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袁志刚宏观第十二章动态模型基础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54824122 上传时间:2022-02-1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59.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复旦袁志刚宏观第十二章动态模型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复旦袁志刚宏观第十二章动态模型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复旦袁志刚宏观第十二章动态模型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复旦袁志刚宏观第十二章动态模型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袁志刚宏观第十二章动态模型基础(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第 12 章章动态模型基础动态模型基础01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v家庭的选择家庭的选择v厂商的选择厂商的选择劳动力市场简介劳动力市场简介12.1 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静态经济学v静态分析:外生变量+参数=内生变量比较静态经济学v比较静态分析:外生变量=内生变量动态经济学v动态:内生变量微观中的动态经济模型v考虑变量的时间顺序,考虑变量调整所需的时间和过程。v蛛网理论12.1 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建立

2、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tDtpaQ1tStpQDtStQQ宏观中的动态经济模型v收入支出模型12.1 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yt=ct+Itct=a+byt-1yt -byt-1 =It+a12.1 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则宏观经济学模型是对真实经济活动的高度简化抽象,建立模型的过程就是一个凸显最主要的因素(变量),忽略掉所有不重要或次要因素的过程。同一经济现象,根据不同经济模型很有可能推导出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结论。是否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判断模型的好坏呢?12.1 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建立宏

3、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v实践数据检验v微观相容性12.1 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v实践数据检验经济数据是对经济运行的真实的客观的记录。计量经济学家运用各种数学的和统计的方法来检验经济学理论模型,考察这些模型与真实相吻合的程度,并由此定量预测未来经济的发展。12.1 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举例:v国民生产总值时间序列(Time Series)v上式含义:今年的产值受去年及以往各年产值的影响。但影响到底有多大,显著性如何?v很有可能被描绘为以下四种不同的情况:),(21ittttYYYfY 12.1 建

4、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自回归过程(Autoregressive)移动平均误差过程(Moving Average,MA)自回归平均移动误差过程(Autoregressive-Moving Average,ARMA)集成自回归平均移动误差过程 (Integrated Autoregressive-Moving Average,ARIMA)ttteaYY1 21tttteeeY 211ttttteeeaYY1211 ttttttttYYYeeeYaY12.1 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则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v现代研究表明,许多宏观经

5、济学变量包括国民生产总值都表现出极明显的时间序列特征。v同时,最新研究还表明,宏观经济变量不仅表现为时间序列,许多还表现为随机游走。12.1 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哪一种描述最合适呢?我们运用布兰查德(Blanchard)和费歇尔(Fisher)的数据和结论进行分析。上式表明,在40-70年代,美国的国民总产值呈ARMA形态,也就是说,在短期,各种冲击有可能对经济运行造成明显的震荡,但从长期的观点看,经济运行可以依赖市场机制的力量与调整复原。结果支持了凯恩斯理论的观点。212125. 006. 042. 031. 1tttttteeeYYY12.1 建立宏观经

6、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我们再看坎布(Campbell)和曼昆(Mankiw)的过程。上式表明,美国的国民总产值呈ARIMA形态。这说明,各种冲击有可能对经济运行造成持久性的影响,经济运行很难自行调节到受冲击之前的状态。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强调该理论。211024. 008. 02 . 0ttttteeeYCY12.1 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结论:结论:v一个理论模型能够经受数据检验,我们就可以较有把握地认为该模型是一个好的模型;v如果在现有的数据和定量分析手段上,一个模型不能或通不过数据检验,我们不应该轻易地做出该理论不好的结论,因为数据的

7、记录、分析手段的取舍都有可能影响理论与定量测算的吻合程度。v此时,我们应该考察它们的逻辑推理是否严密合理,对于宏观经济模型来说,就是考察它们是否有坚实的微观基础。12.1 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建立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准则v微观基础宏观经济总体运行的规律应该与该经济中基本经济单位的行为规律相协调。典型微观经济单元(家庭和厂商)的行为规律称为“微观基础”。12.2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总需求的微观基础单位:家庭(Households)总供给的微观基础单位:厂商(Firms)描述代表性的家庭和厂商参与经济活动的动机和

8、行为规律,以及它们在给定约束条件下的各种选择,就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12.2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从金融市场角度描绘代表性家庭(Households)和厂商(Firms))(11ttttttVVqKKI厂商的投资行为:任何一个时期的投资必须等于这个时期之内的资本积累变化,资本积累变化又可被度量为该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变化家庭的收入安排:每一时期家庭的可支配收入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而储蓄又可以表示为该时期内流动金融资产的变动)(1tttttdAACSCY12.2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家庭的选择问题家庭的选择问题(Households Problem,HP

9、) v消费目的:消费效用极大化(Maximizing Utility) v消费的效用函数:消费的当前价值极大化 (Maximizing Present Value of Consumption)资产收入比消费的交易成本资本变动家庭对消费的时间偏好: )(: )(:)11()()(. .)11(maxmax110dtdttttdtttdttttCYAYAhAAYAhAAYCtsCPVt12.2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消费的交易成本消费的交易成本v一个20岁以上的大学生可能具有很大的潜力(Yd),但他掌握的金融资产很少,所以他的(At/Yd)很低。这样,他的消费交易成本h(At/

10、Yd)就很高,因而他的消费就受到很大限制。v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人都会把人力资本或其他非流动资产转化为金融资产,At/Yd就上升,交易成本h(At/Yd)随之下降。v当金融资产达到一定程度,交易成本就会变得很小(h0),从而不再成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的交易成本消费的交易成本资料来源:袁志刚资料来源:袁志刚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二版),第(第二版),第216页页dtYA0123成本成本681012144567)(dtYAh12.2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消费的交易成本消费的交易成本v由于年轻人的交易成本较大,减去交易成本之后,消费就不会很大。随着年龄增多,交易成本又会慢

11、慢下降。这样,在可支配收入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由于资产积累和交易成本的此消彼长,就使得每一时期的消费不会有太大的波动。12.2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求解家庭的最优消费(1)选择每个时期的消费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为:资产收入比。消费的交易成本;资本变动;家庭对消费的时间偏好其中::)(:)(:)11()()(. .)11(maxmax110dtdttttdtttdttttCYAYAhAAYAhAAYCtsCPVt12.2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把约束条件代入目标函数,得:求一阶导数:010)()()11()11(tdtttdttttYAhAAYCPVtttdt

12、tttdttAPVAAYPVCPVAACYCPV)()()()()(0)(11所以:由于:12.2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得:这一结果表明消费的交易成本随资产-收入比的增加而下降;还表明如果人们的时间偏好是固定的。而且对于收入的期望(或一生)的平均收入也是固定的,那么交易成本将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也就是从消费的角度来看,流动金融资产的变化并不能使人们感觉更好。ddtttddtttYYAhYYAhAPV)(0)1()11()( 1 )11(0)(1经整理简化可以得到:运用到目标函数当中将12.2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这样,最理想的选择就是保持每个时期的流动金融

13、资产为常量。于是,约束条件就变为:由于Yd和At相对稳定,因而Ct也是相对稳定的。也就是说:在给定约束条件下,为了使消费的当前价值最大,家庭应力求在各个时期内的消费稳定。)(dtdtYAhYC12.2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求解家庭的最优消费(2)怎样安排流动金融资产 流动的金融资产定义为:价格水平。:货币;:股票数额;:股票价格;tttttttttPMVqPMVqA12.2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求解家庭的最优消费 政府的财政预算约束: 投资与资本变动的关系:ttttPMMG1ttttKKKI)(112.2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求解家庭

14、的最优消费 在不计国际贸易的情况下:KYYPMKYYPMqqVKYYPMVqPMVqCAACYGICYddtttttttdtttttttttttttdttttt,则:假定通货膨胀率为简化为:0)()()()(1111111112.2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于是,我们可以用(qV)*表示适当的股份价值,用(M/P)表示适当的真实货币。等式的左侧表示对货币的超额需求,右侧表示对股票的超额供应,它说明如果货币持有保持在适当的水平,那么股票市场也会自动出清。*)()()()()()(qVqVPMPMAqVPMqVPM或者:12.2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如果我们假设

15、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正比,持有的货币的名义收益为O,持有股票的名义收益为i,那么持有货币的真实收益应为持有货币的名义收益和通货膨胀率之差,持有股票的真实收益为持有股票的名义收益和通货膨胀率之差。0)()(oi12.2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厂商的选择问题厂商的选择问题v类似家庭的选择问题,也是一个有约束的条件极值问题。家庭作为消费者使其消费的效用最大,厂商作为生产者通过选择生产投入使其利润最大。v我们不再赘述,仅从图形进行分析。企业的安装成本企业的安装成本资料来源:袁志刚资料来源:袁志刚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二版第二版),第,第221页页安装成本投资厂商确定劳动力的数量厂商确定

16、劳动力的数量资料来源:袁志刚资料来源:袁志刚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二版),第(第二版),第222页页劳动力劳动力成本和产出L*eMPL成成本本和和产产出出12.3 劳动力市场简介劳动力市场简介劳动力市场是家庭与厂商的桥梁,同商品劳动力市场是家庭与厂商的桥梁,同商品和金融市场相比,劳动力市场更为复杂。和金融市场相比,劳动力市场更为复杂。关于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假定:关于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假定:v家庭所能提供的劳动力数量是稳定的,即劳动力的供应是常数。LLt12.3 劳动力市场简介劳动力市场简介劳动力的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工资谈判来进行的。当工资水平高于均衡水平时,厂商会寻求各种渠道去重新谈判

17、工资水平:当工资水平低于均衡水平时,工人会要求重新谈判工资合同:这样,劳动力市场的调整过程就是在尽量减小交易成本的过程。0*WW0*WW:名义工资水平。平;:均衡时的名义工资水WW*12.3 劳动力市场简介劳动力市场简介交易成本最小化的条件是:02*11*2*)()()()11(min)(mintttttttttrCt有关。水平而且与以往的历史工资有关,的工资差交易成本不仅与现阶段)()(10ln*11*ttttW12.3 劳动力市场简介劳动力市场简介为使成本最小化:0)(1 ()(12)(0)()( )()(1(10*11*11*11*11*tttttttttttttttrrrrC(整理移项

18、可得:即:12.3 劳动力市场简介劳动力市场简介如果我们认为时间t到t+1的间隔足够的小,那么上式就可以近似地看作一个微分方程:)1(),12 021*11*1121 rrryyyyyytttttt(,其中:12.3 劳动力市场简介劳动力市场简介解上述二阶微分方程可以得到:tteyey212122112, 124;对应的两个解为:12.3 劳动力市场简介劳动力市场简介考虑y的收敛性问题:这说明:每一个周期的工资偏差都会比上一个时期小,最后收敛于 。1YYeyeyeyy1tt1t1ttt1t1tt2tttt*)() ,或:即:(靠拢。向是收敛的,即时,当*12.3 劳动力市场简介劳动力市场简介总结:总结:v家庭、厂商的最优决策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都可以家庭、厂商的最优决策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都可以被归纳为约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被归纳为约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v一个宏观经济学模型是否与微观经济学基础相融合一个宏观经济学模型是否与微观经济学基础相融合实际上是在考察该模型是否自圆其说,如果能,该实际上是在考察该模型是否自圆其说,如果能,该模型至少从理论分析上来说是一个完善的模型。模型至少从理论分析上来说是一个完善的模型。第第 12 章章 结束结束动态模型基础动态模型基础01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