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鲁教版达标检测知能提升第32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上传人:ai****ue 文档编号:54946062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版高考地理鲁教版达标检测知能提升第32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版高考地理鲁教版达标检测知能提升第32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版高考地理鲁教版达标检测知能提升第32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鲁教版达标检测知能提升第32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鲁教版达标检测知能提升第32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生用书P401(单独成册)一、选择题灵渠修筑于秦朝,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 ,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灵渠由南北两渠组成。灵渠采用锌嘴(与大、小天平衔接的具有分水作用的砌石坝)分水。锌嘴与大、小天平(拦河坝,大天平即拦河坝的右部,小天平为拦河坝的左部)相连,三七分流,小部分通过南渠 汇入漓江。其中,大、小天平的设计高度较低。下面为灵渠南北两渠分布图和灵渠分水工程 示意图。据此回答 13题。1 .大天平和小天平设计的高度较低,主要是为了()B.排沙A,降成本C.航运D.分洪2 .推断南渠在建设过程中尤其应该注意()A.防地震C.防渗漏3.灵渠建设的意义主要是A.防止洪涝灾害C.加强区域联系B.防滑

2、坡D .移民量()B.降低泥沙含量D.增加水源供给解析:第1题,图示范围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 ,降水季节差异大,造成河流径流季节差异明显,分水之后,如果流量过大,可能对水利工程本身造成威胁,大、小天平设计高度较低,可以在汛期排泄过量的洪水,起到分洪的彳用。第 2题,南渠流经区域内有较大面积的岩溶区,岩溶区内有喀斯特地貌发育,溶洞、地下暗河等可能造成地表水渗漏,故南渠在建设过程中尤其应该注意防渗漏。第3题,湘江和漓江分别为长江和珠江的支流,灵渠的建设使两大水系连为一体,方便了两大流域之间的联系。答案:1.D 2.C 3.C(2020贵州重点中学模拟)抽水蓄能电站又称蓄能式水电站,是利用电力富足时的

3、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需求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它可将电网负荷低时的多余电能,转变为电网高峰时期的高价值电能,且宜为事故备用。读图完成46题。4 .抽水蓄能电站最大的优点是 ()A.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8 .具有防洪、供水等多种功能C.充分开发利用小区域能源D.循环利用,减少能源的损耗9 .江南地区抽水蓄能电站的水由上水库放到下水库最多的季节是()A.春、夏B.夏、秋C.秋、冬D.冬、夏10 我国西北地区规划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比西南地区多,主要考虑西北地区()A.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展快11 经济发展快,常规能源短缺C.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年降水量大D.能源需求量大解析:第4题

4、,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主要是调剂电力,最大的优点是保障电网供需平衡,但其运行会损耗能源。防洪、供水、能源开发是一般电站都具有的功能。第 5题,江南地区 冬季无统一供暖、夏季炎热 ,对电力需求量大。第 6题,西北地区煤炭、天然气资源丰富 , 年降水量小,水资源缺乏,能源需求量不大;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展较快 ,但其发电量 受天气影响大,供电稳定性差,需要建抽水蓄能电站以确保电力输出平稳。答案:4.A 5.D 6.A古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墙从沼泽地分离出河流与耕地(如下左图)。利用这种技术,在太湖的滩涂上开挖凌港,水和土分离,新的耕地出现。在每条凌港与太湖交汇处建有一道 水闸(如下右图),这也是

5、控制太湖南部地区灌溉与排水的关键。2016年11月8日,太湖凌港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在世界农田灌溉与排水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此回答78题。7.古人用竹子和木头筑墙的主要原因是()A.当地原料丰富B.结实耐用C.质量轻,便于运输D.墙体便于水土分离8.当时凌港的建设,对该流域产生的影响是()A.旱涝灾害加剧,农业损失变大B.植被覆盖率减小,河流含沙量变大C.空气湿度变大,降水增多D.季风气候稳定,降水变率减小解析:第7题,由“从沼泽地分离出河流与耕地 ”可知,竹子和木头筑成的墙体的主要作用是促使水土分离。第 8题,修建凌港砍伐了大量的树木和竹子 ,导致森林覆盖率减小, 故水土流

6、失加剧。凌港的修建会减轻旱涝灾害;对太湖南部湿地的开发会破坏植被,使空气 湿度减小;不会影响季风气候的稳定性。答案:7.D 8.B(2020辽宁六校协作体联考)下表为世界某大河流域的数据统计表。据此回答911题。流域面积230 万 km2耕地2%森林覆盖率84%农田灌溉10%鱼类数重43种大城巾1座草原3%已开发面积1%人口密度1 人/km2水电站2座9.该河流域耕地比重较低的自然原因主要是该河流域()A.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多湿地B.气候寒冷,光照与热量不足C.气候干旱,难以发展种植业D.地势崎岖不平,山地坡度大10.该河流域大城市仅一座,大城市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流域开发程度低,人口

7、迁移拉力不足B.资源贫乏,缺少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C.农业规模较大,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D.工业化进程缓慢,城市环境问题严重11.根据表格数据推测,该河流域发展的方向是()A.开垦荒地,扩大农作物生产规模B.向外迁移人口,控制开发规模C.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造纸工业D .保护生态环境,适度发展生态旅游解析:第9题,该河流域面积很大(230万km2),但鱼的种类却不丰富(43种),可以推测该河应位于较寒冷的高纬度地区。从其他指标可知,该河流域森林密布、开发程度低、人口稀少,基本可以锁定该河为亚洲北部或北美洲北部的某条大河,热量是制约该河流域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第 10题,该河流域开发程度低,导致

8、人口迁移拉力不足,大城市难以 发展,A对。该地森林资源丰富,B错;该地农业规模较小,C错;该河流域内人口、大城 市稀少,城市环境问题不严重,D错。第11题,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该河流域气候寒冷, 生态环境脆弱,所以该河流域的发展方向是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对环境破坏较小的生态旅游业,D对。“开垦荒地,扩大农作物生产规模”和“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造纸工业”都 会破坏生态环境,A、C错。“向外迁移人口,控制开发规模”不利于区域发展,B错。答案:9.B 10.A 11.D二、非选择题12 . (2020南昌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9世纪末以来,美国为综合开发水利资源,曾掀起过几次大规模的建坝

9、高潮。随着时 间推移,大坝和其他配套设施日益老化,水电工程的维修和退役已引起各方面重视,大坝拆除的呼声也日益强烈。 图I为美国中北部某水库大坝示意图,该地库区以下附近河段夏季常出现大雾景观,蔚为壮观,大坝拆除后大雾景观也随之消失。图n为该水库年内流量变化过程示意图。(1)推测大坝拆除前该库区下游附近河段夏季多雾的原因。(2)说明图n中ti至t2期间发电量的变化及原因。(3)分析大坝拆除呼声日益强烈的原因。(4)简述大坝拆除后库区所在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解析:(1)多雾源于水汽降温,夏季河面上因蒸发而多暖湿水汽,则水库应提供了降温条件,结合夏季库区底层水温低于气温分析即可。(2)图示ti至t2期

10、间入库量大于下泄量,则水库水位逐渐升高,排水口处水的势能不断增大 ,而下泄量保持不变,则发电量不断增多。(3)由“大坝和其他配套设施日益老化,水电工程的维修和退役”,可推断坝体老化且安全隐患多、维护费用高等原因;另外 ,随着社会发展,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增大,也是影响大坝存留的因素。(4)大坝能抬高水位,形成一个相对静态的水体;拆除后落差变小、 流速变快。答案:(1)水库深层水温季节变化小;夏季来自水库深层河水水温低于气温;有利于河 面上(暖湿)空气水汽凝结。(2)发电量增加。库区水位上升,落差增大。(3)大坝建设影响流域生态环境;坝体老化,安全隐患增多;库区淤积,大坝经济效益 日益下降

11、(工程的运行成本及维修费用上升);居民环保意识增强。(4)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水位下降;含沙量增加;流速加快;水温垂直变化减小。1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碧湖镇堰头村,是该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 ,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目前还在使用中。整个系统由拱形大坝、通济闸、石函、水渠、分水闸及湖塘等组成,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洪兼备的水利工程。干渠始于拦水大坝北端的通济闸,干渠上分凿出大小支渠、毛渠321条,蜿蜒穿越整个碧湖平原,还配以众多的湖、塘、水泊与支、毛渠相通,使平原上的农田得以旱涝保收。通济堰上建造有一座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让泉坑溪溪水从桥面上通过 ,

12、渠水从桥下穿流,两者互不相扰,使渠水畅通无阻,不需年年疏导,充分显示了当时设计、建筑的高超水平。(1)简述通济堰干渠设计的优点。(2)分析通济堰上建造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的原因。(3)该工程建设时除分凿支渠、毛渠外,还配以众多的湖、塘、水泊与支、毛渠相通, 分析其主要作用。(4)指出通济堰对发展当地农业的积极影响。解析:(1)可以从沿线地形、地势和对农业影响的角度回答其优点。引水线路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是工程量大小和能否自流;注意图中干渠线路穿过平原、且与河流流向一致等信息。(2)通济堰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的设计和建造开创了水利工程立体分流系统的先例,避免了因山洪暴发时大量沙砾冲泄而下,淤塞渠道,影响

13、灌溉效益的问题。(3) “众多的湖、塘、水泊与支、毛渠相通,使平原上的农田得以旱涝保收 ”,既可以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又可以调节季节性水量。(4)通济堰对发展当地农业的积极影响可以从扩大灌溉面积、减少水旱灾害、增加水域面积等方面回答。答案:(1)沿线地区地形平坦,工程量较小;利用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势,渠水可自流; 穿越整个碧湖平原,有利于扩大灌溉面积;农田排水顺地势流入大溪,避免农田积水。(2)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泉坑溪溪水横贯通济堰渠道,雨季时易暴发山洪,山洪挟带大量泥沙和砾石冲泄而下,淤塞渠道,使堰水受阻,影响灌溉效益,需经常疏通;通过建造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可让泉坑溪溪水从桥面上通过,渠水从桥下穿流,两者互不相扰,从而避免沙石堵塞堰渠,使渠水畅通无阻,不需年年疏导。(3)灌溉网络纵横交错,合理分布,有利于扩大耕地灌溉面积;用于调节季节性水流量,可蓄水、排洪、抗旱。(4)扩大耕地灌溉面积;减少旱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依托湖、塘、水泊等水面,可发展渔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