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义门观后感范文5篇700字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55456390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郑义门观后感范文5篇7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郑义门观后感范文5篇7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郑义门观后感范文5篇7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郑义门观后感范文5篇7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义门观后感范文5篇700字(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郑义门观后感范文5篇700字 郑义门观后感1星期五晚上八点,我按老师的要求准时收看动画片郑义门。不用说,我是多么激动,多么兴奋啦!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是由朱元璋皇帝赐名的,出过173位官吏,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遗址。郑家家风严明,时称义门郑氏,故又名郑义门.今天,我收看的是第六集俭以持家。讲的是少年郑栋和他的母亲陈荷去舅舅家做客。舅舅见他穿着布衣,有点寒酸,便送他一套家里孩子没穿过的绸锻新服,可郑栋拒绝了。母亲陈荷说:穿了新衣服,就想着要新鞋,新帽了。衣服只要干净,布衣一样的能穿.郑栋告诉他们:郑氏家规中规定未满二十五岁是不能穿绸锻华服的.一眨眼就到吃饭的时候了,舅妈夹了一块肉给郑栋,可郑栋

2、拒绝了舅妈的好意,并告诉舅妈:郑氏家规规定不到初一、十五是不能吃肉的,要学会勤俭持家。舅妈说:现在没人看见,吃一块不要紧。可郑栋抵制住诱惑,坚绝不吃。看完这集故事后我感慨不已。郑栋小小年纪就能严守家规,不讲吃不讲穿,懂得勤俭持家,我和郑栋比起来可就差远了!妈妈曾经把姐姐穿小的衣服拿给我穿,虽然衣服还很新,可我嫌弃是姐姐穿过的衣服,非要买新衣服不可。而且我还经常扯着妈妈给我买零食吃,家里的零食一吃完我就迫不及待的要妈妈上街跟我采购。有些零食吃了一半扔一边,拆开新的一包又吃。妈妈经常批评我浪费不懂得节约,可我总是当耳旁风,觉得无所谓。从现在起,我要向郑栋学习,讲朴素,讲节约,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一

3、个不挑剔,不浪费,勤俭节约的孩子,为父母着想,不大手大脚花钱。郑义门观后感范文5篇700字郑义门观后感2郑义门是一部以郑氏规范为主题的廉政教育片。剧中对浙江郑氏家族恪守祖训、守德明理的故事进行了形象系统的阐释。其采用的动漫形式也将儒家艰深抽象的道德哲学以最平实的方式介绍给了观众。总体来说,郑义门对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中孝悌、廉敬观念的再普及和再发展有其积极意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孝廉文化也对中共中央大力反腐败的壮举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素以道德教化见长于世。自孔子“仁”观念的提出,至于孟子“义”观念的发展,中华民族即形成了以“仁义”为本的道德传统。虽历经千年,虽历尽坎坷,但“仁

4、义”始终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代言,紧持“仁义”信念的人始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家训家规作为重要的道德教化手段得到了极大发展,比如最著名的颜氏家训,乃至于我们谈到的郑氏规范。中国儒家文化认同“修齐治平”之道,认为“国”由一个个“家”组成,并且认为“家齐而后国治”,相对于爱国,爱家是更为基本的要求。从汉代“举孝廉”之制到明清“忠臣求于孝子家”,无不体现这种思想,即是:爱有差等,身之不修不可齐其家,家之不齐不可使国治,国之不治不可平天下。这种思想体现儒家对于人性的特殊理解,其后续发掘对于反腐倡廉伟大事业必将有极大助益。反腐倡廉伟大事业是一项长期工作,很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达

5、到理想的结局,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制度法律这样的硬手段,也需要道德教化这样的软手段,并且最理想的结局应该是软手段的胜利。孔子曾讲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所以,对于郑义门所体现道德教化的学习和宣传必将是长期的,其收效必将是缓慢的,但其最终结果也必将是最光明的。当然,对于郑义门中体现的“廉敬”文化的学习也不能生搬硬套。孔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当今社会是现代社会,而“现代”所蕴含的最重要的意义是对人的尊重。所以,“道德强权”、“以礼杀人”这样的极端现象也该引起高度重视,道德教化应永远立足于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格独立的底线上。郑义门观后感3这是一抹

6、恬静而灵秀的风景。春的红,夏的绿,潜藏着清幽的香,按捺不住地流淌。白的墙,灰的瓦,青的路,拱的桥,精致着和风中的江南。这是一道猜测不息的谜题。寻常百姓,被当朝皇帝亲自赐封为“江南第一家”;普通人家,却留下无数惊绝动人的传奇佳话。这是一种跨越千年的影响。孝的高洁,义的醇美,自打从那户郑姓人家飘然而出,便从未离开过这片民风淳朴的土地,至今依然在浦江县那幽远的小镇里口耳相传这,就是名冠天下的“郑义门”。深远的郑义门,以独特的家仪著称于世。所谓“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因为礼仪,德义之花开始了愈加优雅淡定的绽放。抚摸着那口悬挂在孝友堂左侧的大钟,耳边仿佛响起悠远而又熟悉的钟声。那是当年郑义门每

7、天都会响起的钟声。透过这历史深处传来的钟声,郑氏家族几百年前生活的场景在眼前依稀清亮起来。那是每逢初一、十五的.早晨,天刚蒙蒙亮,郑家祠堂的大钟就会“当当当”地响了起来。刹时,悠远的钟声传遍了整个村庄。二十四声之后,人们衣着停当。钟声很快又是连续四下,于是各房之中便齐齐传出了汲水盥洗之声。不多时,铜钟再次击起。八响之后,千百人迎着钟声,按着长幼,排队进入了村子的最中心宗祠。宗祠的有序堂上,家长早已正襟危坐。族人们男左女右,分别伫立堂下。这时,座中站起一个十多岁的童子,出列来到堂上,朗声背诵族中世代相传的祖训:“听、听、听,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听

8、、听、听,不要徇私情以妨害同居的大义,不要怠慢懒而荒废你的事情,不要放纵奢侈受到上天的惩罚,不要横生是非而扰乱家门的清静,不要沉溺酒色而乱了你的本性。念念不忘祖先的训诫,关系到家族事业的兴盛。言之再三,尔宜深戒。听、听、听!”。诵毕训诫,众人起身,向家长一揖,复分左右,会揖而退。浦江郑氏,就在这井然的钟声里有序地生活了几百年;浦江郑氏,就是通过这种严格而周备的礼仪,经世不息地教化自己的子孙,让忠孝礼义廉耻深深地印入每个人的脑海,潜进每个人的思想底层;浦江郑氏,就是这样诠释了一个平凡的社会单元对于大同社会的理解,为后人树起一个廉洁德治的典范。郑义门,一个遥远的故事,那合众生活的热闹场景历经三百多

9、年的岁月沧桑,终于悄然隐退,藏入历史苍茫的暮霭。然而,它的存在,在中华家族发展史上划下了浓重的一笔。“家”,始终是中华民族心理积淀中最难释的情结,也是人类认识自身发展流变的一方坐标。毋庸置疑,郑义门在这方坐标中走出了一段醒目的轨迹。它的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族训,以及极具特色的礼仪教化,映射着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的演变历程,表达着儒家礼仪美德治家的功能样态。郑义门几百年来凝聚而出的优秀文化,并没有随着光阴的流逝而淹灭,它依然活跃在当今郑氏后裔的基因里,流淌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血脉中。如今,人们在这里寻古探幽,思索感悟,汲取精神养分,向着更加灿烂的明天。郑义门观后感4在连续的几天里,我在爸爸妈妈的陪伴

10、下,观看了廉政动画片郑义门,很受教益,不妨写出来与大家交流。郑义门写的是明朝朱元璋时候郑家的事情。当时的郑家,自南宋建炎以来已历九世,家族人口达到三千多,并且一直聚族而居,没有分灶分家,靠的就是郑家老祖宗留下的168条家规管理家族一切事务。譬如说,郑家人不许在外,小孩出门不许坐车,别人送你金银珠宝不能收记得其中的一个故事,就是郑家子孙郑栋和他妈妈去舅舅家做客的情节。在舅舅家,舅妈拿来一件丝绸衣服给郑栋穿,郑栋连连摆手说:郑家家规规定了,未满25岁的人不能穿丝绸衣服。他推辞不受。舅妈又拿来一挂珍珠项链,要给妈妈戴上,妈妈情急之下要郑栋说说郑家家规里是怎样要求的,郑栋一口答出:亲戚之间不能送贵重的

11、礼物。郑栋帮妈妈巧妙地化解了待人接物的困扰。不知不觉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亲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开心地吃起饭来。这时舅妈夹起一块红烧肉要给郑栋吃,郑栋摇摇头说:郑家除了初一和十五外,其他日子不许吃肉。这是为了让孩子体会到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郑栋妈妈解释到。到了该回家的时间了,舅舅准备好马车送行,可小郑栋推辞道:郑家家规里有三十里以内,不许坐车,只能步行。舅妈怜惜地问:你能走得那么远吗?小郑栋自信地点点头,达到行.在回家的路上,尽管累得不行,但他还是坚持走回家,还帮助、教育了另外一个跟他年龄相仿的小男孩呢!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自己和周围的孩子。我们这些生活在甜言蜜罐里的新一代,吃精细食品,穿戴时

12、髦名牌,每天车辆接送,过年还嫌收的压岁钱少所有这些都是不好的行为,与数百年前的小郑栋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差远了,一个是勤俭节约,一个是奢侈浪费,我羞得无地自容。看了这部郑义门教育片,我深受教育,我决心从现在起,做一个像小郑栋那样的好孩子,知荣辱、明是非、懂礼仪,向上向善,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郑义门观后感5求学时曾听过老师讲这么一句话,法律令行禁止,告诉我们何为不可为,定的是下限;道德则鼓励我们行应为,定的是上限。道德在社会行为规范中对法律的补充。郑义门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颇具“依法治国”的思想,欲以一本大明律约束人心,修德敬业,而大臣宋濂指出治国之要,在乎民风,民风之本,在乎家风。民风,说到

13、底就是这个社会的整体道德风气。近年来,从各种传媒报道中我们能感受到的中华传统美德越来越少,感受最多的是“冷漠”二字。广东“小月月”事件,各地老人摔倒无人扶的尴尬场面不停地敲打着人们的内心,越来越多的人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成处事教条,这些冷漠的人、冷漠的事、冷漠的心并不触犯任何法律法规,却让整个社会变得冷冰冰。但我想有些事我们应该做,而促使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的不是法律冰冷的条文,而是道德从内心深处推动人前行的力量,使人温暖的力量。“民风之本,在乎家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决定民风。而家风从何而来?这里请容我添加一句:“家风之本,在乎党风”,加强党风建设,让党风吹进家庭,吹入社会,以党风正家风,以家风正民风,让民风温暖冷漠的心,温暖这个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