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场废水处理毕业设计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55317050 上传时间:2022-02-17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31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屠宰场废水处理毕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屠宰场废水处理毕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屠宰场废水处理毕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屠宰场废水处理毕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屠宰场废水处理毕业设计(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摘 要 本设计为湖北省某屠宰场的废水处理设计。屠宰场在运行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废水,主要来自于各种牧畜、禽类、鱼类宰杀和加工,是我国最大的有机污染源之一。该屠宰废水处理厂的处理水量为1000m3/d,污水中的各项污染物的指标为BOD为1000mg/L,COD为2000mg/L,NH3-N为30mg/L以及SS为1500mg/L。由于该废水COD和BOD的浓度较大,所以我们要求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国家的一级排放标准即:BOD25mg/L,COD100mg/L,NH3-N15,SS70mg/L。经分析可知该屠宰场的废水主要包含的是易沉淀的悬浮物和无机物和易生化降解的有机物,所以我们可

2、以采用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污水的净化。首先采用物理处理来去除污水中容易沉淀的悬浮物和无机物,然后采用水解酸化-SBR工艺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具有投资和处理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和管理方便等很多方面的优点。关键字:屠宰场废水;水解酸化;SBR工艺ABSTRACT The slaughterhouse waste water is treatment in this design in Hubei Province. A large amount of waste water containing high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matter is pro

3、duce in running of slaughterhouse,The slaughterhouse Waste water is one of the countrys largest organic pollution sources,which main come from slaughtering livestock breedingpoultryfish slaughter processing. The water which needs to treatment in the slaughterhouse waste water treatment plant is 1800

4、m3/d. Various target in the raw waste water is: the concentration of BOD is 1000mg/L, the concentration of COD is 1800mg/L, the concentration of SS is 800mg/L. for the slaughterhouse waste waters COD and BOD is high,so it request the slaughterhouse waste water to meet the national first discharge st

5、andards after processing:BOD25mg/LCOD100mg/LSS70mg/LNH3-N15mg/L. After the analysis,the quality of this processing water belongs to the waste water that easy sedimentation of suspended solids and easy biochemical degradation of organic matter. So we can adopting the combination of physical treatment

6、 and biological treatment methods to deal with the waste water. Firstly,we can adopting physical treatment to remove the easy sedimentation of suspended solids in waste water,after that,use the process of hydrolytic acidification-SBR to remove the organic matter in waste wat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7、 low processing cost,simple process,easy to management and so on.Keywords:slaughterhouse wastewater; hydrolytic acidification;SBR technology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前 言1第一章 概论21.1 设计任务21.2 设计要求21.3 设计原则和依据21.3.1设计原则21.3.2 设计依据3第二章 屠宰废水的处理方法32.1 物理处理32.2 生物处理32.2.1 氧化沟42.2.2 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SBR)42.2.3 AB法52.2.4

8、 厌氧生物处理5第三章 屠宰场废水处理工艺流程63.1 废水处理工艺的确定63.2 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7第四章 主要构筑物的设计与计算84.1 格栅的设计与计算84.1.1 设计说明84.1.2设计参数的设定84.1.3 格栅的设计计算84.2 调节池的设计114.2.1 调节池的作用114.2.2 调节池的设计与计算114.3 隔油沉砂池的设计124.3.1 设计参数的选择124.3.2 隔油池的计算124.4 水解酸化池的设计144.4.1 设计参数的选择154.4.2 水解酸化池的计算154.5 SBR反应池的设计与计算164.5.1 设计参数的选择164.5.2 反应池各反应周期的计算

9、164.5.3反应池池容的计算174.5.4需氧量的计算184.5.5曝气装置的设计194.5.6 产泥量的计算214.5.7 滗水器224.6 污泥处理部分各构筑物的设计与计算224.6.1 集泥井224.6.2 污泥浓缩池的设计与计算234.6.3 机械脱水间24第五章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255.1 平面布置255.2 高程布置255.2.1 高程布置原则255.2.2 高程的计算265.2.3 污水提升泵的设计与选择27第六章 投资估算与运行成本276.1 投资估算276.1.1 土建部分286.1.2 设备部分286.2 运行成本28第七章 结论29参考文献 30谢 辞31

10、 前 言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物质的追求也不断提高,屠宰行业也在飞快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大多数屠宰场并没有设置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装置,所以其产生的高浓度的有机废水也对我国环境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成为了我国最大的有机污染源之一。屠宰场所产生的污水主要来自于各种牲畜的屠宰和加工环节,具有水量大,颜色深和有机物浓度高等特点。废水中主要以高浓度含氮有机化合物悬浮物溶解性固体物质油脂蛋白质等为主。1 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固体悬浮物:毛发肉屑骨屑内脏未消化的食物和粪便等,因此有利于运用物理沉淀的方法进行去除。同时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高,含有大量的氮磷化合物,可生化性好,利于运用生物方法进行处理。运用

11、物理和生物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同时吸取国外的一些先进的方法,以此来达到处理效果最优的流程。第一章 概论1.1 设计任务 (1)确定工业废水处理站的处理工艺流程及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类型和数量。(2)对工艺流程中的主要构筑单元的设计与计算,如:格栅、沉砂池、沉淀池、生化反应池、曝气池、SBR反应池、消毒池、污泥浓缩池等。(3)工业废水处理站平面布置、高程布置设计。(4)管道水力阻力的计算,水泵、风机等主要设备选型。(5)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初步经济核算(分析),如人工、药品、设备运行费用等。(6)采用CAD制图,所需制作图纸: 工业废水站平面布置图; 工业废水站的工艺流程、高程布置图; 主要单体构筑

12、物的三视图。1.2 设计要求 (1)设计选定工艺流程合理,构筑物尺寸计算准确,构筑物选型及主要参数计算准确; (2)配套设备选型合理; (3)工业废水处理的经济分析合理; (4)图纸规范,绘制精确,布局合理;(全部要求计算机绘图) 工业废水处理站平面布置合理,有运输道路和辅助建筑物,泥水处理分区明显; 工业废水处理站高程布置合理、水力计算准确;1.3 设计原则和依据1.3.1设计原则 根据对屠宰场废水的分析和净化后污水的水质要达到要求进行初步的设计,经过计算认证后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划算合理的方案,最后制定出具体的流程。在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的同时,还要合理的安排各种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节约废水

13、处理厂的用地,节约劳动力。同时应当合理设计、合理布局,做到技术可行、运行可靠、经济合理。 1.3.2 设计依据 1.国家污水排放的一级标准,废水处理后要求达到:COD100mg/L, BOD525mg/L,SS70mg/L,pH=6.0-9.0,NH3-N15mg/L。 2.毕业设计任务书和其他相关规范要求第二章 屠宰废水的处理方法 因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固体小颗粒,同时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所以国内外一般采用物理处理与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2.1 物理处理 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毛发,和较大颗粒的固体废物,因此我们需要先用格栅来进行先期的水质过滤。格栅有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者

14、栅网制成,安装在污水渠道的进口处或污水处理厂的端部,用以截留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如纤维,碎皮,毛发,果皮蔬菜塑胶制品等,一遍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并使之正常运行。 由于屠宰场废水的水质水量波动较大,所以应设置调节池。可以保证废水不受高峰流量和浓度变化的影响,使后续管道和构筑物能够正常的运行。 屠宰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油脂,所以普通的沉淀方法不能满足其需要,所以这里我们选择的是可以去除油脂的隔油沉砂池,在去除废水中固体颗粒的同时,保证生物油脂也能被净化,利于后续操作的正常进行。2.2 生物处理 在当前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中,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处理技术之一。活性污泥法于1914年

15、在英国曼切斯特建成实验厂开创以来,已经有100年的历史,随着在实际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和技术上的不断改革创新,特别是近几十年随着对生化反应和净化机理进入了深入的研究,活性污泥法在生物写和反应动力学的理论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当前活性污泥法已经成为生活污水,城市污水和有机工业废水的主体处理技术。 但传统的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还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如反应器的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电耗高,管理复杂等。针对这些问题,一些新的处理工艺研发并成功,可以很好的运用到我们今天对屠宰场废水的处理中。2.2.1 氧化沟 氧化沟又称氧化渠或循环曝气池。是常规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型和发展。1954年荷兰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氧化

16、沟污水处理厂。氧化沟污水处理的整个过程如进水、曝气、沉淀、污泥稳定和出水等全部集中在氧化沟内完成,最早的氧化沟不需另设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设备。后来处理规模和范围逐渐扩大,它通常采用延时曝气,连续进出水,所产生的微生物污泥在污水曝气净化的同时得到稳定,不需设置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处理设施大大简化。 氧化沟一般由沟体、曝气设备、进出水装置、导流和混合设备组成,沟体的平面形状一般呈环形,也可以是长方形、L形、圆形或其他形状,沟端面形状多为矩形和梯形。氧化沟由于其独特的水流形态,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作用,而且可以将其分为缺氧区和富氧区,用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从而达到脱氮的效应。氧化沟

17、具有出水水质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除磷脱氮效率高、污泥易稳定、能耗省、便于自动化控制等优点,所以被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厂所应用。22.2.2 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SBR) 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 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间歇式运行,是通过其主要的反应容器-曝气池的运行操作来实现的。曝气池的运行操作,主要是由(1)流入:(2)反应:(3)沉淀:(4)排放:(5)待机等

18、5个工序组成,这5个工序都在曝气池最后一个反应容器中进行和实施。2 (1)流入工序 污水注入,注满后再进行反应,从这个方面说,反应容器起到了调节池的作用,因此反应器对水质和水量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性。同时在注入阶段,根据工艺上的其他要求,也可以配合进行其他的操作,如曝气,搅拌等 (2)反应工序 这是本工艺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污水注入到达预定高度后,反应即开始进行,根据污水处理的目的,如BOD去除,硝化和反硝化等,才去不同的技术措施。BOD去除-硝化反应的阶段,所需曝气的时间较长,而在进行反硝化反应时,应该停止曝气,是反应器处于缺氧和厌氧状态,同时进行缓慢的搅拌。 (3)沉淀工序 本工序相当于活性污

19、泥连续处理系统的二次沉淀池。应该停止曝气和搅拌,是反应器处于静止阶段,使活性污泥和水进行分离。沉淀的时间一般为1.5-2.0h。 (4)排放工序 经过沉淀后产生的上清液,做为处理水排放。一直降到最低水位,在反应器残留一部分活性污泥,作为种泥。 (5)待机工序 也称闲置工序,即在处理水排放后,反应器处于静止状态,等待下一个操作周期开始的阶段。 SBR工艺是一种系统简单,但处理效果很好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有些地方可以得到改进,以此来产生更好的处理结果。将其与水解酸化反应相结合,简称水解酸化-SBR工艺,通过水解酸化反应能够改善污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提高下一步工序曝气

20、反应的效果,使处理结果可以达到更优。2.2.3 AB法 AB法污水处理工艺,是吸附-生物降解工艺的简称。主系统主要由A段和B段组成,A段由吸附池和中间沉淀池组成,B段由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组成,两段都设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并且完全分开,互不影响。所以每段都能培育出各自独特的,适合于本段水质特性的微生物种群。 A段的负荷高,污泥产率也高。A段对污染物的去除主要通过生物的吸附作用,这样很多重金属和难降解的有机物以及一些含氮磷的营养物质都能通过A段得到一定的去除,因此,大大减轻了B段的负担。B段接受经过A段处理过的水,水质和水量都比较稳定,有利于B段的生化功能的展开。22.2.4 厌氧生物处理 厌氧

21、生物处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对废水处理的方法。有机物不能完全降解,有一部分转化为甲烷,可以作为能源利用。 在厌氧条件下,形成了厌氧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利用这类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并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高分子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发酵(或酸化)阶段、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1)水解阶段水解可定义为复杂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转化为简单的溶解性单体或二聚体的过程。 (2)发酵(或酸化)阶段发酵可定义为有机物化合物既作为电子受体也是电子供体的生物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被转化为以挥发性脂肪酸为主的末端产物,因此这一过程也称为酸化。 (3)产乙

22、酸阶段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上一阶段的产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4)产甲烷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一些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主要是普通消化池、厌氧接触消化池、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随着世界上能源问题的越来越紧张,厌氧处理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很多污水的处理,体系也越来越完善,具有动力消耗少,无需供氧等很多优点。第三章 屠宰场废水处理工艺流程3.1 废水处理工艺的确定 由于屠宰场的废水中含有BOD和COD浓度很高,所以主要的处理工艺我们选择生物处理,相较于物化处理,生物处理能够更有效的去除水

23、中的BOD和COD。而且成本更小,运行效率更高。 经过对于各种处理工艺的比较,本设计主要的处理工艺选择SBR与水解酸化相结合的工艺。水解酸化-SBR做为一种很成熟的工艺,在很多屠宰场的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应用,因为其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少,出水的水质完全可以达到要求。3最重要的是其除氮的效果也十分理想,所以十分适合对屠宰场的废水进行处理。 水解酸化-SBR工艺采用的是厌氧和好氧相结合的工艺,本工艺对废水的水量和有机负荷的冲击有较好的缓冲能力,而且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成本低廉,十分适合小型的肉类屠宰场的废水处理。3.2 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污水先通过格栅过滤,去除污水中的毛发及较大

24、的固体颗粒物,然后进入到调节池稳定废水的水质和水量,因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油脂,所以我们需要用隔油沉淀池来对废水中动物油脂和大颗粒的有机物进行沉淀去除,沉淀的废渣排入到污泥浓缩池进行后续的处理。 通过隔油沉淀池的污水,继续通入到水解酸化池里,在厌氧的环境中将废水中非溶解性的有机物转化为转变为可以溶解的有机物,使其中难于生化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易降解的。从而改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SBR工艺的进行。水解酸化后的污水继续排放到SBR反应池内,经过流入,反应,沉淀,排放,静置5个工艺程序,具体的就是进行进水,生物降解,硝化和反硝化除氮,最后沉淀分离这几个过程。本工艺产生的污泥排放到污泥浓缩池

25、内,再通过脱水后外运。鼓风机 具体的处理工艺流程见下图外运排水进水上清液污泥污泥污泥污泥脱水间污泥浓缩池SBR水解酸化池隔油沉砂池调节池格栅图3-1 工艺流程图表3-2 各主要处理单元的去除率COD(mg/l)BOD(mg/l)SS(mg/l)NH3-N(mg/l)色度(倍)隔油沉砂池进水水质200010001500305000出水水质1600750750304000去除率20%25%50%020%水解酸化池进水水质1600750750304000出水水质800450300211000去除率50%40%60%30%75%SBR反应池进水水质800450300211000出水水质10025705

26、50去除率87.50%94%77%76%95%出水水质1002570550第四章 主要构筑物的设计与计算4.1 格栅的设计与计算4.1.1 设计说明 格栅是一种截留废水中粗大污物的预处理设施。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的金属框架,斜置在废水流经的渠道上,或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用以截阻大块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以免堵塞水泵和沉淀池的排泥管。截留效果取决于缝隙宽度和水的性质。按栅条间隙,可分为粗格栅(50-100mm)、中格栅(10-40mm)、细格栅(3-10mm)三种,按清渣方式可分为人工清渣格栅和机械清渣格栅两种。4.1.2设计参数的设定 过栅流速采用0.3m/s; 栅条净间隙本设

27、计取e=10mm; 格栅的安装倾角一般采用450-750;4.1.3 格栅的设计计算2(1) 最大设计流量 平均日流量 (式4-1) 即 取污水的总变化系数K总=2.1 最大设计流量 (式4-2) 代入可得(1)格栅的间隙数 最大设计流量Qmax=0.025m3/s,假设格栅倾角=60,栅条间隙e=0.01m,栅前水深h=0.4m,过栅流速v=0.3m/s,代入公式得 (式4-3)式中,n栅条间隙数,个; Qmax最大设计流量,m3/s; 格栅倾角,度; e栅条间隙,m; h栅前水深,m; v过栅流速,m/s。 即 取20个 (2)格栅宽度 B (式4-4) 式中:S -栅条宽度,取0.01m

28、 代入可得(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L1 若进水渠宽B1=0.25m;渐宽部分展开角度a1=20,代入公式可得: (式4-5) 即(4)栅槽与出水渠连接处的渐宽部分长度 L2 (5)过栅的水头损失 h 因为格栅条为矩形断面,所以我们取k=3,=2.42 ,重力加速度g=9.81m/s2。代入公式可得: (式4-6) (式4-7) m (式4-8) 式中,h1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m; 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大的倍数,一般取3; h0计算得出的水头损失; 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 g重力加速度,m2/s; 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 (6)栅槽总高度 H 取栅前渠道超高h2=

29、0.3m,代入公式可得 式中,H栅后槽总高度,m; h1水头损失,m; h2栅前渠道超高,m; h栅槽中水深,m。 (7) 栅槽的总长度L 已知,进水渠道渐宽段长度L1=0.2m.,出水渠道渐窄段长度L2=0.1m,栅前高度H1=h+h2=0.7m,进水渠展开角度=600 ,代入公式得: (式4-9) (8) 每日栅渣量 W 因本设计最大流量Qmax=0.025m3/s,所以取污水量总变化系数K总=2.1。本设计采用的是细格栅,应取标准栅渣量W1=0.8m3格栅渣/103m3废水,代入公式得: (式4-10) m3/d W=12.5,所以设计满足要求 (7)除油除渣设备 隔油池内设一台机械刮油

30、刮泥机,上撇浮油,将浮油推向池的末端,并通过集油管收集浮油,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下刮沉沙,使其进入池前端的污泥斗内,再送入污泥浓缩池,经过脱水后外运。4.4 水解酸化池的设计 水解酸化工艺属于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技术范畴。水解池内分污泥床区 和清水层区,待处理污水以及滤池反冲洗时脱落的剩余微生物膜由反应器底部进入池内,并通过带反射板的布水器与污泥床快速而均匀地混合。污泥床较厚,类似于过滤层,从而将进水中的颗粒物质与胶体物质迅速截留和吸附。由于污泥床内含有高浓度的兼性微生物,在池内缺氧条件下,被截留下来的有机物质在大量水解产酸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物质,将大分子、难于生物降解的物

31、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54.4.1 设计参数的选择 (1)废水的停留时间T,一般为2.5-4.5h,这里我们取4h; (2)池内上升流速:一般控制在0.8-1.8 m/h 较合适; (3)清水区高度的选择,0.5-1.5m为宜; (4)反应器分格,本设计分为2格; (5)配水方式,采用穿孔管布水器,配水支管出水口距池底200mm。4.4.2 水解酸化池的计算4 水解酸化池的有效容积V (式4-20) 式中:Qmax流量,m3/s; T废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 若池的有效水深h为4m,其中超高为0.5m,所以池子的表面积S 因为本设计中池子被分为两格,所以设每格的长宽各为10m,4.5m。所

32、以本设计中水解酸化池的尺寸为:10m9m4.5m 由于反应池的底部可能会积累颗粒物质,砂粒和污泥,需要在池底设置排泥管,将污泥运送至污泥浓缩池内。若排除污泥含水率P1为98.5%,污泥密度设为1.032t/m3,则每日沉淀干污泥重为W1为 (式4-21) 式中:SO,SP进水和出水的BOD浓度 湿污泥的体积V1为 (式4-22) 4.5 SBR反应池的设计与计算5 SBR工艺处理污水, 其处理核心处理设备是一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 SBR 省去了许多处理构筑物, 所有反应都在一个SBR 反应器中运行, 通过时间控制SBR反应器各个阶段工艺的进行, 在流态上属于完全混合式, 实现了时间上的推流,

33、有机污染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解。SBR工艺整个运行周期由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闲置5个基本工序组成, 都在一个设有曝气器的反应器内依次进行。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不断循环这种操作周期, 以实现污水处理目的。 SBR工艺具有的优越性:.工艺流程简单, 运转灵活, 建筑费用低;.对水质水量比变化的适应性强;.较好的除磷脱氮效果;.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处理效果良好, 出水可靠。4.5.1 设计参数的选择 进水BOD:450mg/L,进水COD:800mg/L;由于SBR为间歇性进水,所以设计2个反应池;反应池的有效高度设为4m,其中超高为0.5m;排水比m:4;MLSS浓度:4000mg/L;BOD污

34、泥负荷:LS=0.18Kg BOD/(Kg MLSSd)。4.5.2 反应池各反应周期的计算 (1)曝气时间 (式4-23) 取曝气时间为4h 式中:C0-进水的BOD浓度; m-排水比; LS-MLSS的浓度; X-BOD的污泥负荷。 (2)沉淀时间 (式4-24) 取沉淀时间为1h 式中:Vmax-初期沉降速度,4.6104X-1.26; h-反应池的有效高度,4m; h1-反应池的超高,0.5m。 即 (3)进水和排水时间 取进水和排水的时间都为1.5h 反应池的运行周期T=3+1+1.5+1.5=8h 即反应周期数4.5.3反应池池容的计算 设f=0.85,SVI=90,进水和出水BO

35、D浓度分别为450mg/l,25mg/l则 污泥的沉降体积为 (式4-25) 每个池子的有效容积为 (式4-26) 选定每个池子的尺寸为;长宽都为11m,高度为4m 池子的超高为0.5m,所以池子的总高度为4.5m SBR反应池设计运行水位如下图4-1 警报,溢流水位H高峰水位h5基准水位h4排水结束水位h3污泥界面h2 图4-1 SBR反应池设计运行水位图 排水结束时的水位 (式4-27) 基准水位 (式4-28) 高峰水位即为有效水深,所以h5=4m 警报水位即为反应池的总高度 H=4+0.5=4.5m 污泥界面 4.5.4需氧量的计算 总需氧量Oa为有机物(BOD)的氧化需氧量O1、微生

36、物的自身氧化需氧量O2、保持反应池一定的溶解氧O3它们的需氧量之和。即 (1)有机物氧化需氧量 (式4-29) 式中:a-去除每1.0kgBOD的需氧量,kgO2/kgBOD,取a=0.5; S0,Sa-进水BOD与出水BOD的浓度,kg/m3; Q-每个池子每个周期的进水量,m3/d。 代入可得 (2)微生物自身氧化所需要的需氧量 (式4-30) 式中:b微生物自身氧化系数,kgO2/kgMLSS,b=0.12;= XMLSS浓度,kg/m3; V好氧池有效容积,485m。 即 (3)维持反应池一定溶解氧的需氧量 (式4-31) 式中:d好氧池末端溶解氧浓度,取其为1.5mg/L; QR污泥

37、回流浓度,本设计无回流装置,其为0; QT回流混合液量,为0。 即 即反应池的总需氧量 曝气的时间为4h,所以反应池每小时的需氧量 4.5.5曝气装置的设计 (1) 供氧能力 设混合液的溶解氧DO为1.5mg/L,池内水深4.5m。 查询资料,知其水中溶解氧饱和度在200和300分别为CS(20)=9.17mg/L,CS(30)=7.63mg/L。 微孔曝气器出口的处的绝对压力(Pb)为 (式4-32) 若微孔曝气装置的氧转移效率EA为15%,则空气离开反应池时氧的百分比为 (式4-33) 反应池中的平均溶解氧饱和度(按最不利温度条件考虑,即温度为30度)为 (式4-33) 温度为20时,反应

38、池中的溶解氧饱和度为 (式4-35) 水温为300时,标准需氧量 (式4-36) 式中:氧转移总系数,取其为0.85; 氧在污水中饱和溶解度修正系数,取其为0.95; 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引起的压力系数,此处取其为1; CJ曝气池内平均溶解氧的浓度,取其为2mg/L。 (2)鼓风能力 取氧利用率 EA为15%,求得曝气空气量为 (式4-37) 即每小时反应池内需要的空气量为16322=3264m3/h=54.4m3/min (3)布气系统的计算 每个曝气池由一个曝气干管通入空气,然后被分流成5个空气支管,每根空气支管上设计30个曝气器,则每个曝气器的曝气量为 若空气干管流速v1为15m/s,支管流

39、速v2为10m/s,小支管流速v3为5m/s .空气干管直径 (式4-38) 选用DN为200mm的钢管 .空气支管直径 (式4-39) 选用DN为100mm的钢管 .空气小支管直径 (式4-40) 选用DN为60mm的钢管4.5.6 产泥量的计算 SBR的剩余污泥主要来自微生物代谢的增殖污泥,还有一部分是由进水悬浮物沉淀形成。SBR生物代谢产泥量为 (式4-41) 式中:a微生物代谢增值系数,kgVSS/kgBOD,取其为0.7; b微生物自身氧化率,取其为0.05。代入可得 若排出污泥的含泥量为99.7%,则排泥量为 (式4-42) 由于考虑到一定的安全系数,则每天的排泥量为25m3/d4

40、.5.7 滗水器 现在的SBR工艺一般都采用滗水器排水。滗水器排水过程中能随水位的下降而下降,直至到达设计最低排水位,上清液通过滗水器排出。滗水器排水均匀,不会扰动以沉淀的污泥层。滗水器在运行过程中设有线位开关,保证滗水器在安全行程内工作。为防止水面浮渣进入滗水器被排走,滗水器排水口一般都淹没在水下一定深度。6 目前SBR使用的滗水器主要有螺旋式滗水器、套管式滗水器和虹吸式滗水器三种。本设计采用旋转式滗水器,采用XPS200旋转式滗水器,滗水深度最大为3.0m,处理流量为200m3/h,满足本次设计的需要。4.6 污泥处理部分各构筑物的设计与计算 污水在各个构筑物的处理过程中大部分污染物质转化

41、为污泥,由于生污泥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较高,不稳定,还含有致病菌和寄生虫卵,若不妥善处理,将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必须对污泥进行处理。由于污泥中的含水率高达99%以上,导致污泥的体积非常大,对污泥的后续处理造成很大的困难。所以我们必须先要对污泥进行浓缩,降低其含水率,然后通过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最后外运进行填满或者回收利用等处理。4.6.1 集泥井 根据前边计算所知,每日排泥量V 为隔油沉砂池,水解酸化池,SBR反应池所排出污泥的综合 V=W+Qs+V1=25+25+26=76m3/d 每天产生的污泥需要在2h内抽完,集泥井的容积定为污泥提升泵20min提升污泥的体积 设计有效泥深为2.2m,设

42、计池子的长宽各为3m,2m,集泥井为地下式,池顶加盖,潜污泵抽送泥,池子超高为0.3m 则集泥井尺寸:3m2m2.5m。 选用NL769型立式污泥提升泵,其处理流量为50-70m3/h,扬程为9-10m,功率为3kw/h,机泵重量为90kg。4.6.2 污泥浓缩池的设计与计算5 (1)设计说明 通过污泥浓缩可以降低污泥中的含水率,从而减少污泥的体积,大大减少后续中机械脱水设备所需的容量,同时可减少运送污泥管道和泵的尺寸,降低了运行的成本。污泥浓缩的主要工艺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根据实际需要,本工艺选择重力浓缩的方法对污水进行浓缩处理。 (2)设计参数的选择 若进水污泥污泥固体浓度C1

43、=8kg/m3,浓缩后使污泥固体浓度为C2=30kg/m3,污泥含水率P2为97%,选取污泥固体通量为30kg/(m2d),污泥的浓缩时间为16h。 (3)设计与计算 浓缩池污泥的总流量即为隔油沉砂池与水解酸化池和SBR反应池产生的污泥总和,即污泥总量Qt=76m3/d 浓缩池的表面积 (式4-43) 设计浓缩池为圆形,则池子的直径为 (式4-44) 浓缩池的有效水深h1为 (式4-45) 式中:h1浓缩池工作部分的有效水深 ,m; T浓缩时间,h,取16h; Q污泥量,m3/d。 即 设超高h2=0.3m,缓冲层高度h3=0.3m=,浓缩池设机械刮泥,池底坡度i=0.05,污泥斗上底直径D1

44、=3.0m,下底直径D2=1.5m,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55,则池底坡度造成的深度h4为 (式4-46) 污泥斗的高度h5为 (式4-47) 浓缩池的总高度H 浓缩池上层产生的上清液排入到调节池中,底部浓缩后的污泥通入到污泥脱水机中进行脱水处理,浓缩池每天可以产生的污泥为 (式4-48) 4.6.3 机械脱水间 污泥经浓缩后,还有96%的含水率,体积仍很大,为了综合利用和最终处理,需对污泥做脱水处理。 每天产生含水率96%的污泥量为30.4m3/d,根据处理需要,采用DY500型带式压滤机,其主要参数:处理量为1.52.5m3/h,滤带运行速度为0.66m/s,主机功率为0.75kw,设备质量为2200kg,外形尺寸为4500mm2230mm1150mm。第五章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5.1 平面布置 在污水厂厂区内有各处理单元构筑物、连通个处理构筑物的管渠以及其他管线、辅助性构筑物、道路以及绿地等。总体上布置原则应该遵循:处理构筑物布置紧凑,节约用地;最大可能减少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处理构筑物应尽可能的按流程布置,充分的利用地形。污水和污泥管道,应尽可能利用重力自流7。同时具体布置应遵循以下的原则7: (1)各处理单元构筑物的平面布置 .贯通连接各处理构筑物之间的管渠要便捷直通避免迂回曲折。 .土方量做到基本平衡,并避开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