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廷谓字信臣文言文阅读答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55335431 上传时间:2022-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郭廷谓字信臣文言文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郭廷谓字信臣文言文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郭廷谓字信臣文言文阅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郭廷谓字信臣文言文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廷谓字信臣文言文阅读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郭廷谓字信臣文言文阅读答案 郭廷谓字信臣文言文阅读答案郭廷谓,字信臣,徐州彭城人。廷谓幼好学,工书,善骑射。周世宗攻淮右,南人屡败,城中甚恐,廷谓与州将黄仁谦为固御之计。周师遣谍以铁券及其垒,廷谓拒之。城中负贩之辈率不逞,廷谓虑其亡逸,籍置大寺,遣兵守之,给日食,俾制防城具,随其所习,以故周师卒不得觇城中虚实。周师为浮梁涡口,命张从恩、焦继勋守之,廷谓语仁谦曰:“此濠、寿之患也。彼以骑士胜故利于陆我以舟师锐故便于水今夏久雨淮流泛溢愿假舟兵二千断其桥直抵寿春。“仁谦即轻棹衔枚抵其桥,麾兵断笮,悉焚之。周师退保定远,又募壮士为负贩状入定远,侦军多寡及守将之名。还曰:“武行德、周务勍也。“廷谓曰:“

2、是可图也。“又籍乡兵万余洎卒五千,日夕训练,依山衔枚设伏以破之,周师大溃,行德单骑脱走。时有以玉帛子女饷廷谓者,悉拒之,唯取良马二百匹以献。以功为滁州刺史、上淮巡检应援兵马都监。及紫金山之战,南唐诸将多归降者,独廷谓以全军还守濠州,追不能及。时濠守欲弃城走,廷谓止之。俄加本州团练使,缮戈甲,治沟垒,常若敌至。是秋,周师复至,表于景请援,且言周兵四临,乞卑辞请和,以固邻好。廷谓夜出敢死士千余袭周营,焚头车洞屋,周师蹂躏死者甚众。而援兵不至,周师急击,廷谓集诸军垒门之外,南望大恸。宋初,两川平,冯瓒知梓州,为仆夫所讼,召廷谓为静江军节度观察留后以代之。州承旧政,有庄宅户、车脚户,皆隶州将,鹰鹞户日

3、献雉兔,田猎户岁入皮革;又有乡将、都将、镇将辈互扰闾里,廷谓悉除之。开宝五年,卒,年五十四。(选自宋史卷二百七十一,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淮右,即淮西,宋在江淮之间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西路称淮右,淮右多山。B.铁券,外形如筒瓦状的铁制品,皇帝赐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C.闾里,指古时高门大户所居住的宅院,因有房屋攒聚之意,后来也被用来泛指繁华地段。D.鹰鹞户,是古代户部内务府所属牲丁的一种,专司并交纳雉、兔、鹰鹞等作为赋税。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郭廷谓在与敌交战过程中十分

4、注意安置人员。郭廷谓担心小商贩们要逃跑,登记并安置他们到大寺中,每天供给饭食,使他们制造防城的器具。B.郭廷谓作战中,鳝鱼以己之长,来攻敌之短。后周军队在涡口搭浮桥,郭廷谓命令黄仁谦率水军出击,一举焚烧他们的浮桥,获得胜利。C.郭廷谓善于搞侦察,战胜后还清廉。后周军队退守定远,他招募壮士装扮成小商贩进城侦察,获胜后敌人用玉帛子女来贿赂,郭廷谓全部拒绝。D.郭廷谓做官一心为民着想,郭廷谓为静江军节度观察留后,对梓州承袭过去的政策加以改进,有侵扰乡里的事情,郭廷谓全部废除这些制度。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又籍乡兵万余洎卒五千,日夕训练,依山衔枚设伏以破之。(5分)(2

5、)是秋,周师复至,表于景请援,且言周兵四临,乞卑辞请和,以固邻好。(5分)答案:1.C【解析】周礼:“五家为比,五比为闾”,还有“五家为邻,五邻为里”的说法,因此“闾里”应指平民聚居之地。2.C【解析】“获胜后敌人用玉帛子女来贿赂”不合文意。是当地人“饷”,也就是犒劳军队。3.翻译:(1)(5分)又招来乡兵一万多以及士兵五千人,日夜训练,依据山隘口中衔着枚(悄悄地)设下埋伏来攻打他们。(句意2分,“籍”“洎”“衔枚”各占1分)(2)(5分)这年的秋天,后周军队又到达,写信给李景请求增援,并且说后周军队四面临近,请求言辞谦恭地讲和,来巩固近邻友好。(句意2分,“是”“卑辞”“固”各占1分)阅读理

6、解解题技巧关于议论文的解题技巧关于议论文,初中生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的论点,也就是要找到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内容。论点在全文中来看实验,是一定能统领全文、明确中心思想。而把握了全文的论点,再把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分论点找出来,对分析论点有很好的帮助,而学生做题时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于说明文的解题技巧说明文也是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考试中常见的考试形式,很多人对于这一类型不是很明白,其实就是有事物、事理说明之分,而这种*一般从标题中就可以找到要说的对象;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这类*一般是在开头结尾中进行总结,学生一定要找准总结的句子。孩子们需要掌握下面这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比如下定义、举例子、列

7、数字、分类别等等,都是学生应熟练理解的内容。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策略阅读一直是高考的“重头戏”,其中现代文阅读所占分值大、主观性强,乃“重中之重”。但从历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情况来看,无论试题难易,学生们的得分普遍不高,成为失分“重灾区”,得分维持在7分左右。学生普遍存在着审题不严、扣题不紧、词不达意甚至无从下手等问题。专家们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三:首先是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会逐字逐句地品读;其次是学生读不懂文本,找不准答案;再次就是学生找不到答题的切入口,答非所问。如何改善这一尴尬局面?专家建议学生要学会“从容阅读”,即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逐句、逐段阅读,在这个基础上把握文本的特色、

8、主旨。只要读懂*,就会知道题目是从何而来,就能够找到答题对象。也许有的学生会觉得逐句阅读浪费时间,但只要坚持这样训练,阅读速度就会随之提升。备考中,专家称现代文阅读主观性强,学生答题时要将主观题客观化,即要在文中找到客观依据。备考中,不鼓励“题海战术”,阅读的质量才是最重要的。学生们应多关注叙事性强的短篇小说和记叙文,更要关注带有哲理性、抒情意味浓厚的散文,这类*阅读有一定难度,是高考现代文阅读惯常选用的材料。第一步,通读全篇,大致了解。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那么我们要大致了解*的哪些东西呢?1、了解*的大致内容。哪些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话题?

9、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你是怎么看的?2、了解*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了解*叙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 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 *是怎样过渡的?弄清*的线索、顺序、层次等。3、了解*的思想、感情、主旨。注意事项:用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达到上面的目的:一、抓住*中关键的词句。*中关键的词句:标题、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警句、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的词句、重点关联词(如段落开头的词:不但而且 因为 何况 但是 然而 因此)等等,应特别注意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为丰富、

10、形象生动的词句。注意*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有的散文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相当隐晦,我们也能从这些词句中找到蛛丝马迹。二、弄清*的结构。从结构形式入手比较容易把握*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把结构层次弄清了,也就比较容易理解*的中心思想。从这一点来讲,弄清结构是记叙文阅读的基础。弄清记叙文的结构,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l )找出*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阅读*要设法找出*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 2 )明确*的顺序。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

11、写。如皇帝的新装。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插叙:如羚羊木 雕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3 )理清*的层次。理清*的层次是弄清*结构的重要一环。( 4 )把握*的详略。*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第二步,审清题意,回读原文。在对*有了整体把握后,我们再仔细阅读题干,找出每一题的出题点,回读原文,将题干和*对应起来,那么回读原文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呢?1、找准了原文中对应题目的相关区域。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2、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

12、真揣摩上下文意,就能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3、分析综合,顺藤摘瓜。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关键段、句,深 入理解*,分析综合,归纳出答案(摘瓜)。第三步,理清要点,认真答题。1、引用原文。题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直接找出答案认真的写上。2、抓住对应的关键词句。没有明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不能机械地照抄原文的句子。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我们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概括、重组、归纳。3、组织好语言作答。先根据分值理清好答几个要点,再作答。答题时要紧扣题意,尽量包含文中对应的关键词句,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回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按照题干要求将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但还有一些题目无法用简单的重组*语言的方法来回答,那就需要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进行表述。4、还有一些题目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所以我们要了解这类题错误选项设置的规律(如断章取义、偷换概念、范围不清、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偶然必然已然未然有意混淆),把选项和原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即可。文言文阅读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