有的技术,促使愈来愈多的企业通过技术并购求生存、求进展。全世界金融危机的暴发,为中国企业低本钱实施技术并购提供了良机,2020年吉利并购沃尔沃成为中国企业技术并购史上又

2、一重大事件。由于技术并购进程中的整合难度较大,并购后的绩效状况颇受关注。本文拟以2()02-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中93起技术并购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一、技术并购研究现状(一)技术并购动因研究*illiamson(1975)提出的创新进程的三时期论(即发明、研发和最终供给),成为技术并购动因研究的理论基础。1技术并购的内部动因。Link(1988)以为,企业进行技术并购的最全然缘故是为了要获取所需的新技术源。白玫(2002)将技术并购称为BKT(M&ABasedonKnowledgeandTcchnol-ogy)基于知识和技术的并购,并通过案例及经济学揭露了BKT并购产生的动因。2技术并

3、购的外部动因。Naray-anan(1990)以为,企业的内部研发往往会受到进展环境、时刻效率和企业内部能力的阻碍,转向外部寻求技术资源就成为企业进展必不可少的手腕。Vcnkatraman(199i)以为,技术联盟的方式可能会暴露公司的核心技术能力或重要商业秘密,致使很难完成预期的研发功效。因此,Mulhcrin(2000)提出,愈来愈多的企业将技术获取方式转向了技术并购。(二)技术并购绩效研究在技术并购研究初期,Granstrand和sjolandcr(1990)通过研究瑞典大企业所开展的技术并购案例发觉:并购使得技术型小企业的增加明显加速,而没有被并购的小企业与被并购小企业并购之前的效率差

4、不多。随后的绩效研究集中于主并方企业。Hagcdoom(2()02)和Duystcrs(2005)明确提出,在科技型企业并购中,并购相关产业的企业(relatedM&As)的经济效益要优于并购非相关产业企业(unrelatedM&As)。国内关于高科技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慢慢增多。冯根福、吴林江(2001)第一次采纳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综合评判方式衡量并购前后的业绩变更,并以此分析和查验了1994-1998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李纪珍(2002)将技术并购与典型的研究开发合作组织模式进行了比较;胥朝阳、黄晶(2020)以2002-2004年的并购事件为样本,考察了技术并购类型、

5、公司特点对公司并购绩效的阻碍。(三)技术并购模式研究为了对技术并购绩效进行细化研究,有必要依照不同的战略作用对技术并购进行分类。刘开勇(2004)将技术并购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即进入新领域型、技术升级型、技术完善型和技术互补型。胥朝阳、黄晶(2020)改良了原有分类中的不足,将技术完善型技术并购并入技术互补和升级型中,从而将技术并购分为技术进入型、技术互补型和技术升级型三种类型进行绩效的考察。可是这种分类仍然将技术互补和技术升级型并购割裂开来,扩大了技术互补型和技术升级型之间的不同,忽略了二者之间的持续性。事实上,技术互补型和技术升级型极可能是一个持续体,将二者完全独立是一种极端的描述,与客观状

6、况存在显著不同。二、技术并购模式重构及绩效假设(一)模式重构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技术并购划分为业务开拓型和行业巩固型,也是对并购进程中技术进化呈持续状态的一种回应,具体论述如下。1业务开拓型技术并购是指并购两边在并购前从事的是不相关的业务类型,并购方以获取被并购方(中小企业)技术能力为目的的并购活动。2行业巩固型技术并购是指并购两边在并购前生产相同或相似的产品,主并方为了使产品取得完善和(或)升级,巩固了本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而进行的以获取被并购方冲小企业)技术能力为目的的并购活动。图-1给出了技术并购模式演绎途径。(二)理论假设刘开勇(2004)以为,技术并购是一种并购两边都获利的双主动的

7、并购,作为并购方的大企业与被并购方的创新型小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是技术并购获利的缘故所在。即作为并购方的大企业拥有资源优势,可是具有传统的惯性、僵化的机制及信息反馈不及时等,缺少的恰正是某一小企业特有的技术(产品或工艺)。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小企业也面临着自身无法逾越的资源障碍,专门是由于资源缺乏致使后续研发能力严峻不足。技术并购恰好解决了两边的窘境,使得小企业的功能性和大企业的资源性相结合,从而将小企业的创新技术转化为主并大企业利润增加的助推器。据此提出假设1:技术并购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绩效。依照效用理论和组织资本理论:行业巩固型并购更能表现并购两边的协同效应,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与经营本钱。更

8、为关键的是实现行业专属的隐性能力的转移,从而提高并购企业的绩效。而业务开拓型并购不能做到这一点,但能够依照所获取的范同经济进行比较,而且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对经营业绩可能也有必然的改善(张巧良、张洁,2007)。据此提出假设2:行业巩固型技术并购的经营绩效优于业务开拓型技术并购的经营绩效。三、技术并购绩效研究设计(一)样本选择1并购事件样本均来自于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开发的中国上市公司兼并收购、资产重组数据库(CSMAR)2020,部份财务数据来自于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2并购公司为制造类上市企业,目标公司为技术型企业,行业分类以2001年4月3日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标准。技术型企业的

9、划分标准为国家统计局印发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的通知:包括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运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医疔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共五类行业。由于此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在2002年7月公布,因此所选样本的刚问跨度为20022005年。3关于生意两边同年发生了几笔交易的,交易金额相同的取其中一项;交易金额不同的,取交易金额相对大的一项。4剔除生意两边实际为同一家上市公司操纵的公司的交易及回购交易。5剔除交易规模20%以下的交易,这次交易后并购方成为目标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表-1给出了本文样本的类型及年度散布。(二)绩效评判指标的选取主营业务利润表现诞生产能力、营

10、销能力、研发能力、企业家能力、议价能力等很多方面,尽管还存在诸多争议,但主营业务利润率直接反映企业核心能力是取得普遍认同的。高投入、高收益是技术型产业的重要特点。大企业通过技术并购形成了与小企业在资源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互补,获取了小企业的技术能力的同时也取得了其高成长力,把小企业通过现实市场查验的技术投入生产,将其原先具有的快速进展以取得高额技术垄断利润的可能性变成了现实并能最终实现并购增效。主营业务利润率能够专门好地反映企业的并购增效。主营业务利润率说明企业每单位主营业务收入能带来多少主营业务利润,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是表现技术绩效的最直接、最要紧的指标。该指标反映公司的主营业务获利

11、水平,只有当公司主营业务突出,即主营业务利润率较高的情形下,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产品或商品定价科学,产品附加值高,营销策略适当,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强,进展潜力大,获利水平高。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X100%四、不同模式技术并购的绩效描述分析(绩效统计见表-2)(CSMAR)2020,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一)技术并购总的绩效描述图-2说明:技术并购绩效在并购昔时小幅下降,并购后至第二年持续下降,到并购后第三年绩效开始显著上升,第四年继续上升。技术并购是对目标企业技术能力的并购,是基于技术这项战略性资产的核心能力的构筑。MartijnJ

12、.(2007)以为,技术能力是不同于生产能力、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是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相结合的一种能力,即将获取那些优化运作必需的信息的能力与见地和改良现有设备运作的能力及依照这些信息执行的能力相结合的能力。也确实是说,技术并购涉及的不单单是技术,还包括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等一系列的整合。经历了那个复杂的整合进程后,并购的核心层次的整合完成。企业核心能力构筑完成,企业的绩效明显提升。并购后第三年和第四年,企业绩效明显呈上升趋势。是不是能够继续维持上升趋势,还要看并购企业的融合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二)业务开拓型技术并购绩效描述图-3说明:业务开拓型技术并购在并购昔时绩效略微下降,并购

13、后持续两年的绩效显著下降,并购后第三年下降趋势有所减缓,并购后第四年绩效又呈下降趋势。丹尼斯-穆勒(1969)和Jcnsm(1986)从治理者主义理论动身,以为:关于进入新领域的并购来讲,一方面,购并公司的领导人员由于不熟悉目标公司所在行业的业务使其在效率不高的并购活动上浪费“自由现金流量”,因此相关于相同行业内的归并一样更难成功;另一方面,进入新领域的并购的动因是追赶自身利益而扩大企业规模,如此有利于降低治理者自身的风险可是并非能提高企业绩效。(三)行业巩固型技术并购样本描述图-4说明:行业巩固型技术并购在并购昔时小幅下降,并购后第一年及并购后第二年绩效显著下降,从并购后第三年开始,持续两年

14、绩效显著上升。Shclton(1988)以为,行业相关型并购不仅能够取得在提高企业的治理效率、扩大生产规模等方面的协同效应,而且能够实现核心技术在相关产业间转移,而核心技术是提高企业绩效的关键所在。因此,一样以为,并购两边的相关程度越高,并购所制造的价值就越大。企业技术并购获取的是企业的技术能力,包括技术、治理体会等一系列的能力,这些核心能力在行业相关性的行业巩固型技术并购中更易实现企业间的转移,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因此,行业巩固型技术并购会提升企业绩效。五、结论业务开拓型技术并购与行业巩固型技术并购比较,业务开拓型技术并购的昔时业绩的下降幅度与行业巩固型技术并购相差不大,可是并购后两年业务开拓型业绩大幅下降。尽管并购后第三年业绩较为稳固,但从第四年业绩来看,仍然呈下降趋势。行业巩固型技术并购在并购昔时及后两年的业绩尽管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可是在并购后第三年就开始稳步上升,到并购后第四年上升趋势日趋明显。通过以上分析,验证了假设1:技术并购会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假设2:行业巩固型技术并购绩效优于业务开拓型技术并购绩效。以上结论关于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并购,选择技术并购目标企业,充分发挥两边优势,有必然的指导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