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生睡眠管理制度某三中(珍藏版)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55508766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校学生睡眠管理制度某三中(珍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校学生睡眠管理制度某三中(珍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校学生睡眠管理制度某三中(珍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学校学生睡眠管理制度某三中(珍藏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学生睡眠管理制度某三中(珍藏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校学生睡眠管理制度某三中(珍藏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 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 强并优化学生睡眠管理,探索有效的睡眠管理办法,促进学 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我校采取多方措施加强学生睡眠管理。一、睡眠管理要求(一)合理布置作业布置作业坚持“难易适度、数量适 当“的原则,不额外布置课后作业。(二)教师不得采取“拖堂”或其他方式挤占学生课间 休息时间。(三)早到学生管理及活动安排(1)作息时间实行以后,要求学生无特殊情况不允许 提前到校。(2)对于因伤病残障等原因行动不便的学生,允许在 家长的陪护下适当提前进入校园,但家长必须与学生所在班 级班主

2、任做好交接方可离开,确保学生在校有人管护。(3)对早到学生在校内活动的管护,必须做到无时无 刻,无处不在,“零空隙”。(四)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 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 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学校 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家 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 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 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 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 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五)保

3、证睡眠质量。学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 40,家 长保证学生每天10小时的睡眠时间。(六)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 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家 校共同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导。(七)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间。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 学生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 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晩上就寝 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学生就寝 时间一般不晚于22:00,保证每天9小时的睡眠时间;个别学 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教官应督促按时就寝 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教师应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 加强

4、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 作业量。(八)学校、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 力,加强学生睡眠时间的监督。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学生睡眠的重要性,提 高思想认识,配合指导学生统筹利用好回家后时间、营造温 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等。班主任通过家长加强对学生睡眠 情况的监控,把好关,形成学生个人备案。定期开展有关睡 眠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 改意见。二、建立睡眠监管领导小组为了使”双减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以学生全面均衡 发展为培养目标,学校成立”双减”“睡眠管理工作领导 小组和监察小组,成员名单如下:工作组组长:校长成员:教学副校长、教

5、务主任监察组组长:德育副校长组员:德育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睡眠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双减工作的制定,负责积极 向广大教师和家长进行睡眠管理工作的宣传,组织大家学习 睡眠管理文件,协调睡眠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来自于学校、家 庭、社会三方面的矛盾。监察小组主要负责监督减负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如有偏 差,及时纠正。、制定制度,分工落实(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构建本校学生的睡眠管理的制度,抓规范要求,从制度 上规范家长和学生睡眠情况的落实。建立学生睡眠常规检查 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形成以班主任和家长协调配合的管理 机制,注重对学生睡眠质量的反馈,确保学生每天的睡眠时 间达到要求。(二)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6、家庭作业要利用课服时间 指导学生完成。严禁在职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参与有偿补课, 或为偿补课提供服务,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推荐补课机构。家 长不要给学生安排太多的家庭作业和辅导班,给孩子们更多 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拥有更好的睡眠。(三)学校根据学生作息时间的安排,建立家长接送制 度,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教师值周制度、学生每 日安全检查制度等管理制度。(四)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实施总 量控制,严禁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确保小学生在校内 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教师要对个别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加强针对性分析和帮助 辅导,并结合实际,适时调整作

7、业内容和作业量。(五)严格遵守入睡时间:小学生睡觉不得晩于21:20o(六)健全工作制度,保障学生睡眠1、学校根据学生作息时间的安排,建立家长接送制度, 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教师值导制度、学生一日常 规检查制度等管理制度。2、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中进一步明确了学校领导班子、 班主任、科任教师、后勤服务人员、门卫保安等在校工作人 员的岗位职责,确保学校管理无盲区,保障学生到校有事做, 做事有指导,全程有管护。3、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管理,严格按照学校 的规定,合理调控各学科书面作业的总量。利用课后服务时 间,让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对于不能按时完成作 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的帮助

8、、辅导,也可适当减少作业量。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作业不超过60 分钟,坚决不挤占学生的正常睡眠时间。4、教师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上课状态,发现睡眠不足 的,应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劳逸结合,指 导家长营造舒适的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 就寝。(七)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 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 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 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八)保障学生睡眠时长,合理安排就寝时间为保证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学校和班主任指导家长和学 生

9、制定作息时间表。1、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2、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 20o3、宣传并引导家长督促学生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 足睡眠。四、加强监管(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构建本校学生的睡眠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抓规范要求, 从制度上规范家长和学生睡眠情况的落实。建立学生睡眠常 规检查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形成以班主任和家长协调配合 的管理机制,注重对学生睡眠质量的反馈,确保学生每天的 睡眠时间达到要求。(二)定期开展有关睡眠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学 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意见。(三)加强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五项 管理”工作的社会环境。通过告家长书、召开家长会

10、等形式, 广泛地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 法,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四)强化督查,完善评价。学校将班级睡眠开展情况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之 一,加强监督检查,切实将学生睡眠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备用方案根据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关于中小学生作业、 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生每天在校时 间将不超过6小时,保证学生每天有10小时的睡眠时间, 结合省、市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一、指导思想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XX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11、,认真 贯彻市教委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 下简称“双减”)的指示精神,落实区教育主管部门工作要 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 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 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 长。二、睡眠管理措施(一)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在保证 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 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晩上就寝时间,小学生就寝时间一 般不晩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 晚于23:00o(二)统筹安

12、排学校作息时间。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 早于8:20o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 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 开门、妥善安置;学校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 家长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 要求。(三)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 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学校、家庭应共同努力,确保小 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四)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 间应达到10小时,最迟于21:20入睡,学校、家庭及有关 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五)引

13、导合理使用电子产品1、严禁给小学生布置电子家庭作业。2、家长要加强对孩子在家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严禁 学生在家玩电子游戏,孩子每天使用电子屏幕时间不得超过 1小时。3、家长要主动学习科学的睡眠方法,了解解决睡眠问 题的具体策略,提高孩子睡眠质量。家长也要做到不熬夜、 睡觉前不玩电子产品等,为孩子做好榜样示范。(六)教师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上课状态,发现睡眠不 足的,应及时提醛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劳逸结合, 指导家长营造舒适的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 静就寝。(七)严禁教师“拖堂”侵占学生课间休息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全面落实课程计划的各项要求,开 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按照课程计划组

14、织教育教学活动, 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教育教学计划、随意增加教学内容、 随意提髙课程内容难度和要求、随意停课放假。严禁教师” 拖堂侵占学生课间休息、锻炼和活动时间,不得以任何理 由减少体育与健康课时和其他体育锻炼时间。(八)合理布置作业布置作业坚持“难易适度、数量适当“的原则,不额外 布置课后作业。:一、工作目标要认识到“睡眠管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 载体和具体行动,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解决广大家长急难 愁盼的有力举措,也是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的重要举措。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 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 健康教育、班团队活

15、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 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 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各地各校要提高教师思想 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 孩子睡眠管理。四、睡眠管理具体要求(一)培养良好作息习惯。引导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保证中午半个小时以上的午 休,每天唾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建议每天21:20之前上 床休息。(二)家长要与孩子共同制定合理的居家作息时间。在保障孩子充足睡眠的前提下,带领孩子进行劳动、锻 炼、阅读等课外活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三)规范学校课时管理。严格执行XX省课程计划和XX区作息时间规定。学校上 午上课时间为8:

16、2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教 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的学生,由 家长提出书面申请,可以到校进行早延时并由值班教师进行 指导。(四)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1)教师时刻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 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2)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 适度锻炼。(3)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 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五)作息时间及课程安排。(1)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小学生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20 分,要求小学生睡眠时间每天达到10小时。根据林区家长 的工作时间,方便家长对学生入学时的管理,我校将上午第 一节课定为X

17、X : XX分,下午到校时间为XX : XX分,XX: XX分 上课。(2)保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上午四节课,下午三 节课,课后服务两节课。学生中午离校时间为xx:xx分,下 午离校时间为XX: XX分,有效减轻学生家长接送学生的压力。(六)我校每月开展一次学生睡眠监测工作。(七)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各学校要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格 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 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使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 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唾眠时间。(八)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睡眠情况,学校先在学生中进 行了 “睡眠调查问卷”,老师再

18、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 分析。提高课堂的效率,不仅要有教师的精心备课上课,还 需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学生的睡眠情况是高效课 堂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关键。为了改善学生的 睡眠情况,班主任结合调查问卷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了以“科学睡眠”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九)严格按照本市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计划,明确作 息时间。8:20后开展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 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十)为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小学生每天睡眠 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 小时。五、睡眠监督检查要求(一)学校要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或网络平台,畅通家长 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及时改进相关工作,确保要求落实到 位,切实保障学生良好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二)严格督查考核。校督导室将加强对中小学部“五项管理”的督促指导, 确保“五项管理”落实落细。同时,将“五项管理纳入学 校目标管理考核,实行定期督导,校长是“五项管理”工作 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职尽责。对“五项管理”工作落实不到 位的年级组和个人,按照学校相关制度严格追责问责。(三)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五项管理管理常态化。学校成立五项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学生五项管理工 作,切实做好教育部办法和学校方案的落实工作, 使本校学生五项管理工作良性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