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角度的魅力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091901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闻角度的魅力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闻角度的魅力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闻角度的魅力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新闻角度的魅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角度的魅力(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闻角度的魅力-新闻学新闻角度的魅力陶克强清人张潮说过: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这是因为,文章 出于人工创作,山水则为天工造化。何处为山,何处为水,何处是高耸入云的山 峰,何处是蜿蜒连绵的伏脉,何处为涓涓细流,何处为汪洋大海,布局巧妙,景 色宜人,正似上天的神来之笔。而被喻为“案头之山水”之“文章”, 也能安排 有序、新巧、独特、宜人,正最佳角度所释放出的神奇魅力。角度选择得好,就能获得较好审美效果。“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 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境。”何以会有如此绝妙效果?这是因 为:楼上看山,看得高;城头看雪,极目远望,一片白茫茫;灯前看月,灯光与 月光相映成

2、趣;舟中看霞光,水天一色,水映霞光,更见迷离,平添几分朦胧之 美。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 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欣赏自然景色,需要找准一个最 佳角度。也就是说,你能找准一个最佳角度,就能看到绝美的风景:反之,则只 看到人人眼里有的“平常之景”。这与新闻要找到最佳表现视角十分相似。最佳视角是出佳作精品之关键“一树梅花万首诗”。新闻事实往往是多面体的,有多个侧面、多个观察 点、集合点和切人点。只有真正找到最佳表现角度,才能够把新闻事实的最大价 值挖掘出来。之所以要选取角度,这是因为一篇报道,文字有限,不可能将大干世界全“装”进去,必须有所取

3、舍,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而找准了最佳角度,就能够 把该“装”的一切“装”进去,把不该“装”的一切“筛”出去。这里以第21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八卦话题“打败”抗日老兵为例,一个描写中国远征军的电视剧发布会,竟然出现如此尴尬的场面:92岁的中国远征军老战士被媒体晾在一边,留下蹒跚步出会场的孤独背影,甚至没有人 上去搀扶一把,扮演远征军的演员却被娱记们簇拥着大谈私生活。冷静观察现场 发生这一切的另外两位记者,以意味深长的细节和对比强烈的事实, 反映了电视 剧滇西1944新闻发布会现场的这一真实情景。而此文最让人警醒的一段话 是:眼看着娱记们将探求明星私生活作为“己任”乐此不疲,而民族历史中真正有价

4、值的片段却只能从背影里看到,这是何等悲哀。这篇最佳视角表达的通讯既 有立场又有深度,有力地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经刊登后便迅速在社会 上引起强烈反响,从而收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同样一件新闻事实,由于选择的角度不同,因而写出来的作品“高下立 见”。比如.2004年11月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召开庆功会,庆祝袁隆平院 士获世界粮食奖。当地四家媒体报道了这一新闻。第一家媒体从50万元奖给“杂交水稻 之父”视角切入;第二家媒体从湖南 50万元奖励袁隆平视角着手;第三 家媒体从省长三祝袁隆平视角聚焦;第四家媒体从袁院士,请您坐中间 视角突破。谁抓取的角度最好?不比不知道,一比就知晓。第一家与第二家强

5、调的是“ 50万元的奖励”。重奖科学家当然可以作为报道的价值依据,但这样的报道已经很多,因而无新鲜感可言。第三家和第四家的报道并没有在标题中将这一元 素写入,前者突出的是“省长三祝”,仍无大的新意:后者突出的是“省长让 座”,倒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而在“省长三祝”和“省长让座”之间比较,“省长让座”更胜一筹,也就理所当然获得了当年度的湖南新闻奖一等奖。“省长让座”一稿获奖再一次证明:采写新闻唯有巧取角度,才会文显风韵事生辉。著名记者艾丰说过:“新闻价值在事实内的蕴藏是不均匀的, 有各种不同 的矿藏,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 如果说美术、摄影的角度是为了美的价

6、值,那么新闻角度的选择则在于追求新闻 价值。”由是而言,选择最佳角度表达乃是出佳作精品的关键所在。“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雪宜对高人。”角度,既是观察、分 析事物的着眼点,也是新闻构思、立意的出发点。无数获奖的新闻作品表明:一 篇新闻作品能否出新、出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角度的选择,并制约着新闻的价 值与成败。这里且以笔者采写的获得湖北新闻奖一等奖通讯 一个灾民的家园日 记为例:1998年夏天,长江沿线暴发特大洪水,位于长江江心洲的湖北团风 县团风镇罗霍洲村遭受灭顶之灾,全村 253户村民房屋全部被洪水冲倒。为了 灾民的长治久安,团风县决定把这个“十年九淹”的“江心村”整体搬迁到县 城,

7、这与党中央、国务院一个月后作出的“平垸行洪,移民建镇”的 32字方针 不谋而合。当年8月25日,该县在湖北动工兴建了第一个灾民新村。9月30日,罗霍洲首批52户灾民搬进新居,永远告别了遇汛即淹的日子。如何记录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抗洪斗争,怎样再现“一方有难、八 方支援”和“全国一盘棋”的大团结、大协作精神?笔者在采访中发现首批搬进新居的灾民陆军,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他家失去家园那段时间的忧与喜:失去家 园时的悲伤,社会支援的欣慰,政府帮助的温暖,省市领导关怀的温情,搬进新 居的喜悦,以及民政局长和灾民共度中秋的激动。一字字、一句句、一段段,记 录的都是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对灾民的奉献之情和关切

8、之爱陆军,这位曾经 当过民办教师、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他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感, 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记录了一个普通灾民眼中看到的变化.这不正是一曲讴歌中国 共产党伟大、社会主义大家庭温暖的美好赞歌么!于是,我选择日记中最感人、 最精彩的几个片断,保持“原汤原汁”,采写了一篇题为一个灾民的家园日记 的新闻通讯。此稿在黄冈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刊登后,迅速在广大读者中产生 了强烈反响。新华社记者依此线索采写的同题通讯 一位灾民的“家园日记”, 不仅向全国发了新闻通稿,还被人民日报次日采用刊登了。许多成功的新闻实践告诉我们,新闻媒体之间展开的独家新闻竞争, 并不 单纯是对独家信息的简单化处理,更多

9、情形下是以同源新闻信息本身为依托,发 现别人还没有发现的最佳角度。我和同事合作采写的“无缺陷”追求让大桥通 车“迟到” 天一稿,就是依靠最佳视角切人而荣获中国晚报最高奖一一赵 超构新闻奖特等奖。2013年7月19日零时,全长69.5公里的嘉绍跨江大桥建 成通车,但与其他大桥通车不同之处是, 为确保不留下一个遗憾,大桥建设指挥 部主动推迟11天通车。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首席咨询设计师、全程参与嘉绍大 桥设计的林道锦博士说,针对灭火器配置不齐的问题,大桥设计方及时与施工方 沟通,在主桥、引桥分别每隔50米和100米各设置一个灭火器,将安全隐患降 至最低。与此同时,他们每天还对大桥防护栏等进行全线检查

10、,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善。得知这些其他记者没有采访到的独家信息后,我们迅速采写出“无缺陷”追求让大桥通车“迟到”天并!刊登在当天南湖晚报上,这一让人称奇的角度在同题竞争中胜过所有对手,受到了众多读者和相关部门的好评。在新闻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以“第一落点”为特征的独家新闻越来越少,新闻信息的源头在各类媒体中共享度越来越高,由于面临共同的信息资源,导致新闻报道屡屡出现“撞车现象”。 所以说,媒体竞争的焦点已不在于独家发 现,也不再是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对独家信息的占有,而在于对信息的独到开发 和配置,因而在报道视角选择上必须找到最佳之处,这样才能够出新、出奇、出 彩,真正让人一见而喜、一见而惊、一见

11、而思。寻找最佳视角的路径选择清人张潮说过:“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 之山水。地上者,妙在丘壑深邃;画上者,妙在笔墨淋漓;梦中者,妙在景象变 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胸中山水是人理想境界的表达,可由自己组合、 布置、调整、绘制,这与新闻的采写岂不是异曲同工?在同源新闻信息的条件下,要发现别人没有写出的独到见解、独到思考,就必须通过最佳的视角发现,对表象信息进行深度发掘和重新整合。 用“胸中山 水”这一标尺来衡量的话,那就是要对新闻事实、信息进行综合、归纳、比较、 提炼,并要对新闻事物或是信息进行视角挖掘, 力求发现最佳表现视角,最终让 报道见人所未见、言人之未言,从

12、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记者从什么立足点、什么视角、什么突破口去寻找、挖掘、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决定着我们体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的鲜明程度。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 去选取和捕捉到最佳角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贵认为: 一要比。即要求记者在明确报道思想和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先试选几个角度,然后逐一分析比较,看哪个角度最 能体现特色和主题:二要小。角度、角度,就是一个角,一个侧面,不能贪大求 全、面面俱到,只有这样,新闻报道集中突出,深刻具体,并收取以小见大、一 叶知秋之效。否则,就空泛、浅薄:三要异。即避免雷同、仿效,要精于避熟, 敢于独创,标新立异。“角度要新颖,就能一反常态,与众不同。”名

13、记者詹国枢使出的高招是: “逆向观察”,反其道而行:“迂回观察”,绕着道儿走:“追踪观察”,深问 一层,穷追到底。比如,一篇获得全国好新闻奖的消息谁是最紧张的观众?,写天津体育器材厂的产品质量过硬, 不直写工厂,而是从体操场上去写:不去写 运动员,而是去写那位“最紧张的观众”一一工厂厂长这一最佳视角的表达 呈现,确实让广大读者击掌叫绝。采写新闻时,选材、立意、表达,以及取事着墨、叙事状物,都需要选准 角度。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材提供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实例:一位记者追踪采访一场大火,他对可选择的主题进行了分析:单纯报道火灾及其损害,不能完全 反映他手中所掌握的材料特点:目前还没完全调查清楚煤气罐

14、爆炸导致火灾的原 因,盲目批评不稳妥:虽然医院抢救伤员态度积极,但伤员入院不久,报道时机 不成熟:群众积极帮助受灾家庭值得表扬,但记者的材料不够充分。因此,最终 他决定将解放军救灾作为此次报道的主题。 因为根据这位记者了解的情况,某部 警卫连驻在爆炸现场附近,他们听到爆炸声就立即主动赶来救火。这样的报道主 题,既能够适应当时的形势,又能发挥记者手中所掌握材料的优势, 而这就是新 闻采写的最佳切入角度。其实,在角度的选择上也是有章可循:可从贴近读者的需要选取角度,也可从事实本质的最佳侧面选取角度,还可从报道对象最新变动中选取角度在 多个角度的选择中,一定要找准最佳视角,即是能够反映新闻最大价值的

15、角度。 比如,招商引资,既可以从产业链完善这一视角切人, 又可从新兴产业引进这一 视角聚焦,还可从业态培育这一视角突破在这些视角选择中,看哪个角度能 让人一见而喜,或一见而惊,或一见而思。显然,让人喜不如让人惊,让人惊不 如让人思,对比之中最佳视角不就脱颖而出了么?“山高岂碍白云飞,竹密何妨流水过。”要找到最佳视角,必须进行全方 位透视,不为物障,除了要看到新闻事物的正面之外,还要绕到新闻事物的侧面、 后面去看,真正地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将读者没有发现、没有注意到的东西或是 信息写出来。“胸中山水”妙在“位置自如”,这里的“位置自如”指的就是最佳角度。一个”位置”就是一个“视窗”,从不同的“视窗

16、”看去,就会看到不同的 景色。而要找到这个妙在的“自如位置”,则需要记者用脑筋去寻找并选取新闻 的最佳视角,从而能够从容自信地写出佳作甚至是精品来, 否则采写的稿件就可 能与别人“大同小异”而似曾相识,新闻报道也会因为没有自身特色而淹没于信 息的汪洋大海之中而悄无声息。这里提到的最佳视角,其实就是记者在写作时从最能说明主题的那个侧面 去观察事实、反映事实,并通过对材料的取舍和巧妙构思的运用, 写出别具一格 而又能体现报道意图的新闻作品来。简言之,选择最佳视角,新闻价值倍增;偏 好最佳视角,可出佳作精品。引申开来讲,最佳角度选准了,妙在“位置自如” 了,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原来的死材料,可变成鲜活的东西:原本“过时旧 闻”,可变成“鲜活新闻”:原本不起眼的“大路货”,可变为人见人赞的“独 家新闻”:原本枯燥乏味的数据,似乎有了灵性:原本让读者不屑一顾的稿件,可让人读得津津有味:原本难上版面的题材,可挤上突出的版面: 简讯的东西,最后竟可以发长篇大论:原本让读者过目即忘的东西, 常常忆及提起,而这就是选取最佳角度绽放出的神奇魅力。原本只可发条却会让读者(嘉兴日报传媒集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