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S28-90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上传人:非****1 文档编号:55492223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752.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CECS28-90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CECS28-90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CECS28-90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CECS28-90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ECS28-90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 : 90主编单位: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日期:1990年11月6日前言钢管混凝土是一种具有承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节省材料、方便施工等特点的新型组合结构材料,已在工业和民用建筑等工程中应用多年,取 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为了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施工中,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 质量,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于 1986年以城科字第263号文委托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本规程的编制工作。经过向全国有关设计、科研、施工和高等院校等

2、80个单位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修改及试设计,最后由建筑工程标准研究中心组织审查定稿。现批准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编号为 CECS28 : 90,并推荐给工程建设有关单位在设计和施工时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需 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寄北京安外小黄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邮政编码:100013)。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1990年11月6日主要符号Aa钢管横截面面积;Ac钢管内的混凝土横截面面积;Acor 螺旋套箍内的核心混凝土横截面面积;Al局部受压面积;Asp螺旋箍筋的横截面面积;ac一格构柱压肢重心至压强重心轴的距离;at将构柱拉肢重心至压强重心轴的距离;d 钢管外径;d

3、sp螺旋圈的直径;Ea钢材弹性模量;Ec混凝土弹性模量;eo柱较大弯矩端的轴向压力对柱截面重心轴或压强重心轴的偏心距;fa钢材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sp螺旋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H 悬臂柱的长度;阶形柱的长度;H*格构式悬臂柱的长度;h 格构柱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柱肢之间的距离;Ja钢管横截面面积对其重心轴的惯性矩;Jc钢管内的混凝土横截面面积对其重心轴的惯性矩;l 钢管混凝土柱或构件的长度;le钢管混凝土柱或构件的等效计算长度;lo 钢管混凝土柱或构件的计算长度;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长度;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等效计算长度;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计算长度;M 弯矩设计值;

4、M 1 柱两端弯矩设计值之较小者;M2 柱两端弯矩设计值之较大者;Mu 构件的受弯极限承载力设计值;N轴向力设计值;No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的极限承载力设计值;Nu 构件的轴向受压极限承载力设计值;格构柱在弯矩单独作用下的受压区各肢短柱轴心受压极限承载力设计值的总和;:V;一格构柱在弯矩单独作用下的受拉区各肢短柱轴心受压极限承载力设计值的总和;格构柱整体的轴心受压短柱极限承载力设计值;布:格构柱整体的轴向受压的极限承载力设计值;Nul 钢管混凝土局部受压的极限承载力设计值;rc钢管的内半径;s螺旋圈的间距;t钢管的壁厚;V 剪力的设计值; 一柱两端弯矩设计值之较小者与较大者的比值;钢管混凝土

5、的局部受压强度提高系数;B sp螺旋筋套箍混凝土的局部受压强度提高系数;o结构重要性系数:e b界限偏心率; 钢管混凝土的套箍指标; t -格构柱拉区柱肢的套箍指标; sp螺旋筋套箍混凝土的套箍指标; 柱的等效长度系数; 长:细比;入*格构柱的长细比; 柱的计算长度系数;py sp螺旋箍筋的体积配筋率。第1.0.4条按本规程设计和施工时,除本规程有明确规定外,荷载应按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 87)的规定执行,设计尚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 8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 89)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 89)的要求;材料和施工的质量尚应符合国家标准钢

6、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 83)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 83)的要求。第1.0.5条 钢管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温度不宜超过100 C;当超过100c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第1.0.6条 对有防火和防腐蚀要求的结构,应按有关的专门规定,作防火和防腐蚀处理。第二章材料第一节钢管第2.1.1条 管材的选用,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 88)的有关规定。第2.1.2条钢管可采用直缝焊接管、螺旋形缝焊接管和无缝钢管。焊接必须采用对接焊缝,并达到与母材等强的要求。第2.1.3条钢材的弹性模量和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2.1.3采用钢材的弹性模量和强度设计值表 2.1.3

7、钢号钢材厚度t(mm)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a(N/m m2)弹性模量Ea(N/m m2) 202153号钢21 40200206 M。41 50190631516Mn 钢17 25300206乂026 362901.55 时:(4.1.3-3)小 / 0.4/(eo/rc)式中eo柱较大弯矩端的轴向压力对构件截面重心的偏心距;re钢管的内半径;M 2柱两端弯矩设计值之较大者;N轴向压力设计值。第4.1.4条 钢管混凝土柱考虑长细比影响的承载力折减系数酎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一、当 le/d4 时:审二1 一Ol 1155溪一4U. IU-I)二、当 le/d 0豺:S=l(4.1.4-2)式中d钢

8、管外径;le柱的等效计算长度,按本章第4.1.5条和第4.1.6条的规定确定。第4.1.5条对于两支承点之间无横向荷载作用的框架柱和杆件,其等效长度应按下列公式确定:le= k lo(4.1.5-1)lo= g 1(4.1.5-2)式中lo 框架柱或杆件的计算长度(图4.1.5);l框架柱或杆件的长度;k等效长度系数; 计算长度系数;对无侧移框架应按附录一附表1.1确定,对有侧移框架,应按附录一附表1.2确定。等效长度系数应按下列规定计算(图4.1.5):一、轴心受压柱和杆件:、无侧移框架柱:*-0.5+0 ap+O ap5N.三、有侧移框架柱:1 .当 eo/rc 0.8k=0.5(4.1.

9、5-5)2 .当 eo/rc0.时:k= 1(4.1.6-2)当嵌固端的偏心率 eo/rc 时:二、对于三肢柱和不对称截面的多肢柱:1 .当偏心率eo/hb时:2 .当偏心率eo/h 时:式中 b界限偏心率,按本章第 4.2.7条的规定确定;eo柱较大弯矩端的轴向压力对格构柱压强重心轴的偏心距,eo=M2/N,其中 M2为柱两端弯矩中之较大者;h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柱肢重心之间的距离;图4.2.6格构柱计算简图at、ac弯矩单独作用下的受拉区柱肢的重心、受压区柱肢的重心至格构柱压强重心轴的距离(图at、ac);9=翅须,n产AM/Nf,其中、片为受压区各柱肢短柱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的总和,升为受

10、拉区各柱肢短柱轴 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之总和,-rTf,;9t -受拉区柱肢的套箍指标,按公式 (4.1.2-3)计算。第4.2.7条 格构柱的界限偏心率 b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一、对于对称截面的双肢柱和四肢柱:%口14 工 7-D二、对于三肢柱和不对称截面的多肢柱:%算 d 5+*NH7T)第4.2.8条 格构柱考虑长细比影响的整体承载力折减系数球应按下列公式计算:r l-a 慑才匕.4, - 16当肥016时,取9f = 1。格构柱的换算长细比 区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一、双肢格构柱(图428a):1 .当缀件为缀板时:2 .当缀件为缀条时:1r二、四肢格构柱(图4.2.8b):1.当缀件为缀板

11、时;V-瓜/届第犷2.当缀件为缀条时:(4 /87)三、缀件为缀条的三肢格构柱(图4.2.8c):抵式中如格构柱的等效计算长度,按第4.2.9条、第4.2.10条和第4.2.11条确定;Ix 格构柱横截面换算面积对 x轴的惯性矩;ly 格构柱横截面换算面积对y轴的惯性矩;Ao 格构柱横截面所截各分肢换算截面面积之和,、户予K+jy*,其中Aai、Ac,分别为第i分肢的钢管横截面面积和钢管内混凝土横截面面积;I格构柱节间长度:d 钢管外径;A lx格构柱横截面中垂直于 x轴的各斜缀条毛截面面积之和;Aly 格构柱横截面中垂直于 y轴的各斜缀条毛截面面积之和;a构件截面内缀条所在平面与x轴的夹角

12、(图4.2.8c),应在4070范围内。-中一图4.2.8格构柱截面第4.2.9条对于两支承点之间无横向力作用的格构式框架柱和构件,其等效计算长度应按下列公式确 JE:C ;(4,2. 9-DIf fd14,2.92)式中格构柱或构件的计算长度(图4.2.9); 格构柱或构件的长度;k等效长度系数;u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对无侧移框架应按附录一附表1.1确定,对有侧移框架,应按附录一附表1.2确定。等效长度系数应按下列规定计算(图4.2.9):、轴心受压柱和杆件:k= 1二、无侧移框架柱:t=0. s+o. 3/J+0.谭(儿 2 9-4)三、有侧移框架柱:1 .当 eo/h0.5beM:k=

13、0.5(4.2.9 5)2 .当 eo/h0.5 b 时:3 = 1 (eo/h)/ b e式中一一柱两端弯矩设计值之较小者与较大者的比值,0= M1/M2 , IMIMIH/,单曲压弯者取正值,双曲压弯者取负值。注:有侧移框架和无侧移框架的区分标准见第4.1.5条的注。图4.2.9格构式无侧移框架柱第4.2.10条格构式悬臂柱的等效计算长度应按下列公式确定(图4.2.10):片二星#4. & 10-1)式中丹 格构式悬臂柱的长度;k等效长度系数。格构式悬臂柱的等效长度系数应按下列规定计算,并取其中之较大者:一、当嵌固端的偏心率eo/h)0瓦时:k= 1(42101)当嵌固端的偏心率eo/h

14、b时:k=2 2(eo/h)/ b(4.2.102)二、当悬臂柱的自由端有力矩M1作用时:k=1+0(4210 3)式中悬臂柱自由端的力矩设计值M1与嵌固端的弯矩设计值M2之比值,0= M1/M2,当0为负值(双曲压弯)时,则按反弯点所分割成的高度为H2的子悬臂柱计算图 4.2.10(b);b界限偏心率,按第4.2.7条计算。注:嵌固端的定义见第4.1.6条的注图4.2.0格构式悬臂柱第4.2.11条单层厂房框架下端刚性固定的阶形格构柱,各阶柱段在框架平面内的等效计算长度应按下列公式确定:盘St式中Hi 相应各阶柱段的长度;gi -相应各阶柱段的计算长度系数。计算长度系数g应按下列规定确定:一

15、、单阶柱。1 .下段柱的计算长度系数位:当柱上端与横梁较接时,等于按附录一附表1.3 (柱上端为自由的单阶柱)的数值乘以表4.2.11的折减系数;当柱上端与横梁刚接时,等于按附录一附表1.4 (柱上端可移动但不转动的单阶柱)的数值乘以表4.2.11的折减系数。2 .上柱段的计算长度系数应按下式计算:1=阳力(4.2.11-2)式中M参数,按附录一附表1.3或附表1.4中的公式计算。二、双阶柱。1 .下段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出:当柱上端与横梁较接时,等于按附录一附表1.5 (柱上端为自由的双阶柱)的数值乘以表4.2.11的折减系数;当柱上端与横梁刚接时,等于按附录一附表1.6 (柱上端可移动但不转动

16、的双阶柱)的数值乘以表4.2.11的折减系数。单层厂房阶形柱计算长度的折减系数表4.2.11厂房类型折减系数单跨或多跨纵向温度区段内一个柱列的柱子数屋面情况厂房两则是否有通长的屋盖纵向水平支撑单 跨等于或少于6个一一0.9多于6个非大型屋面板屋面无纵向水平支撑有纵向水平支撑0.8大型屋面板屋面一多 跨非大型屋面板屋面无纵向水平支撑有纵向水平支撑0.7大型屋面板屋面一注:有横梁的露天结构(如落锤车间等),其折减系数可采用0.9。2 .上段柱和中段柱的计算长度系数闵和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箱=WR(4.2.11-3)理=3/2(4.2.11-4)式中M、r)2 参数,按附录一附表1.5或附表1.6中的

17、公式计算。第三节局部受压计算第4.3.1条钢管混凝土的局部受压应满足下列条件:NK Nul式中N 轴向压力设计值;Nul 钢管混凝土在局部受压下的承载力设计值。第4.3.2条钢管混凝土在局部受压下的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图4.3.2):Cl-K/T +ft)$42-13处 4 3-2)式中Al 局部受压面积;图4.3.2钢管混凝土局部受压 钢管混凝土的局部受压强度提高系数,当B值大于3时,取等于3; 钢管混凝土的套箍指标,按公式 (4.1.23)计算确定;Ac钢管内混凝土的横截面面积;fc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第4.3.3条配有螺旋箍筋加强的钢管混凝土在局部受压下的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

18、算(图 4.3.3):0 sp= p Y spfsp/fc(4.3.3-3)式中Bsp螺旋筋套箍混凝土的局部受压强度提高系数;0 sp螺旋筋套箍混凝土的套箍指标;Acor螺旋筋套箍内的核心混凝土横截面面积;fsp螺旋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py sp螺旋箍筋的体积配筋率;Asp螺旋箍筋的横截面面积;dsp螺旋圈的直径;s螺旋圈的间距。(GBJ10 89)取值:图4.3.3配有螺旋箍筋的钢管混凝土局部受压第五章变形计算第5.0.1条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可按一般结构力学的方法进行计算。第5.0.2条 钢管混凝土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刚度可按下列规定取值:、压缩和拉伸刚度:(

19、5.0.2-1)EA =EaAa+ EcAc二、弯曲刚度:EI = EaIa+EcZc(5.0.2-2)式中Aa、la 钢管横截面的面积和对其重心轴的惯性矩;Ac、Ic钢管内混凝土横截面的面积和对其重心轴的惯性矩;Ea、Ec钢材和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第六章节点构造第一节一般规定第6.1.1条节点构造应做到构造简单、整体性好、传力明确、安全可靠、节约材料和施工方便。第6.1.2条 焊接管必须采用坡口焊,并满足口级质量检验标准,达到焊缝与母材等强度的要求。第6.1.3条 钢管接长时,如管径不变,宜采用等强度的坡口焊缝图 6.1.3(a);如管径改变,可采用法兰盘和螺栓连接图 6.1.3(b) ,同样

20、应满足等强度要求。法兰盘用一带孔板,使管内混凝土保持连续。图6.1.3钢管接长第6.1.4条 钢管在现场接长时,尚应加焊必要的定位零件,确保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第二节框架节点第6.2.1条 根据构造和运输要求,框架柱长度宜按12m或三个楼层分段。分段接头位置宜接近反弯点位置,且不宜出楼面1m以上,以利现场施焊。第6.2.2条为增强钢管与核心混凝土共同受力,每段柱子的接头处,在下段柱端宜设置一块环形封顶板(图6.2.2)。封顶板厚度:当钢管厚度 t 30mm,取 16mm。图6.2.2柱接头的封顶板第6.2.3条框架柱和梁的连接节点,除节点内力特别大,对结构整体刚度要求很高的情况外,不宜有 零

21、部件穿过钢管,以免影响管内混凝土的浇灌。第6.2.4条梁柱连接处的梁端剪力可采用下列方法传递:一、对于混凝土梁,可用焊接于柱钢管上的钢牛腿来实现图 6.2.4(a);牛腿的腹板不宜穿过管心, 以免妨碍混凝土浇灌,如必须穿过管心时,可先在钢管壁上开槽,将腹板插入后,以双面贴角焊缝封固。二、对于钢梁,可按钢结构的做法,用焊接于柱钢管上的连接腹板来实现图 6.2.4(b)。图6.2.4传递剪力的梁柱连接(a)混凝土梁;(b)钢梁第6.2.5条 梁柱连接处的梁内弯矩可用下列方法传递:一、对于钢梁和预制混凝土梁,均可采用钢加强环与钢梁上下翼板或与混凝土梁纵筋焊接的构造形式来实现(图6.2.5 1)。混凝

22、土梁端与钢管之间的空隙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实。加强环的板厚及连接宽度B,根据与钢梁翼板或混凝土梁的纵筋等强的原则确定,环带的最小宽度 C不小于0.7B图6.2.51(c)。对于有抗地震要求的框架结构,在梁的上下沿 均需设置加强环,且加强环与梁件焊接的位置,应离开柱边至少1倍梁高的距离。图6.2.5-1传递弯矩的梁柱连接(钢梁及预制混凝土梁)(a)钢梁;(b)预制混凝土梁;(c)加强环二、对于现浇混凝土梁,可根据具体情况,或采用连续双梁,或将梁端局部加宽,使纵向钢筋连续绕 过钢管的构造形式来实现(图6.2.5-2)。梁端加宽的斜度不小于1/6。在开始加宽处须增设附加箍筋将纵向钢筋包住。图6.2

23、.5 2传递弯矩的梁柱连接(a)双梁;(b)变宽度梁第三节格构柱节点第6.3.1条格构柱的缀材宜用圆钢管,直接和柱肢钢管焊接。除双肢柱和三肢柱的内双肢可采用缀板 体系外,宜采用缀条体系。三肢柱的h/b 不宜大于 2.2(图 6.3.1 1)。图6.3.11三肢格构柱截面型式图6.3.1 2缀材与柱肢的连接采用级条体系时,缀条间的净距a不得小于50mm。当不能满足时,允许缀条轴线不交于柱肢轴线,但偏心距e不得大于d/4;此时,计算中可不考虑此偏心影响(图6.3.12)。缀材长细比不应大于 150o缀材与柱肢的连接焊缝应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 88)的规定计算。格构柱受有较大水平力作用处和运

24、输单元的端部应设置横隔。横隔的距离不得大于柱截面较大宽度的 9倍和8m,否则应增设中间横隔。第6.3.2条单层厂房等截面格构柱,可采用牛腿支承吊车梁(图6.3.2) o图6.3.2等截面格构柱牛腿第6.3.3条单层厂房阶形格构柱,可在变截面处采用肩梁支承吊车梁和上柱(图6.3.3)。肩梁由腹板、平台板和下部水平隔板组成,呈工字形截面。肩梁腹板可采取穿过柱肢钢管和不穿过柱 肢钢管两种形式。当吊车梁梁端压力较大时,肩梁腹板宜采用穿过柱肢钢管的形式。穿过钢管的腹极应以双面贴角焊缝与钢管相连接。不穿过钢管的腹板,应采用剖口焊缝与钢管全熔透 焊接。腹板顶面应刨平,并和平台顶紧,依靠端面承压传力图6.3.

25、3阶形格构柱变截面处构造(图6.3.4)。平台板上应设灌浆孔第6.3.4条支承屋架和构架梁的柱头,可由平台板、肩梁腹板、隔板和加劲!肋等组成图6.3.4边列柱柱端构造第四节桁架节点 第6.4.1条在桁架体系中,受压弦杆和压力较大的腹杆宜采用钢管混凝土构件,其他构件可采用空钢管或型钢。图6.4.1杆件节点连接形式6.3.1条的规定相同腹杆和弦杆可直接连接或借助节点板连接(图6.4.1)。直接连接的节点构造要求与本章第第6.4.2条 上弦节点处应做成平台,以便安放屋面构件 (图6.4.2)。图6.4.2上弦节点第6.4.3条 支座节点可采用如图6.4.3所示的构造,用锚栓和支座相连图6.4.3屋架

26、支座节点第6.4.4条 当桁架跨度超过30m时,可在跨中设置安装节点,并用法兰盘和螺栓连接(图6.4.4)。图6.4.4跨中安装节点第五节柱脚第6.5.1条柱脚钢管的端头必须用封头板封固。钢管混凝土柱脚与基础的连接,分插入式(图6.5.1(a)和端承式图6.5.1(b)两种。插入式柱脚的杯口设计和构造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基础杯口相同。柱脚插入深度不宜小于2倍钢管直径。端承式柱脚的设计和构造与钢结构相同。应注意验算柱与基础连接面的局部受压强度。U i M3图6.5.1柱脚构造 第七章施工及质量要求第一节钢管制作第7.1.1条按设计施工图要求由工厂提供的钢管应有出厂合格证。由施工单位自行卷制的钢管

27、,其钢 板必须平直,不得使用表面锈蚀或受过冲击的钢板,并应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第7.1.2条卷管方向应与钢板压延方向一致。卷制钢管前,应根据要求将板端开好坡口。为适应钢管 拼接的轴线要求,钢管坡口端应与管轴线严格垂直。卷板过程中,应注意保证管端平面与管轴线垂直。根据不同的板厚,焊接 坡口应符合表7.1.2的要求。采用螺旋缝焊接管时,拼接亦应按表7.1.2的要求预先开好坡口。第7.1.3条当采用滚床卷管及手工焊接时,宜采用直流电焊机进行反接焊接施工。第7.1.4条焊缝质量应满足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 83)二级质量标准的要求。表 7.1.2第7.1.5条 应保证钢管内壁与核

28、心混凝土紧密粘接,钢管内不得有油渍等污物。焊缝坡口允许编差城口名招律接卞W馔 峰也9型虢鼻慎 b内闿除*城口福t 始口片役垢口京度d嵯口生式的庄芥边1里自械302164L1311也田hj25牡J0+L1牡131电 H J%注:垫板材质与钢管材质可不相同,宜米用3号钢或20号钢;焊工可进入大管径的钢管内壁进行旋焊。第二节钢管拼接组装12m为宜,也第7.2.1条钢管或钢管格构柱的长度,可根据运输条件和吊装条件确定,一般以不长于 可根据吊装条件,在现场拼接加长。第7.2.2条 钢管对接时应严格保持焊后管肢的平直,焊接时,除控制几何尺寸外,还应注意焊接变形对肢管的影响,焊接宜采用分段反向顺序,分段施焊

29、应保持对称。肢管对接间隙宜放大0.52.0mm,以抵消收缩变形,具体数据可根据试焊结果确定。第7.2.3条焊接前,对小直径钢管可采用点焊定位,对大直径钢管可另用附加钢筋焊于钢管外壁作临 时固定联焊,固定点的间距可取300mm左右,且不得少于3点。钢管对接焊接过程中如发现点焊定位处的焊缝出现微裂缝, 则该微裂缝部位须全部铲除重焊。第7.2.4条 为确保联接处的焊接质量,可在管内接缝处设置附加衬管,其宽度为20mm,厚度为3mm,与管内壁保持0.5mm的膨胀间隙。第7.2.5条格构柱的肢管和各种缀件的组装应遵照施工工艺设计的程序进行。肢管与缀件连接的尺寸 和角度必须准确。组装的质量应符合表7.2.

30、5的要求。钢管组装允许偏差续表7.2.5第7.2.6条 钢管构件中各杆件的间隙,特别是缀件与肢管连接处的间隙应按镀金展开图进行放样。焊接时,根据间隙大小选用合适的焊条直径。肢管与缀件焊接时,焊接次序应考虑焊接变形的影响。第7.2.7条格构柱组装后,应按吊装平面布置图就位,在节点处用垫木支平。吊点位置应有明显标记。第7.2.8条 在各工种之间,或每个工序之间,必须按设计图纸进行自检和互检,并在钢管构件上打上 各自的记号。第7.2.9条 所有钢管构件必须在焊缝检查后方能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蚀处理。第三节钢管柱吊装第7.3.1条 钢管柱组装后,在吊装时应注意减少吊装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吊点的位置应根据钢

31、管柱本 身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经验算后确定。必要时,应采取临时加固措施。第7.3.2条吊装钢管柱时,应将其上口包封,防止异物落入管内当采用预制钢管混凝土构件时,应待管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50%以后,方可进行吊装。第7.3.3条钢管柱吊装就位后,应立即进行校正,并采取临时固定措施以保证构件的稳定性第7.3.4条 吊装的质量应符合表 7.3.4的要求。钢管柱吊装允许偏差表 7.3.4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1立柱中心线和基础中心线5mm2立柱顶面标高和设计标高+ 0mm , 一 20mm3立柱顶面不平度5mm4各立柱不垂直度l长度的imo ,最大不大于 15mm5各柱之间的距离间距的6各立柱上下两平面

32、相应对角线差1长度的 必口 ,但不大于 20mm第四节 管内混凝土浇灌第7.4.1条管内混凝土可采用泵送顶升浇灌法、立式手工浇捣法或高位抛落无振捣法。第7.4.2条泵送顶升浇灌法:在钢管接近地面的适当位置安装一个带闸门的进料支管,直接与泵车的 输送管相连,由泵车将混凝土连续不断地自下而上灌入钢管,无需振捣。钢管直径宜大于或等于泵径的两倍。第7.4.3条 立式手工浇捣法:混凝土自钢管上口灌入,用振捣器捣实。管径大于350mm时,采用内部振捣器(振捣棒或锅底形振捣器等)。每次振捣时间不少于 30s, 一次浇灌高度不宜大于2m。当管径小于350mm时,可采用附着在钢管上的外部振捣器进行振捣。外部振捣

33、器的位置应随混凝土浇灌的进展加以调整。外部振捣器的工作范围,以钢管横向振幅不小于0.3mm为有效。振幅可用百分表实测。振捣时间不小于1min。一次浇灌的高度不应大于振捣器的有效工作范围和23m柱长。第7.4.4条立式高位抛落无振捣法:利用混凝土下落时产生的动能达到振实混凝土的目的。它适用于管径大于350mm,高度不小于 4m的情况。对于抛落高度不足 4m的区段,应用内部振捣器振实。一次抛落的混凝土量宜在0.7M左右,用料斗装填,料斗的下口尺寸应比钢管内径小100200mm,以便混凝土下落时,管内空气能够排出。第7.4.5条 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设计等级计算,并通过试验后确定,除满足强度指标

34、外,尚应 注意混凝土坍落度的选择。对于泵送顶升浇灌法和立式高位抛落无振捣浇灌法,粗骨料粒径可采用0.53cm,水灰比不大于0.45,坍落度不小于15cm,对于立式手工浇灌法,粗骨料粒径可采用 14cm,水灰比不大于0.4,坍落度24cm;当有穿心部件 时,粗骨料粒径宜减小为 0.52cm,坍落度宜不小于15cm。为满足上述坍落度的要求,应掺适量减水剂。为减少收缩量,也可 掺入适量的混凝土微膨胀剂。第7.4.6条钢管内的混凝土浇灌工作,宜连续进行,必须间歇时,间歇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终凝时 间。需留施工缝时,应将管封闭,防止水、油和异物等落入。第7.4.7条 每次浇灌混凝土前(包括施工缝)应先浇

35、灌一层厚度为1020cm的与混凝土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以免自由下落的混凝土粗骨料产生弹跳现象。第7.4.8条当混凝土浇灌到钢管顶端时,可以使混凝土稍为溢出后再将留有排气孔的层间横隔板或封 顶板紧压在管端,随即进行点焊,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 50%后,再将横隔板或封顶板按设计要求进行补焊。有时也可将混凝土浇灌到稍低于钢管的位置,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50%后再用相同等级的水泥砂浆补填至管口,并按上述方法将横隔板或封顶板一次封焊到位。第7.4.9条管内混凝土的浇灌质量,可用敲击钢管的方法进行初步检查,如有异常,则应用超声波检 测。对不密实的部位,应采用钻孔压浆法进行补强,然后将钻孔补焊封固。

36、附录一柱的计算长度系数无侧移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g附表1.1K1K200.050.10.20.30.40.5123451020OO01.000.990.980.960.940.930.920.870.820.790.770.760.730.710.690.000149525013026950.990.980.970.950.940.920.910.860.810.780.760.750.720.710.690.10115064744646140.20.980.970.960.940.930.910.900.860.800.770.760.740.720.700.680.31126186078

37、081590.960.950.940.930.910.900.890.840.790.760.740.730.710.690.670.44560631657971690.50.940.940.930.910.900.880.870.830.780.750.730.720.700.680.671901629844698171230.930.920.910.900.880.870.860.820.770.740.730.710.690.670.6656839763470938340.920.910.900.890.870.860.850.810.760.730.720.710.680.670.65

38、5246186535810516100.870.860.960.840.730.820.810.770.720.700.680.670.650.640.6220570643349487406OO0.820.810.800.790.780.770.760.720.680.660.640.630.610.600.590475445963885300.790.780.770.760.750.740.730.700.660.640.620.610.590.580.561487678430563180.770.760.760.740.730.730.720.680.640.620.610.600.580

39、.560.553609901885110850.760.750.740.730.720.710.710.670.630.610.600.590.570.550.540487890786120860.730.720.720.710.700.690.680.650.610.590.580.570.540.530.522611135453009710.710.710.700.690.680.670.670.640.600.580.560.550.530.520.516156781031887520.690.690.680.670.670.660.650.620.590.560.550.540.520

40、.510.50949913660856420注:表中的计算长度系数 ”值系按下式算得:司 +侬 胃,而西+3 闻,+值词 m皆+r国(TK1、K2分别为相交于柱上端、柱下端的横梁线刚度之和与柱线刚度之和的比值。当横梁与柱较接时,取横梁线刚度为零。对底层框架柱:当柱与基础较接时,取K2= 0;当柱与基础刚接时,取 K2=oo0有侧移框架的计算长度系数g附表1.2K2K100.050.10.20.30.40.512345102080OO6024.463.423.012.642.642.332.172.112.082.072.032.022.000.056.024.163.472.862.582.312.312.071.941.901.871.861.831.821.800.14.463.473.012.562.332.112.111.901.791.751.731.721.701.631.670.23.422.862.562.232.051.871.871.701.601.571.551.541.521.511.500.33.012.5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