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失范研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5273680 上传时间:2022-02-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22.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失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失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失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失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失范研究(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摘 要农村居民外出务工普遍存在进而形成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该群体由于特有的家庭生活环境导致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其中行为失范特别的突出并极大的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成长,因此准确了解当代农村留守儿童在校园中出现的失范行为,科学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失范行为的原因并提出针对各种留守儿童失范行为的对策,对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失范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宁德市虎贝镇文峰小学为例,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来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失范行为现状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进而改善留守儿童的失范行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与乡村学校教育的规范。通过调查留守儿童家庭近况、受家庭成员关心状

2、况、家庭成员外出期间儿童心理状况、留守儿童自身自制力、校内校园欺凌现状、留守儿童对年轻教师的期待等方面内容,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父母外出务工期间,留守儿童自理能力与受照顾成度均低于非留守儿童,由留守儿童发起的校园欺凌现象较多,对教师尊重程度低于非留守儿童,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均对大学生年轻支教教师抱有极大期望。面对以上留守儿童存在的消极问题,通过采取学校加强对学生以及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改变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督促家长对儿童进行有效教育,以及在文峰村创办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等四个方面措施,使留守儿童心理建设得到加强,同时有效减少留守儿童的失范行为,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及农村校园的和谐。关键词:农村留守

3、儿童;失范行为;对策AbstractRural migrant workers are widespread and large left-behind children group, the group due to family life environment leads to a series of special education, including special behavior misbehavior and greatly affected the growth of left-behind children, so the accurate understanding

4、of contemporary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of anomie behavior on campus, and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appeared anomie behavior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a wide variety of left-behind children anomie behavior, to improve rural left-behind childr

5、en anomie behavio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Taking Wenfeng primary school in Ningde City, Fuji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are observation,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 of behavior misconduct of rural left-behind

6、children,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its countermeasures.The status quo of behavior misconduct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is divided into six dimensions: family statu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care of family members,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children when family memb

7、ers go out, self-control of left-behind children, school bullying status, and expectation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on young teache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students parents were migrant workers, and during the period when their parents were migrant workers, the self-care ability and deg

8、ree of care of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un-left-behind children. The phenomenon of school bullying initiated by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was more, and the degree of respect for teacher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un-left-behind children.The vast majority of left-behind ch

9、ildren have great expectations for young volunteer teachers of college students.In the face of the above negative problem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targeted strategies can be put forward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school, teachers, parent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s homes to

10、 help left-behind children to carry out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isconduct of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promote the harmony of rural schools.Key words:left-behind children; misconduct; countermeasure目 录一 引言1二 农村留守儿童失范行为调查研究对象与工具1(一)调查目的1(二)调查对象2(三)调查工具2(四)调查实施

11、3三 调查结果分析3(一) 留守儿童家庭近况4(二) 留守儿童同家庭成员联系情况5(三) 家庭成员外出期间儿童心理状况7(四) 留守儿童自身自制力8(五) 校内失范行为现状10(六) 留守儿童对年轻教师的期待13四、农村留守儿童失范行为表现及原因分析16(一) 对教师的态度消极及原因分析16(二) 校园欺凌及原因分析17(三) 个人卫生管理与衣着习惯差及原因分析18五、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失范行为的策略18(一) 教师保持与留守儿童的“安全距离”19(二)家校保持沟通19(三)学校增设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程19(四) 增设农村留守儿童之家19结 论21致 谢22参 考 文 献23附录A文峰小学在校儿童

12、调查问卷24 IV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失范现状及其应对策略研究以文峰小学为例一 引 言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渐推进,我国各地城市化都在不断加速发展。农民工开始大规模向城市流动。根据中央教科所发展研究部专题研究组在中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调研报告得知,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年龄一般在18岁到34岁之间。早在2003年,40岁以下的农民工就占到85.9%。这意味着这些群体中的大多数都有子女不足12岁的家庭。然而,由于农村户口的限制和自身的经济状况、文化程度条件,大多数农民工选择将子女留在农村。农民工的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被迫离开完整的家庭,形成了特殊的“留守儿童”群体。同时,农村小学的

13、教学理念相对落后,班级管理方法不科学,教师力量薄弱,留守学生的失范行为容易滋生,这种情况比较严重,值得我们关注。行为失范现象深刻地影响留守儿童的道德人格的形成和道德情感的培养。目前我国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失范行为的相关措施不足,农村留守儿童的失范行为应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深刻思考,并促使国家机构探索新的应对策略。 二 研究对象与工具(一)调查目的 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与观察法,真实客观地了解宁德市文峰小学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时从现状中发现形成失范行为的原因,为有效减少留守儿童失范行为的问题指明方向。在调查中,以宁德市虎贝镇文峰小学为样本,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为主,对一至六年级全

14、体学生展开调查,有利于全面地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真实存在的问题,然后对问卷调查及访谈、观察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二)调查对象调查问卷的对象是宁德市文峰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全体学生,其中,一至六年级各有1个班,在6个年级共6个班级中,抽取了所有学生共3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除此之外,在文峰小学五名在编教师中,一共抽取2位科任教师、1位班主任作为访谈对象。其中,对1位将近二十年教龄的语文教师进行了访谈,对1位将近三十年教龄的数学教师进行了访谈。(三)调查工具通过整理徐鸣、何婷婷、许惺、罗国芬等人对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内容,吸取别人的长处,并对漏洞与不足进行了修改。运用

15、对文峰小学全体学生发放问卷、分别对3位教师进行访谈的方法,来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失范行为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从而提出策略。其中在对宁德市虎贝镇文峰小学学生进行调查的问卷中,共有30道题,其中25道选择题,包含19道单选题,6道多选题,以及5道主观题。学生问卷从以下六个维度进行调查:第一,对留守儿童家庭近况进行调查,一共有7道题目;第二,对留守儿童同家庭成员联系情况进行调查,一共有5道题目;第三,对家庭成员外出期间儿童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一共有2道题目;第四,对留守儿童自身自制力进行调查,一共有3道题目;第五,对校内失范行为现状进行调查,一共有8道题目;第六,对留守儿童对年轻教师的期待进行调查,一共有

16、5道题目。如表2-1所示:调查问卷的维度题号题数留守儿童家庭近况留守儿童同家庭成员联系情况家庭成员外出时儿童心理状况留守儿童自身自制力校内失范行为现状留守儿童对年轻教师的期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9.20.21.22.23.24.25.2618.27.28.29.307道5道2道3道8道5道教师访谈提纲一共有6道开放性问题,对2位科任教师、1位班主任进行访谈,6道题目涉及:留守儿童家庭近况、在校儿童受家庭成员关心状况、家庭成员外出期间儿童心理状况、留守儿童自身自制力、校内失范行为现状、留守儿童对年轻教师的期待。这6道对教师进行的开放性访谈

17、题目与30道对学生进行的问卷题目的内容基本吻合,这样做增加了研究的信度,更全面地了解文峰小学留守儿童失范行为现状。(四)调查实施 2019年2月至4月在宁德市虎贝镇文峰小学顶岗支教期间,担任一年级心理健康教师、六年级语文教师,所以在与学生了解、熟悉的基础上,对学生发放问卷,能促使学生更能认真地对待问卷的填写,同时也有利于邀请到访谈的科任教师以及班主任。问卷发放之后,要求当场立马填写完毕并收回,对文峰小学的学生共发放39份问卷,其中回收问卷39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3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三 调查结果分析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在分析总结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同时结合相关理论的指导

18、,将对文峰小学留守儿童失范行为现状分为六个维度进行调查,即留守儿童家庭近况、在校儿童受家庭成员关心状况、家庭成员外出期间儿童心理状况、留守儿童自身自制力、校内失范行为现状、留守儿童对年轻教师的期待,调查结果将会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统计与分析。(1) 留守儿童家庭近况对于留守儿童家庭近况的调查,主要通过家庭成员人数构成及其外出务工情况两方面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如图4-1显示,在“家庭成员人数构成”这一方面,有82%的学生家庭人数超过3口,;18%的学生家庭人数小于等于3口。由此可以看出,文峰小学在校学生中家庭人数大于3口的家庭占绝大部分。图4-1:家庭成员人数构成如图4-2显示,“家里是谁在外

19、面打工?”问题中,36%的学生选择父亲在外务工;3%的学生选择母亲在外务工;33%的学生选择爸爸和妈妈均在外务工,即属于留守儿童;还有28%的学生选择其他亲戚在外务工。由此得知在文峰小学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其引起的心理问题以及失范行为值得重视。图4-2:家里是谁在外面打工?针对在校学生家庭人数构成以及在外务工这一问题,与1位班主任进行了访谈,访谈耗时10分钟左右。在问到这一问题时,班主任谈到:“有13名同学属于父母均在外务工,是留守儿童,有5名同学的父母一年返乡一次,1名同学的父母超过一年以上返乡一次,还有7名同学父母半年返乡一次。”由此可以看出,在校学生中确有三分之一的学生

20、属于留守儿童,且其父母返乡看望孩子的次数极少。 (2) 留守儿童同家庭成员联系情况关于留守儿童同家庭成员联系情况的调查结果如下:如图4-3显示,有51.28%的学生表示每个月和爸爸妈妈打电话达到8次以上,即平均一周打两次以上电话;有10.26%的学生表示每个月和爸爸妈妈打电话次数在1-8次之间;有高达38.46%的学生表示一个月中不通电话,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与父母通电话的38.46%学生,包括8名留守儿童。由此可知,将近半数的学生一个月与父母交流的次数都低于8次,属于沟通较少。如图4-3显示,有61.54%的学生表示爸爸妈妈对其学习和生活情况经常关心;有15.38%的学生表示有时关心;有1

21、5.38%的学生表示偶尔关心;只有7.7%学生认为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毫不关心。由此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大体上较高。问题填写人数(人)所占比例(%)你每个月和爸爸妈妈通话的次数?爸爸妈妈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关心得多吗?A.8次以上B.1-8次C.不打电话A.经常关心B.有时关心C.偶尔关心D.不关心154152466351.2810.2638.4661.5415.3815.387.7图4-3:留守儿童同家庭成员联系情况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对留守儿童同家庭成员联系情况进行调查和确证,设计了问题“您认为留守学生的父母对其关心程度如何?”对2位科任教师和1名班主任进行了访谈,科任教

22、师甲表示学生父母在学习方面几乎没有关心,孩子多由爷爷奶奶照看,在外务工的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学业,作业完成情况都较差。科任教师乙表示极少数家长对于学生学业有关心,即使关心,也都是使用了错误的方式,例如打骂等。班主任表示家长对学习方面几乎不过问,生活方面都由家中其他亲戚照顾。通过与3位教师的访谈可知在校儿童中,非留守儿童父母对孩子的关心极少。(3) 家庭成员外出期间儿童心理状况为了调查在家庭成员外出期间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一共设计了2道题目。由于每名学生心理的个体差异性较强,不同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都会对儿童的心理状态造成不同影响,为了便于儿童理解与选择,第一道题根据儿童心理特点设计了固定选项;第二

23、道题则是半选择半主观题,目的在于具体了解父母外出务工如果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影响,那么会产生何种影响?如图4-4,在第一道题中,选择A选项的占比最高,达到71.8%,选择B选项的仅1人,占2.56%,选择C选项的有25.64%。通过对第一道题的数据分析得知,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父母外出务工,心理状态处于消极、渴望得到爱的状态,仅1人认为开心,可看作例外;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则对于父母的外出务工表示理解,能处于一个较为健康的心理状况。在第二道题中,74.36%的学生认为父母外出务工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了影响;有25.64%的学生则认为父母外出务工对自己的学业不产生影响。选择了“有影响”的29名学生,都写出了产

24、生影响的具体内容。通过归纳总结,影响包括以下2种:父母外出务工,作业只能由家中其他长辈负责监督,而长辈多数属于文盲,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帮助;父母外出务工,长辈不负责,不会的作业只能瞎蒙或在学校问老师;问题选项人数(人)所占比例(%)爸爸妈妈离开家去打工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心情?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对你的学习有影响吗?什么样的影响?A.难过,希望他们陪我B.开心,他们管不了我C.他们要打工赚钱撑起这个家,能理解A.有影响B.没有影响28110291071.802.5625.6474.3625.64图4-4:家庭成员外出期间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同时,为了进一步了解确证家庭成员外出期间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25、对2位科任教师与1位班主任进行了访谈。在“留守儿童在校心理状态如何?”问题中,科任教师甲表示留守儿童心理状态不稳定,容易因为他人言语或肢体动作产生不稳定的情绪。上课常走神,大多数留守儿童成绩都较差。科任教师乙表示留守儿童存在抄袭作业的现象,且时长发生,原因为个人学习能力低下,以及无人帮助。班主任表示留守儿童的情绪存在两个极端现象,部分留守儿童情绪亢奋,部分又非常沉默,极少开口说话。由此可知留守儿童在校的心理状态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情绪极端化严重。在“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心理上有何区别”的问题中,科任教师甲表示在学习上,非留守儿童会表现出乐于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的行为,较为热心。而留守儿童对学业

26、则抱消极态度,对完成了作业的学生抱有嘲笑态度。科任教师乙表示非留守儿童的父母会在学习上给予足够的关心,因此非留守儿童对于学业处于积极状态,愿意主动学习,主动问问题,而留守儿童则完全相反。由此可知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区别较大,对同学的积极与消极态度对比鲜明。(4) 留守儿童自身自制力为了调查留守儿童自身自制力,设计了三个问题,分别学生自控能力的自我认知、 每日上网时长两个方面对留守儿童自身的自制力进行分析。如图4-6,对于学生自控能力的自我认知的调查,设计了“你认为你的自控能力好吗?”一题。这一题中有56%的学生认为自身的自控能力好;44%的学生则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不好。由此数据分析发

27、现,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好,但将近5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差。图4-6:你认为你的自控能力好吗?如图4-7与4-8,关于学生每日上网时长的一个调查,在问卷中设计了两道题目,在第一道题中,有59%的学生表示喜欢上网,41%的学生选择不喜欢上网,由此可知,超过半数的学生对上网存在较大的兴趣。在第二道题中,由1小时以下作为一个时间段划分,有82%的学生选择“1小时以下”,有18%的学生选择“2-3小时”,没有任何学生选择“3小时以上”。从学生每日上网花费的时间上来看,有五分之四以上的学生用时上网时长都处于1个小时以下,该数值较为正常,从中可以了解到学生总体上看较为自律。图4-7:你

28、喜欢上网吗?图4-7:你每天玩手机玩多久?为了进一步了解受访的各位教师对留守儿童自控能力与每日上网时长的看法,设计了问题“您认为学生的自控能力如何?”与“学生每天有多久的上网时间?”对两位科任老师与班主任进行访谈。对于第一个问题,科任教师表示大部分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玩心较重,在自习课上易走神,做小动作,导致作业无法按时完成。科任教师乙表示由于监护人管理不当,学生自控能力基本较差,在家完成作业时边做边玩,导致无法完成作业。由此得知多数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无法得到良好的监督。在第二个问题中,班主任表示大部分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为一天多次,而目的在于玩游戏,用来查资料的时间极少。游戏时长为一天一小时

29、,部分学生游戏时间为2至3个小时。在与教师的访谈中可以得出结论:学生的自控能力处于中低水平,上网时间大部分处于1个小时左右,部分在2-3小时,无3个小时以上,上网时间比较合理。(5) 校内失范行为现状为了了解宁德市虎贝镇文峰小学的校内失范行为现状,设计了八个问题对校内失范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充分了学生校园失范行为的各种表现。其中包含六道选择题,两道主观题。针对学生对教师的失范行为,如图4-9,在第一道题中,有51.28%的学生选择A选项;有12.82%的学生选择B选项;有35.9%的学生选择C选项”;其中,选择B选项的学生最少,且选择该选项的5名学生中身份为留守儿童的学生占4名,选择C选项的14

30、名学生中,存在6名留守儿童。选择A选项选项的20名学生中,仅有3名留守儿童。由此可知,大部分留守儿童对教师的态度较为消极,少数留守儿童的态度是积极的。在第二道题中,有28.21%的学生选择“有”,有71.79%的学生选择“没有”。因该问题涉及师生关系,敏感程度高,为保证结果的信度,在收回问卷调查后,又对39名学生私下单独对该问题进行了访谈。由访谈得知,对教师有积极态度的学生为16名,抱中立态度的学生为9名,对教师抱有消极态度的学生有14名。在抱有消极态度的14名学生中,存在9名留守儿童。由此可知,在对待教师态度问题上,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的态度偏向消极。问题选项人数(人)所占比例(%)你对自己

31、的老师是什么样的看法?听到过同学私底下骂过老师吗?A.我很尊敬老师B.不喜欢老师C.没什么特别的看法A.有B.没有20514112851.2812.8235.9028.2171.79图4-9:在校学生对待教师态度图4-10显示的是校园欺凌方面的五个问题,在第一道题中,有28.08%的学生表示在学校没有见过同学受其他同学的欺负,即没有见过校园欺凌高达76.92%的学生见过校园欺凌,由此可得知大部分学生见过校园欺凌事件。在第二道题中,有76.92%的学生表示欺负他人的是留守儿童;有23.08%的学生选择“不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知,将近五分之四的的学生选择“欺负他人的是留守儿童”,即校园欺凌现象

32、的发起者多是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较少。在第三道题中,有76.92%的学生选择“不是”,23.08%的学生选择“是”,由此可知,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大多为非留守儿童,被欺凌的留守儿童占少数。欸数学教师从来没有布置过个性化的书面作业,由此可以看出,书面作业缺乏个性化的创新。问题选项人数(人)所占比例(%)在学校见过同学受其他同学欺负吗?欺负他人的是留守儿童吗?被欺负的同学是留守儿童吗?你觉得为什么那些同学会欺负别人?A.见过B.没见过A.是B.不是A.是B.不是A.爸爸妈妈不在家,爷爷奶奶教育得不好B.觉得其他同学表现比自己好,所以欺负人C.平时就喜欢欺负人D.因为被欺负的同学有错在先3093099

33、301788676.9223.0876.9223.0823.0876.9243.5920.5120.5115.39图4-10:校内失范行为状况关于学生校内失范行为状况的主观题“被欺负的同学是怎么被欺负的?”一题中,对被欺负过的儿童进行了访谈,并将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学习上的欺凌,如私藏他人作业本、书包等文具;在他人不知情时抄袭他人作业;第二,肢体上欺凌,对他人作出具有暴力倾向的行为,行为表现是多名学生共同进行欺凌;第三,言语辱骂,包括外貌攻击、人格攻击;第四,孤立个人,该失范行为多发于高年段学生群体,通过肢体欺凌与言语辱骂从而达到孤立儿童个人的目的。同时,在对于学生校内失范行

34、为的调查中,为了得到更全面、准确的信息,对2位科任教师与1位班主任也进行了访谈。在第一个问题“校园欺凌事件时常发生吗?”中,科任教师甲表示校园欺凌时常发生,甚至一天多次,认为此现象已成为常态。科任教师乙表示在低年级中,校园欺凌表现为撕毁他人作业、私藏文具用品等,且被欺凌者不会向教师报告,选择沉默;中高年级的欺凌表现在言语辱骂、心理孤立上。班主任谈也表示校园欺凌已经成为文峰小学的常态,非常常见。通过第一个问题的访谈可以看出,校园欺凌事件在校内时常发生,且在不同年段中,校园欺凌的类型不同。在第二个问题“校园欺凌的发起者多为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中,科任教师甲表示欺凌者多为留守儿童。原因大多是父

35、母外出务工,家庭教育方面没有受到重视,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行为不当。科任教师乙认为欺凌者主要是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在家教方面与留守儿童相比较好,不欺凌他人,性格软弱,从而导致留守儿童成为欺凌者。班主任则认为两者都有,但欺凌者多数为留守儿童,原因在于家庭教育及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通过第二个访谈可以得知,校园欺凌的发起者包括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但留守儿童居多。在第三个问题“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如何?”中,科任教师甲表示学生对教师还是抱有较高的尊重度,原因可能是老教师威望较高,在儿童眼中有权威。科任教师乙认为学生较为敬重老教师。班主任则认为学生虽然尊重老教师,但对于师院派遣的年轻的支教老师的尊重度低。在与

36、年轻实习教师的相处过程中,学生在言语和肢体上会逾越师生正常关系。”由第三个问题可知,学生对教龄高的老教师态度积极,但对于年轻教师的尊重程度较低。(6) 留守儿童对年轻教师的期待关于留守儿童对年轻教师的期待,在问卷中设计了四道题目,其中三道选择题,一道主观题。在问题“比起教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我更喜欢年轻的老师?”中,有20.51%学生选择了“不”选项,更偏向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69.23%的学生选择“是的”,偏向于年轻教师;有10.26%的学生选择“都好”,认为无论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都是好教师。由第一题的分析结果可得知,超过半数的学生都更期待年轻教师的到来。在第二道题“希望年轻的实习老师能

37、经常来文峰小学吗?”中,有56.41%学生非常希望年轻实习老师的到来,有25.64%学生比较希望年轻老师的到来,12.82%的学生选择了“有点希望”,仅5.13%的学生对于年轻教师的到来表示不关心、无所谓。由此可知,超过半数的学生都对年轻实习教师的到来抱有很大希望,其中,抱有很大希望的留守儿童有10名,占文峰小学留守儿童的76.92%。在第三题“实习老师来上课的话,想要老师教哪方面的知识或者技能?”中,12.82%学生选择语文;5.13%学生选择数学;2.56%学生选择英语;46.15%的学生选择“体能、绘画、音乐等”选项;还有33.3%的学生选择“比起教我知识和技能,我更希望可以和老师多谈谈

38、心,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由此可知,将近半数学生期待实习教师开办关于体能、绘画、音乐等实践类的学科课程,将近五分之一学生偏向于语数英主科方面的学习,还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对实习教师表达了在心理上的期待,包含了10名留守儿童。问题选项人数(人)所占比例(%)比起老教师,我更喜欢年轻的老师希望年轻实习老师能经常来文峰小学想要实习老师教哪方面知识或技能?A.不B.是的C.都好A.非常希望B.比较希望C.有点希望D.不关心,无所谓A.语文B.数学C.英语D.体能、绘画、音乐E.更希望可以和老师多谈谈心,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8274221052521181320.5169.2310.2656.4125.6

39、412.825.1312.825.132.5646.1533.3为了使对留守儿童对年轻教师的期待的调查更加准确,对2位科任教师与班主任进行了访谈。访谈提出两个问题:“留守儿童对年轻实习教师的期待如何?”“学生希望年轻教师能够教授他们什么知识技能?”在第一个问题的访谈中,科任教师甲表示年轻教师比较受学生欢迎,原因是代沟浅,在留守儿童中更受欢迎,年轻教师对留守儿童的照料程度高,更加细心周到。因此留守儿童对年轻教师的心理依赖性强。科任教师乙表示比起教龄大的教师,学生对年轻教师期待值比较高,与年轻教师的心理年龄差距较小。班主任也表示每次师院派遣新的实习老师来顶岗支教时,学生的情绪较为高昂,表现出很积极

40、的态度。由此可以得知,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对年轻实习教师的期待值都较高,且13名留守儿童中有10名儿童都对年轻教师抱有很大期待。在第二个问题的访谈中,科任老师甲表示学生对语文学科兴趣偏低,更偏向于体育、美术、音乐方面。科任老师乙认为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除了语数英科目以外的其他科目都较受欢迎。班主任表示在语数方面,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更足、教学方法更好;在体美音方面,老教师的优势相比年轻教师较小,因此学生偏向于年轻教师教授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此外,班主任提出了学校心理课程不专业、不系统的问题,希望师院教师接受专业心理健康课程培训,在文峰小学开办心理健康课程,为孩子们做好心理建设。四、农村留守儿童失

41、范行为表现及原因分析即使在201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逐渐减少了农村儿童的留守现象,但是在较偏远的山村的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过在宁德市虎贝镇文峰小学的问卷调查与教师访谈中发现目前文峰小学留守儿童存在各种不同表现的失范行为,概括为三个方面:对教师的态度消极;校园欺凌;个人卫生管理差。(1) 对教师的态度消极及原因分析留守儿童常出现对待教师,尤其是支教大学生教师有越轨行为,如言语辱骂、视而不见,甚至动手打人的失范行为。该行为区别于普通儿童之处在于其程度的严重性,农村留守儿童在言语上对教

42、师的辱骂包括外貌、形态,以及对待留守儿童态度方面。辱骂的内容程度较严重,涉及教师人格、自尊,一旦教师对待留守儿童时稍有管教意味,则极易受到言语攻击。通过调查分析可知,宁德市虎贝镇文峰小学的留守儿童整体对待教师的态度消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龄高的编制老教师存在消极态度。在10名对教师抱有消极态度的留守儿童中,有3名留守儿童对老教师存在着消极态度。具体表现在私下与他人抱怨教师严厉、不近人情;二是对待年轻实习教师抱有消极态度,在10名对教师抱有消极态度的留守儿童中,全体留守儿童都对年轻实习教师抱消极态度。具体表现在:对支教大学生教师有私下的言语辱骂,一旦教师对待留守儿童时稍有管教意味,则极

43、易收到言语攻击;在对待大学生实习教师时,留守儿童常产生“老师应该对学生好”、“老师应该送礼物给我”等道德绑架的错误想法,以致命令实习教师为其无条件服务,且必须偏向该类学生。原因分析:根据调查访谈得知,留守儿童习惯赋予自己负面心理暗示,即留守儿童常常给予自己的一种暗示:自己是留守儿童,是需要受到教师的特殊关照的。留守儿童在潜意识中便赋予自己“我没有非留守儿童好”的歪曲观念,以至于愈来愈缺乏来自教师的安全感,加上支教教师多为经验浅薄的大学生,性格温柔,则更容易使留守儿童对其产生过强的依赖性,以至于价值观愈来愈歪曲,对支教教师“道德绑架”,认为他们对自身的好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只要实习教师对他们的态

44、度稍有偏差,则极易受到留守儿童的排斥、辱骂。(2) 校园欺凌及原因分析校园欺凌一直是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热点话题,通过在文峰小学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中,高达76.92%的学生都表示曾见过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在与在编教师的访谈中,教师也承认校园欺凌已经成为常态。通过调查得知文峰小学留守儿童的校园欺凌分为学习欺凌、肢体欺凌与言语精神欺凌。通过与教师以及学生的私下访谈,得知在低年段群体中,学习欺凌与肢体欺凌发生的频率较高,例如私藏他人作业、文具;撕毁他人书本;在低年级儿童群体中,小团体并不少见,农村留守儿童更甚。以文峰小学为例,小团体多出于幼儿班和六年级。幼儿班20名学生中,被发现的小团体为4组;六年级

45、7人中,小团体为1组,但该组小团体人数多达5人。在一共5组的小团体中,孤立行为十分常见,途径包括放学不牵手、小团体勒令他人帮忙倒垃圾、严重的则是辱骂、殴打。肢体欺凌则多发生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的留守儿童围堵他人,进行威胁恐吓等行为。在中高年段学生群体中,言语、精神欺凌多发,多数是留守儿童对其他学生在言语上进行人格辱骂、人身攻击,导致他人心理状态变差。校园欺凌也是农村留守儿童校园失范行为中最典型、常见的一种类型。原因分析:正常儿童家庭的完整使留守儿童产生落差感。在文峰小学中,非留守儿童占多数,在出现学生小团体孤立他人现象时,却常常发现被孤立者为非留守儿童,形成小团体的多为留守儿童。通过观察和询问,得

46、知缘由则是因为留守儿童嫉妒非留守儿童监护人对其的爱与关心,例如嫉妒有父母接送上下学、经常带他们到城市里游玩等等。非留守儿童拥有完整的家庭,家庭成员在一起温馨的画面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刺激较大,并容易将非留守儿童父母与自己的父母进行对比,从而产生强烈落差感,进一步导致情绪管理失控,对非留守儿童做出孤立、霸凌等失范行为。(3) 个人卫生管理与衣着习惯差及原因分析个人卫生管理差也属于农村留守儿童失范行为的一方面。在文峰小学13名留守儿童中,有11名留守儿童的个人卫生管理与衣着习惯差,与非留守儿童形成较为鲜明的对比。在2019年2-4月在文峰小学支教期间观察发现,留守儿童在校的衣着习惯极差,周一至周五身着

47、睡衣到校的留守儿童高达10名。除此之外,有2名留守儿童穿着与季节不符,例如冬天穿短裤、单薄的外套、凉鞋。夏天穿长袖。个人卫生方面,13名留守儿童的个人卫生管理都较差,表现在洗漱频率低、衣着肮脏、黑指甲、外形凌乱四个方面。在与3位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了留守儿童个人卫生管理与衣着习惯差的原因:父母外出务工,受照顾程度低;家中老辈亲人的卫生意识差,导致对留守儿童的卫生管理较少;在和部分留守儿童的单独交谈过程中,能够看出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对卫生管理的自我意识极弱,几乎没有一名留守儿童能够主动对自己的个人卫生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原因分析:家庭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照顾能力不足,且留守儿童自身对卫生管理的自我意识不

48、强。在文峰小学留守儿童中,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为老人,常出现监护方式不当的现象,老人生活常识观念的落后,加上文峰小学卫生教育的薄弱,留守儿童通常缺少生活常识,则导致不分季节乱穿衣服、穿睡衣等失范行为。诸如此类的失范行为还包括个人卫生管理差、熬夜等。这表示留守儿童对卫生管理的自我意识亟需增强。此外,还需要加强与儿童父母、亲人的沟通,提高其对留守儿童的照顾程度。五、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失范行为的策略通过分析发现文峰小学留守儿童存在不可忽视的失范行为,目的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失范行为是本研究的最终目标。为此,应对三种失范行为形成原因,提出以下四条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失范行为的策略,希望

49、能为今后减少农村留守儿童失范行为提供参考。(1) 教师保持与留守儿童的“安全距离”在学生总数少的乡村学校,师生之间关系容易亲近,则会出现由于师生双方关系过密而导致的学生对教师的不当行为,例如过分开玩笑、言语辱骂、肢体冲突,认为教师理所当然要对自己好。文峰小学作为学生总人数不达四十人的小型乡村学校,教师更应该注意保持与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安全距离”。教师保持与留守儿童“安全距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老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距离,二是年轻实习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距离。目前文峰小学有在编教师五位,教龄均大于十五年,属于“老教师”范畴。老教师与学生的代沟较深,生活、世界观等理念都存在极大的差距,双方在教与

50、学的过程中,老教师占有绝对的领导者地位,是学生眼中绝对的权威。这样的权威除了使学生更加顺从以外,同时给双方造成了一定的交流上的距离,导致儿童逃避与老教师进行深入交流。留守儿童由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常年不在身边的缘故,在心理上容易形成孤独感,比校内非留守儿童更加排斥与年龄代沟大的老教师交流。所以提出策略建议文峰小学老教师能够对留守儿童更加理解包容,适当转变教师角色,由“领导者”转为“引导者”,必要时做儿童的“知心朋友”,在其遇到心理障碍时做好心理疏导,保持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状态;二是保持年轻教师与留守儿童的“安全距离”。文峰小学年轻教师流动性较强,基本上来自师院派遣的大学生实习教师。由于实习教师的

51、年龄与教龄偏小,世界观与小学生相差不大,在生活中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年轻教师的新鲜感强,给常年与老辈监护人相处的留守儿童带来的好奇心较重,留守儿童愿意主动与年轻教师进行接触。而年轻教师对儿童抱有更高的热情度,对待留守儿童会更加用心,进而使留守儿童在生理与心理上都对年轻教师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同时双方距离也在不断缩小,年轻教师的不设防导致留守儿童逾越师生安全界限,做出对教师不尊重的失范行为。因此年轻教师注意与留守儿童保持距离,时刻带着教师自我意识,克服由大学生转变为实习教师的角色转换带来的不适感。在授课期间扮演好民主而有威信的教师角色,对学生的学业负责,同时也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增加教学经验和教

52、学能力,以提高自身在儿童心中的权威,让其产生敬畏感。年轻教师由于长期住校的缘故,在课余的生活中也能够与学生有密切的联系,监护人监管不当的留守儿童会时常在课余时间到校寻找年轻教师玩耍,这就要求年轻教师在与留守儿童在消遣玩耍的同时时刻谨记自身的教师角色,在留守儿童对自身做出逾越师生关系的失范行为时及时严肃地制止儿童的错误行为,并严厉批评,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良性引导,告诉儿童与教师相处的正确方法,从而改善留守儿童对教师的失范行为。(二)家校保持沟通在问卷调查访谈的调查结果分析中能够了解到,文峰小学留守儿童与其监护人的联系、沟通交流极少,这样的情况意味着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无法从心理上获得来自父母必不可少

53、的慰藉,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这严重地影响着儿童身心以及其他方面的健康发展。因此建议文峰小学应当建立与留守儿童父母一对一关联制度,与每一户留守儿童家庭中外出务工的监护人保持长期联系,并督促监护人定期与留守儿童通过电话、微信或QQ视频聊天、返乡探亲等方式进行联系,利用每次联系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业与生活,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对留守儿童在校出现的失范行为进行有效的教导,进而改善减少留守儿童的失范行为。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的定期联系可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的差异性设定不同的联系频度,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每进行一次定期联系,学校便负责进行记录,若发现监护人未在学校制定的时间内与留守儿童进行联系,学校应当督促监护人及时与留守

54、儿童取得联系,进行必要的沟通与关心。(三)学校增设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通过2个月的支教发现,文峰小学并未设有非常专业系统的心理健康课程,至今的心理健康课程都由没有受过专业的心理健康培训的年轻实习教师来完成。因此在师院大学生前往文峰小学支教之前,应当在学校进行具有一定强度与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使其具有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并能够独自完成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讲授。另一方面,文峰小学并未将心理健康课程固定安排到课程表中,通常是由空闲的教师来随意安排时间段进行授课,这样不仅导致了授课时间的不稳定性,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不专业性也会造成儿童心理状态的歪曲。因此在教师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训并掌握了

55、心理健康课程教授能力的前提下,文峰小学还需将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固定地安排到日常课程表中,例如固定安排在周一下午的第二节课,或周五上午的第三节课,进而使学生形成上心理健康课程的习惯。负责教授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除了用所学到的系统正确的知识进行教授以外,还可制作相关内容的课件,贴合儿童生活与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课的兴趣,从而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接受心理疏导,建设良好的心理状态。(四) 增设农村留守儿童之家本建议为本研究的创新点,目前我国农村虽然有希望工程等公益项目,但针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关心辅导仍是一片空白。父母无法照顾、祖辈无法教育、教师无力关心的三无现象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刻不容缓

56、。目前高校非毕业班的师范生普遍缺少实践经验,建议我校与文峰村政府进行交涉,与文峰村合作增设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并对报名前往参与的师范生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系统专业化的培训,进而到学校为留守儿童们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制定大学生教师实名与留守儿童相挂钩的表格,在了解了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的前提下制定心理疏导计划,每周前往文峰留守儿童之家与相挂钩的留守儿童见面进行深入交流,一步一步解决留守儿童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其过往做出的失范行为进行批评指正,鼓励其做出良好行为并进行适当表扬,逐渐使留守儿童转变对教师的消极态度,减少对同学的霸凌行为。在生活方面需要向留守儿童普及生理健康知识,促使其养成良好的个人

57、卫生习惯,例如定期剪指甲、勤换衣服、不穿睡衣上学等等。面对当代有先进新思想、与农村留守儿童年龄差距较小的新青年大学生教师,双方的代沟少,孩子们容易理解并遵循年轻师范生们的教导,长此以往便能达成共识,不但解决了心理健康问题,在长期与年轻师范生们的沟通之下,原本带着祖辈留下的传统观念也会随之更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此建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可向全国较为贫困、留守儿童较多的乡村提供良好的参考。并且目前国内大量师范类高校非毕业班师范生的实践经验和能力普遍偏少、偏低。当地高校可与农村政府与小学达成合作协议,在农村增设留守儿童之家,将大量师范生按期轮流派遣到各个农村的留守儿童之家,在弥补了农村在编教师人

58、数少的短处的同时,也能够做到与留守儿童一对一、面对面地进行深入交流与辅导,相比在校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更有针对性,效果更佳显著。师范生也能够因此积攒教学经验,增强实践能力,为将来毕业招考面试与应聘增加一份底气。 结 论留守儿童作为农村儿童的特殊群体,其失范行为影响着农村小学的发展和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改善留守儿童的失范行为问题是大势所趋。本次利用问卷调查、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在文峰小学进行研究,发现文峰小学留守儿童的行为确实存在一系列问题。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浅薄的支教、实习经验,提出可以从改变儿童对教师态度、保持家校沟通个人卫生与衣着习惯以及增设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四个方面对文峰小学留守儿童的失

59、范行为进行改善。虽然调查研究和论文撰写基本完成,但由于水平有限,论文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调查问卷的某些问题没有针对性、缺少目的和意义、不够全面。且只是基于对一所农村的现状调查,没有进行更广范围的深入调查,其调查结果可能无法代表更多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另外,对于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失范行为的策略,只是通过调查研完后得出一些粗浅的策略,其有效性还需要与学院、小学以及当地政府协调施展,在实践中检验。参 考 文 献1高焕.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7.2周伟艳.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现状及对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8.3刘娜娜.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解决方法J. 内蒙古教

60、育,2017(24):19-20.4王玉金. 留守儿童行为失范问题的法律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5何婷婷.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6罗国芬.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问题化”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7廖传景. 留守儿童安全感研究D.西南大学,2015.8许惺.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介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9赵苗苗. 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健康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2.29文峰小学在校儿童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你好!这是一份关于了解你们基本情况的调查问卷,请你根据你个人的实际

61、情况,认真填写以下内容。本次问卷属于不记名调查,所以不需要写自己的名字,谢谢你的支持与配合!以下问题均以勾选的方式回答:1.你家里一共有几口人? 人。2.除了你以外,家里还有哪些成员?(可以多选)爸爸 妈妈 爷爷 奶奶 哥哥 姐姐 弟弟 妹妹 外公 外婆伯父 伯母 叔叔 婶婶 其他亲戚: 3.你现在和谁住在一起?(吃和住在一起的,可多选)爸爸 妈妈 爷爷 奶奶 哥哥 姐姐 弟弟 妹妹 外公 外婆伯父 伯母 叔叔 婶婶 其他亲戚: 4.目前,家里有没有在外打工半年以上的人?有, 人。 没有5.家里是谁在外面打工?(可多选)爸爸 妈妈 爸爸和妈妈 其他亲戚6.他们为什么外出打工?(可多选)出去挣钱

62、改善生活 家中干农活人手充足或者无事可做 不爱干农活所以外出打工 想出去学一技之长 想出去见见世面 其他: 7.他们外出打工多久回来一次?一年1次或不回来 一年2次及2次以上 一个月1次8.你每个月和爸爸妈妈通电话的次数:一个月 次 不打电话9.爸爸妈妈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关心得多吗?经常关心 有时关心 偶尔关心 不关心10.和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戚住在一起的话,他们会关心你的学习吗?经常关心 有时关心 偶尔关心 不关心11.你认为家里人不关心你的学习情况是因为什么?(可多选)不识字或者识字很少 平时干农活比较忙 他们和我有代沟 他们认为学习是我自己的事,和他们没什么关系12.家里人关心你个人的卫生情况吗?(日常洗漱、洗澡、理发、剪指甲等)经常关心 有时关心 偶尔关心 不关心13.爸爸妈妈离开家去打工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很难过,希望他们多陪陪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