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普通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用)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5183768 上传时间:2022-02-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湖南省普通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普通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普通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用)(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湖南省普通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用)一、指导思想 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在选修课程的教学中,要以着眼学生未来发展,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为宗旨,努力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整体优化上来实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以最优的教学设计,体现选修课程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拓展性和选择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要针对教学实际,充分把握化学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倡导自主、合作、

2、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要注重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的密切关系,促进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二、课程结构和特点1课程结构高中化学新课程由8个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必修课程包括2个模块,选修课程包括6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各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选修课程化学与生活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与技术 有机化学基础 物质结构与性质 实验化学 必修课程

3、化学1 化学2高中化学课程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 湖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生选修指导意见(暂行),结合我省实际,学生在学完化学l、化学2以后,文史类方向的学生选修化学与生活,并获得2学分。理工类方向的学生选修化学与生活、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并获得6学分。鼓励学生尤其是对理工类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在修满10学分后,选修更多的化学课程模块,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化学素养,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结构如下图所示:必修课程化学1 化学2高中化学课程必选 化学与生活必选 任选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技术化学反应原理 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 实验化学文史类理工类2选修模块课程特点高中化学选修课

4、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选修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探究、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进一步学习化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更深刻地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提高化学科学素养,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开设化学与生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化学反应原理从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方面,探索化学反应的规律及其应用。开设化学反应原理有助于学生加深和发

5、展对化学变化的本质认识,根据化学反应的规律,控制和利用化学反应,不断丰富社会物质财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的发展。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有机化合物占了绝大多数。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人类居住的地球上,使地球充满生机与活力。近年来,新合成的有机化合物数量以千万计,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物质世界,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提高了人们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应用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开设有机化学基础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三、教学基本要求 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设置的,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教学中应注意把握:1根据学生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科

6、发展的需求,全面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2注重指导学生化学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3通过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我省选课指导意见中所规定的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根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实验教材的内容特点,提出如下具体要求,供广大化学参考。1选修1 (化学与生活)章节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1.了解糖类及其组成。2.了解葡萄糖的还原性,淀粉、纤

7、维素的水解。第二节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1.了解油脂的组成。2.通过讨论认识食用油脂对人体健康的意义。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1说明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能列举人体必需的氨基酸。2了解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某些生化反应。第四节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1了解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及其摄入途径。2了解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3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4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鲜果中维生素C的还原性。5调查:矿泉水中的微量元素及其作用。第二章 促进身心健康第一节 合理选择食品 1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 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通过调查或实验,认识食品中的膨化剂。3知道常见的食品

8、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4学会查阅某些食品的标签,了解其中的营养成分和所含的添加剂。5资料收集:“绿色食品”的发展。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品 1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2实验探究:抑酸剂化学成分的检验。3查阅资料并讨论:铅、碘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查阅资料:常用药物的成分、结构与疗效。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第一节 合金1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2调查或实验:易拉罐的主要成分。3查阅资料:新型合金的用途。第二节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1了解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知道金属防护的常用方法,认识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2讨论:金属的防护。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水泥知

9、道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第四节 塑料、纤维和橡胶1列举生活中的常用材料,能通过实例认识化学在发展生活用材料中的重要作用。2举例说明生活中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评价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影响。3查阅资料并讨论:复合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1知道大气主要污染物,能说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2知道主要的居室空气污染物;了解其对人体的危害。3实验:一氧化碳的毒性。4调查并讨论: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与治理途径。5调查:学校所在地区大气污染及防治情况。6讨论:在田间或市区焚烧植物秸秆、枝叶

10、以及垃圾的危害。7讨论:如何减少或避免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氡等对居室空气的污染。第二节 爱护水资源1通过典型的水污染实例认识水污染造成的危害,能说出污水处理中主要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2调查当地污水排放和处理情况,撰写调查报告,提出改进建议。第三节 垃圾资源化1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2根据防治土壤污染、保护环境的要求,举例说明废水处理、垃圾和其他生活废弃物处置的方法。3调查:当地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情况,讨论并提出改进意见。2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章节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观看影像

11、或讨论: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1了解燃烧热,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2调查与交流:家庭使用煤气、液化石油气、煤等的热能利用效率,提出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合理化建议。3查阅资料: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能源危机以及未来新型能源。4讨论:太阳能储存和利用的途径。5查阅资料并交流:火箭推进剂的主要成分和燃烧热。6讨论:选择燃料的依据。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2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1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2通

12、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知道活化能的涵义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3通过催化剂实际应用的事例,认识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4实验探究:浓度、温度对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5实验探究:向用硫酸酸化的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讨论溶液褪色先慢后快的可能原因。6实验探究:不同催化剂对淀粉水解速率的影响。7实验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第三节 化学平衡1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能利用化学平

13、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2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3实验:温度、浓度对溴离子与铜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4查阅资料:奇妙的化学振荡反应。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2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3讨论:化学反应的趋势和速率。4讨论:合成氨反应条件选择的依据。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2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知道溶液

14、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3实验:用pH计测定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绘制滴定曲线。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1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归纳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实验探究:促进或抑制氯 化铁的水解。3实验:测定不同盐溶液的pH,说明这些盐溶液呈酸性、中性或碱性的原因。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1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2查阅资料并交流:含氟牙膏预防龋齿的化学原理,提出加氟预防龋齿需要注意的问题。3实验:沉淀的转化。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 原电池1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

15、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应用。3实验探究: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第二节 化学电源1查阅资料并交流:“化学暖炉”、“热敷袋”的构造和发热原理。2调查市场常见化学电池的种类,讨论它们的工作原理、生产工艺和回收价值。第三节 电解池 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通过实验探究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3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章节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 有机化

16、合物的分类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1知道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2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3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4用球棍模型、多媒体软件展示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异构现象。5观察:同分异构体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图谱。6阅读与讨论:手性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初步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

17、的一般方法,并能根据其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2知道通过化学实验和某些物理方法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3观察实验:李比希法分析碳氢元素含量的仪器装置与原理。 4实验:甘油中碳、氢元素的检验; 氯丁烷中氯元素的检验。5查阅资料或观看影像:质谱仪、元素分析仪在有机化合物组成分析中的运用。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 脂肪烃 1以烷、烯、炔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2能说出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油的组成,认识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某些烃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4实验探究:比较甲烷、乙烯、乙炔的化学性质。第二节 芳香

18、烃1认识苯、甲苯的组成、结构、性质 。2观察实验:苯的溴代或硝化反应。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3 实验探究: 苯的化学性质。4阅读与交流:煤、石油的综合利用。第三节 卤代烃认识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 醇 酚1认识醇、酚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通过苯、乙醇、苯酚性质比较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3实验:乙醇的酯化。4实验:苯酚的化学性质及其检验。第二节 醛1认识醛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实验:醛基的检验。3调查与讨论:苯、卤代烃、甲醛、苯酚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健康的危害。第三节 羧酸 酯1认识羧酸、 酯的典型代表物的

19、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转化关系。2实验:乙酸乙酯的水解。3阅读与讨论:乳酸、磷脂的结构、性质特点和营养作用。第四节 有机合成1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2根据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等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 油脂1认识油脂的组成与结构 。2阅读:硬脂酸钠、烷基磺酸钠的结构特点及其乳化作用。3实验: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第二节 糖类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能源开发上的应用。2实验探究:蔗糖、纤维素的水解产物。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1能说出氨基酸的组

20、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查阅资料了解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的意义,体会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3实验:酶的催化作用。4 实验:蛋白质的性质。5 阅读与讨论:蛋白质结构的复杂性。第五章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第一节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1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2能说明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3实验:区别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第二节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1阅读与交流:常见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应用与合成。2实验:聚苯乙烯的热降解,酚醛树

21、脂的合成。第三节 功能高分子材料1举例说明新型高分子材料的优异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讨论有机合成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2阅读与交流:高分子膜、导电高分子、可降解塑料、医用高分子、高分子涂料、液晶显示材料(LCD)的性能与应用。四、教学建议(一)课程设置建议1文史类方向课程设置高一上高一下高二上高二下高三类别必修必修必选内容必修1必修2选修1 化学与生活课时363636学分2222理工类方向课程设置高一上高一下高二上高二下高三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类别必修必修必选必选必选任选内容必修1必修2选修1 化学与生活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选修2 化学与技术选修3 物质结构

22、与性质选修6 化学实验课时3636363636学分22222(二)选修模块教学建议高中化学选修课程的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现对高中化学选修课程必选模块的教学提出如下建议:1选修1 (化学与生活)教学中要注意体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内容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力求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存环境、关注生活质量。围绕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化学物质的学习与研究这一主线展开教学,使学生认识糖类、油脂、蛋白质

23、等代表物的主要性质及各类物质的生理功能,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剖析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突出学科特点,加强化学实验,探究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优良的团结协作精神。教学中要注重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教师要积极组织与指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寻找若干课题,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谈、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2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要注意重视运用逻辑推理,凸显原理形成过程。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挖掘问题、解决问

24、题,增强理性思考能力,从根本上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教学中要重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创设良好学习环境。通过典型事例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教学中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指导学生科学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认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培养良好学习兴趣。教学中要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精心设计课题,指导学生亲身实践和研究,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3选修5(有机化学.

25、基础)在教学中要重视理论指导。注意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知识体系,抓住结构与性质这条主线,构建“有机物官能团有机化学反应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归纳总结,形成规律性认识。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直观教学,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运用各种模型和多媒体手段展示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使学生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掌握官能团的性质,并运用官能团的性质进行鉴别和有机合成。在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认识实验在有机化合物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有关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三)教学评价建议选修课程中,对学生化学学业水平的评价

26、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个性发展,高中化学选修课程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纸笔测验评价、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等。在选修课教学中运用纸笔测验,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上,而不宜放在对知识的记忆和重现上;应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单是强化解答习题的技能;应注意选择具有真实情景的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而不宜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学习档案评价是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学习反思过程,教师

27、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录自己参加学习活动的重要资料,如实验设计方案、探究活动的过程记录、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有关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总结、自我评价和同学评价的结果等。活动表现评价是在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如化学实验、调查等)的过程中进行的,它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应用知识的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等进行评价。对学生化学学业水平的评价要重视评价的促进、激励、反馈、调控功能,坚持终结性与过程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生自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和全程化。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