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管网设计

上传人:天****库 文档编号:55506922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雨水管网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雨水管网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雨水管网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雨水管网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水管网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雨水管网设计 【篇一:雨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河北农业大学 本科课程设计 题目:某县城雨水管网课程设计 目录 1 总论 . 1 1.1 设计任务及要求 . 1 1.1.1 设计任务 . 1 1.1.2 设计要求 . 1 1.1.3 设计依据 . 1 1.2 设计原始资料 . 2 1.2.1 县城概况 . 2 1.2.2 工程概况 . 3 2 工程规模 . 3 2.1 暴雨设计流量计算 . 3 2.2 工程规模. 4 3 管网设计 . 4 3.1 管线布置原则 . 4 3.2 设计公式及参数原则 . 4 3.3 设计步骤. 5 3.4 管材及排水设施 . 7 4 效益分析 . 8 4.1 社会效

2、益 . 8 4.2 经济效益 . 8 4.3 环境效益 . 8 5 设计心得 . 8 1 总论 1.1 设计任务及要求 1.1.1 设计任务 1 .县城雨量计算; 2 .县城雨水管网定线; 3 .县城雨水管网设计:管长、管径、坡度、埋深、衔接、充满度; 4 .县城雨水资源利用分析; 5 .绘出成果图。 1.1.2 设计要求 1. 在设计过程中要使用所学有关知识,掌握城镇雨水管网设计的方 法和步骤; 2. 在设计过程中要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加独立工作的能力; 3. 阅读熟悉有关手册、规范和资料; 4. 逐步增加实际工程概念。 1.1.3 设计依据 (1 )标准规范 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

3、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 10 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08 ; 2.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 5 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04 ; 3. 孙慧修主编.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1999.12 ; 4. 严煦世,刘遂庆编著.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一版),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7 ; 5. 张奎,张志刚主编.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第一版),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7.1 ; 6.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主编.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06 ; 7.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

4、研究院.给水排水标准图集,国家标准设 计研究院,2005.10。 (2)甲方提供资料 1 .某县城总体规划 2 .原始资料 该县城位于保定地区,县城现有居住人口为 12 万。 3 .自然资料: 该县城非采暖季节主要风向:西南风; 土壤冰冻深度:66 厘米; 地下水位深度:1500 厘米; 土壤性质:湿陷性黄土。 1.2 设计原始资料 1.2.1 县城概况 (1 )自然概况 2004 年,此县城全县辖 4 个建制镇、8 个乡,245 个行政村,约 39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4.3 万人。县城人口总数为 9.6 万人,其中非 农人口为 3.1 万人。 (2)水文地质 1) 地下水赋存类型 满城县

5、县城地处太行山山麓,为冲洪积扇平原区。按水文地质分区, 属于山前上部冲积扇潜水 一承压水区,区内分为两个含水层组: 第一含水层组:埋深一般为 1020 米,为潜水层,含水层厚 510 米,岩性为砂及砂砾石,以下有 3040 米厚的较稳定的隔水层; 第二含水层组:埋深一般为 4060 米,为承压层,含水层厚 15 40 米,岩性为砂砾卵石,底层距地表 80120 米,以下有较稳定的 隔水层,单井涌水量为 30180m3/h。 2) 地下水的补给 地下水主要补给为山前漕河、界河的侧向补给和接受大气降水的渗 入,渠系田间入渗补给量,井灌回归补给量和境外侧向补给量等。 深层淡水主要是越流补给和侧向补给

6、,主要排泄为人工开采和下游 径流。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地下水补给及汇水条件良好。经勘查 满城县共有地下水开采资源约为 14220 万 m3/a。地下水质中等,富 水性较强。ph 值为 7.58.1。地下水流向和地势基本相同,自西向 东。 (3 )气候现象 此县城属欧亚东部季风区温带半湿润地区,冬季盛行由大陆吹向海 洋的干冷冬季风;夏季盛行由海洋吹向大陆的湿热夏季风;春秋季 则为过渡性季节,常有南北风交替现象。因此此县城四季分明,春 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4.5 C。 降雨量:降水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年际变化大,二是年内降水分 配不均。年平均降雨量 582.8m

7、m。年内降雨变化为一峰一谷型,冬 季干旱少降雨,平均降雨量 12mm,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 2% ;夏季 炎热多雨,平均降雨量 297.8mm,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 74%。 风: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和西南风。历年平均风速 2.3m/s,境内最大 风速 19.3m/s,静风率 24.2%。 冰冻期和无霜期:境内土壤平均冰冻期为每年 11 月份至次年 3 月中 旬,历年最大冻土深度 66cm。初霜日平均在 10 月 21 日,最早出 现在 10月 9 日;终霜日平均在 4 月 13 日,最晚出现在 4 月 26 日。 全年平均无霜期约为 208 天。 (4)水系及水资源 此县城境内共有槽河、 界河等大小

8、河六条, 均系大清河水系白洋淀 以上支流。 漕河:又名沙河,发源于保定西北部易县西南五回岭口子村北,经 狼牙山脚下自本县龙门流入此境内,至东庄店入徐水,属季节性河 流。漕河全长 120余公里,总流域面积 800 平方公里,其中此县境 内河段长 28.8 公里,流域面积 231 平方公里。近几年内,由于工业、 生活废水的纳入,漕河水量增加,使地表径流常年存在。此县污水 主要排入漕河。 界河:发源于易县东白银洼,流经沫源、顺平县,于西部山区车厂 村入境,由章村村南流出。上游修有龙潭水库,地表径流至岭西附 近潜入地下。界河全长 110 余公里,流域面积 323.7 平方公里,其 中此县境内河段长 4

9、3 公里。 (5)地震 此县城西部位于华北断块的太行山隆起带北段东侧,东部位于华北 断块的冀中凹陷次级构造和保定凹陷西侧。太行山山前断裂带呈东 西向,从县城东侧穿过,是隆起带凹陷区的分界线。县城以西、以 南及东北方向分别是紫荆关断裂、顺平断裂、徐水断裂。在这些断 裂中,太行山断裂控制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活动。此县城 50 年超越 概率 10%,地震烈度为 6 度。 122 工程概况 此工程名称为某县城雨水管网设计,采用雨污分流制。规划年限为 近期 20102020 年,远期为 20202030 年。采用雨污分流制,可 以减轻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量,可以缩小污水处理厂的规模,节 省造价,更加经济。

10、 2 工程规模 2.1 暴雨设计流量计算 雨水流量采用保定市暴雨强度公式: i=(14.973+10.266lgp)/(t+13.877)0.776 (l/s?ha) 式中:i设计降雨强度(l/s?ha); 【篇二:雨水管网优化设计方案】 雨水管网优化设计方案 一.设计要求 1. 办公区生活区场地标高复测,并绘制场地竖向图 2.绘制雨水排水 竣工图 3.给出雨水管网评估和改善方案二.设计资料 1. 目前雨水管网的设计资料,包括管线平面图一张,所有雨水管起 点覆土厚度 500mm,管径和敷设坡度以及雨水口的布置。 2. 设计参考规范包括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室外排水设计 规范,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11、三.设计成果 1. 管线平面图一张,场地竖向图两个剖切面,管道纵断面图一张 2. 雨水干管计算表 3. 对现有雨水管网的评估和优化 四.设计步骤 1. 办公区生活区场地测量,测量成果如下: 通过对现场测量,绘制场地南北向和东西向的竖向图,并制定 排水管线的走向。 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我们将点引进办公区生活区,在区域内转角 和 交汇处分别引测量点,以达到通视整个现场的效果便于我们的后续 测量工作。通过此方法测量我们提前布置好的点。 2.布置雨水管线 根据场地竖向图,本着雨水管顺坡,分散和就近排放的原则进行管 线布置,管线布置和原方案大致相同,在排水不畅的地段适当增加 雨水口和雨水管线,改变个别管

12、线的敷设位置以使其处在最佳坡度 更有效快速地排放雨水。排水管线如下布置。 2. 雨水干管水力计算 根据雨水干管计算表绘制雨水管道剖面图,结果如下: 【篇三:流体力学-雨水管网设计】 雨水管网设计作业: 试进行某研究所西南区雨水管道的设计和计算。并绘制该区的雨水 管道平面图及纵断面图。已知条件如下: 如图所示该区总平面图; 当地暴雨强度公式为:qO= 700(1+0.81gp) t , (l/s) /ha; 采用设计重现期 p=1a,地面集水时间 t 仁 10min ; 厂区道路主干道宽 6m,支干道宽 3.5m,均为沥青路面; 各 试验室生产废水量见下表,排水管出水口位置见图; 生产废水允 许

13、直接排入雨水管道,各车间生产废水管出口埋深均为 1.50m (指 室内地面至管内底的高度); 厂区内各车间及试验室均无室内雨水道; 厂区地质条件良好,冰冻深度较小,可不予考虑; 厂区雨水出口接入城市雨水道,接管点位置在厂南面,坐标为 x=722.50,y=520.00,城市雨水道为砖砌拱形方沟,沟宽 1.20m, 沟高(至拱内顶)1.80m,该点处的沟内底标高为 37.70m,地面标 高为 41.10m。 表 1 车间生产废水量 解: 1、雨水管道布线 根据地形的分水线和道路对排水管道布置的影响,结合城市的总体 规划图和研究所的总平面布置,划分排水流域,进行管道定线,确 定雨水排水流向。 从小

14、区平面图可知该地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坡度较小, 无明 显分水线,可划分为一个排水域。街道支管布置在街区地势较低一 侧的道路下,主干管沿小区南侧街道布置。 污水管网平面采用截流式形式布置,初步设计方案如下图所示: 1、划分设计管段和沿线汇水面积 各实际管段回水面积的划分应结合地面坡度、回水面积的大小以及 雨水管道布置等情况进行。雨水管道的设计管段的划分应使设计管 段范围内地形变化不大,管段上下端流量变化不多,无大流量交汇。 根据设计管段的定义和划分方法,将各干管和主干管本段流量的进 入点、集中流量及旁侧支管进入的点标出,作为设计管段的起讫点 的检查井并编号。 该小区污水管网中主干管为 1接

15、管口,可划分为 12、23、34、 45、56、67、7接管口八个设计管段。各检查井地面标高及管 段长度如下表所示: 表 2 管段划分表 将各街区编号并按各街区的平面范围计算它们的面积,列表: 表 3 区域回水面积计算表 2、确定设计计算基本数据径流系数 研究所地面平坦,建筑物密度较稀,地面集水时间 t = 10min ; 重现期 p = 1a,管道起点埋深根据车间废水管出水口埋深等条件, 采用1.50m。 4、设计流量及水力计算雨水设计流量为: 式中: q :雨水设计流量 l/s ; q0 :雨峰时段内的平均设计暴雨强度, (l/ (s.ha ) ; f :计算汇水面 积,ha。 当地暴雨强度为: qO= 700(1+0.8lgp) t , (l/ (s.ha ); 式中: q0 :当地暴雨强度,1/ (s.ha ) ; p :设计重现期,a; t:集水时 间,min。 管段汇水面积采用列表进行计算,见下表: 表 4 管段汇水面积计算表 研究所区域 1、2、3 和 4,在节点 1 处汇入雨水管道,管段 12 为 主干管的起始管段,本段汇水面积为 4048 m2, 即卩 0.4048ha。 集水时间 t=t1+mt2,取 m=2,再根据当地暴雨强度公式,计算设计 管段 12的单位面积流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