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学复习题(游憩)Word版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55538838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森林培育学复习题(游憩)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森林培育学复习题(游憩)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森林培育学复习题(游憩)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森林培育学复习题(游憩)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培育学复习题(游憩)Word版(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森林培育学C复习提纲一、 森林培育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林业中的意义森林培育学: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它的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因此森林培育学便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二、掌握所讲章节的基本概念,如立地,立地指数,林种,造林密度,适地适树,混交林,化感作用,种子调制,种子安全含水量,种子生理后熟,层积催芽,裸根苗,容器苗,苗木茎根比,土壤追肥,根外追肥,抚育间伐,透光伐,上层抚育,下层抚育,择伐,渐伐,皆伐等等。以及它们的生产意义。立地:一般来讲,立地有两层含义,一

2、是它具有地理位置的含义;二是指存在于特定位置的环境条件(生物、土壤、气候)的综合。【注:立地在一定时间内是不变的,而且,与生长于其上的树种无关。】立地指数:该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目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林种:森林的种类。适地适树: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造林密度:人工林的初始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株数或播种点数。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化感作用:是一种树种通过自身产生并释放于环境中的生化物质对另一树种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促进或抑制的作用。种子调制:是

3、采种后对果实和种子进行的干燥、脱粒、净种和种粒分级等技术措施的总称。种子安全含水量:维持种子生命力所必须的最低限度的含水量,树种不同,种子安全含水量不同。种子生理后熟:具有生理休眠习性的种子多在秋季成熟,散落后被树木凋落物覆盖越冬,该条件下,继续进行胚的生长发育和内部的生理生化变化,待春季发芽出土。层积催芽:将种子与湿润物(河沙、泥炭、锯木等)混合或分层放置,在一定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一种催芽方法。裸根苗:泛指在大田土壤中培育,出圃时根系裸露的苗木。容器苗:用各种不同容器和营养基质培育的苗木。苗木茎根比:是苗木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之比,反映出苗木根茎两部分的平衡状况

4、,实际上就是苗木水分、营养收支平衡问题。土壤追肥:将肥料追施于土壤中。为了补充基肥和种肥的不足,该肥多为速效性无机肥和人粪尿等。根外施肥:是将营养元素的溶液,喷洒在苗木茎叶上,营养液通过皮层,被叶肉细胞吸收利用。根外追肥避免了土壤对肥料的固定,灌溉和降水的淋失,肥料用量少,吸收率高、吸收速度快,是一种很好的追肥方法。抚育间伐:是指在未成熟的林分中,为了给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而采伐部分林木的森林培育措施。通过抚育采伐可以获得一部分木材,同时可以促进森林的发展。透光伐:对混交林,主要是砍去非目的树种和压制幼树生长的灌木,以调整林分组成为主要目标,而对于纯林,主要是间密留稀,留优去劣。透光伐作

5、为一种抚育间伐的方式,相比于之前的“透光伐”在其本身的意义上有所扩充,同时合理地进行透光伐,对林地生产、抚育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上层抚育:主要砍伐居于上层林冠的林木。在某些林分中,特别是有阔叶树种混交的林分钟,位于林冠上层的往往是非目的树种,或为目的树种,但是树形不良,分叉多节,经济价值低,因此,将其采伐,对推荐精选育林目的下的林地的生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层抚育:下层抚育,即首先砍除居于林冠下层生长落后、径级较小的濒死木和枯立木,也就是砍伐在自然稀疏过程中,将被淘汰的林木,此外也砍伐极个别的、粗大的、干形不良的林木。下层抚育并不改变自然选择进程的总方向,只是以人工稀疏代替林分的自然稀疏

6、,加速自然选择的进程。择伐:每次在林中有选择性地伐去一部分成熟木,林地上始终保持着多龄级林木,森林的天然更新是连续进行的,择伐后更新的林分仍是异龄复层林。择伐,常与天然更新相配合,促进其更新进程皆伐:将伐区上的林木在短期内一次全部发光或者几乎全部伐光(有的保留部分母树),并于伐后采用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回复的森林的一种作业方式。由于皆伐迹地完全失去了原有林木的遮蔽,在裸露迹地上的小气候、植物和土壤条件与林内相比均有显著的变化。因此,皆伐,在生产上更多地应用于对林分的改造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渐伐:不是将伐区所有林木一次伐光,而是将较长期限(一般不超过1个龄级期,如1020年)分2此或多次采伐掉伐区

7、上全部成熟林木。渐伐可以为较多的母树提供种源,可以理解为母树法的进一步发展,更有利于天然更新。土壤追肥第一章 森林立地1、 怎样确定森林立地主导因子。由于立地因子千变万化,要找出主导因子并不存在一个万能处方,关键是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导因子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探索,一方面是逐个分析各环境因子与植物必须的生活因子(水肥气热光)之间的关系,从分析中找出对生活因子影响面最广、影响程度最大的那些环境因子;另一方面是找出处于极端状态,有可能成为限制植物生长的那些环境因子,按照一般规律,成为限制因子的多是起主导作用的因子,如干旱、严寒、强风、过大的土壤含盐量等。综合二者,从造林地如何保证林木生长所需要的光、

8、热、水等生活因子着眼,逐个分析各环境因子的作用程度,注意到各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便可以初步将森林立地主导因子确定下来。2、 如何评价森林立地质量(立地指数法)。SI=f(x1,x2,xn,Z1,Z2, Zn)Xi=立地因子中定性因子;Zj=立地因子中可定量因子。即,采用数量化理论I或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树种的立地指数即该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目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上层高)与各项立地因子如气候、土壤、植被以及立地本身的特性,还有人在预测方程中包含了诸如养分浓度、C/N、PH值等土壤化学特性之间的回归关系式,根据各立地因子与立地指数间的偏相关系数的大小(显著性),筛选出影像林木生长

9、发育的主导因子,说明不同主导因子分级组合下的立地指数的大小,并建立多元立地质量评价表,以评价立地的质量。3、 森林立地类型的划分方法,及其在造林工作中如何应用。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可以分为以环境因子为依据的间接方法和以林木的平均生长指标为依据的直接划分方法。由于我国造林区多为无林地带,因此,间接方法最为常用。1、 利用主导环境因子分类;根据环境因子,特别是主导环境因子的异同性,进行分级和组合来划分立地条件类型,有的辅以立地指数。该方法较适合无林、少林地区,以及因森林破坏严重实在难以利用现有森林进行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地区。推荐精选2、 利用生活因子分类;根据生活因子(水分、养分)划分立地条件类型

10、。具体做法如下:首先,以横纵坐标分别代表土壤养分及土壤湿度,然后将土壤湿度从及干旱至湿润分为若干水分级,并以数字表示各自干湿程度,同时借助于植物组成(主要是反映土壤湿度状况的指示植物)和覆盖度只是水分状况,将土壤养分按土类、土层厚度分为若干养分分级,也以字母表示其养分高低,最后制成二维表格形式。3、 利用立地指数代替立地类型具体可参考前面一道题。应用。立地类型是组织林业生产、调查设计、指定造林技术措施以及提高林地生产力的基础。它在森林调查、造林和营林生产时间中具有广发的作用。1、 在造林和造林规划中的应用在造林工作中,立地类型是指定科学造林技术措施的基础。诸如林种、造林树种选择,林分结构、造林

11、施工及幼林抚育管理等技术都需要依据立地类型进行设计,不同的立地类型具有不同的造林技术措施。在造林规划设计中,立地类型是划分造林类型的主要依据,是造林设计的基础工作。2、 在森林抚育和主伐更新中的应用立地类型是林木生长周期内指定各种抚育、主伐更新技术措施的主要依据。在森林抚育方面,立地类型是确定抚育间伐的时间、方式、强度和间隔期的主要依据。如立地条件好的林分,林木自然分化得早,宜采用早间伐、强度小、间隔期短的抚育间伐措施;在森林主伐更新时,更新措施的指定、采伐和集采方式的选择、划分林场等级等都要依据立地条件类型。3、 在森林资源调查设计中的应用根据野外专业调查,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编制成立地类型表

12、。在森林调查工作中,立地类型表的应用是一切其他工作的基础。第二章 林种规划和树种选择1、 我国林种划分方法。林种的划分主要根据其功能划分,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以及特殊用途林。【注:四旁指数,路旁、水旁、村旁、宅旁。其不是一个林种,但是,它的重要性相当于一个林种。】2、 造林树种选择的基础和原则。树种选择的基础主要从三个方面思考。首先,是生物学特性,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主要包括树种的形态学特性、解剖学特性和遗传特性等;树种的生态学特性是指树种对于环境条件的需求和适应能力。其次,是其生态学特性。森林是生活在一个高度有机联系的森林生态系之中,因此,对于树种选择的评价、判断和选择以森林群落生

13、态系为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最后是其林学特性,主要指可以组成森林的密度和形成的结构,从而形成单位面积产量的性质。树种选择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三条:经济学原则(造林目的是与经济原则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正确选择造林树种和育林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林学原则(比较广泛,包括繁殖材料来源、繁殖的难易程度、组成森林的格局与经营技术等)、生态学原则(森林是生态系统,造林树种是其组成部分,因而树种的选择必须作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而全面考虑)。3、 营造用材林对树种的选择有何要求。用材林对树种选择的要求集中反映在“速生、优质、丰产、稳定和可持续”等目标上,因此要求如下:1、速生性,即生长速度快(我国森林资源严重

14、不足,尤其是人均森林资源较低,森林资源与国民经济和文化建设对于木材的需求产生了突出的矛盾,为解决该矛盾,惟一切实可行的措施是经营用材林,选用速生树种);2、丰产性,及要求树体高大,相对长寿,材积生长的速生期维持时间长,又适于密植;3、优质性,良好的用材树种应该具有良好的形态质量指标,所谓形,主要是指树干通直、圆满、分支细小、整枝性能良好等特性,这样的树种出材率高,采运方便,用途广发,所谓质,是指材质优良,经济价值大。推荐精选4、 适地适树的标准,以及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适地适树是相对的概念,其衡量标准根据造林目的确定。对于用材林树种来说,基本达到成活、成林、成材,并有一定的稳定性,即对间歇性

15、灾害具有一定的抗御能力;从成材的角度出发,还应该有一个数量标准,其数量标准有三,如下:某个树种在各种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平均材积生长量以及立地期望值。【标准详尽】立地指数与树种选择:立地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立地性能与树种生长之间的关系,若可以量化各种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尤其是把不同树种在同一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进行比较,就可以较客观地为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选择树种提供依据;材积生长量与树种选择:无。立地期望值与树种选择:由于不同树种采伐年龄、培育费用、成材价格等方面的不同,树种的地位指数或蓄积指标还难于从经济效益方面反映林地立地的产出高低,因此立地期望值可以评价立地经济效益水平。 第三章 林分结

16、构及其培育1、 密度对树高、直径和材积生长的影响规律。对树高,、无论处于任何条件下,密度对树高生长的作用,比对其他生长指标的作用要弱,在相当宽的一个中等密度范围内,密度对高生长几乎不起作用;、不同树种因其喜光性、分枝特性及顶端优势等生物学特性不同,对密度有不同的反映,只有一些较耐荫的树种以及侧枝粗壮、顶端优势不旺的树种,才可能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表现出密度加大有促进高生长的作用;、不同立地条件,尤其是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可能使树木对密度有不同的反映。对直径,在一定的树木间开始有竞争作用的密度以上,密度越大,直径生长越小,这个作用的程度是很明显的。对单株材积生长,林分密度越大,其平均单株材积越小

17、,而且较平均胸径降低的幅度要大得多,其原因基本上来自于个体对生活资源的竞争,也是在干材林及中龄林中阶段表现最为突出。2、 确定林分密度的原则。最适密度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随经营目的、培育树种、立地条件、培育技术和培育时期等因素变化而变化的数量范围。确定造林密度总原则:一定书中在一定的立地条件和栽培条件下,根据经营目的,能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造林密度,即应采用的合理造林密度,这个密度应当在由生物学和生态学规律所控制的合理密度范围之内,而其具体取值又应当以能取得最大效益来测算。具体从经营目的(不同树种,有不同群体结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造林种树(树的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主

18、要考虑水分)、培育技术措施(越细致,越集约,林木越速生,越没必要密植)、经济因素(考虑造林投资、经营费用、采伐成本和税收)5个方面考虑。3、 如何配置种植点。人工林中种植点的配置,是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间距及排列方式,其和造林密度是相联系的。一般将终止点配置方式分为行状和群状两大类。一、 行状配置。是单株分散有序地排列为行装的一种方式。该方式能充分利用林地空间,树冠和根系发育较为均匀,有利于速生丰产,便于机械化造林及抚育施工。分为正方形、长方形、品字形以及正三角形等配置方式。推荐精选其中,正三角形配置是最均匀的配置,要求各相邻植株的株距都相等,行距小于株距,为株距的sin60倍。有很多优越性。二

19、、 群状配置。植株在造林地上呈不均匀的群从状分布,群内植株密集,而群间隔距离很大。其特点:群内能很早达到郁闭,有利于抵御外界不良环境因子的危害。产量不高,但可适应恶劣环境,其包括大穴密播、多穴簇播、块状密植等方式。4、 混交林的意义,树种间的作用方式,混交林方法。混交林意义重大,首先,它可以较充分地利用光能和地力,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树种适当混交,能够比较充分地利用空间;其次,它可较好地敢删林地的立地条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混交林所形成的复杂林分结构,有利于改善林地小气候(光、热、水、气等),使树木生长的环境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混交林可增加营养物质储备及提高养分循环速度,使林地土壤地力得到维持和改

20、良;然后,它可较好地促进林木生长,增加林地生物产量,增加林产品种类,维持和提高林地生产力;同时,它可较好地发挥林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它可以增强林木的抗逆性。树种间的作用方式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细分为以下几种方式:、机械的作用方式,是混交群落中一树种对另一树种造成的物理性伤害,如树冠、树干的撞击或摩擦等。、生物的作用方式,是不同树种通过杂交授粉(在近亲树种间可以出现)、根系连声以及寄生等方式发生的一种直接种间作用方式。、生物物理的作用方式,是一树种在其自身周围形成特殊的生物场,对接近这一生物场的其他树种产生影响的作用方式,所谓生物场包括辐射场、热场等。、生物化学的

21、作用方式,是一种树种通过它产生并释放于环境中的生化物质对另一树种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促进或抑制作用。、生理生态的作用方式,是树种通过改变林地的环境条件而彼此产生影响的作用方式,林地环境条件包括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和生物环境等。混交林方法。1、 星状混交。是将一树种的少量植株点状分散地与其他树种的大量植株栽种在一起的混交方法,或栽植成行内隔株的一树种与栽植成行状、带状的其他树种相混交的方法。2、 株间混交。是在同一行植行内隔株种植2个以上树种的混交方法。3、 行间混交,是一树种的单行与另一树种的单行依次栽植的混交方法。4、 带状混交,是一个树种连续种植3行以上构成的“带”,与另一个树种构成的“带”依

22、次种植的混交方法。5、 块状混交,是将一个树种栽成一小片,与另一栽成一小片的树种依次配置的混交方式。6、 不规则混交,是构成混交林的树种间没有规则的搭配方式,随机分布在林分中。7、 植生组混交,是种植点为群状配置时,在一小块地上密集种植同一树种,与相距较远的密集种植另一树种的小块状地相混交的方法。第五章 林木种子生产和经营1、 在生产上调运种子应注意什么。生产上调运种子最基本的原则是适地适树以及适地适种源。种子区是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种源单位,也是造林用种的地域单位,我国拥有13个种子区,推荐精选可以获取相应的种子;但是,我国造林树种远远超过13个,且该13个树种大部分为针叶树,所

23、以无法满足生产需要。因此,在其他树种的种源选择上,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地种源最适宜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应尽量采集本地种子,就地采种,就地育苗造林。缺种地区在调进外地种子时,应尽量选择与本地气候、土壤等气候条件相同或相似地区生产的种子。林木种子调运距离的一般规律是,由北向南和由西向东调运的范围可比相反方向的大。比如,我国的马尾松种子,由北向南调拨纬度不宜超过3度,由南向北不宜超过2度。地势海拔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垂直调拨种子时,海拔高度一般不宜超过300500米。2、 种实采集方法和种子调制方法。种子采集方法。主要根据种子成熟后散落方式,果实大小以及树体高度来决定,有三种:1、地面收集,

24、种子成熟后,直接脱落或需要打落的大粒种子,如板栗核桃等;2、树上采集,对于小粒种子或散落后易被风吹散的种子,如杨柳等,以及成熟后虽不立即散落,但不便于地面收集,如臭椿、白蜡等;3、机械采种,此方法适用于地形平坦,种实容易散落的树种,如杉木振动式采种机。种子调制方法。(一)、脱粒1、闭果类,该种实成熟后果实不开裂,无需从果实中取出种子,如白蜡、杜仲等,调制方法只需适当干燥,防止发热腐烂,保持其生活力即可。2、裂果类,种子成熟后开裂,种子脱出,如刺槐、油松,调制方法需摊放在清洁、干燥通风处进行自然晾晒,很容易干燥开裂,脱出种子;3、肉质果类,果皮多为肉质,容易发霉腐烂,采集后应及时调制,而调制过程

25、包括软化果肉、弄碎果肉、用水淘出种子再干燥与净种。(二)、净种与干燥净种就是出去夹杂在种子中的鳞片、果皮、种皮、果柄、枝叶碎片、空粒土块等。其目的是提高种子纯净度,分为风选、水选、筛选或粒选。净种后,进行适当干燥,使种子含水量达到仅能维持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限度,以便更好地保持种子的生命力。(三)、种粒分级采用不同孔径的筛子,将大小种子分开,或利用风选,将轻重不同的种粒分级,有利于提高种子的品质。3、 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因素及其种子贮藏方法。种子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子本身姓张和贮藏的环境条件。种子本身的形状是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内在因素,其中种皮结构、内含物构成和种子含水量以及种子成熟度等最为关

26、键。【含脂肪、蛋白质多的种子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寿命长】种子生命活动是在一定温度、湿度和氧气条件下进行的,这些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直接影响种子寿命。种子贮藏方法:1、干藏,为充分干燥的种子,置于干燥环境中贮藏。要求地温、适当的干燥条件,适合安全含水量低的种子,如白蜡、杨柳。根据贮藏时间和贮藏方式,分为普通干藏(将充分干燥的种子,装入麻袋等容器中,置于地温、干燥、通风的库内或普通室内贮藏)和密封干藏(将充分干燥的种子,装入已消毒的玻璃瓶、铁桶等容器中,密封贮藏)。推荐精选2、湿藏。将种子置于湿润、适度地温、通气的条件下贮藏,适用于安全含水量高的种子,如七叶树、核桃等。主要有坑藏(一般1m左右,贮藏时现

27、在坑底铺一层厚1015cm的湿砖,再铺一层湿润细沙,同时坑中每隔1m插一个带孔的竹筒,使其高度地面30cm左右,以便通气。种子与“饱和含水量为60%”的湿沙按1:3的容积比混合。最后覆土成屋脊状。)、堆藏法(浇一些水,铺一层10cm左右厚的湿沙,然后种子与湿沙1:3混合,堆高5080cm、宽1m,每堆1m插带孔的竹筒)、流水贮藏法等,其基本条件:保持湿润,以防种子失水干燥,温度05,通气良好。4、 引起种子深休眠的主要原因及催芽方法。种子的休眠由两种情况:1、浅休眠,由于得不到发芽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如水分、温度和氧气等,若能满足基本条件,种子就能很快萌发;2、深休眠,种子成熟后,即是有了适宜的

28、发芽条件,也不能很快萌发或发芽很少。种子深休眠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胚以外的原因造成,胚本身并未休眠,只是种皮的生理结构引起种子休眠,这包括种皮坚硬不透水、不透气、有抑制物或机械阻碍,因而阻止胚的发育。另一类是胚本身原因造成的休眠,这里有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胚未完全发育,另一种是胚已成熟,但因代谢上存在某些障碍而不能萌发。但是,经过更加深入的研究之后,在对红松和山桃种子休眠特性研究后认为,种子的休眠萌发受控于生长抑制和代谢抑制两个不同的抑制,生长抑制主要使种子胚根不能伸长而突破种皮,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种子内源ABA,而代谢抑制则主要影响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的转化以及后期的正常生长,其中起

29、决定作用的是GA类物质,只有在该两抑制机制被解除的情况下,种子才能正常萌发。然而,对不不同来源的实验材料而言,其特性又有很大差异。在不同来源红松种子休眠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源种子的休眠程度、休眠特性都是不同的。此时,发现,种子中内源激素含量尤其是促进萌发的激素及相对值增加(如CK/GA3等),种子则倾向于萌发,反之,向休眠加深的方向发展。催芽方法:浸种催芽、层积催芽、药剂催芽等。浸种催芽,是用水或某些溶液在播种之前浸泡种子,促进种子吸水膨胀的措施。适用于强迫休眠的种子。不同的水温、浸种时间,让种子吸水后捞出催芽。催芽期间,种子上面盖通透气良好的湿润无,每天用洁净温水淋洗23次,种子数量大时

30、,可选择背风向阳温暖的地面,将种子与湿沙以1:3的体积比混合,摊放于秸秆上,厚度1020cm,上盖塑料薄膜,注意翻到和喷水。经以上暖湿处理,一般57天即可萌发,待30%左右胚根萌发露白时,即可播种。层积催芽:将种子与湿润物混合或分层放置,在一定温度下,经过一段时间,接触种子休眠,促进种子休眠的一种催芽方法。分为低温层积、变温层积和高温层积催芽等方法。低温层积:促进种子完成后熟,种皮软化,使种子内源激素发生有利于萌发的变化,是目前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其主要条件是:低温、湿润和通气。变温层积:利用高温和低温交替进行层积催芽的方法。高温层积催芽:是将浸种吸胀后的种子放在高温(1530摄氏度)条件下进

31、行层积催芽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强迫休眠的种子,催芽效果一般比浸种催芽效果好。5、 评价种子质量有哪些指标。种子品质指标测定。净度,纯净种子重量占测定样品各成分总重量的百分率。千粒重,1000粒纯净种子再气干状态下的重量,以克表示。含水量,种子含水量,是种子中所含水分重量占种子重量的百分比。推荐精选发芽能力,是种子播种品质中最重要的指标,表示成熟种子在适宜的室内发芽条件下的发芽能力。第六章 苗木培育1、 苗圃整地的环节,施肥原则与方法,轮作方法。整地、施肥、轮作是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环境条件的三大土壤耕作措施。整地是用机械方法改善土壤的物理状况和肥力条件,轮作是用生物方法来改善土壤肥力因素,施

32、肥是用花费和生物的方法改良土壤肥力。苗圃整地,包括平地(苗木起出后,常使圃地高低不平,难于耕作,所以将地面平整)、浅耕(圃地起苗后,残根量多,或使土壤水分损失较大,起苗后应立即浅耕,深度47cm。)、耕地(耕地的季节要根据气候和土壤而定,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深度因圃地条件和育苗要求而定,具体耕地时间因在土壤不湿也不粘时,如水分含量60%左右,耕地的质量要求:保证耕地后不板结不形成硬土块,不漏耕,不过深,也不能将犁底层翻到表层)、耙地(耕地后进行的表土耕作,为了破碎垡片和结皮,耙平地面,粉碎土块,清楚杂草,镇压保墒)、镇压(压碎土块,压紧地表松土,防治表层气态水的损失,有利于蓄水保墒。)、中耕

33、(在苗木生长期间进行的表土耕作措施,作用是防止地表板结、疏松表土、蓄水保墒和清除杂草。一般每年58次,多在灌水、降雨后和结合锄草完成。)等。施肥的原则。如何做到合理施肥是发挥施肥效益的关键。从原则上讲,施肥必须考虑气候条件、土壤条件、苗木特性和肥料性质,有针对性地科学施肥,才能达到预期效果。(1)、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土壤中营养元素状况和苗木吸收营养元素的能力。(2)、土壤条件,苗圃施肥应根据苗木对土壤养分的需要量和苗圃土壤的养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缺什么肥补什么肥。(3)、苗木特性,不同树种苗木,对营养元素的需要量不同。据分析,在苗木的干物质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顺序为:氮大于钙大于钾大于磷

34、。(4)、肥料的性质,合理施肥还必须了解肥料的性质及其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对苗木的效应。一般肥料可分为有机肥、无机肥和生物肥三类。施肥的方法。(1)、基肥。基肥是在播种或栽植以前使用的肥料。目的在于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供应苗木整个生长周期所需要的营养。主要为有机肥和不易淋失的无机肥料。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后再使用,一面灼伤幼苗、引进杂草和病虫害等。(2)、种肥。种肥是在播种时使用的肥料。主要目的是在于比较集中地提供苗木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常为以磷为主的无机肥和有机肥。(3)、追肥。追肥是在苗木生长期中根据苗木生长规律使用的肥料。目的在于补充基肥和种肥的不足,多为速效性无机肥和人粪肥。其有土壤追肥和跟

35、外追肥两种。土壤追肥:把肥料追施于土壤中,方法有沟施(效果最好)、浇施和撒施。根外追肥:将营养元素的溶液,喷洒在苗木茎叶上,营养液通过皮层,被叶肉细胞利用。轮作,即在同一块土地上把不同的树种或把树种和农作物按一定的顺序轮换种植,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方法:一、不同树种苗木间的轮作。将没有共同病虫害的和对土壤要求有所不同的树种苗木进行轮作,可以防止某些病虫害的发生等等。推荐精选二、苗木与农作物轮作。将苗木与农作物轮作,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改善土壤结构,并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三、苗木与绿肥、牧草轮作。此法多用于土地面积较大、气候干旱、土壤贫瘠的地区。2、 掌握播种苗年生长规律,及播种苗的育苗技术要点

36、。年生长规律。播种苗的年生长过程是从种植萌发开始的,萌发后幼苗在生长速度上表现出节奏性,即初期生长较慢,以后生长愈来愈快,接近冬季休眠时又逐渐变慢,直至停止生长。因此,播种苗的第一个年生长过程,可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四个时期。1、 出苗期,是从种子播入土中开始,到幼芽或子叶大部分出土长出真叶之前为止,一般持续15周。该时期幼芽嫩弱,根系分布浅,抗性弱。该期育苗的中心任务是保证幼苗能适时出土,出苗整齐、均匀、健壮。2、 幼苗期,从幼苗出土长出真叶开始至幼苗迅速生长之前为止,一般为36周。该时期地上部分长出真叶,苗茎生长缓慢,地下部分生出侧根,能独立营养,根系生长较快,抵抗力弱。该

37、时期中心任务是在保苗基础上,进行蹲苗,加强管理措施,促进营养器官生长,特别要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使苗木扎根稳固,给中后期的速生、健壮打下良好基础,并使成苗整齐、密度合理、分布均匀。3、 速生期,从苗木加速高生长开始到高生长速度下降为止,一般为34个月。此时期苗木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多,并在茎干上长出侧枝。此时期中心任务是继续保苗基础上,采取一切加速苗木生长的措施。4、 生长后期,由苗木生长速度显著下降开始到苗木进入休眠时为止。特点是苗木生长速度减慢。该时期的育苗技术,应体制一切促进苗木生长的措施,设法控制苗木高生长,做好越冬防寒的准备工作,特备是对播种较晚的树种。3、 如何全面评价苗木质量。苗木

38、质量是指苗木在其类型、年龄、形态、生理及活力等方面满足特定立地条件下实现造林目标的程度。评价苗木质量有三个主要方面:苗木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和苗木活力的表现指标。一、形态指标主要包括:苗高、地径、高径比、苗木重量、根系指标、茎根比、顶芽以及质量指数。苗高,为从苗木地径处到地面量到苗木顶芽,如苗木还没有形成顶芽,则以苗木最高点为准。不同树种苗木存在着各自的事宜高度,在适宜高度范围内,成活率和生长量都得以兼顾。一般原则是,在保证造林苗木成活的前提下,苗木高度越高越好,但对同一块造林地上所用苗木的整体而言,为防止日后林分强烈分化,不仅要求苗木高度大小,而且要求苗木高度越整齐越好。地径,是指苗木土痕处的

39、粗度。用游标卡尺测量。在所有形态指标中,地径是反映苗木质量最好的指标之一,地径与苗木根系大小和抗逆性关系紧密,地径与根体积、鲜木重量等呈紧密相关的关系。同时,地径粗大的苗木不利于起苗、包装贮藏、运输和栽植,同时成本也更高。因此,地径也有一个适宜范围,在保证造林成活前提下,地径越粗越好。高径比,是苗高与地径比值,反映了高度与粗度的平衡关系,高径比越大,说明苗木越细越高,抗性弱,造林成活率低。苗木重量,可以为干重,也可以为鲜重,反映物质积累状况最主要的指标。根系指标,主要是根系长度(控制起苗深度上有重要作用)、根幅(控制起苗宽度上有重要意义)、侧根数(能很好地反映苗木的须根状况)等。茎根比,是苗木

40、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之比,反映出苗木根茎两部分的平衡状况。理论上讲,根系发达,茎根比小,苗木地上部分蒸腾量小,利于苗木水分平衡,成活性较大。可以通过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鲜重之比来测量。推荐精选顶芽,顶芽大小,反映苗木质量,越大,芽内所含原生叶数量越多,第二年苗木生长量越大。二、 生理指标:水分,是苗木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在木本植物中水分至少占鲜重的50%以上。苗木的生命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体内水分状况,可以说苗木体内的生理活动只有在水分参与的情况下才能正常进行。同时有其他的指标,反映其生理状况,如矿质营养,碳水化合物储量、叶绿素含量等。三、 活力指标:苗木活力是指苗木被栽植在特定环境条件下

41、使其成活和生长的能力。因此,苗木活力的生长表现指标最能代表苗木活力,因为苗木活力的生长表现指标是将整株苗木栽植在一定条件下,测定其表现状况,它综合了苗木的形态和生理。苗木,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体,要做好苗木的质量的综合评价及控制,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 适地适苗,是指在造林地立地调查、立地分类基础上,适宜种树、地理种源和生态类型已确定的情况下,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选择最适于该立地的苗木类型、年龄、大小和生理状况的苗木进行造林。造林效果即是苗木质量评价的出发点和依据,即苗木质量的好坏是要看它对造林地的适应程度,因此需要根据造林地立地条件对苗木质量评价,首先对苗木类型进行选择,然后在苗木类型的基础上

42、确定苗木的大小规格,由于苗木形态指标各种各样,不同指标反映了苗木生长发育的不同侧面,可根据造林地立地条件,有侧重地选择苗木形态指标,最后确定苗木生理指标,以保证造林时苗木的活力。2、 多指标综合评价苗木质量。在正常生长情况下,各种指标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但是如苗木处于非正常条件下,如干旱、寒冷等,每种测试手段所获得的结果只是苗木某一方面的反映,不能全面。因此,采用多指标、多方面的综合评价是不可避免的。就目前研究水平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种子问题,适宜的地理种源和具有优良遗传品质的良种是优良苗木的先决条件,2、苗木类型和年龄。3、形态指标,4、苗木生理状况和5、苗木活力表现指标。3、 苗木

43、质量的动态性及质量评价的阶段性,苗木是活的生物体,其形态、生理及活力都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因此苗木质量具有动态性。因此,在实验中,应根据苗木质量的变化特点及各种指标的特性,分阶段地队苗木质量进行控制和评价。正如,起苗前,其侧重点为促进苗木生长,因此,建立各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的高、地径、根系及矿质元素含量标准曲线,是科学育苗、控制苗木质量的基础。起苗后,苗木分级主要由苗高、地径和根系而定。出圃后至造林前这段时间,苗木处于变化不定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出现水分丧失、腐烂等现象,因此抽查测定苗木水势或导电能力,检查苗木完整性是控制苗木质量的最后一关;4、 建立苗木质量调控体系。所谓建立苗木质量调控体系,是

44、指在深入研究各种育苗技术措施对苗木形态、苗木生理、苗木活力及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作用的基础上,根据用户要求或造林立地条件,通过在苗木培育过程中各阶段进行的生长发育状况监测,实施最佳管理措施,保证分阶段目标的实现,最终实现所生产的苗木符合规格。4、 从起苗到造林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苗木活力。起苗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起苗季节和时间。起苗后对伤根和多余的须根进行修剪,保证须根的长度和数量达到要求,截干造林的苗木要在起苗后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截干,树冠过大的苗木要进行适当的剪叶、剪枝等处理。小苗、经济苗起苗后一般要将苗根拉泥浆。苗木包装前需要有根系处理,其目的是更长时间地保持苗木水分平衡,为苗木贮藏或

45、运输至栽植前创造一个较好地的保水环境,尽量延长苗木活力,常用的方法为拉泥浆、浸水等。苗木贮藏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假植(将苗木根系用湿润的土壤进行临时埋藏,以防根系干燥,保护苗木活力)和窖藏(地温可使苗木保持休眠状态,降低生理活动强度,减少水分的消耗及散失)。推荐精选苗木在运输过程中,及时检查,防止发热,防止干燥,及时通风及时适量喷水。苗木运送到造林地之后,不可立即栽植,应妥善保护进行假植,以保护活力。苗木栽植过程中,取苗要轻拿轻放,苗根与枝干有缠绕,要梳理次序,轻柔将其分开,不可强拉硬扯。对于长距离运输的苗木,要浸水48小时,使苗木根系充分吸收补充水分,增强苗木活力。第七章 植树造林1、 造林整

46、地的方式。造林整地的方式可划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理两种。全面整地是全部翻垦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式,该正地方是可以全部彻底地清除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和竹类,能显著地改善造林地的立地条件,也便于施行机械化作业或进行林粮间作。全面整地适用于平坦地区,尤其是草原、草地、盐碱地等。其限制条件是坡度、土壤结构和母岩。局部整地,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理。带状整地,是在造林地上呈长条状翻垦土壤,并在翻垦部分之间保留一定宽度原有植被的整地方法。便于机械化操作,适用于平坦或较平坦地区。分为山地带状整地(山地带状整地时,按照带的断面形态可分为水平带、水平阶、反坡梯田及水平沟)和平原带状整地(平原征地应用的方法俺主要有带

47、状、高垄和犁沟等)。块状整地,灵活性大,适用于各种立地条件,尤其是地形破碎、坡度较大的地段,以及岩石裸露但局部土层尚厚的石质山地等。成本低,省工。适用于山地,用用的块状整地分有穴状、块状和鱼鳞状;平原应用的块状整地有块状、坑状和高台等等。2、 分析植苗造林时影响苗木成活的因子,及保证造林成功的技术要点。植苗造林造林苗木的成活,取决于苗木生活力、种植技术和造林地土壤水分状况。1、 苗木生活力,是苗木成活的基础,受遗传品质、质量特征和体内含水量影响。其中,苗木体内含水量是影响苗木生活力的最主要的因子。苗木从圃地以裸根的形式起出后,体内的水分状况发生根本的变化,因此,保护苗木尤其是保护苗木根系,对其

48、含水量乃至苗木生活力直观重要。2、 造林地土壤水分状况。成功造林取决于根系在造林后的尽快恢复,以便根系重新吸收土壤 的水分和养分。最根本的原因是根系埋入可以立即有效利用水分的土壤中,即水分含量必须显著高于苗木的萎蔫系数,同时土壤温度应充分高于冰点,使水分可以自由移动。湿润的矿质土壤是能够可靠地供应水分的土壤,所以,以矿质土壤栽植苗木对于提高成活率是有利的。3、 种植技术。在保证土壤含水率显著高于苗木萎蔫系数的前提下,栽植时要使苗木与周围的土壤紧密接触,避免产生悬空和局部空隙。造林成功的技术要点。1、 整地质量。通过合理的整地方法和整地季节,提高土壤保蓄水分的能力,提高土壤中的有效含水率。2、

49、苗木的种类、年龄、规格和质量。植苗造林所用苗木种类主要有:播种苗、营养繁殖苗和两者的移植苗,以及容器苗等。不同树种各类苗木的质量标准及其使用地区都做了明确规定,造林中必须严格执行。3、 苗木保护和处理。目的在于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尽可能地缩短苗木造林后根系的恢复的时间,提纲造林存活率。苗木起出后,经过分级、包装、运输、贮藏、造林地假植和栽植等工序中,必须加强保护,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的散失,同时,防止受热。推荐精选4、 栽植方法和技术。栽植方法按照栽植穴的形态可以分为3类,穴植、缝植和沟植。栽植技术,指的是栽植深度、栽植位置和施工要求等。5、 植苗造林季节和时间。为了保证造林苗木的顺利成活

50、,需要根据造林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造林树种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造林季节和造林时间。适宜的栽植造林时机,从理论上将是苗木地上部分活动较弱,而根系的生理活动较弱,因而根系的愈合能力较强的阶段。第十章 林地及林木抚育管理1、 林地松土除草的作用及技术要点。2、 林木修枝技术要点第十一章 森林抚育采伐1、 了解森林抚育采伐的目的。2、 了解抚育采伐的种类和方法。第十二到第十六章1、 了解林分改造的意义、对象、措施2、 了解主伐更新的主要方法(择伐、皆伐、渐伐)3、4、5、 6、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7、8、9、 10、 11、12、推荐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