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大自然之美》教学设计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55385840 上传时间:2022-02-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感受大自然之美》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感受大自然之美》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感受大自然之美》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感受大自然之美》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受大自然之美》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感受大自然之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十二课的第一框内容,主要帮助学生感受美丽的大自然,增进亲近大自然的情感,在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之美的同时,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让学生了解鉴赏自然美的方法。本节课内容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美丽的大自然”,分别从“神秘的宇宙”、“奇妙的生物世界”、“秀丽的自然风光”描述了大自然之美,让学生感受美丽的自然;第二部分分别从观赏的距离、角度、时间、想象力来鉴赏自然之美,让学生掌握鉴赏自然之美的方法。【学情分析】人类与大自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人为了生存

2、与生活,常常忽视了自然美的存在,更有甚者肆意地掠夺、破坏等。面对种种残忍场景,唤醒全人类对自然界的关注,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更是青少年一代从小就应该确立的一种基本观念。因此,通过这一框题的教学,使学生明白人类来自大自然,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我们的很多知识与能力都是大自然赋予的,为了我们的将来,必须从小养成欣赏自然、爱护自然、感激自然的良好行为习惯。【设计思路】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地走进大自然,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借助自主探究交流环节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的基础上依据学生掌握的程度进行思维互动,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随后进行课堂检测环节,进一步夯

3、实基础,达到预期效果。【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感受大自然之美。(2)初步掌握鉴赏自然美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2、过程与方法(1)在多媒体课件创设的情境教学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2)借助直观的图片、教学素材了解鉴赏自然美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之美,增进亲近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2)养成鉴赏自然风景的能力,培养热爱自然风光的美好感情。【教学重、难点】了解鉴赏大自然之美的方法,提高鉴赏自然美的能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多媒体展示法 重点指导法【学法指导】投情入境 自主探究 赏析归纳【课前准备】搜集有关大自然美景的图片与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4、:一、如诗如画赞自然,我听我醉诉情怀。1、多媒体播放配乐诗朗诵梦想拥有大自然的浪漫大自然的浪漫总让人冲动五月的雨同样富有激情涌入大地的怀抱洗涤万物的心灵飘落的花瓣是春的缩影幼嫩的果子是夏的起程风起云涌缠绵着季节的变换电闪雷鸣奔腾在宇宙的胸怀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浪漫冲动激情让人留恋回味人的收获是雨后的清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多少个梦想让大脑膨胀年少青春永恒是生活的象征也是生命的历程春夏秋冬枝繁叶茂风花雪月蓝天白云山川河流电闪雷鸣都是大自然浪漫的资本我们梦想着拥有只管让五月的雨浸透全身用炽热的心煮沸这春天最后的雨化作一股蒸气富有激情和大自然一起浪漫诉说情怀2、情境感悟:请同学们结合诗文朗诵,谈谈此时

5、自己的心灵感触。3、娓娓道来: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我们对大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板书:感受大自然之美)二、秀丽美景千帆过,我看我感万木春。活动一:1、课件展示图片:第一组图片“恒星、行星、星云以及彗星”等第二组图片“动物、海洋生物”等第三组图片“山川河流、高原草地”等2、自主交流归纳自然美的表现:(神秘的宇宙;奇妙的生物世界;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活动二:1、展示自我搜集的图片与资料说一说:推荐图片与资料的原因与想法。三、赏心悦目五彩画,千言万语总是情。活动三:1、美景欣赏2、合作探究:议一议:大自然对我们的身心发展有何好处?3、畅

6、所欲言:A、无穷的精神享受B、带给我们欢乐,陶冶了我们的情操C、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D、提供了生存空间四、旅游景点话彬县,我手我心颂家乡。活动四:1、走进彬县:展示旅游景点图片“大佛寺、石龙窝、侍郎湖、娑罗树、龟蛇山、太极湾”等。2、邠州十二景资料:邠州十二景:邠地历史悠久,贤哲辈出;山川灵秀,风光旖旎。古时为周族发祥之地,最早可上溯到仰韶文化中晚期。距今约四千年左右,姜嫄、后稷在此生息,中间经夏末商初公刘居豳,至商朝后期太王古公亶父在此立国。据地方志载,邠地原有八景,首推庙宇道观,其次林木山麓,八景中虽然列有寺庙庵观、山河形胜等风景名胜,但对先哲芳踪略而不记,后世达人君子、明哲之士,认为八

7、景不足为古邠风物、文明之象征。为修饰郡邑,寓佳境于古迹,将“古邠八景”重新修定为“邠州十二景”,誉为“豳之胜概”而载入方志,遂称为一州之伟观流传于今。“邠州十二景”依次为:豳山仪凤、周墓蟠龙、履坪春草、隘巷朝烟、皇涧流云、漆溪映月、薇山武幕、蒲谷书斋、西湖晚照、龙窝灵雨、山泉鸣玉、明岨翬金。3、写一写:我们美丽的家乡-彬县(诗、词、文均可)4、学生交流展示!5、收获平台:这节课我发现了 。这节课我赞美了 。 这节课我感受了 。 五、一点一滴汇成海,检测平台总相伴。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诗描写的景色有( )宇宙之美 生物界之美 自然风光之美 劳动之美A、 B、 C、 D、

8、2、大自然内容丰富,有神秘的宇宙、奇妙的生物世界、美景如画的秀丽风光,它给我们的感受是:( )给我们精神享受 没有什么美与不美 带给我们快乐 陶治我们的情操 丰富我们的知识A、 B、 C、 D、3、山水是大自然的杰作,人们常寄情于山水之间,并把所思所悟付之于诗词文章。历代不少的名篇佳作就是人们对山水的赞美歌颂。下面诗句中不属于表达人们赞叹自然之美的有(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六、老师寄语:浩瀚神秘的宇宙星空、绚丽多姿的生命世界,自然美无处不在,不禁赞叹:江山如此多娇!大自然给我们提供

9、了无限宽广的审美领域,让我们心怀感恩,用我们的眼睛,发现身边的美。第二课时:教学流程:环节一:此情此景皆自然,相得益彰有区别。情境一:1、比较下列两组图片,找出差异第一组:星空、大海、山川-(未经人类直接改造)第二组:园林、冰雕、秧苗-(经过人类直接加工改造)2、自主完成:依据自然美的分类,比较我们家乡的美景。环节二:赏诗观画论差异,千思万虑找方法。情境二:1、说一说:自己平时都是怎样观察大自然的。2、亲近古人: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想一想:这两句诗对我们鉴赏自然风景有什么启示?4、学生小结:角度与距离。情境三:1、走进西湖:多媒体展

10、示西湖美景。2、体会“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3、四季风光赏析。(图片)4、四季山川之比较(文本与图片)春山淡雅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5、议一议:同是写山,四季之山的特点一样吗?这些对我们鉴赏自然美有何启发?6、学生归纳:时间情境四:自主实践,合作交流。1、就某一处景致,谈一谈自己站在不同角度以及不同时间段里去欣赏,感受一样吗?说一说欣赏效果。2、合作探究:鉴赏大自然美时,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图片:天马望日、人鱼出海、猴子观海等)3、交流亭:(自主归纳总结)(1)鉴赏自然美,要注意角度、距离、时间。(2)鉴赏自然美,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情境五:综合实践:如何

11、欣赏长城之美?1、展示相关图片2、长城蜿蜒千里,气势雄壮,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斗争和历史的见证,长城的雄伟,是我们民族的象征。3、学生交流,探讨鉴赏之法。环节三:名人名言记在心,忠言逆耳利于行。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_罗丹环节四:字字句句常铭记,谆谆教诲永难忘。课堂小结:1、感受大自然的美2、怎样鉴赏大自然的美(1)自然美是我们经常能够欣赏和感觉到的,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审美领域。(2)美的自然对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对象;另一种是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3)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观赏的距离,角度,时间;还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4)自然

12、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以此为基础领悟了人类在改造自然中的伟大力量,我们对自然美的理解会更深刻。环节五:争先恐后抢先锋,你言我语论英雄。(一)、单项选择题 1、苏州园林、哈尔滨冰雕、长江三峡风光都属于( )A未经人们直接改造的自然对象B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自然对象C世界文化遗产D我国传统艺术2、青岛崂山的景观“金蝉石”“石老人”等等,近看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石头,但离开一定的距离来看,就像金蝉眺望月宫、老人屹立海边。这说明( )A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观赏的距离B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观赏的角度C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观赏的时间D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观赏的距离、角度、时间,还有发挥人们的想

13、象力(二)、不定项选择题1、大自然美在哪里?我认为( )A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无穷。B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C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D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带给我们欢乐,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2、下列古诗描述的景色中,属于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风光有( )A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三)、2011年山东胶南杜鹃花会于4月3日举行,节庆主题:杜鹃花海,云腾胶南。杜

14、鹃花会将主打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的旅游活动,突出“简约、时尚、动感、绚丽”的花卉特色,用杜鹃花这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向大青岛和各方宾朋发出邀请。学校准备组织参加活动:请你说明欣赏杜鹃花海需要哪些技巧?请你为参加这次活动提供理由。环节六:老师寄语山水是大自然的杰作。对山水的感受,反映了人们欣赏自然界美景、品味自然界事物的趣味,这正是人们生活情趣的表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一起走进大自然,在感受大自然无尽的美中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环节七:作业设计1、口头作业:(1)古人将自己对大自然之美的感受常赋予诗句之中,课后请你积极行动起来收集以下关于描写春天、月亮、荷花、山水、细雨与冬雪的诗句

15、,与同学们交流。(2)向自己的朋友介绍家乡的一处景致。2、书面作业:(1)材料分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垂柳是多么平常的植物,但作者贺知章却留下了千古名篇。问题一:作者在欣赏自然风景时注意到了什么?问题二:我们在鉴赏自然风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问题三:你的家乡有哪些自然美景?请选取两处加以描述。(2)情景分析:情景一:小时候的我因为生长在农村,可以不受束缚,毫无顾忌地直往村外的山坡上冲。那里原汁原味的“美味”可多了,山稔子黑透红,散发着逼人的香气;山葡萄就像串串诱人的黑珍珠,任你挑选走累了,躺下来吧,大自然的毛毯是最舒适的。用心去聆听大自然绝妙的

16、合唱:婉转动听的歌唱,还有叮叮咚咚的泉语。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问题一:在“我”与大自然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情景二:长大后的我,再也找不到童年的乐园。人们开垦荒田,树没有了根基,只留下一个个的树桩;小河干涸,土地裸露,风沙入侵,淡水缺乏,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还有春天的反季节雪灾我在想:一个没有思维的自然,都能做出如此强烈的反击,为什么我们人类却不曾反省?问题二:大自然为什么会愤怒?板书设计:感受大自然之美 自然美的表现(宇宙、生物、自然风光)1、美丽的大自然 自然美的益处(丰富知识、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无限欢乐、丰富了精神生活) 角度2、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 时间 人们的想象力 距离教学反思

17、:本节课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是美丽的大自然,二是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其中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了解鉴赏大自然之美的方法,如果就教材提供的访谈来展开教学,显然与我们学生的实际不符,往往是教师津津有味,学生索然无味,因而想让学生自己掌握鉴赏方法并达到预期效果,就应该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用生活中的图片创设情境,进行多元化、多层面的活动设计,给学生提供多种自主思考和交流的平台,引领学生从合作探究中感悟大自然的魅力,从而更加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进而达到情感教育。感受大自然之美这节课设计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深层次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自主探究、自我体验和自我

18、感悟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值得发扬之处:1、教学设计情境化,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气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扩大教学资源,而且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体现了多媒体教学与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同时,课件的充分利用还更好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增强了感染力,使教学一直在有趣、有序、有效中进行。 2、教学环节多样化,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本节课体验式、探究式、交流式方法贯穿教学始终,为学生顺利到达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彼岸做了很好的铺垫。3、教学图片生活化,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感受大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增强

19、了对自己家乡自然景致的喜爱之情。4、教学语言激励化,适时地鼓励与肯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5、作业设计上既有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又有书面作答的强化;不仅突现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而且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存在问题:在小组合作交流环节,部分学生参与不积极,展示时声音小,语言组织不到位,有待提高。今后教学中,在学生交流时要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尽量照顾到学困生,指导他们大胆发言,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节课使我感受到了改变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得到良好效果的快乐,也看到了学生那种渴望创新、探索的急切心理,这一切对于我在以后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基础。我会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和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