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草莓》教学设计6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200308 上传时间:2022-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沪教版《草莓》教学设计6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沪教版《草莓》教学设计6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沪教版《草莓》教学设计6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沪教版《草莓》教学设计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草莓》教学设计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草 莓 教 案上海市奉城高级中学赖黎明教学目标: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品读,透过现象看本质,使学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写的是草莓,实际上是通过它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2、学习运用象征的手法表情达意。 方法与过程:1、在朗读、感悟中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由物及人,抒发自己的感情。 2、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引导学生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教学重点: 1、通过品读课文,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 2、感受文章构思之精,作者的写法之妙。教学难点: 1、通过品读,使学生真正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理解作者是怎样由物及感的。 2、引导学

2、生体味生命中的“变”,感受文章所蕴涵的人生意义。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由前赤壁赋片段导入。 (苏轼由自然界的“水与月”联想到人生的“变”与“不变”,目的是寻求心灵的解脱。外国有位作家由田野的“草莓”也联想到人生的“变”与“不变”,我们一起来品读波兰作家伊瓦什凯维奇的草莓)二、品读课文13段,初步感悟。 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并找出描写和议论的句子。1、是什么把作者的思绪由九月带到了六月?明确:一颗晚熟的硕大草莓。2、六月和九月的乡村有何不同?明确:六月:树木翠绿 天空湛蓝 空气芬芳 九月:树木“绿黄” 天空“蓝灰” 果实芳香3、是什么原因使得二者有这样的不同?明确:是时间的不同。4、作者在文中

3、反复描写几乎是相同的景物,用意是什么?引导:强调。 追问:强调什么?强调自然景物看似“不变”实质在“变”。 (用课文原话就是,“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不变”只是我们的感觉,“变”是无法遏制的自然规律。再追问:作家的想象力往往是非常丰富的,作者由自然的“不变”与“变”联想什么呢?明确:作者由自然的“不变”与“变”联想到人生的“不变”与“变”。 分析:作者是怎样由自然的“不变”与“变”联想到人生的“不变”与“变”,请大家找出几组相照应的句子深入感悟。三、品读课文16段,深入感悟。 1、请大家品读课文16段。 明确:采用类比

4、的手法,第4段、第5段分别照应第1段和第3段。 第一组:(1)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2)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 第二组:(1)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2)从信的宇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 第三组:(1)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 (2)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我们把这三组句子齐读一遍,交流思考,作者是怎样来阐释人生的“不变”与“变”?引导:很多时候我们感觉不到生命的

5、变化,总以为人生“不变”,实际上我们的生命就像季节的更替一样,总是在悄无声息中“变”,只是我们有时难以觉察到,就像乡村的九月和六月一样。追问:既然我们的人生和自然一样都在不停地“变”,那么文中的“六月”和“九月”有何寓意? 六月:人生的青春年华 九月:人生的成年时期 再追问:作者采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象征的表现手法。2、人生的“变”到底是种怎样的“变”呢?作者在第5段中有一句话写的非常好,“有所剥夺,也的所增添。”请大家结合文章感悟,“剥夺”的是什么,“增添”的又是什么? 明确:剥夺的是岁月(生命、青春),增添的是事业。 再追问:同学们能否从课文中找几个例子来证明“剥夺与增添”之“变”

6、? 引导:镭的微弱蓝光,剥夺了居里夫人那美丽的容貌,却增添了她跨越百年的美丽。 官场的争斗,剥夺了苏轼的仕途,却增添了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 3、面对“剥夺”与“增添”,我们应该怎样做? 明确:热爱生命,珍惜时间。 4、面对人生的“变”与“不变”,作者的心态有没有变化? 引导:品读第5、6段(有过变化)。 “激动不安,” “虽然曾经“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 追问: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 明确:青春虽然一去不复返,青春的岁月里虽然犹豫过、彷徨过,但更多的是积极进取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信念也永远没有改变。四、品读课文,总结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作者采用象征的写作手法,通过

7、一颗草莓有感而发,联想到六月和九月,又通过六月和九月的细微差别联想到青春年华和成年时期的不同,由此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并劝勉我们要珍惜时间,热爱生命,好好地把握现在,把握未来。五、作业布置: 1、请大家收集10句惜时的名言警句,熟读成诵后创作自己的百字人生感悟。 2、请大家课外品读张洁的散文我的四季,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板书设计: 六月 青春年华 变青春易逝草莓联想 珍惜时间 不 象征热爱生命 变 九月 成年时期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

8、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从眼前的明月、流水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由自然到人生谈了“变”与“不变”的哲理,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寻求心灵的解脱。我的四季张 洁生命如四季。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 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我不应白白地耗

9、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 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倒我的犁头上去。我绝不企望有 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绝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为谦卑。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象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样地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呐!盼着、盼 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

10、把那片载着雨滴的云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求它给我一滴 雨。那是什么样的痴心妄想!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没有充分地准备,便急促地上路了。历过的艰辛自不必说它。要说的是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仅仅是因为过于简单和过于发热的头脑,发生过多少次完全可以避免的惨痛 的过失真的,那并非不能,让人真正痛心的是在这里:并非不能。我顿足,我懊悔,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开始吧,这样浅显的 经验却需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不应该

11、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检点自己!我眼睁睁地看过,在无情的冰雹下,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杆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却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永远没有尝受过成熟是什么一种滋味,便夭折了。我曾张开我的双臂,愿将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张大幕,为我的青苗遮挡狂风、暴雨、冰雹善良过份,就会变成糊涂和愚昧。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没。而强者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

12、我。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 的寒鸦?不,我还可以在炉子里加上几块木柴,使屋子更加温暖;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 最后的日子,便会心安得多!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将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但我还是有事情好做,我将把这一切记录下来。人们无聊的时候,不妨读来解闷,怀恨我的人,也可以幸灾乐祸地骂声:活该!聪明的人也许会说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许会敷衍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但我相信,多数人将会理解。他们将会公正地判断我曾做过的一切。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