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某酒店空调工程设计-毕业设计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55671798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95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北京市某酒店空调工程设计-毕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北京市某酒店空调工程设计-毕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北京市某酒店空调工程设计-毕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某酒店空调工程设计-毕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某酒店空调工程设计-毕业设计(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毕业设计北京市某酒店空调工程设计the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Designof a hotel in Beiji ng.2008届 分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号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08年6月 日目录第 1 章 绪论 11.1 本设计的基本内容 11.1.1 设计题目 11.1.2 工程概况 11.1.3 主要设计内容 11.2 设计目的 11.3 主要技术指标汇总 2第 2 章 负荷计算 32.1 原始资料 32.2 冷负荷计算 42.2.1 冷、湿负荷的概念 42.2.2 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42.2.3 计算实例 8各房间的冷负荷汇总 12

2、湿负荷的计算 12新风量与新风负荷 132.3 热负荷计算 142.3.1 计算热负荷的意义和特点 142.3.2 热负荷计算方法 14第 3 章 空气调节系统的确定 163.1 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 163.2 空气调节系统的划分原则 173.3 空气调节系统的确定 173.3.1 空气调节系统的比较 173.3.2 空气调节系统的确定 183.3.3 新风系统 193.3.4 排风系统 19第 4 章 空调设备的选型 204.1 全空气系统的设备选型 204.2 风机盘管系统的设备选型 224.3 新风系统的设备选型 224.4 排风系统的设备选型 234.5 风口的选型 23第 5 章 空

3、调风管系统的设计 255.1 风管系统的计算方法 255.2 风管系统的水力计算 265.3 风管系统的平衡计算 26第 6 章 空调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286.1 空调水系统的分类 286.1.1 空调冷(热)水系统 286.1.2 冷却水系统 286.1.3 冷凝水排放系统 286.2 空调冷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286.2.1 管径的确定 296.2.2 阻力计算 296.3 冷凝水管路的设计 34第 7 章 机房的设备选型 367.1 空调冷源的确定 367.2 冷却水系统设备选型 387.3 补水系统 397.4 换热器的选型 407.5 辅助设备 40第 8 章 消声设计 42第 9 章

4、 结论 44参考文献 45致 谢 46附录 47附录 A 47附录 B 57第 1 章 绪论1.1 本设计的基本内容1.1.1 设计题目北京市某酒店空调工程设计。1.1.2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建筑面积 20973m 2 的一类高层建筑。 地下一层为设备层、职工食堂和宿舍;地上一至三层为洗浴、餐厅和休闲 区域;四至七层为客房。1.1.3 主要设计内容二层、三层、四六层空调、屋顶设备和制冷机房设计。 设计计算部分:房间的冷(热)负荷及送风量的计算;空调系 统方式的确 定及风系统、水系统阻力计算;空气处理机组选型计算;冷冻机房的设计与计 算(确定冷水机组型号时需考虑其他楼层冷负荷的估算量)。图纸部分:

5、平面图(包括:机房平面图、二层平面、三层平面、标准层平 面);系统图(包括:冷却水系统图、冷冻水系统图、风道系统图);必要的详图。1.2 设计目的初步了解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全过程, 熟悉空调设计步骤与现代工程设计方 法。建筑空调系统是由空调通风设备、管道、各种附件等组成的复杂系统,需 要空调系统与建筑其他系统进行协调。深入进行与专业有关的基本工程训练,例如:提高运用CAD进行制图的能力。获得一些工程概念。综合和深化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空调课程设计包括从负荷计算、系统形式的确定到空调水系统、风系统、气流 组织设计、末端装置设计和制冷机房设计。需要各门知识的综合。

6、1.3 主要技术指标汇总1、本空调工程建筑总面积20973m 22、本空调工程空调面积15975m23、夏季设计冷负荷 房间中最小冷负荷指标4、冬季设计热负荷2152kW 、空调房间中最大冷负荷指标92W/m 2、空调房间中平均冷负荷指标1396W 、空调房间中平均热负荷指标289W/m 2 、空调2134.7W/m 287.4W/m 25、设备设计负荷总用电量 643.46kW、用水量汇总1033m3/h第2章负荷计算2.1原始资料北京市地区的气象资料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2 C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4 C夏季空调计算日平均干球温度28.6 C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8%夏

7、季大气压力99.86KPa夏季室外平均风速1.9m/s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12 C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45%冬季室外大气压力 102.04 KPa冬季室外平均风速1.9 m/s位置:北纬40,东经116.47室内设计所要达到的气象资料:1表2-1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建筑类型夏季冬季新风量(m3/h)v(m/s)0 (%) tc)v(m/s)0 (%)t(c)客房0.2560250.15402340餐厅、宴会厅0.2565250.15402130美容、理发室0.1560260.15502330健身房0.2560240.25401980建筑资料此建筑有地下一层,地上有七层。地下一层层高

8、为 6.6m, 一层层高为5.75m、二层层咼为 4.78m四到七层层高为 3.60m外墙:采用混凝土墙_珍_85 ,厚度为S =125mm ,传热系数为K=1.329W/m2. C。围护结构类型为i,墙体颜色为中色。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板, 厚度为S =140mm,传热系数为K=3.0349 W/m 2 C。外窗:采用双层钢窗,选用透明浮法玻璃,窗户内遮阳设施为活动百叶,白色,面积为2 X 2 m2或1 X 2 m2。2.2 冷负荷计算2.2.1 冷、湿负荷的概念为连续保持空调房间恒温、 恒湿,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 为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去除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房

9、间冷、湿负荷也是确定 空调系统送风量及各种设备容量的依据。主要冷负荷由以下几种:1 、外墙及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2、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3、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4、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主要湿负荷有以下几种:1 、人体散湿;2、工艺设备散湿;2.2.2 冷负荷的计算方法在空调工程设计中,存在两中冷负荷计算的计算方法:一为谐波反应法(负荷 温差法),一为冷负荷系数法。谐波反应法(负荷温差法)计算的冷负荷的形成包括 两个过程:一是由于外扰(室外综合温度)形成室内得热量的过程(既内扰量) 。此 一过程考虑外扰的周期性以及围护结构对外扰量的衰减和延迟性。 二是内扰量形成冷

10、 负荷的过程。 此一过程是将该热扰量分成对流和辐射两种成分。 前者是瞬时冷负荷的 一部分,后者则要考虑房间总体蓄热作用后才化为瞬时冷负荷。 两部分叠加即得各计 算时刻的冷负荷。 冷负荷系数法是在传递函数的基础上为便于在工程中进行手算而建 立起来的一种简化计算法。 当计算某建筑物空调冷负荷时, 则可按照条件查出相应的 冷负荷温度与冷负荷系数, 用稳定传热公式形式即可算出经围护结构传入热量所形成 的冷负荷和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本设计采用冷负荷系数法。2.2.2.1 外墙的负荷CL = K F 牝 tn)(2-1)b 墙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Ctn 室内设计温度,Ct!与外墙的构造类型墙体的朝

11、向、各地的气象条件有关。计算时按外墙的结构分为I VI六种类型,并按地区和朝向对t,值进行气象条件的修正此外,当外表面放热系数不等于18.6 W/m2. C时,t,应乘以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Ka ;内表面放热系数不等于8.7 W/m2.C时,可不予修正;当围护结构表面有持 久浅色或中色时t1应当乘以吸收系数修正值 K:?,否则不予修正(即吸收系数=0.90)其综合计算公式:1 =(匕兀)2.222 窗户的负荷1、窗户的传热负荷:CL = K F 牝-(2-2)F窗户面积,m2K 窗的传热系数,W/m2.C。对有内遮阳设施的玻璃窗,单层玻璃窗的K值应减小25%,双层玻璃窗的K值应减小15%t1

12、玻璃窗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C2、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CL = fg Cz Dj|max CcL(2-3)fg玻璃窗的净面积,m2Cz玻璃窗的综合遮挡系数Cz二Cs Cn , Cs为玻璃窗的遮挡系数,Cn为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Djl max 最大日射得热因素,W/m2CcL 冷负荷系数当有有外遮阳玻璃窗的日射负荷为:CL =CLs CLr玻璃日射有外遮阳时可减少得热量近 80%。由于外遮阳的作用,形成窗外遮阳阴影面 积和照光面积。3、阴影部分的日射冷负荷为:CLs = Fs Cz (Dj,max)N (CcL ) N(2-4)(Dj,max)N 北向的日射得热 因数最大值,W/m

13、2(CcL)N 北向玻璃窗的冷负荷系数Fs玻璃窗阴影面积,m24、照光部分的日射冷负荷为:CLr - Fr Cz Dj,max CcL(2-5)Fr 玻璃窗照光面积,m22.223 人体的冷负荷人体的冷负荷由显热散热和散湿形成的潜热两部分形成。1、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 = n qi X j(2-6)群集系数;n计算时刻空调房间内的总人数qi一名成年男子小时显热散热量,WT人员进入空调房间的时刻,点钟-T 从人员进入房间时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时间,hX彳一一 -T时间人体显热散热量的冷负荷系数2、人体散湿形成的潜热冷负荷Q = n q2q2一名成年男子小时潜热散热量,W2.224 设

14、备冷负荷热设备及热表面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t - qs X ,JT热源投入使用的时刻-T 从热源投入使用的时刻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时间,hX v t -T时间设备、器具 散热的冷负荷系数qs 热源的实际散热量, W 电热、电动设备散热量的计算公式:1. 电热设备散热量qs =1000 n1 n2 n3 n4 N2. 电动机和工艺设备均在空调房间内的散热量qs =1000 n 1 : N3. 只有电动机在空调房间内的散热量qs =1000 口 : (1 - ) N(2-7)(2-8)(2-9)(2-10)(2-11)4. 只有工艺设备在空调房间内的散热量qs =1000 n 1 : N(2-1

15、2)n 设备的总安装功率,kW电动机的功率ni同时使用系数,一般可取 0.51.0 n2 利用系数,一般可取 0.70.9n3 小时平均实耗功率与设计最大功率之比,一般可取0.5左右n4 通风保温系数:输入功率系数2.225 照明冷负荷1、白炽灯和镇流器在空调房间外的荧光灯Q =1000 n1 N X(2-13)2、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的荧光灯Qi; -1200 n1 n2 N X -(2-14)3、暗装在吊顶玻璃罩内的荧光灯Qt -1000 口 n0 N X 二(2-15)N 照明设备的安装功率,kWn。一一考虑玻璃反射,顶棚内通风情况的系数,当荧光灯罩有小孔,利用自然通风散 热于顶棚内时,

16、取为0.50.6,荧光灯罩无通风孔时,视顶棚内通风情况取为0.60.8 n1 同时使用系数,一般为0.50.8T开灯时刻,点钟-T 从开灯时刻到计算时刻的时间,h X v -T时间照明散热的冷负荷系数2.2.2.6 内围护结构冷负荷1、当邻室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时,通过内窗的温差传热负荷Q. = K F :t.氏.计算时刻下的负荷温差,C;K传热系数;2、当邻室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2-16)房间时,通过内墙和楼板的温差传热负荷Q. = K F :t._(2-17)F 计算面积,m2T 计算时刻,点钟 t - E 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外墙或屋面外侧的时刻,点钟;氏._ 作用时刻下,

17、通过外墙或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差,C3、当邻室有一定的发热量时,的温差传热负荷通过空调房间内窗、隔墙、楼板或内门等内围护结构(2-18)Q = K F (twp * =t|s - tn)Q 稳态冷负荷,W;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C-邻室温升,C日平均温度,Ct wptn,t|s2.227 其它负荷餐饮厅的冷负荷主要是人 员负荷和按人计算的新风负 荷。此外,食物负荷也不能忽 视。本设计餐厅的人员密度平 均为0.5人/m2。西餐菜肴的冷 负荷平均为17W/人,中餐菜肴 的冷负荷平均为43W/人,燃气 火锅的冷负荷平均为350W/人 :2打本设计折合中餐菜肴的冷 负荷是人的冷

18、负荷的2倍。计算实例以4001房间为例来进行冷 负荷的计算。房间为客房,三人间,面 积为38.64m2,有西外墙,北外墙,III外墙为一型外墙。北外窗,其建筑材料已在第一章介绍,外窗一个,面积为4m2。1、外墙冷负荷由参考文献附录2-5查得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按式(2-1)计算出西外墙 与北外墙的逐时冷负荷。表2-2 西外墙各时刻的冷负荷计算时刻131415161718192021冷负荷温度37.136.936.636.436.236.13635.936地点修正值0Ka1Kp0.9计算温度33.333.232.932.732.632.532.432.3132.4计算温差8.398.217.9

19、47.767.587.497.47.317.4传热系数1.396面积33.12冷负荷387379367358350346342337342表2-3北外墙各时刻的冷负荷计算时刻1314151617181920 2122冷负荷温度32.232.13231.931.831.831.831.831.932地点修正值0Ka1Kp0.9计算温度28.928.828.828.728.628.628.628.628.728.8计算温差3.983.893.83.713.623.623.623.623.713.8传热系数1.396面积11.12冷负荷616058.9575656565657.558.92、北外窗冷

20、负荷此房间为金属窗框,80%玻璃,传热系数修正值Cw=1.2,北外窗瞬变传热引起 的冷负荷。表2-4北外窗传热各时刻的冷负荷时间13141516171819202122冷负荷温度31.531.932.232.23231.630.829.929.128.4地点修正值0计算温度31.531.932.232.23231.630.829.929.128.4计算温差6.56.97.27.276.65.84.94.13.4传热系数1.786传热系数修正值1.2面积4冷负荷555961.061.7605649423529由附录2-15:刀查得双层钢窗的有效面积系数Ca=0.75,故窗的有效面积Aw=4X20

21、.75=3m由附录2-13:2:查得玻璃窗的遮挡系数 Cs=0.84,附录2-14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Ci=0.75,于是综合遮阳系数 Cc,s=0.84X 0.75=0.63再由附录2-12 2查得纬度 40时,北向日射得热因数最大值Dj,max=114W/m2因北京地区属于北区,固由附录2-17: 2查的北区有内遮阳的玻璃窗冷负荷系数逐时值,用公式(2-3)计算逐时进入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见下表。表2-5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13141516171819202122窗玻璃冷负荷系数0.830.790.710.60.610.680.170.160.150.14日射得热因数最大值1

22、14综合遮阳系数0.63有效面积3冷负荷178170152129131146363432303、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宾馆属于极轻劳动,查表2-13:2,当室温为25 T时,每人散发的显热和潜热量为65 W/m2和69 W/m2,群集系数为0.93,人在室内时间16小时(16: 00第 二天8: 00)每间标准客房3人,由附录2-23:2查得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逐时值。按式(2-6)计算人体显热散热逐时冷负荷。人体潜热引起的冷负荷为潜热散热乘以群集系数,计算结果记入表中。表2-6人体散热冷负荷计算时刻1314151617181202122人体显热冷负荷系数0.70.750.790.820.85

23、0.870.880.90.910.92每人显热散发量65室内全部人数3群集系数0.93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126136143148154157159163165166每人潜热散发量69人体潜热散热冷负荷192192192192192192192192192192人体总的散热冷负荷3193283353413463503523553573594、客房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暗装在吊顶玻璃罩内的荧光灯,灯罩隔热系数0.6,照明灯具功率1200W,开灯时间为(12: 0024: 00),查得照明散热的冷负荷系数,依据公式(2-9)计算于 下表中。表2-7照明散热冷负荷计算时刻1314151617181920

24、2122照明冷负荷系数0.10.340.550.610.650.680.710.740.770.8同时使用系数0.8顶棚通风系数0.8照明设备功率1200照明冷负荷842614224684995225455685916065、设备冷负荷:设备的总安装功率,3kW同时使用系数,一般可取0.6利用系数,一般可取0.8小时平均实耗功率与设计最大功率之比,取0.5通风保温系数 0.5运行时间为(12: 0024: 00),查得设备显热散热的冷负荷系数,依据公式(2-15 )计算于下表中。表2-8 设备冷负荷计算时刻13141516171819202122设备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0.10.60.680.7

25、30.770.810.830.850.870.89设备的总安装功率3000同时使用系数0.6利用系数0.8小时耗功率与最大功率比0.5通风保温系数0.5冷负荷212162442622772912983063133204001房间各时刻的总负荷汇总:表2-94001房间冷负荷汇总计算时刻13141516171819202122西外墙冷负荷387379367358350346342337342346北外墙冷负荷61605857565656565758北外窗冷负荷23422921419119120386766759人体散热负荷319328335341346350352355357359照明冷负荷84

26、261422468499522545568591606设备冷负荷21216244262277291298306313320总负荷1109147416431679172117691680170017291751所以,4001房间的最大冷负荷出现在18: 00,最大值为1769W.224各房间的冷负荷汇总2-4层各房间的逐时冷负荷计算表见附录B-11-7层逐时冷负荷为:表2-10 各层总的冷负荷(kW)时刻13141516171819202122第1层110110110110110110110110110110第2层576589592594595592590590591592第3层33634234

27、4346347347347348349350第4层129133134134134134130129129130第5层129133133134134134130129129130第6层129132133134134134130129129130第7层142159147147148147143142142143总和1553159815951601160516011581158015831585其中,第1层冷负荷指标为 90 W/m2,第一层空调面积为1227 m2,估测冷负荷为110.4kW。第七层是顶层,按标准层的1.1倍计算冷负荷。所以,整个建筑冷负荷(不含新风负荷)为 1605kW并且,各层

28、的计算所得冷负荷指标符合规范的要求表2-118 冷负荷指标建筑类型旅游、旅馆客房中餐厅、宴会厅理发、美容室健身房休息厅冷负荷指标(W/m2)80110180-350120180100200300400湿负荷的计算本设计中的湿负荷包括人体散湿负荷,餐厅还包括食物的散湿负荷。1、人体散湿量可按下式计算Dj =0.001 n g(2-19)D1 散湿量,kg/h ; 群集系数,由表2-12 :刀查得为0.93;n 计算时刻空调房间内的总人数; g 一名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由表 2-13 :刀查得。2、菜肴散湿量以每人 11.5g/h算16D2 =10n/3600 0.001(2-20)D2 菜肴散

29、湿量,kg/sn 室内全部人数新风量与新风负荷1、新风量的选取原则空调系统的新风量是指冬夏季设计工况下应向空调房间提供的室外新鲜 空气量,它的大小与室内空气品质和能量的消耗有关。一般原则为:(1)满足卫生要求:一般是以稀释室内产生的C02,使室内CO2的浓度不超过lOOOppm为基准,由此确定常态下的每人新风量。在实际工程中可按现 行设计规范4规定采用。对于人员密集和居留时间短暂的建筑物(如会堂、体育馆),新风量所形成的冷负荷比例甚高,确定新风量是尤其要慎重。但对于办公室和旅馆客房 新风量实际采用的数值比我国现行规范要大。旅馆则按等级而异,高级别的客 房可用50 m3/ (人 h),本设计取

30、40 m3/ (人 h)。近年来,国外根据对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进展提出新风量的确定应按人的 因素(不以CO2为标准)和客房的因素(建材散发的有害物)两者计算,这是 值得注意的问题。(2)补充局部排风量当空调房间内有排风柜等局部排风装置时,为了不使房间产生负压,在系 统中必须有相应的新风量来补偿排风量。(3)保证空调房间的正压要求为防止外界未经处理的空气渗入房间,干扰室内空调参数,在空调系统中利用一定量的新风来保持房间的正压(室内空气压力房间周围的),这部分与新风量相当的空气量在正压作用下有房间门窗缝隙等不严密处渗透出去。这部分渗透空气量的大小由房间的正压、窗户结构形成的缝隙状况(缝隙的面积和

31、阻力系数)所决定的。普通空调系统室内正压可取510Pa。在实际工程设计只能感,新风量也可按总送风量的百分数来设计,一般规定不小于10%。2、新风负荷计算Qc.o = M o(ho -hR)(2_21)Qc.o夏季新风冷负荷,KWM o 新风量,kg/s ho 室外空气的焓值,kJ/kg hR 室内空气的焓值,kJ/kg根据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2C,湿球温度26.4C,由湿空气焓湿图查得室外空气焓值ho =83.35kJ/kg当 tR=25C,=65% 时,室内空气焓值 hR=58.79kJ/kg; h。- hR =83.35-58.79=24.56kJ/kg当 tR =24 C ,=6

32、5 % 时,室内空气焓值 hR =55.77kJ/kg ; ho - hR=83.35-55.77=27.58kJ/kg参考文献4规定了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对于餐厅与舞厅每人最小新风量为17 m3 /h,旅馆客房30 m3 /h。本设计取餐厅、多功能厅为 30 m3 /h,客房为40 m3 /h, 健身房为80 m3 /h0各房间的新风负荷见附录B-2o楼层间的新风负荷见表2-12 :表2-12 各层总的新风冷负荷楼层新风负荷(W)2层2549193层96646.64层48924.375层48924.376层48924.377层48924.37总和547262.92.3热负荷计算计算热负荷的意

33、义和特点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要求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当各个房间的失热量大 于得热量时,为了保持室内在要求温度下的热平衡,需要由供暖通风系统补进 热量以保证室内要求的温度。通风系统送入高于室内要求温度的空气, 另外也为房间 提供热量。供暖系统的热负荷的两个特点: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随建筑物得失热量的变化而变化。失热量主要考虑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冷风侵入耗热及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等四个方便的因素。热负荷计算方法由参考文献 10查得建筑物的供暖热负荷概算指标:旅馆:58-70 W/m2,本设计选取60 W/m2食堂、餐厅:116-140 W/m2,本设计选取120 W/m2m2

34、一层的总供暖面积:3024m2,主要房间为大堂与洗浴中心,大堂面积为1277.64 洗浴中心面积为1784.64m2,计算得供暖热负荷为255122W。二层的供暖面积 3024m2,主要房间为餐厅与宴会厅,365040W。 三层的供暖面积为:2262m2,主要房间为休闲用的康乐中心 226200W。四至六层的供暖面积为:2262m2,主要房间为客房,135720W。七层的供暖面积为:2262m2,主要房间为客房,158340W。总的空调供暖热负荷为; 1395544W第 3 章 空气调节系统的确定空气调节系统一般由空气处理设备、空气输送管道和空气分配装置三部分所组 成。根据需要,它能组成多种不

35、同形式的系统。 在工程上考虑到建筑物的用途和性质、 热湿负荷的特点、 温湿度调节和控制要求、 空调机房的面积和位置以及初投资和运行 维修费用等许多方面的因素,选定合理的空调系统。3.1 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根据不同的要求,空气调节系统可以有以下几种分类:3.1.1 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分类集中系统:集中系统的所有空气处理设备(风机、冷却器、加温器、过滤器)都 集中设在一个空调机房。半集中系统: 除了集中空调机房外, 半集中系统还设有分散在被调房间的二次设 备,多设有冷热交换装置, 它的功能主要是在空气进入被调房间前, 对来自集中处理 设备的空气进一步补充处理,如诱导空调系统、独立新风加风机盘

36、管系统。全分散系统: 该机组把冷热源和空气处理输送设备,集中设在一个箱体内,形 成一个紧凑的空调系统。3.1.2 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介质种类分类全空气系统: 空调房间的室内负荷全部由经过处理的空气来负担的空调系统。 此种方式适用于较大的空间, 使用风量较大, 要有较大的风道或较高的风速, 会产生 噪音问题。全水系统: 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全部靠水作为冷热介质来负担。因为水的比热 大,所以要处理相同负荷时, 水系统所需的管道所占空间小。 但是水只能来消除余热 余湿量,并不能解决房间的通气问题。 所以此种系统只适用于小空间人流密度也不大, 要求室内品质不高的场所。空气水系统: 水和空气共同承担空调房

37、间负荷的系统,即可以用水系统来占 用少量空间承担室内负荷,是现在大型建筑广泛采用的系统。3.1.3 按集中系统按送风量是否变化定风量系统:送风量不变。变风量系统:风量随室内负荷变化而变化。按集中式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来原比较封闭式系统:所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空调房间内部,无室外空气补充,全部为再循环空气。这种系统冷热量消耗最省,但卫生效果最差。直流式糸统:所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室外,室外空气经处理后送入室内,然后全部排出室外,能量消耗较大,但卫生效果较好混合式系统:上述两种系统的混合。这种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为部分回风加新风。既能满足卫生要求,由经济合理,故应用广泛3.2空气调节系统的划分原则1、

38、能保证室内要求的参数,即在设计条件下和运行条件下均能保证达到室内温 度、相对湿度、净化等要求。2、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起来较为经济;3、尽量减少一个系统内的各房间相互不利的影响;4、尽量减少风管长度和风管重叠,便于施工、管理和测试。5、系统应与建筑物分区一致。6各房间或区的设计参数值和热湿比相接近污染物相同,可以划分成一个全空 气系统。对于定风量单风道系统,还要求工作时间一致,负荷变化规律基本相同。7、一般民用建筑中的全空气系统不宜过大,否则风管难于布置;系统最好不要 跨楼层设置,需要跨楼层设置时,层数也不应过多这样有利于防火。3.3空气调节系统的确定空气调节系统的比较表3-1空气调节系统的比

39、较比较项目全空气系统空气-水系统设备布置与机房1.空调与制冷设备可以集中布置在1.只需要新风空调机房、机房面积机房小2.机房面积较大层咼较咼2.风机盘管仅设在空调房内3.有时可以布置在屋顶或安设在车3.分散布置、敷设各种管线较麻烦间柱间平台上续表3-1比较项目全空气系统空气-水系统风管系统1.空调送回风管系统复杂、布置困1.放室内时不接送、回风管难2.当和新风系统联合使用时,新风2.支风管和风口较多时不易均衡调 节风量管较小节能与经济性1.可以根据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和1.灵活性大、节能效果好,可根据室内负荷变化实现全年多工况节各室负荷情况自我调节能运行调节,充分利用室外新风2.盘管冬夏兼用,内

40、避容易结垢,减少与避免冷热抵消,减少冷冻降低传热效率机运行时间2. 对热湿负荷变化不一致或室内参 数不同的多房间不经济3. 部分房间停止工作不需空调时整 个空调系统仍需运行不经济3.无法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使用寿命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较长安装设备与风管的安装工作量大周期长安装投产较快,介于集中式空调系统与单元式空调器之间维护运行空调与制冷设备集中安设在机房便于布置分散维护管理不方便,水系统布管理和维护置复杂、易漏水温湿度控制空气过滤与净化可以严格地控制室内温度和室内相对 湿度可以采用初效、中效和高效过滤器,对室内温度要求严格时难于满足过滤性能差,室内清洁度要求较咼时满足室内空气清洁度的不冋要求

41、,采 用喷水室时水与空气直接接触易受污 染,须常换水难于满足消声与隔振可以有效地采取消防和隔振措施必须采用低噪声风机才能保证室内要 求风管互相串通空调房间之间有风管连通,使各房间 互相污染,当发生火灾时会通过风管 迅速蔓延各空调房间之间不会互相污染空气调节系统的确定酒店的空调系统的选取根据不同用途的房间类型来选取。对于大型的餐厅、会议厅、多功能厅和休闲广场,冷负荷密度大,潜热负荷大, 人员密度大,且食物、人员散发气味多,如果风量不足,不但会使室内的温湿度得不 到保证,而且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选用吊顶式空调机组全空气系统。 这样设备集中,便于管理,调节方便。不需要单独设置设置新风系统

42、,管道系统比较 简单,送风气流比较均匀。对于小型餐厅与包房、各种康乐中心的娱乐小房间和客房,建筑面积都比较小, 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半集中式空调系统。该系统与全空气系统比较,可节省空间; 布置灵活,具有个别控制的优越性,各房间单独调节温度,房间不入住人时,可关调 机组,不影响其他房间的使用:节省运行费用 , 运行费用与单风道系统相比约低 20-30%, 比诱导器系统低 10-20%, 而综合投资费用大体相同 , 甚至略低;机组定型化, 规格化, 易于选择安装。 其中新风单独处理, 与之相比的新风经过回风箱处理的方案 相比,减少了风机盘管中风机的风量, 减少了噪声, 当风机盘管不运行时新风继续送

43、 风,不经过回风口,增加了室内空气品质。3.3.3 新风系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新风处理方式不一样,对室内空气品质有很大的影 响。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空气处理方式有 :1、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不承担室内冷负荷2、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含湿量线,新风机组承担部分室内冷负荷3、新风处理到焓值小于室内状态点焓值 , 新风机组不仅承担新风冷负荷, 还承担 部分室内显热冷负荷和全部潜热冷负荷由于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温线风机盘管承担的负荷很大,特别是湿负荷很 大,造成卫生问题和水患, 所以本设计决定选择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 不承 担室内冷负荷方案。在每层设新风处理机组,负担新风负荷

44、,新风口单独送风。3.3.4 排风系统餐厅就餐人数较多, 而且使用过程中食物会散发许多气味。 为防止这些气味进入 其他房间,应供给足够的新鲜空气, 同时要设置机械排风系统。 新风量略大于排风量, 以保持餐厅的微正压,以防止厨房等房间的气体串入餐厅内。在健身房、台球室、乒 乓室、按摩室等康乐中心内, 也需要设置排风系统以保证房们关闭时新风的顺利送入。 本设计取排风量为新风量的 90%16。在客房,每个房间单独进行排风。在卫生间内设置排气扇。第 4 章 空调设备的选型空调设备的选择主要包括末端设备、 空调机组、 改善空气品质设备、 及空调节能 与热回收设备,在选择设备之前必须先进行计算, 根据具体

45、安装位置选择合适的设备、最后进行校核计算4.1全空气系统的设备选型全空气系统的原理M$ =100%$ =90% R*II&图4-1全空气系统送风原理O室外空气参数R室内设计参数,次回风与新风的混合点S -送风状态点,室内热湿比其处理过程为:新风O与回风R混合到M点,M点再经冷却去湿到达送风点 S,再吸收室内的余 热与余湿,沿着热湿比线&到达室内状态点R热湿比:Qcg =一M w新风负荷:Qc,O = M O (ho - hR )总送风量:系统回风量:MsQchR - hSMr = MS - MO全空气系统的设备选型以3001例进行选型计算:3001房间房间总负荷为36.130kW,不含新风负荷

46、为Q=15.022kw,湿负荷M=39.71kg/h,室内空气计算温度tn=25C,相对湿度50%,该房间室内人员280 人,要求人均新风量为30m 3/h,总新风量为8400m 3/h。 各点的状态参数:hR = 50.92 kJ/kghM =67.03 kJ/kgho =83.35 kJ/kghS=31.82 kJ/kg热湿比Qc =80.554 汉 3600MW 39.71空调机组送风量:-Qc80.554 汉 36003小M s-15183m /hhR-hs空调机组回风量:3Mr = Ms-MO =15183-8400=6783 m /h空调机组的制冷负荷:Qp,c =Ms(hM hs

47、) =15138x(67.03 31.82) =148.5kW所以,由样本查得选取的吊顶空调机组型号为:表4-1吊顶空调机组型号房间号型号额定风量(m3/h)机外余压(Pa)制冷量(kw)水流量(m3/h)水阻力(kPa)台数长宽高2039DBFPX8800017576.810.64352155313605952040DBFPX121200022511515.96551180314856703001DBFPX121200022576.810.64551180314856703005DBFPX8800017511515.96352155313605954.2风机盘管系统的设备选型风机盘管系统的原

48、理 =90% =100%图4-1风机盘管系统原理0室外空气参数R室内设计参数M风机盘管处理室内的空气点S 送风状态点,室内热湿比 fc 风机盘管处理的热湿比新风处理到室内等焓点与机器露点的露点,其不承担室内冷负荷,承担一部分湿负荷。422风机盘管系统的选型根据每个房间的冷负荷,查得样本选择美国特灵的风机盘管,其选择的型号见 附录B-3。送风量可由所选的风机盘管参考。4.3新风系统的设备选型根据各个房间的新风量和新风负荷,再由设计的新风机组所管辖的房间可以确定 新风机组的总新风量和总负荷,进而可以选定机组。型号如下:表4-2 新风机组型号楼层型号额定风量(m3/h)制冷量(kW)水量(kg/h)

49、阻力(kPa)机组余压(Pa)尺寸(mm)长宽高2层北DX10X410000128.92164826400210011708302层南DX6X4600077.91302430280151011107403层北DX3.5X4350045.177401022010801050610续表4-2楼层 型号额定风量制冷量水量阻力机组余压尺寸(mm)3(m /h)(kW)(kg/h)(kPa)(Pa)长宽高3层南DX5.5X4550069.51196130280142011107404层北DX3.5X4350045.1774010220108010506104层南DX3.5X4350045.1774010

50、220108010506104.4排风系统的设备选型本设计取排风量为新风量的 90%胁,各个房间的回风量可求出,在回风管道布置好 分区后即可选出风机箱型号。本设计选取KCBF系列风机箱。表4- 3 风机箱型号房间号额定风量(m3/h)风机箱型号余压(Pa)长尺寸(mm)宽高二层北3200KCBF3.2-L/W1681050680720二层中7200KCBF7.2-L/W57698010001050二层南4800KCBF4.8-L/w168150068072020396000KCBF6-L/W220150068072020404000KCBF4a-L/w2061000680720三层7200KC

51、BF7.2-L/W5769801000105030016000KCBF6-L/W220150068072030054000KCBF4a-L/w20610006807204.5风口的选型气流组织就是设计者要组织空气合理的流动。大多数空调与通风系统都需要向房 间或被控制区送入和排出空气,不同形状的房间、不同的送风口和回风口形式和布置、 不同大小的送风量都影响室内空气的流速分布、温湿度分布和污染物浓度分布。室内气流速度、温湿度都是人体热舒适的要素,而污染物浓度时空气品质的重要指标。因 此,要想使房间内人群的活动区域成为一个温湿度适宜,空气品质优良的环境,不仅要有合理的系统形式及对空气的处理方案,而且

52、要有合适的气流组织。4.5.1 送风方式与特点在选择气流组织形式的时候,要根据各系统的特点及要求,并结合建筑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形式。常见的送风形式有:侧送,孔板送风,散流器送风,喷口送风,条 缝送风。表4-4不同送风方式的比较特点送风形式侧送风有区域温差,送风射程短孔板送风室温波动范围小,换气次数大,能耗大,适用于特殊要求的场合散流器平送适用于层高较低,有技术夹层,工作区温度和风速均匀稳定散流器下送单向流,可以满足洁净度的要求喷口送风出口风速高,射程远条缝送风中心风速减快,温度波动较大4.5.2 风口的选取本设计根据系统的特点,吊顶全空气系统与二三层的新风送风口均采用方形散流 器送风,客房新

53、风选用侧送风,吊顶系统的回风口与所有的排风口采用单层百叶风口。风口选取都根据负荷,计算各房间风量,然后确定风口数量及尺寸。1、送风散流器取喉部风速取 3-5m/s。散流器布置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特点,散流器平送方向不得有障碍物(如柱);每个方行散流器所服务的区域最好为正方形或 接近正方形,本设计每个方形散流器所服务的区域接近正方形,散流器的型号选用参考文献3见附录B-4。2、回风百叶风口风速取 4-5m/s。由于回风的风速衰减很快,所以风口的形式很 简单。回风的布置口尽量远离送风口。回风口的型号如下表。表4-5回风口尺寸房号回风口长度m回风口宽m2039900400204010005003001900500300510005003、 排风口风速取4m/s左右。排风与回风相类似。排风口的型号见附录B-44、布置时应尽量使排风口与进风口远离,进风口应尽量放在排风口的上风侧; 进风口应设百叶窗,以防雨水进入,百叶窗应采用固定的百叶窗。第5章空调风管系统的设计5.1风管系统的计算方法风管的阻力计算是在系统和设备布置, 风管材料,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