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复习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379797 上传时间:2022-02-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心理学复习题(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1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 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2范型:是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3人格结构:是研究气质、性格、能力以及个人活动倾向性等心理特点如何相互联系、相 互作用构成一定的组织模式。4人格理论:是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用来组织人格研究材料,解释和说明人格、人性、 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条件以及阶段等理论问题,以反映人格心理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并 提出可验证的理论假设和启发人格研究的新观点、新方法。5人格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6. 生

2、的本能:它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能所提供的能量称为埃罗斯, 埃罗斯代表爱和 创造的力量。7. 里比多:即为广义的性,就是一切寻求快感的潜力,泛指心理活动的能量。8. 无意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9. 潜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 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 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10. 意识:人格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组成。11.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12.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13.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

3、的部分,它是个体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 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14. 停滞:心理障碍可以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和延缓,这种现象称之为停滞。15. 倒退:由于早期阶段发展停滞是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危机 和挫折时,他很有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一过程称为倒退。16. 压抑: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17. 自由联想法:就是让患者处于身心放松状态,鼓励其说出脑海里涌现的任何思想观点或 感情经验。18. 梦的分析:佛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潜意识现象,是潜意识愿望经过伪装后的象征性的 满足,实质就是本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一种变形的满足。19

4、. 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包括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20. 集体潜意识: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 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21. 生活风格: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成为“生活风格”,这是一种标识个体存在 的独特方式。22. 创伤范式:佛洛伊德早期在运用催眠术和疏导法治疗神经症时发现, 如果病人把内心的 “创伤”倾吐出来,病症就会消失,这就是创伤范式。23. 内驱力范式:佛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其中内驱力 与本我对应,内驱力是人格发展的动力。24. 自我范式:把自我看成是人格结构

5、,当中相对独立的部分。25. 角色混乱:是指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26. 显在焦虑:这是对显在危险的反应,产生情景性神经症。27. 基本焦虑:指人将基本敌意泛化到一切人甚至整个世界,从而感到世间的一切事物和一 切人都是潜伏着的危险因素。28. 特质:是一种概括化了的行为方式,具有个体特征,并且人际之间有很大差异,它是一 种实在的和具有决定意义的神经心理结构。29. 机能自主性: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为的那些原因。30. 根源特质:是隐藏在表面特质,是人格的内在因素,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 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31. 共同特质:一个社区或一个

6、集团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特质。32. 动力特质:是促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去行动,它是人格的动力性因素。33. 正强化:呈现正强化物可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象。34. 负强化:撤去负强化物可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象。35. 观察学习:它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 仿学习。36. 替代强化:榜样的行为是否受到强化,受到什么样的强化,并不一定影响模仿者的行为 学习,这时候的强化对于榜样而言,则是一种间接强化,又称替代强化。37.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38. 强化物: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强化也就是内驱力的降低,任何能够导致内驱力降

7、低的刺激 就是强化物。39. 约拿情节:在我们的社会中,如果一个聪明的人说:“我是十分聪明的”。就会冒犯他人, 引起对立、敌意、打击。于是,优秀的个体一般要学会像变色龙一样掩饰自己,贬低自己来避 免他人的攻击,就像圣经上的约拿一样,这种情节称之为约拿情节。40. 自我概念:代表对自我感知的一种组织化和一致性的模式,它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 的全部经验。41. 移情:从另一个人的观点对他的问题进行理解,从那个人的内部参考模式出发。42. 高峰体验: 人们会产生某些基本的认识与感受,如爱的体验、审美感知、创造等,这些认 识与感受以及所有其他最高程度创造和成就的时刻,称之为高峰体验。43. 场依存场

8、独立性:主要依据视野线索来做出判定的倾向称为场依存性;主要依据身体 经验线索来做出判定的倾向称场独立性。44. 原型:就是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45. 图式:是帮助我们感知、组织、加工和利用信息的一种假想的认知结构。46. 人格测量: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在人的行为中起稳定的调节作用的心理特质和行为倾 向进行定量分析,以便进一步预测个人未来的行为。47. 投射:是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心理特征无意识地反应在对事 物的解释中的心理倾向。48. 主体统觉测验:即TAT是一种窥探受测者的主要需要、动机、情绪和人格特征的方法。49. 人格障碍:亦称变态人格,是一种人格异常,

9、由于其人格的异常而妨碍其人际关系,甚 至给社会造成危害,或给本人带来痛苦。50. 行为疗法:是运用行为主义学派根据实验得出的学习原理, 治疗心理疾病和障碍的技术。51. 认知疗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 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52. 人格教育:是一种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 教育。53. 素质:指人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是个体在遗传体质与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影 响、教育以及个人实践中形成起来的那些稳定的、基础性的身心特点的综合。54.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上,智能以及情感上

10、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 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55. 心理治疗: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已经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专 门的调节,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56.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57. 行为改变法:其理论依据是行为主义关于行为强化的学习理论,根据这种理论,通过奖 惩等强化手段可以建立某种新的良好行为,或者消除某种不良行为。简答题:1. 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答:即为人格的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人格 体现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每个人的人格都是不相同的, 而且人格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先天与

11、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2. 简述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答: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观察与描述;第二阶段为理论 与假设;第三阶段为检验。3. 简述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 答: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有:精确性;可检验性;概括能力;简洁性;逻辑一致性;有用性。4. 简述佛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基本观点。答:佛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说有一个发展过程, 早期他认为人格是由不同意识水平的三个部 分所组成,这就是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他认为是人格最表层部分,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 识之间,无意识是最深层部分;后期他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部人格结构说,本我即原 我,是指原始的自我;自我即

12、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5. 简述佛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答:佛洛伊德将人格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01岁);肛门期(23岁); 性蕾期(36岁);潜伏期(612岁);生殖期(12成年)。6. 简述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答: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也是一种整体人格结构理论,他把人格的总体称为“心灵” 。认为 心灵包括一切有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及行为,它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个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7. 简述荣格的心理类型学。答:荣格把态度类型划分为内倾和外倾,把功能类型划分为: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 把态度类型与功能类型

13、组合起来,有八种: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外倾直觉 型、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内倾感觉型、内倾直觉型。8. 简述阿德勒的个体发展理论。答:阿德勒认为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 但这种社会性又带有一定的先天潜意 识因素,因此阿德勒的心理发展理论是一种意识与潜意识的相互作用理论。阿德勒提出了“创 造性自我”的概念,他认为创造性自我使人按照自己选定的方式建立起独特的生活风格。9. 简述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 答:阿德勒指出,可以通过人们的职业选择,参与社会活动和爱情婚姻这三大任务的解决情况 来衡量其社会兴趣的发展状况。缺乏社会兴趣的人会产生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 优越情结和自 卑情

14、结。他还根据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兴趣表现的特点, 把人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统治支配 型;二是索取依赖型;三是回避型;四是社会利益型。他认为:前三种类型的人的社会兴趣 和生活风格都是错误的,只有第四种类型的人具有正确的社会兴趣和健康的生活风格。10. 简述霍妮有关神经症的人格类型说。答:霍妮继承了佛洛伊德的人格动力学的观点, 认为需要决定人格,神经症的需要决定神 经症的人格,她提出了著名的神经症人格理论,归纳了三种神经症的人格类型:趋向他人(依 从型)、反对他人(敌对型)、逃避他人(退缩型)。11. 奥尔波特特质论中自我统一的八阶段有哪些?答:奥尔波特特质论中自我统一的八个阶段是: 躯体自我感觉(1

15、 岁),自我同一性的感觉 (2岁),自尊的感觉(3岁),自我扩展的感觉(4岁),自我意向的感觉(46岁),理性运 用者的自我形成(6岁),追求自我的形成(12岁青春期),作为理想者自我的形成(成年)。1 2.在日常生活中,有人会表现出与其特质不一样的行为或习惯,这种现象如 何解释? 答:行动甚至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 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按照奥尔波特的理论框架可能 有三种解释:一种特质在每个人身上不是都具有相同程度的整合;同一个人也可能具有相 反的特质;在某些情况下,人的行动只是短暂地不符合特质,因为刺激情境或一时的态度转 变左右了他。13.简述建立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则。答:斯金纳提出了两条原则

16、:任何反应若有强化刺激随后呈现,都会具有重复出现的倾 向;强化刺激可以是增强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任何刺激物。1 4.简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的过程。答:班杜拉将观察学习的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强 化和动机过程。15.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我效能感。答: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例如:一个人相信勤 奋刻苦、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取得好成绩,从而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好评。16. 简述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答: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它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 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叫替代学习、模仿学习。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

17、效率高,错误率低。 班杜拉发现,立榜样、树标兵、杀一儆百、杀鸡儆猴都是利用替代强化来对观察习得行为表现 与否实施社会影响的常用办法, 榜样的呈现方式是身教和言传;观察学习的过程划分为注意过 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17. 简述多拉德和米勒的学习的四个要素。答: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学习的发生离不开四个要点,它们是:内驱力,是指迫使有机会行 动的任何一种强烈的刺激;线索,是一种指导有机体选择行为的方向的刺激;反应,既可以是 外显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是内部的心理活动;强化,就是内驱力的降低。18. 简述高峰体验的含义和作用。答:人们会产生某些基本的认识与感受,如爱的体验,父母情感体验

18、,审美感知,创造体 验,治疗中或思想上的顿悟等,这些认识与感受以及所有其他最高程度创造和成就的时刻,称 之为高峰体验。其作用是:它可以而且目的确具有一些严格意义上的疗效,能够消除病症; 它可以朝着一个健康的方向改变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 它可以多种方式改变一个人对他人 的看法,以及他与他们关系;它可以或多或少改变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它能把一个人解 放出来,使他具有更大的创造性、自发性和独特性。19. 马斯洛的需要各层次之间的关系。答:马斯洛认为:基本需要一般呈现出前面所列出的那种顺序,一般说来,力量较强的低 层次需要一经满足,力量较弱的高级需要就会出现。人的一种需要获得满足后,下一个更高层 次的

19、需要继而主宰这个人,其结果是他不断为各种需要所烦忧。20. 罗杰斯关于人格改变的必要和充分条件。答:罗杰斯关于人格改变的六个必要和充分条件:治疗家和患者必须处于“心理接触” 的状态中;患者必须是处于不协调的状态中;治疗家必须处于与患者保持一致的状态; 治疗家必须对患者无条件积极看待; 治疗家必须对患者有移情理解; 患者必须在一些程度 上感受到治疗家的整合,无条件看待与移情式的理解。21. 简述场依存性场独立性的特征。 答:场依存性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有四个特征:第一,它们是过程变量,而不是内容变量;第二,普遍性;第三,稳定性;第四,中性。22. 简述凯利人格建构的推论。 答:凯利的人格建构的推论

20、是:建构推论;个体框论;组织理论;两分推论;选择推论;范围推论;经验推论;调整推论;片断推论;共同性推论;社会性推论。23. 简述投射测验具有的特点。答:投射测验具有以下特点:测验材料一般都很含糊,模棱两可,没有明确的含义,而 受测者也不受任何限制,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释; 测验的目的具有明显的隐蔽性, 受测者 一般不知道自己的反应将得到何种心理的解释,使测验的结果更能反映受测者真实的人格特 征;对测验结果的解释重在对受测者的人格特征获得整体性的了解,而不是对某个或某些单 个人格特质的关注。24. 简述行为观察法的特点。答:行为观察法有如下特点:它重视的是收集客观可靠的具体行为;它同投射技术一

21、 样,也重视个体行为的独特性;它和自陈问卷一样都涉及到个体的具体行为;行为观察法 和行为治疗,是试图以情境控制行为和改变行为。25. 简述临床上人格障碍者的特点。答:临床上人格障碍者有如下特点:一般于早年有不同于大多数儿童的迹象,至青春期 前后,畸形开始明显化;其人格明显偏离正常限度,而且人格特点间互不协调;社会适应 不良和内心痛苦;矫正比较困难。26. 简述反社会性人格形成的原因。 答:产生反社会型人格的主要原因有:早年丧失父母或双亲离异,养子,先天体质异常;恶劣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影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等。27. 简述人格品质的三个层次。答:个体的品质可以分为

22、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为个体的人格品质。诸如自信心、上进心, 勇敢和毅力;第二个层次为社会道德和法律品质,诸如关心集体,工作责任心,遵纪守法等; 第三个层次是思想政治品质,诸如世界观、人生观、爱党爱国等。28. 简述确定人格教育目标的原则。 答:要选择出适当的人格特征,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超前的社会适应性原则;第二,发展性原则;第三,可操作性的原则;第四,协同性原则。29. 简述坎布斯提出的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的特质。答:美国学者坎布斯认为心理健康, 人格健全的人应有四种特质:第一,积极的自我观念; 第二,恰当地认同他人;第三,面对和接受现实;第四,主管经验丰富,可供取用。 论述题:1.

23、 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说明人格的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 系?答: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不仅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人格差异,而且探讨了影响人格 形成的因素或条件,完善人格的方法与途径。他已经认识到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四种因素: 先天因素:在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中,他已经认识到先天因素是影响人格形成的第一 个因素,同时也考虑到了后天环境教育的作用。环境因素:孔子十分重视环境熏陶对人格形 成与完善的作用,因此,他提倡“择邻处仁,见贤思齐,择善而从”等培育良好人格的方法。 学习与教育因素: 做为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视学习与教育对人格形成与完善的作用, 他主张 “学而知之,学而不

24、厌,敏以求之”。主观努力因素:依据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影响人 格发展的第四个因素是主观努力的因素。他认为,一个人的好坏,关键还在于他自己,取决于 他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塑造自己。2.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人格的定义有哪几种疾病类型? 答:人格,源于拉丁文,意指面具、脸谱。近代西方学者对人格的定义,归纳起来可分为五种:罗列式定义:从古罗马时期就开始有了这种定义,这种定义通常采用诸如“人格是, 的总和”的形式,最著名的是普林斯所下的定义:人格是个体一切生物的先天倾向、冲动、趋 向、欲求和本能,以及由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整合的或完形的定义:这种定义 强调个人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例如:华

25、伦和卡尔启尔把人格定义为“一个人在任何发展阶 段的全部组织”。层次性定义:这种定义把人格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 使人格特征层次分明,并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和统一性。 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把人格分 为四个层次: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精神的自我;纯粹的自我。适应性定义:这种定义 来自于深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影响的生物学家与心理学家, 他们把人格看成是生动进化过 程中对环境适应的一种现象。区别性定义:这种定义特别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 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或区别性。3. 论述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答: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具有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理论

26、意义:人格 心理学家要发展或提出人格理论,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人的本性是什么?实践意义:人格心 理学家要运用有关的人格理论与研究方法于某个实践领域,解决该领域中的具体实践问题。4. 论述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答:临床研究:也称为个案研究,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 为研究对象。这种研究方法源于 19 世纪沙可为代表的法国临床精神病学对病人的诊断与研究 方法,其代表人物:沙可、佛洛伊德、罗杰斯等。相关研究:主要运用测量与统计的方法, 在相同的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在两个或更多的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由此来确定这些被试之间 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 人格特征在与别的

27、因素之间相关关系。 相关研 究的方法起源于英国学者高尔顿的研究,其代表人物:高尔顿、皮尔森、卡特尔等。实验研 究:此方法要求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的 某种变化,从而作出因果性结论,人格的实验研究传统源于(代表人物) :冯特、艾宾浩斯与 巴甫洛夫。5. 论述佛洛伊德对人格心理学发展的贡献。 答:佛洛伊德人格心理学体系对于人格心理学发展的积极意义与贡献是多方面的:首先,佛洛伊德在人格及其变态这个前人所忽视的领域中, 勇敢探索,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获得了 丰硕的成果,建立起现代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人格心理学体系, 其理论的广度和深度堪称 后人楷模;其次

28、,佛洛伊德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对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 用。这些重大问题包括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关系,人格的结构,人格 的动力,人格的发展阶段与发展规律,遗传与环境因素对人格发展的作用,性心理与人格发展 等。最后,佛洛伊德体系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有重要贡献。佛洛伊德创造了一套与实验 心理学方法显著不同的研究方法,如自由联想、 梦的分析,开创了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临床法传 统。临床研究法在人格研究方面,有其特殊性和一定的优势,它对于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 一种重要补充。6. 论述佛洛伊德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答:一、自由联想法:就是让患者处于身心放松状态,鼓励其

29、说出脑海里涌现的任何思想 观点或感情经验,然后,精神分析者根据患者所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释, 直到分析者和患 者认为找到了病根为止。二、梦的分析:佛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潜意识现象,是潜意识愿望 经过伪装后的象征性的满足,实质就是本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一种变形的满足。 他把梦境分为 显梦和隐梦,显梦是人们真实体验到的梦,隐梦是梦的真正意义,梦的制作是从隐梦到显梦的 伪装过程,他称之为梦的工作。梦的分析就是将显梦翻译为梦的隐意,或做梦者的无意识欲望 与观念,实际就是梦的制作的反过程。三、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佛洛伊德认为对正常人的 小过失进行分析,同样可以揭示潜意识愿望,这些小过失主要有:口误、笔

30、误、遗忘、遗失、 误置与误取、误读与误听、多种错误的混合等。四、幽默:是指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 张的情景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实质上是以一种社会赞许的方式发泄本我欲望和冲动。7. 论述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答: 主要是指佛洛伊德的理论,而新精神分析主要是指从正统精神分析学派分化出来的种 种新理论,包括荣格、阿德勒、霍妮等人的理论,它们的异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概括:关 于人格结构:新精神分析学派把自我看作是人格更为独立的部分,强调自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虽然佛洛伊德也重视自我,但只是强调自我是辅助本我的机能,本我才是中心;关于人格的 发展:新精神分析学派不再过分强调佛洛伊德的本能论或泛性论

31、的作用, 而是强调文化和社会 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对人性的态度:佛洛伊德的理论观点一般是倾向于性恶论,他把人性归 结为自私的、邪恶的,而新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的自尊对自尊心的启发,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有理性的,是一种性善论的观点;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佛洛伊德对儿童早期经验的研究虽 然很重视,但主要是以他的病人对童年经验的回忆为依据, 并且他的研究是同生物决定论的观 点和方法相联系的,而新精神分析学派大都采用直接观察的方法, 以直接研究童年时期的发展 过程,主要通过从早期经验产生的心理结构来说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关于研究方法:佛洛 伊德只重视患者的自由报告和过去经验的回忆, 新精神分析学者日益重视把

32、这种传统的分析方 法与实验心理学相联系,增加了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总之,新精神分析学派 的出现,使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从潜意识和性本能的 “磐石”上开始松动,但他们的基本思想、 观点没有什么根本的、本质的区别。8. 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答: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一种独立的力量,不再是本我和超我的压迫的产物,他把自我看 成一种心理过程,它包含人的意识活动,是可以加以控制的。他对自我赋予了积极的特征,比 如信任、希望、独立、自主、创造等;埃里克森还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是指人对自我 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感知,常常出现的青年的后期,自我同一性的另一个极端就是“同一性混乱”。 人格

33、发展渐成说:口腔感觉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肌肉肛门阶段:自主对羞怯和 疑虑;运动性器阶段:主动对内疚;潜伏阶段:勤奋对自备;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成年中期:繁殖对停滞;成年后期:自我整合对绝望。9. 论述奥尔波特特质论中队特质的看法。 答: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一种概括化了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具有个体的特征,它使个 人对不同类的刺激以相同方式进行反应,特质是个人的内在神经心理结构,是不能具体看到的, 没有两个人会有完全相同的特质;特质的特点是:它不是有名无实的;它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 还具有动力性;特质的存在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一种特征对另一些特质是相对独

34、立的; 特 质与道德,或社会判断不同义;特质既可以是某个个体所具有的,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的;行 动甚至习惯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特质的种类:有共同特质指每个人身上都 有许多特质,有些特质是许多个体共有的,称为共同特质, 还有个人特质指某些特质是某一个 个体所独有的,它们被称为个人特质,如张三脾气倔强,这就是他的个人特质。10. 艾森克关于人格的论述。答:首先,艾森克把人格的等级模式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个水平。处 于最底层的是特殊反应水平(如最简单的一举一动),其上为习惯反应水平,再为特质水平, 最上层是类型水平,是基于人格特质的相互关系而显示的类别。其次,艾森克将

35、人格分为内外 倾,神经质和精神质三个维度。内外倾:好交际、朋友多,不喜欢独自学习生活;神经质:得 分高的人有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情感易变,反应过敏,得分低的人在情感方面很少动摇不定; 精神质:得分高的人自我中心,冷酷、缺乏同情,不关心他人,得分低的人温柔、善感。最后, 艾森克以人格的三个维度为基础,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 它是自陈量表,有成人和少年两个 版本,各包括四个分量表:E内外倾,N神经质,P精神质,L测谎量表,该问卷具有较 高的信效度。11试述斯金纳强化理论在行为的塑造和矫正中的作用。答:面对较为复杂的行为,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相倚原理”,认为只要我把复杂行为分解成 一系列效的循序渐进的

36、步骤, 精确地安排强化的组合方式,使有机体逐步向目标逼进, 学习的 过程总会达到成功。斯金纳利用强化相倚的原理发展出程序教学的思想, 并亲自制造了程序教 学机器,还尝试把这个原理运用到精神和情感疾病的治疗中去, 这就是行为疗法,其中一种叫 代币疗法的颇受称道,事实证明代币治疗不仅对于精神病患者的行为矫正有一定的疗效, 而且 对于正常人的不良行为的矫正也是有效的。12试述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答:班杜拉认为所谓自我效能感即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行为取向和情绪。 如果一个人对某行为或某任务的自我效能感较高, 就 会情绪饱满,充满自信地执行这种行为或

37、任务,相反则会回避这种行为和任务,同时,高自我 效能感可以导致更为勤奋、忍耐、持久的努力,从而增加成功的可能性,为自我效能感带来更 多积极的回报,形成良性循环;相反,低自我效能感可能带来更多的不利因素,从而加剧失败, 导致更低的自我效能感。13论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的主要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价。答:马斯洛认为,人的价值体系中共有两类需要:一是沿生物进化过程逐渐变弱的本能需 求,称低级需要或生理需要;二是随生物进化过程逐渐显示出来的潜能,称高级需要或心理需 要。这两类需要分为七个层次,以金字塔的结构形式排列,金字塔的最底部是生理需要,上面 是安全需要,社会交往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

38、,最顶端是自我实现 的需要。需要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基本需要一般出现的顺序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 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一般来说,力量较弱的低层次需要一经满足,力量较弱的高级需要就 会出现,人的一种需要获得满足后,下一个更高层次的需要继而主宰这个人, 其结果是他不断 为各种需要所烦忧。满足基本需要的先决条件: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促进自我实现,基本需要的 满足是发展高级需要,完善人格和走向自我实现的必由之路。14评述人格认知理论。答:认知心理学兴起于本世纪 50 年代中期,奈瑟尔 1967 年发表心理学史上第一部以认 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使个体对外部世

39、界的 某种认知活动特征或方式。该研究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未知觉领域中的“新观点”运动: 场依存性场独立性是指人在知觉外物的空间位置时,以外在的视野还是以身体本身作为主要 的参照的对比倾向,这一倾向可以通过威特金等设计的棒框测验, 身体顺应测验和转屋测验来 测定,其特征是它们是过程变量,不是内容变量,普遍性、稳定性、中性。心理分化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分化,这是有机体系统发展的一个主要形态特征, 威特金最早的分化理论 模式由两个层次的概念构成, 分化是最高层次的概念,由它分出四个低一层次的概念,第一个 是构析式的认知机能,第二是构析式的身体概念,第三个是分离同一感,第四个是有组织的控 制与

40、特殊化的防卫;威特金晚年提出新的心理分化模式, 由三个层次的概念组成,分化是最高 层次的概念,分化概念之下有三个主要的指标,自我非我的分裂,心理机能的分裂,神经生 理机能的分裂。对认知方式理论的评价:威特金将认知与人格有机整合在一起,开创人格与 认知研究的先河,但没有把问题性质和问题情境作为构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5论述人格测量的一般问题。答:人格测量的一般问题有三个: 人格的独特性特点是人格测量的前提, 也是人格测量面 临的第一个困难。世界上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 任何一种人格理论都承认存在着这种个 体差异,并且认为这种差异是可以进行测量的, 所以在研究人格测量时,如何把握人格的丰富

41、性是一个困难所在。人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稳定中有发展,发展中有稳定,是稳定性 与可变性的统一,如何把握这一对矛盾也是研究人格测量的困难之一。 人格测量的第三个困 难也是最麻烦的地方在于测量的真实性问题。 影响人格测量的真实性的因素除了编写测验项目 的技术外,受测者是否真实地回答测验所提出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16论述人格教育的意义。答:共有四点:人格教育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人格教育有助于解决儿童 青少年发展中存在的某些不良心理和行为倾向, 也有助于儿童青少年良好人格品质的形成与发 展。儿童青少年人格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发 展培养所需

42、人才,传统的强调知识传授的教育将难以实现其基本目的, 这会被强调素质培养和 人格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人格教育所取代。 人格教育是儿童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分。儿童青少年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时期, 在这一阶段进行人格教育,可以有利地促 进儿童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并且为科学文化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格教育 是儿童青少年品德教育的基础, 人格教育与德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两个不同部分, 但它们之间又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格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 从而为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 好的个人主观条件。17论述人格教育的基本原则。答:共有五个原则:个性化与社会化相协调的原则。个性

43、化和社会化是人格发展过程中 的两个方面,它们相反相存、互为补充,在人格教育中,既要重视学生的社会化,培养社会发 展所需的共同性的人格,又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化,抹杀学生的个性特点。全面渗透性原则, 人格教育应该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之中, 因为人格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和长时期 的熏陶,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任何课程都不能单独实现人格教育的目标。认知教育与行为训 练相结合的原则,人格特征是认知与行为紧密联系的综合体, 要注重培养这种这种内在心理和 外显行为表里如一的心理行为结构。早期教育的原则,早期教育不仅可以有力促进儿童智力 的发展,而且对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自我、学校、家庭和社

44、会协同教育的 原则,我们要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促进人格的发展,而且要通过个人的自我 教育来调控和建构人格结构。18论述人格教育的方法。答:在人格教育中,常用的人格教育方法有五大类型:认知法:主要是依靠学生的感知, 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达到教育目标。此方法有以下几种活动:阅读和听故事,多媒体教学, 艺术欣赏,联想活动,认知改变,参观访问。操作法:主要通过学生的言语和动作的操作活 动来达到人格教育的目的,此方法有以下几种活动:游戏、工作、测验、演讲、绘画、唱歌。 集体讨论法:可以集思广益,沟通思想和感情,促进问题的解决。以下几种讨论法均可用于 人格教育课程之中:专题讨论、辩论、脑力激荡、配对讨论法、天天讨论法;意见箱。角色 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在人格教育课程中, 可 应用的角色扮演法有以下几种:哑剧表演、空椅子表演、角色互换、改变自我、双重扮演、魔 术商店。行为改变法:其理论依据是行为主义关于行为强化的学习理论,即通过奖惩等强化 手段可以建立某种新的良好行为,或者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可以使用的行为改变法有以下几种: 行为训练、示范、奖赏、惩罚、契约。在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认知活动的成分与行为活动 的成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要使人格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应采用多样化的人格 教育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