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备课新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089484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一单元备课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一单元备课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一单元备课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备课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备课新(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施春花 施教时期年月日教学内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共几课时共1课时第1课时课型讲读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记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作记号,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3.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3.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资源挂图、小黑板、教室

2、内放置一盆植物,组织学生观察。预习设计1.搜集背诵两条有关书籍的名言2.留心观察校园的一角或一样熟悉的小动物。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反思板块一:(2分钟)交流学习习惯。板块二:读书要有选择(8分钟)1.预习展示:交流收集的关于书籍的名言。2.明确课题(读书要有选择)3. 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1)预设:图书馆、阅览室、书店、亲朋好友家、上网等。(2)学习应如何选择图书任务驱动【学习单1】(1)想想自己平时是怎样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的呢?(2)观察课文插图,看看每一幅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选择图书的?自学时间:4分钟学生自主学习,交流。预设:儿童类 文学类 生活类杂志类 辅导类 建筑类 经济

3、类 医学类 心理类 军事类 名著类 小说类 美术类预设:先确定所需要的书是属于哪一类,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3)预设:翻看目录或书的内容提要。认识封面、封底、书脊。(4)预设:拿书时,我们要轻轻地抽取;如果不需要,还要轻轻地塞回原处板块三:读书做记号(15分钟)1.姿势练习观察第3页上面的图,交流这位女同学在干什么,这位同学是怎样坐的,怎样拿笔的,书摆放在什么位置,文具盒放在什么地方。 练习做读书记号的姿势。2.掌握做读书记号的方法任务驱动【学习单2】(1)观察第2页的文字插图,想想这位同学是在什么地方做记号的,是什么样的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2)同桌讨论学习时间:3分钟交流展示

4、。(3)按要求阅读新阅读 新习作中的文章,并作一定的记号。板块四:留心观察事物(12分钟)1.学习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1)预设:画面上,老师正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一角的景物,老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看得很仔细。校园一角有绿树、红花、假山、瀑布,还有一座雕塑等。(2)交流好处(3)预设:第一:要按一定顺序;第二:要有重点;第三: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第四:观察以后要动笔。(4)观察盆栽,交流观察所得。2.学习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任务驱动【学习单三】(1)看第4页最下面的这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谁是观察者,谁是被观察者?(2)如果观察金鱼,可以怎样观察呢?和同桌交流自己的

5、想法。学习时间:3分钟板块五:总结(3分钟)预设:(1)我们懂得了读书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图书,我们要逐步养成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的好习惯。(2)我们学习了应该怎样留心观察事物.板块一:谈话导入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好习惯能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你已经养成了哪些好的习惯?板块二:读书要有选择1.同学们知道的关于书籍的名言一定不少吧,谁想来说说?2.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确实,一部好的作品,就如同一本好的生活教科书,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和气质,叫人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知识就如浩瀚的海洋,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更何况书也有好书和

6、坏书之分,这就决定了我们读书要有选择。3.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1)过渡:从哪儿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图书呢?(2)指导学生应如何选择图书过渡:如何从万千的书本中挑出自己想要的书呢?怎样才是最科学地挑选书本的方法呢?请大家仔细地看插图,相信一定能够找出来的。出示学习单巡视、观察学生自主学习。导学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书店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比如学生辞海就摆在“字典、辞典”类中,十万个为什么就摆在“科学”类中。你从书店里还看到过哪些图书的分类?面对纷繁复杂的分类,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3)确定好所需书本的分类后,我们又可以怎样用最快的速度来挑选到自己的书本呢?你平时是

7、怎么做的?介绍书的封面、封底、书脊。(4)看看圆形图里的小朋友,想想从书架上拿书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板块三:读书做记号读书不但要有选择,而且要认真读,怎样认真读书呢?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边读边思考,还要边读边做记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1.训练姿势: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请同学们拿起笔和语文书,翻到第3页,我们一起来向这位同学学习,像她那样有正确的读书(报)做记号的姿势。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姿势。2.指导学生读书做记号读书做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强记忆效果,还便于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应该在哪些地方

8、做记号,怎样做记号呢?出示学习单导学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读书做记号的方法。但读书时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读书做记号时,除了要注意有正确的读写姿势外,在书上做记号落笔要轻,要保持书页整洁,如果不是自己的书,就不要在上面做记号。(3)练习做读书记号 学生练习做记号,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姿势。板块四:留心观察事物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会查“无字词典”这篇课文吗?聪聪的爸爸对他说:“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而且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要留心观察事物。1.学习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1)我们一起来看第5页下面的图,谁愿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

9、么,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2)图上的同学观察得十分认真,留心观察事物有什么益处呢?(3)校园一角的景物是静态的,应该怎样留心观察静物呢?(4)根据方法观察盆栽2.学习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观察静态事物的方法,那么,动态的物体又该怎样观察呢?小结:观察动态事物要观察动物所处的环境,它的动作、神态并展开合理的想象。板块五: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好的习惯?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运用学到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作业设计1.课后用学到的方法到图书角选择自己需要的书。2.写一篇观察日记。“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施春花 施教时期年月日教学内容1老师,

10、您好!共几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课型讲读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激发对教师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赏读文章第一小节,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体会对老师的深深谢意。教学资源故事:程门立雪、赞美老师的歌曲,如我爱米兰、灯、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预习设计1老师,多么熟悉的名字,多么亲切的称呼!本文以诗的语言与形式唱响了一曲“老师之歌”!请在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能融入自己对教师的感情,读好这首诗。2自学字词。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临写两个,给生字组两个词语,借助工具书

11、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3 完成一课一练第1、2题。4默读课文,记下有疑问的地方。5搜集关于尊师重教的小故事。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5分钟)1学生欣赏歌曲。试着跟唱歌曲。 2联系自己的生活想想人们是如何赞美老师的?并进行交流。 3通过对形象比喻的体会初步感知老师的崇高从而能通过朗读表达对老师的喜爱之情。4齐读老师,您好!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6分钟)预习作业3:(一课一练一、二题)(3分钟)1校对批改。2交流总结辨析一字多义。 预习作业2:生字新词(13分钟)崇高 浸透 创造 智慧塑造 朝霞 祝愿 波涛编织 辛劳 勇气 涌起蕴含 茁壮 闪耀 衷心一项 甘露

12、铺设 春晖1朗读展示。2理解重点词语。第三板块:整体感知(3分钟)1学生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2交流展示朗读。3.交流:“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多么美好。”4.学生齐读全诗。第四板块:赏读诗歌第一节(15分钟)1任务驱动【学习单一】(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节,思考: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2)在这一节诗歌中,有一句感叹句,既赞美了教师的事业,又贯通了诗歌上下,找出来用横线划一划。(3)为什么说教师的事业是崇高的?在诗中画出有关的词句。自学时间:3分钟。2自主学习。3展示。预设: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交流A 浸透:(饱含)(古今中外,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B 反问句感情更强烈。C 学生

13、交流自己的亲身经历。D 感情朗读。A 地北天南,每一项创造都蕴含着教师的辛劳。练习朗读、背诵。预设:昨天:指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今天:指中国和世界的现状。理想:指中国和世界的未来。有感情的朗读。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第一板块:导入课文1放录音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2为了赞美老师,人们常常把老师比作什么? 【板书:老师】3师:“春蚕至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常用它来赞美老师为教育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奉献生命。那让我们一起带着对老师的崇敬来读一读这句诗。老师还比较喜欢这么一首赞美老师的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润物润谁啊?对了,是孩子们。轻柔而不张扬,充满了关爱。让我们轻轻

14、地读,读出老师对学生的爱。 多美好的比喻,足以看出人们对老师的崇敬。就拿我来说吧,每次我遇见曾经培育我的老师,总会恭恭敬敬地说一声:老师,您好!【把课题补充完整】 4你们呢,是否也能这么亲切地向老师问好呢?同学们平时在校园里见到老师都会微笑着喊一声“老师,您好!”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师,您好!这篇课文。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3:(一课一练)1选择有代表性的一名学生展示交流,2导学 预习作业2:生字新词1组织学生多种形式朗读。2导学你们对哪些词语不理解呢?或者说你课前已经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解决了,也可以和大家交流一下。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同学们仔细听,想想应该怎

15、么读。2请大家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试着理解词语,在有疑问的地方做好记号。3再读全诗,想一想:这首诗写了些什么?“教师的事业 ?” 4要求齐读全诗。第四板块:赏读诗歌第一节1.出示学习单2巡视、观察学生自主学习。3导学。(1)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理解第一小节内容。(2)出示: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A 浸透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可以怎么说? B 哪一种说法更能表达出对教师事业的赞美?C 为什么说所有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说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教师付出了多少心血和辛劳。D 指导感情朗读这一句。(2)刚

16、才我们用理解词语、比较句式、举事例等多种方法理解了句子。下面,我们用同样方法来学习下一句话。(3)出示: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A 读读这句话,与同桌讨论,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B 集体交流。C 教师虽然没有直接创造新事物,但他们培养了无数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谁愿意来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4)刚才,我们学得很深入,读得也很有感情,谁能背出这两句呢?(5)除了这两句,还有哪些句子也是赞美教师事业的崇高?出示: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金桥。A 轻声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它的含义,向同学说说你对它的理解。B 引导学生从人到社会理解教师在人的成长、社会发展中的

17、作用。C 是啊,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老师就是那条大道,指引我们向理想前进。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中,老师就是一座金桥,让时代的列车开向美好的未来。谁能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情感呢?4小结并引读:时代在飞速地前进,老师默默地为人类奉献着一切,他们的事业是多么崇高!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第五板块:布置作业作业设计1继续完成习字册。2完成一课一练第三题和补充习题第一、二、三(1)题。3收集一首赞美老师的诗,并深情地诵读。“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施春花 施教时期年月日教学内容1老师,您好!共几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课型讲读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深入理解课文

18、内容,体会教师工作的崇高和伟大,激发对教师的热爱之情。3拓展阅读赞美老师的诗句、成语,增强学生的积淀。教学重难点赏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教师工作的辛劳,熟读背诵。教学资源1赞美老师的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2赞美老师的成语:春风化雨 呕心沥血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桃李满天下 桃李满门 至圣先师 尊师重道 3新补充读本、诗歌老师,我想对您说 预习设计搜集赞美老师的诗文、小故事。朗读补充习题第四题中的诗歌老师,我想对您说练习有感情朗读

19、课文、背诵课文。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反思第一板块:回忆课文(3分钟)1指名朗读第一段, 2背诵相关语句。 第二板块:赏读诗歌第二小节(22分钟)1任务驱动【学习单一】(1)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小节诗歌。(2)找一找:这一节也有一句感叹句,赞美教师事业,贯通诗歌上下,把它划下来。(3)想一想:诗人为什么赞美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呢?2.自主学习。3展示。预设: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交流预设: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A 学生读。B 交流:“春晖”“朝霞”两词的妙处。C 品读。4学习第三句。4A 学生读。B 交流“轻轻地”“笔尖飞舞” “春蚕” “甘露” “笑

20、语盈盈” “悄悄地”的精妙,并尝试品读背诵。5学习第五句。A 学生读。“老师,您好!”这句话的作用,并有感情地品读文章。6练背第二自然段。第三板块:总结全诗,深化感情。(5分钟)1齐诵全诗。2交流学习感受。3再诵全诗。第四板块:补充资料,增强积累(3分钟)学生深情朗读。第五板块:实践活动,迁移拓展。(6分钟)1.学生在乐曲中写贺卡。 2交流贺卡。 3课后把贺卡送给喜欢的老师,并对老师说说心中的感激与祝福。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第一板块:复习导入1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段,谁把第一段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这一段围绕哪一个关键词语写的? 3教师事业的崇高体现在哪里呢?第二板块:赏读

21、诗歌第二小节。1导入:教师的事业是崇高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继续学习。出示学习单2巡视、观察学生自主学习。3导学。(1)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理解第二小节内容。(2)诗人为什么赞美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呢?A 指名读。B 交流感受。C 小结:传播知识,启迪智慧,教师的工作是塑造人才、培养国家的栋梁,因而特别美好。教师如春天温暖的阳光(春晖)、早晨的霞光(朝霞),关心呵护学生,给学生带来温暖光明的新一天。D 品读。4学习第三句。老师是如何培养人才、关爱学生的呢?A 指名读。B 说感受:哪些词语用得好?好在什么地方? 再品读:带着感激、幸福的心情读,读出老师的辛劳,读出老师

22、的亲切。练习背诵。5学习第五句。 过渡:教师的工作多么辛劳,教师的心灵多么美好!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衷心祝愿:老师,您好!” 出示:每当看到鲜花在幸福地开放,我就情不自禁地祝愿:老师,您好! 指名读。 小结:由前一节的无限感激到此刻的衷心祝愿,诗人的感情自然升华,达到高潮。 交流:“老师,您好!”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既是本小节的结束,又绾结全诗,呼应题目,情感激荡强烈,结构上下贯通,前呼后应,韵味无穷。 指导有感情地品读文章。6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第三板块:总结全诗,深化感情。1指导齐诵全诗。2学了老师,您好!这首诗,你明白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吗?3指导再诵全诗。第四板块:补充资料,增强积累1

23、教师的工作多么辛苦,心灵多么美好,他们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了他的学生,让我们一起用诗歌来赞美老师。2【出示老师,我想对您说】第五板块:实践活动,迁移拓展。听了你们饱含深情的朗读,我又激动又自豪,你们呢,是不是也有许多话想对老师说?好,那把你们的心里话都写在这小小的贺卡上吧!或者写一首你搜集的赞美老师的小诗。第五板块:布置作业作业设计1完成一课一练、补充习题剩余作业。2仿照课文,长短不限,可引用积累到的诗句,写一首抒情小诗,诗题如“老师,你想对您说”等“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施春花 施教时期年月日教学内容2.但愿人长久共几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课型讲

24、读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书写生字。 2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教学资源苏轼的背景资料 歌曲明月几时有预习设计1自学生字词,理解下列词语意思:皓月当空、一年一度、心绪不宁、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十全十美、阴晴圆缺。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3搜集有关苏轼的诗词。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反思第一板块:交流谈话,进入课文。(4分钟) 1背诵写月亮的古诗词。2 生齐读课题。第二板块

25、:预习展示(15分钟) 预习作业1 (1)开火车读词语做官 观赏 品尝 心绪不宁 形影不离 屈指 但愿 十全十美 悲欢离合隐藏 眼睁睁 阴晴圆缺 虽然 宽慰苏辙 苏轼 埋怨 皓月当空 一年一度 手足情深 婵娟(2)辨析字形。 (3)交流词语意思,完成相应题目。 预习作业2 (1)组号为“1”的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2)读正确、读流利长句子。 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这么亮呢?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哪里会十全十美呢!第三板块:整体感知。(5分钟) 交流主要内容。第四板块:学习第一段(15分钟) 1.任务驱动 【学习单1】 (1)自由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找出表现苏轼情感的一个词。思考:在这样的一

26、个夜晚,苏轼为什么有这样的情感,他在想些什么呢? (2)自学时间:3分钟 2学生自主学习。3.展示交流。苏轼心绪不宁的原因是:(1)皓月当空,月圆人不圆。 (2)家家户户热闹非凡,触景生情。(3)手足情探,分别已久。(小时侯)重点理解:“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惆怅的 伤感的 失落的 孤寂的)3.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练习说话。苏轼之所以会如此“心绪不宁”,是因为(苏轼在思念着弟弟)是啊,苏轼跟弟弟(手足情深),小时侯长大以后如今屈指算来怪不得苏轼会这样(心绪不宁呢!)4.学生朗读课文。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第一板块: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要来到了,

27、中秋节晚上的月亮特别圆。古代的文人墨客以月亮为题材写了许多优秀的诗篇,你会吟诵那句诗? 2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就在这月圆之夜,因思念自己的弟弟而写下了水调歌头。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首词作,以及它的写作过程。 (板书:但愿人长久)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1 (1)出示词语:相机正音:“尝、赏、睁”是后鼻音,“隐”前鼻音,“埋”多音字 。(2)比较“隐”与“稳”;“尝”与“赏”。 (3)交流预习作业中的词语意思。相机完成补充习题一、二中的相应题目。 预习作业2 1.抽组号为“1”的六名学生展示交流。 (1)及时纠正读音。 (2)读好两组长句。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说说

28、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故事?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第四板块:抓“思念”,研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过渡:思念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同样的中秋节,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也和我们一样,思念起他的手足情深的弟弟。出示学习单 2导学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呢?他在想些什么呢? 引入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你从哪里看出他们俩手足情深呢? 你和亲人分别过吗?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如果是分别七年呢?算算七个年头有多少天呢?如此手足情深的弟弟分别了七年之久,二千多个日日夜夜,怎么不令人触景生情,倍加思念呢!难怪这会儿别人是欢欢喜喜的,而苏轼呢?他却是3引说 4指导朗读。通过朗读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和伤感。第五板块

29、:布置作业作业设计 抄写词语。 完成一课一练第14大题。 收集描写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诗句。“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施春花 施教时期年月日教学内容2.但愿人长久共几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课型讲读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通过自主阅读、研读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读悟体会。 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重难点1理解词语及重点句的意思 2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资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q

30、ue),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qi)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预习设计1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2尝试理解课文内容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3. 熟读课文,找出表现苏轼情感变化的有关词语:思念(心绪不宁)( )( ),并思考变化的原因。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反思第一板块:复习。(3分钟) 1引读第一到三段,再次感悟思念之情 。2交流展示预习成果。第二板块:精读课文,感悟意境(27分钟) (一)感悟“埋怨”

31、1.自由读,思考讨论:苏轼为什么要埋怨月亮?理解“眼睁睁”一词在文中的意思。 (看着这轮皎洁的圆月,自己却没有办法和弟弟相聚,一种无奈和惆怅之情油然而生。) 想当初,我和弟弟形影不离,手足情深,可如今,却天各一方,无法相聚。 虽然面对同一轮圆月,可我们却天各一方,彼此分离。7年了,我多么想在这团聚的时刻和我的弟弟举杯同饮呀!2学生读课文,读出苏轼的思念之情,感伤之情。(二)感悟“宽慰” 1.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学生悟出人生哲理、美好祝愿。 人生哲理:月有圆缺 人有离合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3.自由读读苏轼写下的词句。 4.默读,找出与诗句相对应的句子。5.交流。6.豁达

32、开朗、积极乐观。7齐读一课一练上的水调歌头。第三板块:拓展提升 1自由交流课前收集的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诗词,并用心感受。2写下对亲人朋友的倾诉之情,最好用上书本上的诗词。(写一写,再交流)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到三自然段,知道了(引读课文) 2课前要求大家找出表现苏轼情感变化的词,谁来说一说苏轼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第二板块:精读课文,感悟意境 (一)感悟“埋怨” 1 瞧,月亮渐渐西沉,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它还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可是在月色这么美丽的中秋节晚上,苏轼躺在床上,心里不禁埋怨起来了。(师板书:埋

33、怨)那圆圆的明亮的月亮,好美,可是他眼睁睁地望着,会觉得怎样?用你的朗读来回答吧。指导读好“偏偏”一词。看,明月当头,月光如水,景色如此美丽,这个躺在床上的人如果就是你。那你现在是身在异乡,与亲人朋友已分别多年,这时,你看着月亮会想些什么?自言自语说些什么呢?体会省略号的意思 2指导朗读。在月亮这么圆这么明的中秋之夜,苏轼却见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不好受呀!耳畔传来忧伤的乐曲,更增添了他的思念之情,感伤之情。 (二)感悟“宽慰” 1苏轼这么忧伤,这么惆怅,心中充满了埋怨,后来他转念又想到了什么,因而他心理又宽慰了许多?2讨论小结板书;宽慰 3这首词流传至今,千古传唱,是因为它蕴含着

34、作者丰富的情感。师生共同吟诵第六自然段。4这几句词说的是什么意思呢?默读第五小节,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意思的句子。5交流。6从苏轼的内心想法和心情变化,你感受到苏轼是个怎样的人?第三板块:拓展提升。1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诗词还很多,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收集的诗词,找小伙伴自由交流,在交流的同时还要注意倾听,用心体会。(学生自由交流)2说了这么多,听了这么多,想不想把自己的感情倾诉出来,告诉亲人和朋友?拿出纸和笔,把它写下来,最好能用上文中的语句或交流时体验深刻的诗句。3还有许多同学想说,课后我们把它写成信

35、,寄给他们,让这美好的情感长留我们心间!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 背诵四、五、六自然段。完成一课一练补充习题的部分内容。收集诗词并准备举行诗词朗诵会。范围:有关“月亮”的诗词 有关“苏轼”的诗词 有关表达“思念之情”的诗词“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施春花 施教时期年月日教学内容3、古诗两首 共几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课型讲读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词语“两相和”

36、、“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难点: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教学资源1.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号称“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2. 君山风景秀丽,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

37、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君山现有古迹二妃墓、湘妃庙、柳毅井、飞来钟等。3. 关于洞庭湖的诗歌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登岳阳楼孟浩然 杜甫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预习设计1读准古诗,注意“螺、磨”的读音。完成补充习题第一题。2想一想: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指什么?说一说诗句

38、的意思。3收集有关作者刘禹锡和洞庭湖的一些资料。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反思(板块一)导入揭题(5分钟)1介绍洞庭湖。3.看图用词语来形容看到的景物。预设:(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4、读题目。第二板块:预习展示(5分钟)1 谈谈对作者的了解。2 纠正读音,读准古诗。3 打开补充习题,师生交流,同座互批。4.谈谈对字词、诗句的理解。5 学生读诗。第三板块:整体感知(3分钟)1想象诗人看到的景物。(月下风平浪静时的洞庭湖景色。)第四板块:理解诗意(17分钟)一、学习“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39、”1学习:“湖光秋月两相和”感知诗歌中所描写的时间、景物。(秋天的夜晚:秋月)感受在月光映照下各种景物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的美景。和:和谐、协调。相:相互2学习:“潭面无风镜未磨”感受诗句中比喻的精妙。(把“潭面”比作“铜镜”)将这两句诗的意思介绍给大家。预设: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朗诵这两句诗。(二)学习“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预设:洞庭湖君山预设: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指名读体会诗句中将“君山”比作“青螺”、将“洞

40、庭湖”比作“白银盘”的奇妙想象。(三)再品诗,从诗的字里行间体会这个“遥字。1讨论:明明洞庭湖八百里,怎么会是个白银盘呢?感受想象的奇特与合理。 2朗诵全诗。第五版块:写话总结(8分钟)预设: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第六版块:布置作业(2分钟)(板块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2预习作业3:介绍洞庭湖。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1、”的经典之句。3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景象?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4引出课题。第二板块:预习导学(5分钟)1.预习作业3你对作者有什么了解?(教师可视情况补充刘禹锡的资料)2交流预习作业1指名读诗,纠正字音。3关注多音字:交流“和”、“磨”、“发”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4.通过预习,你理解了哪些词语、诗句的意思。让学生畅谈。5指名读。齐读诗歌。第三板块:整体感知(3分钟)1 诗人描写的是什么情况下的洞庭湖景色?2诗人看到了那些景物?联想到了什么?第四板块: 理解诗意(17分钟)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出示)1学习:“湖光秋月两相和”。你读出时间了吗?结合看插图说说

42、你看到了哪些景物?2学习:“潭面无风镜未磨”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你能把你感受到的美景介绍给大家听吗?(小组交流)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出示)遥望:远望。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说说这两句是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师:这句诗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了洞庭山水,你读出来了吗?(三)再品诗,从诗的字里行间体会这个“遥字。1师:明明洞庭湖八百里,怎么会是个

43、白银盘呢?(学生讨论)2. 交流、小结:是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站在高处看,再大的湖也变成了潭,变成了镜,君山变成了田螺。引读秋月当空,银光闪闪,水平如镜,这样淡雅静美的画面让作者写下如此诗句,引读3师: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一起朗诵。4.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展示评读,美化诗境。5.背诵古诗,水到渠成。第五版块:写话总结1、秋天的一个夜晚,假如你来到洞庭湖边,你看到什么美丽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2、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第六版块:

44、布置作业作业设计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完成一课一练中望洞庭的习题。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词读读背背“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施春花 施教时期年月日教学内容3、古诗两首 共几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课型讲读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准古诗,特别是“眉、溪、峡、君”。 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资源1三峡是重庆市至湖北省间的瞿塘峡、西陵峡和巫峡的总称,于湖北宜昌三

45、斗坪镇。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的奉节县,东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长192千米。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因而得名。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处不足百米。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 因此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自白帝城至黛溪称瞿塘峡,巫山至巴东官渡口称巫峡,秭归的香溪至南津关称西陵峡。两岸山峰海拔1,000到1,500公尺,峭崖壁立,江面紧束,最窄处是长江三峡的入口夔门只有100公尺左右。水道曲折多险滩,舟行峡中,有石出疑无路 ,云升别有天的境界。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预习设计1.练习

46、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初步理解诗意。2.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色?3. 收集有关作者的一些资料。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反思一、引入谈话(3分钟) 背诵学过的关于李白的古诗。 齐读课题。第二板块:预习展示(5分钟)1 自读诗歌。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韵味。2小组交流诗句中词语的意思。3 不理解的注上记号。第三板块:理解诗意。(15分钟)1 理解题目。了解诗中出现的五个地名,感受它们之间的距离。预设:峨眉山 平羌江 清溪 三峡 渝州理解第一、二句诗。看图理解。看图想象秋天的月亮。预设:原来是诗人站在流动的船上。月影的动是因为水的流动。理解第三、四句诗。发:出发下:顺江而下君:李白同住峨眉

47、山的友人预设: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3有感情地读诗。第四板块:感悟意境(10分钟)1从诗眼中感悟意境。2从写作背景中感悟意境。指名朗读。介绍:峨眉山月歌是李白年轻时初离四川所写。为谋求政治出路,实现政治理想,胸怀“四方之志”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当他乘船夜行,仰望峨眉山上皎洁的明月,俯视月映清江的迷人美景时,感怀万千,写下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3 从李白的诗中感悟意境。齐背李白的写月诗。指名朗读齐读这首诗第五板块:串诗积累(5分钟)关于写月亮的古诗很多,背诵其

48、他诗人描写月亮的诗。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第六版块:布置作业。(2分钟)第一版块:导入新课1大家知道大诗人李白吗?能不能背几首他写的诗?四年级学生都能很清楚的说出李白被称为诗仙,是伟大的诗人。老师让学生背诵一下自己知道的李白写的诗。学生依次背诵了赠汪伦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2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诗,诗名就叫峨眉山月歌。第二板块:预习导学(5分钟)检查预习情况1读诗歌指名读(1)师问刚才读过的一首诗的节奏是什么?押什么韵呢?出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

49、/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2)根据平仄的特点指导学生读出韵味。(3)各种形式的朗读2.交流诗句的意思。3.不理解的注上记号。第三板块:理解诗意。 1 解题。师:歌是什么意思?诗人歌咏什么呢?(板书:歌 月)(歌是歌咏的意思。是在歌咏峨眉山的月亮。)交流峨眉山的资料。2师过渡:在秋天的晚上,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大地,这样的景象多么令人难忘啊!大诗人李白在这首诗的第一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夜月色图,让我们共同去体会一下吧!(1)圈画诗中地名。这首诗一共28个字,可是却有五个地名。这在万首唐诗绝句中是仅见的,谁能找到告诉大家?(2)提示:除了地名,还剩下16个字,他们的意思是什么?请你默读古诗

50、。动脑筋思考思考诗句的意思。逐句理解。老师问:第一句诗,你读懂了什么?看课本上的插图。看图想象秋天的月亮。半轮秋是倒置。月影在江水中流动,这是为什么?在三四句的理解中,老师给大家提示要注意三个字:“发”、“下”、“君”。相机板书:思君不见。(3)小组交流诗句的意思。(4)全班说说诗的整体意思。教师相机指导。3读诗。第四板块:感悟意境(10分钟) 1同学们,用心品读诗,诗中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的情感?(板书 思 君)学生找后,指名朗读。2从写作背景中感悟意境。指名朗读。3从李白的诗中感悟意境。(1)太白十诗九言月。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谁能记起李白写月的诗?(2)齐背。师独白:李白有一句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作为酷爱月亮的诗人,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李白思念的是谁呢?指名朗读。4同学的体会很深刻,带着体会到的情感,有韵味地读这首诗。第五板块:串诗积累 师:关于写月亮的古诗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其他诗人描写月亮的诗吗?出示了两首诗:老师请学生比较三首古诗有什么相似之处。师总结: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作为酷爱月亮的诗人,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第六版块:布置作业。作业设计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完成一课一练中峨眉山月歌的习题。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词读读背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