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5144486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1.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单元测试第四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单元测试第四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单元测试第四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单元测试第四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单元测试第四单元(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单元测试-第四单元(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北宋政府过分集权所带来的恶果有()政府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下官员冗滥,国家财政开支增大军队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ABCD解析:注意题目关键信息“过分集权”。解答本题要考虑到北宋集权所涉及的行政、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将每个方面的结果相应找出即可。答案:D2右图所示之人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态在北宋进行的改革是A.王安石变法B.庆历新政C.仁宗变革D.军事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由材料的名言可知图中人物为范仲淹,他在北宋进行的改

2、革称之为“庆历新政”。答案:B3.21世纪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多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这段材料说的是()A.农田水利法B.募役法C.市易法D.青苗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王安石”“金融管制的办法”等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知识可以判断出应选D项,因为青苗法是指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是“金融管制的办法”,故选D。答案:D4 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A均输法B市易法C方田均税法D青苗法解

3、析: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户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这对官僚、地主既得利益打击很大,从而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答案:C5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内容中保甲法作用的评述,正确的是()A.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增强国防力量B.改变更戍法,提高武将政治地位C.实行兵农合一,保证军粮的供给D.军权更集中,消除割据经济基础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依托历史概念再认和评述历史事件的能力。经再现保甲法的概念可知它既可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又可以增强国防实力。答案:A6 .右图所示是宋朝的神臂弓,王安K-e石变法中负责生产和管理这一兵器的是()A.户部B,盐铁部C.军器监D.度支部解析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为了改变北宋武器生产和管理的混乱状态,政府下令设置军器监,监管制造兵器,提高了武器质量。答案:C7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是()A以整顿吏治为改革中心B以增加财政收入为主要目标C都触犯官僚地主的利益D改革教育制度,培养变法人才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能力。二者的相似之处是都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答案:C8通过王安石变法我们可以总结和吸收的一个重要教训是()A赏罚必信B戒急戒躁C.从善如流D.用人得当解析:在王安石变法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答案:D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9. (2011武汉本I1拟)阅读下列材料

5、:材料一后承平日久,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宋史卷173材料二今盗贼一年多如一年,一伙强于一伙,天下祸患,岂不可忧?欧阳文忠公文集卷100材料三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欧阳文忠公文集卷59材料四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恐财匮力殚,虏乘吾敝,将无从而制也。张载集丈集佚存边议请回答:(1)材料二中的“盗贼”指什么人?试从材料一中找出“盗贼日多”的原因。(7分)(2)材料三中北宋政府为预防“盗贼”产生而采取了什么措施?所采

6、取的措施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什么?(7分)(3)结合材料四分析这种政策会导致什么后果?(6分)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时要密切结合材料。答案:(1)揭竿而起的人民群众。“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即官僚地主兼并土地。(7分)(2)“荒年募兵”政策。不能。因为农民奋起反抗的主要原因是土地被兼并,失去生活来源,募兵养兵只能暂时缓和一下矛盾。(7分)(3)军费开支大,国家财政困难,无力抵御少数民族进攻。(6分)10. (2011盐城调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

7、,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商君书外内材料二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请回答:(1

8、)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7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10分)解析:本题围绕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选取材料。要求概括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体现了关注社会热点的命题趋势。答案:(1)粮食价格过低。(3分)(2)商鞅:提高粮食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工商业征收重税。王安石: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7分)(3)商鞅:主张抑制商业的发展。原因:引导人民从事农业,发展小农经济,确立封建制度。王安石:主张采用市易法限制大商人对市场

9、的控制。原因:增加政府收入,挽救封建统治。(10分)1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学识渊博,儒家经书、佛经、诸子百家、医书、小说无所不读。早年随父辗转南北,到过很多地方,了解社会现状,很早就立下了“矫世变俗”的雄心壮志。他担任地方官多年,每到一地,来不及休息,便立即考察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并着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他调到中央任职以后,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曾先后两次被罢免相位,但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人称“拗相公”。材料二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

10、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的。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材料三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是提出课题。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展开讨论:甲:青苗法类似于今天的银行贷款,打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对人民有利。乙:青苗法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纯粹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安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6分)(2)材料二从哪一角度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评价?(4分)(3)你同意甲、乙哪种说法呢?试述你的理由。(6分)(4)根据上面的讨

11、论,为他们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从材料中可归纳出其本人的因素;结合教材可得出时代的需要。第(2)问,从其肯定王安石变法可以判断。第(3)问,两种观点都可选,关键是自圆其说。第(4)问,题目应规范,简练。答案:(1)北宋中期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时代需要改革家。王安石勤奋好学,少有大志;注重调查,了解民情;为人刚正、意志坚强。具备了改革家的素质。(6分)(2)从生产力的角度和对历史的贡献的角度。(4分)(3)无论同意甲还是乙的观点,都要重点突出,自圆其说。同意甲:青苗法在打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抑制兼并、保障农业发展等方面对人民有利。(6分)同意乙:青苗法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变成了变相的苛政。(4)所拟题目规范、切题,如青苗法作用之我见。(4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