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实验与实习指导书 - 白城师范学院欢迎您!

上传人:ra****d 文档编号:54903634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貌实验与实习指导书 - 白城师范学院欢迎您!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地貌实验与实习指导书 - 白城师范学院欢迎您!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地貌实验与实习指导书 - 白城师范学院欢迎您!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地貌实验与实习指导书 - 白城师范学院欢迎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貌实验与实习指导书 - 白城师范学院欢迎您!(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理实践教学系列参考书现代地貌学实习指导书许清涛 主编白城师范学院地理系2006年4月地理实验(实习)课要求一、课前预习实验内容,并写好预习报告,无故不写预习报告者不准做实验二、按时进入实验室,准备好预习报告让教师检查提问,对无故迟到者教师有权取消其本次实验资格。三、做好原始数据记录,要求每组记二份数据,将其一份数据交给教师。四、实验报告在做下一个实验时由课代表交给教师,无故晚交者按该实验不合格处理。五、实验成绩由以下几个方面评定:(1)实验预习;(2)课堂操作;(3)实验报告。六、实验不及格者,可以补做一次,有一次补做不及格者,本学期实验成绩为不及格。前 言地貌是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

2、课堂上讲授的地貌知识,一般是各类地貌类型的典型特征,地貌形成和发展最一般、最普通的原理,是高度概括归纳、模式化的结果,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理论性。实际上,地貌的类型众多、形态各异、成因复杂、规模大小悬殊,往往与课本上介绍的有很大差别,学生不容易识别。通过实习有利于把抽象的理论与真实的地貌形态和过程结合起来,巩固和理解课堂上所学知识,培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实际观察技能。地貌课堂实习,主要是利用地貌模型、地形图、航空像片、卫星像片等,观察和判断典型的地貌形态,识别地貌类型及其组合,推断地貌的成因及其形成过程。地貌野外实习,往往选定几个典型地区作为相对固定的实习地点,并由指导教师介绍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

3、概况,使学生对实习地区有一个总体认识,以利于通过野外实习启发、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课堂实习需要的资料和用具,包括地形图、航空像片、卫星像片、立体镜、描图纸、铅笔、三角尺、圆规等;野外实习需要的资料和用具,包括地形图、地质罗盘、放大镜、地质锤、气压高度计、望远镜、照相机、皮尺、野外记录本等。配合自然地理学的地貌教学需要,本书选编了地形图地貌判读,以及一些常见地貌类型的野外实习观察和室内航片、卫片判读,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基本地貌知识,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目 录地理实验(实习)课要求i前 言ii实习一 地形图的地貌判读1实习二 航空相片的地貌判读3实习三 河流地貌观察4实习四 喀斯特

4、地貌观察6实习五 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观察8实习六 冰川与冻土地貌观察10实习七 海岸线地貌观察12实习一 地形图的地貌判读(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实习初步掌握地形图的地貌判读方法。学会从地形图上读出画面范围内的地形大势,地表形态的各种特征,初步确定野外观察的主要路线、地点和内容。(二)主要内容(1)熟悉地形图中的图式符号,了解不同的符号所反映的地形、地物及其数量与质量的特征;(2)熟悉各种类型地貌形态、形态组合、成因类型及相应物质组成的具体特征;(3)分析与各种地貌形态对应的地形等高线典型图式。(三)原理方法地形图是地貌研究的重要工具,地形图的地貌判读,就是从等高线形式的变化出发,利用等高线形式与

5、地貌形态间的对应关系、等高线形式变化与地貌形态类型组合的一致性,分析地貌形态与形态类型组合,判译地貌形态成因类型及物质组成。这样可以掌握图面范围内的地形大势,初步了解区域地貌的基本特征,还可以发现地表形态的细节。对地表形态的判读,一般包括 形态描述与形态计量两方面。1形态描述指用文字描述地表形态特征。如对于山地,可描述山势的高低起伏、山体的走向与水文网的格局等等。山脊线的走向或明显或紊乱;山峰与山脊的形态可以是尖峭的、浑圆的或平顶的;山坡形态可分为凸形的凹形的或直线形的等等。有的坡面宽阔平坦,有的则沟壑纵横、崎岖破碎。对于平原,应描述其展布的形势、欺负状态及其与江河湖海的关系。平原的形态可有平

6、坦的、波状起伏的和倾斜等区别;平原上常有洼地、天然堤、残丘等多种多样的中小形态。对于河谷平原,应注意河谷的形态,辨认河床形态类型,以及河漫滩与阶地的分异;描述阶地地面与阶地斜坡的形态、阶地的展布、级数以及阶地地面被侵蚀切割的情况。2形态计量指用数字反映地表形态的定量指标。常用的有绝对高度、相对高度、坡度,以及各种地表形态的长度、宽度、面积、排列方位、分布密度、形态指数等等。(四)操作步骤1确定地面特征线在进行地貌判读时,首先要确定地面特征线(地性线)部位和走向。在流水作用为主的地区,常见地性线有分水线(山脊线)、汇水线(谷底线)、坡折线和破麓线等等,这些地性线把地面分割成许多单元地形面。2、判

7、别地面形态类型要从判断地貌的形态入手,根据等高线所反映的形态特征,初步确定大的形态类型。陆地地貌的形态类型,首先分为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等等,山地又可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和低山。最后划分为中、小地貌的形态类型。3进行形态描述和形态计量对于大、中、小形态类型的认识,需要进行详细的形态描述和形态计量。要注意它们的组合规律和空间结构特点,运用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分析来把握不同地形面的垂直结构,如河漫滩、阶地和不同高度的夷平面等等。4分析形成原因不同成因的地貌类型,其形态多有不同,这在地形图上通过等高线的配列弯曲而充分反映出来。因此,在对形态认识的基础上,就可以进行形态的成因分析,确定当地地貌发育的

8、主要动力是内力还是外力,从而判断可能存在的形态成因类型。根据形态成因类型及其空间结构规律,还可进一步分析地貌发育的特点,重建地貌发育的过程,把握地表形态在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上的规律。(五)课堂练习判读下列地形图,写出读图报告。实习二 航空相片的地貌判读(一)目的与要求掌握使用立体镜对航空像片对进行地貌判读的方法,识别各种地貌类型及其形态、范围、组合等。(二)主要内容(1)了解航空像片的特点、比例尺、影像、灰阶等;(2)熟悉立体镜原理和使用方法;(3)用立体镜对航空像片观察、判读地貌类型特征。(三)原理方法航空像片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遥感图像,与地形图相比,具有影像直观易读、立体感强的特点,能够记录

9、、反映许多微地貌形态特征。航空像片一般没有海拔高度注记,但有不同的比例尺,表明不同的拍摄高度。航空像片一般以黑白图像为主,可以利用其影像、灰阶进行地形、地物的判读。对航空像对进行地貌判读时,必须使用立体镜观察,才能获得立体效果,更加形象直观地认识各种地貌类型及其形态特征。立体镜观察能产生立体效果的原理:人的双眼观看物体时,两眼的视轴指向同一目标点构成交向角r,距离不同的目标点,交向角的大小也不同。由于交向角的差异,使各目标点在左右两眼视网膜上成像的位置也有所差异,这种差异使人产生远近感觉,即产生立体视觉。使用立体镜观察时,令基线Bn加大,扩大交向角,使两张航空像片上相同影像的光线通过反光镜后落

10、在视网膜上,并把相应光线延长,从而获得放大了的物体的立体感。因此,通过立体镜看到的物体影像,其高度被夸张的放大了,如一棵普通高度的树看起来像是直插云天。要获得立体效果,航空像对必须是从两个不同位置、用焦距相同的摄影机、向同一地区拍摄的一对像片,两张像片应有60%面积重叠;航空像对的两张像片要有相同的比例尺,即拍摄高度相同。(四)判读步骤首先,将航空像对置于立体镜下,像对的基线应与眼睛平行。每只眼睛分别看一张像片,即左眼看左像片,右眼看右像片。其次,注意使像片上地形地物的阴影投向自己。因为人对物体的立体感觉习惯于光源来自前方,阴影投向自己,这样才能使判读效果正确,否则会引起反立体效应。第三,用左

11、右手的食指分别指着两张像片上的共同标志点,然后移动其中一长像片使两手指重合,即表示两像片的共同标志点已重合,便可获得立体效果。第四,运用地貌学知识判别各种地貌类型及其形态,然后用透明描图指覆盖在其中一张像片上,用铅笔勾画出各种地貌类型的界线,并加上图例,最后写出判读报告。(五)课堂实习由指导教师准备不同地貌类型的航空像对,让学生使用立体镜观察,绘制地貌类型和撰写读图报告。实习三 河流地貌观察(一)目的与要求实地认识流水作用所塑造的各种地表形态,初步掌握野外调查观察和室内解译航空像片判别河流地貌形态型和特征的基本方法。(二)主要内容河流地貌观察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河流阶地、平原区河流、河口区

12、地貌等几方面。分析河流地貌发育的因素及演变规律。选择典型地段野外观察和室内解读航空像片。(三)原理方法流水是陆地表面最活跃最普通的一种外力,几乎所有地区都有流水作用,即使在与旱地区也不例外。地表水流来自大气降水,最初在坡地上形成坡面流,然后汇集成沟谷暴流,最后汇入河流。河谷水流一起所具有的能量,通过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塑造出相应的各种河流地貌形态。1、河流阶地观察(1)首先要判定阶地的级数、类型,如属于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内叠阶 地、上叠阶地或曲流阶地。 (2)其次要测量阶地的形态特征,包括河水面高程,阶地前缘和后缘高程、阶地的宽度和长度、阶地面的倾斜方向与高低起伏等。(3)第三分析地物质组

13、成。对于侵蚀阶地,要观测基岩的岩性、产状和构造;对于堆积阶地,要观测沉积物的厚度、岩性、结构、构造和沉积物中可能蕴藏的矿砂、古人类遗迹、化石等。(4)还要注意阶地组合,观察各级阶地的接触关系,了解各级阶地地发育的程度和部位,以及阶地的开发利用价值等。最后,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阶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如构造、气候、水文或溯源蚀等原因,重建河流与阶地的发育演变过程。2平原及其河流地貌观察 平原区河床低闹比较复杂,许多地貌形态被泥沙埋藏,而且受人为改造影响很大,野外调查难度不小。主要观察内容包括:(1)观察河床平面形态,判别河床类型,如曲流、汊流、辫六流等及其发育原因;(2)观察河谷的对称性,心

14、滩发育程度,河漫滩的高度和宽度等,阐明他们与地质构造及水文的关系;(3)观察平原上天然堤、决口扇、洼地牛轭湖等地貌特征、分布、物质组成等,分析它们的成因。通过钻探和沉积分析方法研究古河道、埋藏阶地等埋藏地貌。1、河口地脉调查通常集中与三角洲地区,这里是水乡泽国,河道纵横,地形极为低平,地貌调查需要结合历史资料、考古资料。河口区地貌调查主要内容有:(1)河口沙嘴、沙坝的发育部位,其形态、长度、宽度、发育速度等,分析它们对三角洲发育的影响;(2)潮汐性质,潮流及潮差对三角洲形成的影响;(3)河流流量、含沙量以及输沙量对三角洲形成的影响;(4)确定现代三角洲的范围,不同时代三角洲的范围和形态变化;(

15、5)测量三角洲上的水系、天然堤、沼泽、西湖等小型地貌形态,说明它们与三角洲发育的关系;(6)根据采集三角洲上贝壳堤、海滩岩等的位置,确定三角洲古海岸线位置及其形成的年代,以便了解三角洲的发展;(7)通过采集不同时代三角洲的14C年龄测定样品,计算三角洲的发育速度。根据地貌调查资料分析,区分三角洲的类型,推算三角洲的形成过程,预测海平面变化或构造运动对三角洲发育的影响。(四)课堂实习解译航空相片,判读各种河流地貌及其组合、分布特征。 实习四 喀斯特地貌观察(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实习进一步认识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特征,初步掌握喀斯特地貌的野外调查观察和室内航片判读的方法,为合理开发利用打下基础。(二

16、)主要内容选择典型地段,野外实地观察喀斯特地貌类型特征;室内解译航空像片判读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及其组合特征。(三)原理方法喀斯特地貌是指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和改造后所形成的地貌类型。可溶性岩石在世界上广泛分布,面积达5200万km2,约占全球总面积的10.2%。喀斯特地貌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喀斯特地貌景观奇特,是优良的旅游资源;喀斯特洞穴常常埋藏有古生物和古人类化石,具有重大科学价值。但喀斯特地区存在地表水缺乏,水库容易渗漏,常发生地陷等问题,要采取科学的治理措施。因此,对喀斯特地貌的研究意义重大。喀斯特地貌观察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岩性和构造 主要观察石灰岩的岩性,确定石灰岩的类型、成

17、分、结构等特征;测量石灰岩的节理,了解节理的疏密、大小、分布及延伸方向。还要查明石灰岩层与不可溶岩层的接触关系,以及石灰岩的厚度、产状和构造形态。2、地下水循环 测量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动,了解地下水水平流动带的流动方向;观察地下水出口的类型、位置、高程、水量、数目及其分布特征;测量地下河的流量、流速、流向、补给源和流动途径,确定地下河的出口。 3喀斯特地貌形态 喀斯特地貌调查可采用填图的方法,详细描述和测量各种喀斯特地貌的形态特征,如石芽石林、峰林石山的形态、高度、分布,喀斯特漏斗的规模、密度、发育位置,以及落水洞的位置、溶蚀洼地的形态等等,并将其标示在地形图上,作为基本资料。 4溶洞与溶洞堆

18、积 溶洞调查必须配备专业探洞、测洞装备,如罗盘、经纬仪、测距仪、电筒、绳索等,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测绘 溶洞的平面图和纵剖面图,观察记录洞穴中石笋、石钟乳、石幔等各种堆积地貌形态及其分布,注意洞壁有无古人类的绘画、文字等文明遗迹。洞穴堆积物经常埋藏有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旧石器等,且多被钙质胶结,质地较坚硬。洞穴堆积物研究一般得开挖沉积层剖面,对其岩性、结构、化石等进行描述和分析,测定沉积物的形成年龄,推断洞穴的发育演变过程。 对上述几方面喀斯特地貌观察获得的基本资料,要加以分析、综合,并结合研究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如降雨、温度、湿度、植被的类型及其覆盖率等,判断是否有利于其喀斯特的

19、发育,分析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确定喀斯特地貌所处的发育阶段及发育前景。 在此基础上,对喀斯特地区的开发利用提出科学的建议。 (四)课堂实习 解译航空像片,判读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及其组合特征,分析、推断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有关条件。实习五 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观察(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习进一步认识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主要类型特征;初步掌握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的野外调查观察方法和解译航空像片的方法。 (二)主要内容 选择典型地区野外观察风蚀地貌、风积地貌、黄土地貌的地貌形态,组成物质,收集实习地区的气候资料,分析各类地貌形成的原因。 (三)原理方法 1风成地貌观察 沙漠是指地表覆盖有大面积风成

20、砂的地区,是荒漠中分布最广的一种类型。全世界沙漠总面积约700万km2。沙漠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基岩裸露,物理风化强烈,风沙活动盛行,形成各种风成地貌形态。沙漠主要分布在内陆巨大的山间盆地里,以及干燥剥蚀的高原上。风成地貌的调查,以收集研究区的气候气象资料为基础,包括年降水量、年降水过程,暴雨特性,年蒸发量,年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气温日较差,主要风向、风速等等。观察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两方面: (1)风蚀地貌观察 调查风蚀地貌的分布范围和特征,如形态、岩性等。观察风蚀洞穴的方位、直径、深度、密度、分布高度等。观察风蚀柱、风蚀城的形态、分布和岩性。观察形成雅丹地貌的沉积物性质

21、,雅丹地貌的分布、高度、长轴方向、风蚀洼地和风蚀沟的深度、方向等。(2)风积地貌观察 观察和测量沙丘剖面,沙丘组合和沙丘形态,测量沙丘的高度、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坡度,沙垄的起伏、延伸方向,结合航片分析确定沙丘的类型。根据气候气象资料,分析沙丘形成的气候气象条件,沙的来源、移动的方向和速度。通过观察现代沙丘与古沙丘的叠覆关系,沙丘所埋没的古墓、古迹、古文物分析,以及查阅有关历史文献,来推断沙丘的形成年代、移动途径和移动速度,提出改造意见。 2黄土地貌观察 黄土是一种灰黄色或棕黄色的特殊的土状堆积物。在世界上,黄土主要分布于北半球较干燥的中纬度地区,如西欧莱茵河流域、东欧平原南部、北美密西西比河中上

22、游以及我国西北、华北等地,面积约1300万km2,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0。我国是世界上黄土最发育的地区,黄土分布面积达63.1万km2,占全国面积6.6。其中,我国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黄土覆盖面积约40万km2,大部分地区的黄土厚度达50100 m,是世界上黄土与黄土地貌最发育、规模最大的地区。黄土形成于第四纪更新世时期,是典型的风成沉积物。例如我国的黄土,其土层由下而上划分为早更新世午城黄土、中更新世离石黄土和晚更新世马兰黄土等三个形成时期,是由于亚洲内陆干旱荒漠、半荒漠区强大的反气旋风从中部吹向外围,不断把大量的黄土物质吹送到外围的草原地带堆积下来而形成了厚层的黄土,属于荒漠黄土。由我国

23、均黄土分布区向西北方向依次逐渐过渡到沙漠、戈壁地区,并成带状排列的特点,表明黄土是由西北风带来的。黄土的矿物成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所在地方下伏基岩成分无关;黄土颗粒自西北向东南由粗变细,厚度逐渐变薄;黄土披覆在多种成因、形态不一的各种地貌之上,并具有相似的厚度;黄土层中含有陆生草原动、植物化石,并埋藏着多层古土壤层。这些特征充分证明了我国黄土是风成的。黄土质地均一,以粉砂为主;结构疏松,多孔隙;无沉积层理,垂直节理很发育,直立性较强;富含碳酸钙。黄土的这些特性对黄土地貌的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千沟万壑、丘岗起伏、峁梁逶迤是黄土地貌的突出特征。沟谷和沟间地是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形态,前者如细沟、切沟

24、、冲沟、坳沟,主要由现代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后者如塬、梁、峁,主要受古地形和黄土堆积作用控制。 黄土地貌观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观察古地形、确定黄土地貌类型 首先,选定出露良好的黄土剖面进行观察、分层和描述,确定黄土层厚度与形成时代。再通过冲沟、河流切出的剖面了解黄土下伏地层的岩性、产状与出露状态,确定古地形的基本特征。最终确定实习地区的地貌类型及其组合。(2)观察黄土沟谷地貌 观察黄土细沟、切沟、冲沟和坳沟等出现的地貌部位、坡度与波向,沟的长度、深度、排列组合以及沟的纵、横剖面形态等,计算研究区的沟谷密度,在此基础上对黄土侵蚀作出评估。 (3)观察黄土区阶地 测量阶地上黄土堆积的厚度、河

25、流沉积的厚度以及基岩高度等,确定阶地的类型,并与沟谷发育过程、年代进行对比。 (4)黄土区水土保持调查 调查实习区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特征,如降水量、蒸发量、侵蚀模数等,以及防治水土流失的各项措施。 (四)课堂实习 (1)根据航片,判断风沙地貌类型,在图上圈绘其范围,标出盛行风的风向。 (2)根据航空像片,判断黄土地貌类型,在图上圈绘出其范围。 实习六 冰川与冻土地貌观察(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习加深对冰川和冻土地貌形态的了解,初步掌握冰川和冻土地貌的野外观察 和航空像片判读方法。 (二)主要内容 野外实地观察冰川和冻土地貌的形态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室内解译航空像片,了 解各种冰川和冻

26、土地貌的分布和特征。 (三)原理方法 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多在O以下,地表常被冰雪覆盖或埋藏着多年冻土。全世界现代冰川和冻土分布面积分别为1623万km2和3500万km2,各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和24。我国现代冰川和冻土的总面积约22086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23。在第四纪最大冰期时,世界上冰川和冻土分布面积更为广大,冻土南界达到北纬40附近。 1冰川地貌观察 冰川地貌是由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而形成。最常见的山岳冰川地貌观察包括以下 三个方面内容: (1)现代冰川观察 目的是了解冰川的规模、补给和运动等特征。冰川的规模可由测 量冰川的长度、宽度、厚度及面积来判断。冰川的长

27、度是指从冰川末端至粒雪盆后缘的距离。还要测量冰川的前缘、后缘高程及其表面坡度。冰川补给状况,受分布于雪线以上的粒雪盆的形态、方位和规模,以及冰斗数目、冰雪覆盖程度等因素控制。冰川的运动状态,可通过测量冰川的运动速度,观察冰川表面的各种裂隙、沟槽、冰柱、冰蘑菇及各种冰碛物的岩性、形态特征等来了解。 (2)冰蚀地貌观察 冰蚀地貌主要包括冰斗、刃脊、角峰、冰川谷(U形谷)、羊背石等。冰斗形成于雪线附近的积雪凹地,往往成群地分布于同一高程上。冰斗的形态容易辨认,其三面为峭壁所围,外形呈围椅状,朝向坡下的出口处存在岩坎,底部常有巨砾分布。测量冰斗出口处的高程,可确定雪线的位置。当冰川消退后,冰斗底部常会

28、积水形成冰斗湖。辨认刃脊或角峰不能单凭是否是狭窄的山脊或塔状的山峰形态来确定,关键是这些地貌形态只有与冰斗共生才是真的刃脊或角峰。对冰川谷观察,主要是测量其纵、横剖面形态,其高程、方位等。要注意冰川谷壁上冰川作用痕迹、擦痕和刻槽等,确定它们的深度、宽度及方向。分析冰川谷纵剖面上坡坎的分布与成因,是否与岩性、构造、支冰川汇入等因素有关。如果冰川谷底部有羊背石发育,要测量其形态、坡度及长轴方向等,还应分析羊背石的岩性、构造与表面擦痕等特征。(3)冰碛地貌观察 典型的冰碛地貌形态包括终碛垄、侧碛垄、冰碛丘陵等。终碛垄是分布在冰川冰舌前端由冰碛物堆积而成的弧形垄岗状地貌。终碛垄可以成组出现,分别代表不

29、同的冰期或不同的冰川活动范围。侧碛垄上游源头始于雪线附近,下游末端与终碛垄相连。在冰川消退后,冰川中的表碛、中碛、内碛等都沉落在底碛上,形成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冰碛地貌调查,主要是观测这些冰碛地貌形态的高度、宽度、长度、表面形态、岩性成分、结构、堆积年代等,重塑冰川进退演变过程。 2冻土地貌观察 冻土地貌是指多年冻土分布区表层发生周期性融冻作用所形成的地貌形态。常见的冻土地貌类型包括石海、石河、多边形土和石环等。对于石海和石河,主要观察其出现的高度、岩性、砾径及其分布特征,采样测定其年代;对于多边形土和石环,要观察其大小、形态、结构等特征,判断其发育状况。(四)课堂实习 解译航空像片上的地貌类

30、型和各种地貌的分布与特征。实习七 海岸线地貌观察(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习加深对海岸地貌类型特征的了解,初步掌握海岸地貌野外调查观察方法和从航空像片上解译海岸地貌类型的方法。 (二)主要内容 野外观察记录海岸堆积地貌、海岸侵蚀地貌的各种形态;室内解读航空像片,分析海岸地貌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三)原理方法海岸是海洋与陆地的接触带,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地貌过程以海浪、潮汐和海流的作用为主导。海岸带包括沿岸陆地部分及水下岸坡,范围从滨海平原至外大陆架坡折带,大致相当于晚第四纪海平面波动时期淹没和出露的区域,宽度数公里至数十公里。 海岸地貌调查的基础工作,包括了解研究区海岸的基本形态、海岸线

31、的延伸方向与变化、主要风向和波浪方向;确定海岸的性质,如堆积海岸、侵蚀海岸等等。对于堆积海岸,要研究其沉积过程、沉积物特征、沉积层序等;对于侵蚀海岸,要研究其地层、岩性与构造等方面。 海岸地貌观察的重点内容包括海岸堆积地貌形态和海岸侵蚀地貌形态两方面。 1海岸堆积地貌形态观察 主要观察海滩、海岸沙丘、纵向沉积物流堆积地貌与水下岸坡等。海滩的观察,包括海滩宽度、坡度、坡形及坡面变化,有无滩脊(沿岸堤)、滩角(韵律地形)等形态,海滩的物质组成、矿物成分和粒度特征等。海滩是介于高低潮线之间的地带,其宽度受潮差影响。海滩主要由沉积物横向运动堆积而成,可分为砾质海滩、砂质海滩、粉砂淤泥质海滩、及生物海滩

32、等。对于砂质、砾质海滩,要注意砂矿的富集情况,可采样分析。对于粉砂淤泥质海滩,注意观察潮汐沟和贝壳堤。潮汐沟是海滩上发育的小型沟谷体系,而贝壳堤则是在激浪的作用下把各种贝壳从海滩中挖掘出来并带到高潮线附近堆积成沿岸堤,应观察贝壳堤的形态、测定贝壳样品的14C年龄。古贝壳堤常常是推断古海岸线变迁的重要依据。对于由珊瑚礁或红树林组成的生物海滩,应观察珊瑚礁地貌类型与地形分带,或红树林海滩的空间分布特征、表面形态、分带及其种属的构成。 海岸沙丘是风成地貌形态,向陆的海风把海滩上的细砂吹送到海滩后堆积而成,其高度、宽度及延伸长度取决于海滩砂源的丰度和风的强度。 纵向沉积物流堆积地貌,是海岸带沉积物在纵

33、向运动过程中由于岸线延伸方向变化等原因,使泥沙流的容量降低而发生堆积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堆积地貌形态。主要包括湾顶滩(三角形沙滩)、沙嘴、拦湾坝和连岛坝等。主要观察它们的形态特征、物质组成、沉积物来源、以及沿岸流特征,分析其地貌成因。 水下岸坡是低潮线以下至波浪作用基面之间的海底地带,波浪破碎频繁,常形成沿岸沙坝和凹槽系统。水下岸坡的地貌调查必须使用调查船、声纳测深仪、浅层剖面仪、取样器等设备,主要内容包括观测水下岸坡剖面形态、海底沉积剖面及海底地貌变化等。 2海岸侵蚀地貌形态观察 海蚀地貌主要分布在以波浪和海流作用为主导的基岩海岸带,应观察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拱桥及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形态

34、。海蚀崖是目前波浪与重力崩塌二种作用的共同产物,通常由上部的陡壁和底部的海蚀穴、海蚀洞组成。要观察海蚀崖岩性、高度和坡度,海蚀穴(洞)的高度、深度及其形态,分析海蚀崖下的崩塌堆积物的表面形态、粒径、成分,测量海蚀崖底部的高程,判断海岸地貌发育的阶段。观测海蚀平台的宽度和坡度、前缘和后缘的高程、岩性和构造、以及平台表面上的浪蚀沟槽、瓯穴等微地貌形态,分析海岸受蚀后退的演变过程。海蚀平台会因陆地上升或海面下降而高出海面,成为海蚀阶地,或者因陆地下沉或海面上升而沉没海中,成为水下阶地。为了了解古海岸的变迁,还要调查现金已脱离波浪作用的古海岸带地貌遗迹,如海蚀阶地,古海蚀崖、古海蚀穴等,测量其高程、与海的距离,分析其沉积物是否具有海相特征,并注意区分真假海蚀与海积地貌,综合分析海岸发育工程。(四)课堂实习解释航空像片中的海岸地貌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