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水墨画的教学研究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54764482 上传时间:2022-02-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7.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儿童水墨画的教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儿童水墨画的教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儿童水墨画的教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儿童水墨画的教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水墨画的教学研究(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导论21精选教学内容,扩展水墨画表现空间21.1结合地域民俗文化,体验民间艺术21.2深入儿童生活,表现生活乐趣21.3开展写生,积累创作素材,丰富生活经验31.4古诗配画,扩展儿童诗画的审美能力32传统水墨画的鉴赏,激发创造性思维32.1传统水墨动画中“虚实相生”的意境美42.2传统水墨动画中“形神兼备”的气韵美52.3传统水墨动画中暗含的隐喻之美63营造艺术教学氛围63.1恰当的画面音效73.2简练的角色语言83.3唯美的民族音乐84在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提升水墨作画的积极性10结 论10参考文献11有着密切的关系。金复载先生是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曾为哪吁闹海、三个和尚等美术片作曲、配乐,其

2、曲风优美。龚一先生乐曲讲究继承传统、以和为美,山水情借“情”于山水之间,山居幽静,清风入弦,画中的弹奏指法与真人的弹奏一致,仿佛是龚一先生在弹琴。美妙的琴韵与船童纯真无邪的情趣呼应,古琴营造的音乐品格和意境、韵味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精神追求的工具,古琴的乐曲对角色特征塑造、在影片意境等环节不断完善。山水情中画面古琴不仅是角色身份的象征,画面特写的弹奏是动画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动画中不是为了“音配画”,对琴曲的人文背景、精神内涵、思想情感、气质神韵,作深入的分析、理解,山水的情趣、意境,都能得到恰当的表现。“山水情中揉合了各种现代音乐技术手法,充分发挥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创作出中外音乐史上独

3、具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意境之说,音乐中的虚实相生的取境美,”古琴音乐烘托了影片深邃、悠远的特点,水墨画面的气氛、韵味、情绪,塑造了老者和船童的银幕形象、人物性格,流露出作者对画面以外世界的期待。音乐的旋律、曲式和乐器,渴示故事的地点和时代,影片音乐拟古而不复古,把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给观众,概括了影片的主题-一和谐是中国古人追求的文化境界,崇尚在世与超世,做人与成佛的超越,贯穿全部动画片乐器笙和古琴的声音,即传达这种内容和情绪,又赋予影片新的内涵。“音乐的和谐主要强调政治功能: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与自然秩序紧密相关的社会秩序的和谐,就在这两种和谐中达到文化的最高理想一宇宙和谐。”音乐的音准、节奏、速

4、度快慢、力度、强弱、旋律、音色,使音乐组合方式在不同时段表现影片情绪、氛围时相互关联,相似的音乐转场流畅,使同一种声音在画面不同时空中延续,提升了影视画面的表现力,影片中自然化的音效与音乐不能缺乏,音乐描写的自然环境与影像水墨画面描述的环境、气氛存在对应关系。山水情多次利用音乐、音效对渲染环境气氛,丰富了画面没有言语的表意和音乐的表情,音乐设计与画面配合非常恰当,除了老者与船童分别弹奏的效果外,增加了古琴声、自然界的回响声音和音效的表现,悠扬的琴声显得山谷空间非常深远,扩大了画面时空范围,水墨画面的意境深远。音乐与音效的配合给人一种“山水之情”不在于山间游览,而“在高山流水之外”。结尾处的古琴

5、弹奏,将故事推向了高潮,一切都融入山水与自然之中,使人陶醉在水墨世界。古琴、笙、编钟合奏产生的旋律美抒发山水、师徒、人与自然的情感,音乐和画面情真意切,影片的节奏张弛有度,船童的动作与古琴音乐结合,笙的音乐在镜头的衔接、转场时与古琴声相得益彰,影片最后用船童弹奏的古琴声音的再次出现表现画面的意境,影片高潮部分古琴、笙、箫、编钟、木鱼不同的旋律同时和声演奏,配合风、雨、水声和老鹰、鸟的叫声等环境的衬托,增强了古琴音质的厚度,给人诗的意境、画的美感、音乐的优美。4在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提升水墨作画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与幼儿互动,探索成功的教学方法?老师和孩子之间应该有良好的互动。例如,当孩子

6、们欣赏老人齐白石的“一群虾”时,应该引导他们去体验滴落的墨汁,充满了大自然的活力。首先,我以故事齐白石爷爷画虾为引言,然后展示虾群图,从而问:“你看到了什么?”“齐爷爷是怎么画的?”引导孩子说出他们在图片上看到的东西。最后,组织幼儿讨论评价:“你觉得齐爷爷的画好看吗?”为什么?通过欣赏,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感受丰富线条的魅力,共同探索作品的内涵,提高绘画的热情。教师在水墨画的教学和鉴赏中,应不断创造条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体验水墨画的独特魅力。以激发创新意识为目标,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如何将笔墨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找到更容易让孩子理解的方法。探索水墨画教学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水墨画的世界里,教

7、学可以学会如何更好地尊重儿童,倾听和欣赏儿童的兴趣,获得共同进步的乐趣。最后,在欣赏活动中逐步开展技能培训和主体性培养,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结 论儿童的笔墨掌控力由于年龄和生理制约,自身执笔、把握水分和墨色的熟练程度,理解能力的不同,在宣纸上形成的笔墨效果也是不可预测。水墨的在宣纸上的积结形态跟孩子们水分和墨色的把控有关,经常在宣纸上产生的效果跟孩子们预想的有偏差,这时老师要学会引导孩子分析问题:“这是由于水分和墨的比例没有掌握好?还是停留的时间、还是用笔的方式? ”或是“这种无意识的形能让自己画更加精彩吗?”齐白石讲过“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可能有时墨色的有意识的堆积而产

8、生的无意识的形象更加生动。水墨画是我国经典绘画形式,儿童学习水墨画易于传承经典,了解民族文化内涵。儿童应该学习水墨画,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应该是具有儿童审美趣味的,表现儿童天真、浪漫想法的水墨画。通过水墨游戏、趣味引导鼓励孩子们通过水墨画的形式感知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参考文献1 白莉.视觉传达设计中融入水墨画元素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21(01):138-139.2 周文权.水墨元素运用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A.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4

9、.3 王婷.幼儿水墨画教育创新路径J .清风,2020(16):51+62.4 茅庆艳.在水墨画创作中培养儿童创造力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11):87.5 钱静.儿童水墨画教学策略的探索实践J .教育文汇,2019(07):47-48.6 殷实.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当代中国画教学改进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02):114-115.7 罗思思.儿童趣味水墨画教学方式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9(02):79.8 周斌.结合水墨画,培养小学生美术素养J.小学生(中旬刊),2017(11):78.9 魏玮.基于让学引思理念的小学水墨画教学探究J .小学生(中旬刊),

10、2017(10):79.10 李晔.基于新课标的水墨画教学策略探究J .成才之路,2017(17):39.11 廖敏华.现代儿童水墨画教学方法探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6( 14):162.12 张嘉敏.游戏激趣示范导学低年级水墨画教学策略J .华夏教师,2015(07):49.13 章洪艳.泼得水墨才淋漓初中美术课水墨画教学初探J .教师,2013(30):96.14 唐红平.中国水墨动画的创新思维J.中华文化画报,2009(11):64-67.15 徐秀芬.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内蒙古统计,2003(06):87.16 刘淑娟.幼儿水墨画教学初探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2(02

11、):74-75.水墨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在文化精神上水墨画充分吸取老庄哲学,并将诗词、书法艺术融汇于水墨画中,追求朴素自然美;在艺术形式上水墨画巧妙运用写意,将笔墨意趣发挥到极致,进行程式化的夸张提炼。我们利用水墨画的文化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幼儿园水墨画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使幼儿在快乐的水墨画活动中接触和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和精髓,同时激发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关键词:儿童;水墨画;创新思维导论儿童在水墨画表现中用笔用墨能力的高低跟线描造型能力有着一定联系,线描基础好的孩子对于毛笔的运用更为自如,在初期讲授时可以简单的

12、叙述“墨分五色”、中锋、侧锋、逆锋等不同用笔,但是不必在水墨画中过分强调某种形象一定要如何用笔,而拘泥学生的创造性。让孩子们在水墨游戏中了解水墨画的特性,将这种特殊的效果运用在自己所想所创作的画面中,而真实的表达孩子们内心的世界。水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历代的积累和实践,逐渐形成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特色。水墨构图讲究有高有低,错落有致,线条简洁明快,能引起幼儿对水墨的兴趣。幼儿对水墨的学习可以使传统的水墨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幼儿水墨画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幼儿感知和表达美的能力。水墨作品包含造型、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等特点,可以拓展幼儿的视野,让幼儿感受到“天人合一”的

13、境界,并陶醉于画面的意境之美。儿童水墨画创作可以用他们的眼睛去观察,觉得水墨画的节奏,意境之美,并通过平实的语言描述,不断提高水墨画的感性认识和审美能力,激发工作的个性化,多样化的表达和创造,从而提高兴趣和能力展示美和创造美。1精选教学内容,扩展水墨画表现空间儿童水墨画同其他的儿童绘画形式一样,都是表现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宣泄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我们在教学当中要精选符合儿童特点的教学内容,力求多样化,注重绘画与生活的联系。选择并向儿童提供题材内容时,尽量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贴近儿童的生活,让儿童有生活感受。通过水墨游戏活动,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发展个性,完善人格3】。11结合地域民俗文化,

14、体验民间艺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以及民俗活动如唱大戏、迎亲等,儿童对其印象深刻,画起来也会有较高的热情,可以让儿童画“脸谱”,让儿童先看不同的脸谱形式,并了解脸谱的知识以及有关人物的生平、性格等,然后让儿童自由选择进行绘画,并将脸谱人物的有关知识用书法的形式在画面中表现出来,注重了个艺术之间的联系及美术学习的文化性。1.2深入儿童生活,表现生活乐趣生活是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寻找与孩子们生活有关的题材,从小培养儿童观察生活和热爱生活的热情,鼓励孩子们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生活,如公园里的活动、课间的乐趣、有趣的游戏、运动会、放风筝、玩呼啦圈等。这些内容儿童都有亲身体验,印象深

15、刻,画起来更会津津有味,效果较为突出【4。动物是孩子们的天使,是他们忠实可爱的小伙伴,他们有特点,有生气,有神采,儿童非常熟悉和喜爱,他们笔下的小动物多拟人化,不是将其比作朋友,就比作自己,掌握这一心理特点,就要在教学中,打破常规,不把成人那套内容原封不动地搬来强化教学,可以以画小动物为主,兼画小花、小草,与儿童自主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1.3开展写生,积累创作素材,丰富生活经验最好的办法是引导儿童到生活中去,培养儿童以写生为手段,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可以组织儿童到附近的公园、民居等场所写生,表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并根据写生稿画成水墨画。虽然技法仍然是传统技法,但画面面貌全新。也可以将孩子们在日常

16、生活中所见的器具,环境搬上画面,用传统水墨画技法加以表现,不仅让儿童感到自然的美,让美的灵感注人到他们的绘画中。同样一件事物,通过观察写生,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画的画就丰富多彩。也逐步培养了儿童的观察力和感受力。绘画是喜爱艺术的儿童对生活的需要,也是他们实现梦想的舞台。儿童的思维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鼓励儿童用水墨画来表现自己的所感、所想,这样既可以启发儿童的思维,又可以体验中国水墨ffli的笔墨情趣。1.4古诗配画,扩展儿童诗画的审美能力中国画诗、书、画、印一体,儿童对琅琅上口的古诗情有独钟,用水墨画来表现诗歌境界也十分契合。教师要鼓励儿童积极调动中水墨画诸多的审美因素加以表现,包括题诗

17、、题字、用印等,使作品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首诗、一曲优美的歌。2传统水墨画的鉴赏,激发创造性思维在幼儿艺术欣赏教学中,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欣赏环境尤为重要。这个环境可以是一幅世界名画,可以是美丽的风景,也可以是动人的东西。通过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让欣赏发挥其独特的魅力。水墨画的教学,可以引导孩子欣赏古今中外著名的油画绘画大师,所以,孩子们可以从线接触艺术作品,颜色和其他方面,逐渐理解艺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从中获得启示,表达的空间扩张,这对绘画创作有一个微妙的影响。例如,在引导幼儿理解线条、点、面相结合的作品时,幼儿可以欣赏吴关中的水墨画花木,让幼儿真正感受到线条、庄严、直线的丰富表达。保罗克利画自

18、画像时,有一条长长的线条,沿着起伏的轮廓一圈一圈地转,他那随心所欲、自由流动的线条让孩子们看到了一种放松,知道了线条可以表达情绪和情绪的起伏。为了让孩子们理解厚的油墨和苍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我们选择让孩子升值人民币“露台”杨和吴冠中“美丽的森林”现代水墨画作品,如绘画,升值后一段时间后,孩子感觉工作进一步提高电力风景如画的美丽,美感和审美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2.1传统水墨动画中“虚实相生”的意境美水墨动画中所说的“意境”,即画面中所表现出来的,“情与景汇,意与象通”、“虚实相生”的独特视觉感受。宗白华在他的美学散步中曾提到:“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与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如“实”的水牛

19、配以“虚”的小鱼、“实”的苍山配上“虚”的流水(如图2.1)、“实”的近景配上“虚”的远景(如图2.2)等。展现画面丰富层次感的同时,也把水牛的倔强、鱼儿的灵动、苍山的葱翠完整的再现出来。整部作品都是情与画的结合,既可以把它看做一幅淡雅清新的放牧图,也可以是一首质朴隽永的田园诗,或者一曲娓娓动听的交响乐。其中画面优美、意境的深远、节奏的流畅,都留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图2.1牧笛如2.2牧笛山水情对水墨“虚实相生”意境的表达,可谓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有人比喻老琴师最后的远去为“山水不复情犹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意境充斥全片,如:老琴师从烟雾缭绕的山间走出,怀抱古琴站在渡船台上,一阵寒风吹来,老琴

20、师裹紧素白的衣襟抬头仰望的场景,虚实结合的画面呈现出一幅无限荒凉的山间秋意;然后是划着扁舟缓缓驶入画面的少年(图2.3),画中仅用简单的几条弯曲的线条,加上少年几个连续划船动作,出现在空白的画面中时,一幅自然的少年摆渡水墨画,就出现在我们眼前;几片红叶随风飘落在抚琴的少年和老琴师面前,“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深秋意境便出现了;为了尽情的渲染少年与老琴师依依惜别时的不舍之情,吴山明更是将剧中的少年置身在一处绝壁之上,周围尽是飘渺的云雾和隐约可见的山峦(图2.4),以简代繁、以虚代实的意境表达,让我们不禁为吴老独具匠心的构思所打动。图2.3山水情图2.4山水情牧笛与山水情中都贯穿一个一“情”字的

21、主线。牧童与水牛的亲昵之情、依依不舍的师徒之情等。而正是创作者们对一个“情字的不懈追求,才产生了“虚实相生的动人意境。“情”与“景”的交融、“物”与“象”的结合,产生了一切尽在“情境之外”、“山水之间”的无限画面延伸感冏。2.2传统水墨动画中“形神兼备”的气韵美我国的传统水墨动画不仅具有超然脱俗的意境,其“形神兼备”的气韵之美也是其中一大亮点。“神”在中国的哲学中主要是指人的精神,而人的身体则被称为“形”,也就是说“神是超然于生命之外的东西。并不是所有具有生命体征的事物都有“神”,生命或“活”的物是不能离开身体或“形”而独立生存的。可见“形”与“神”共生、共存的必要性。牧童中的笔墨和造型相比小

22、蝌蚪找妈妈来说,就不再是用寥寥几笔勾勒了事了,形相对比较完善的人物刻画,通体的古铜色皮肤加上丰富的面部表情,“形”的表达上相对更实一些。水牛的刻画更是同时运用了“皴、擦、点、染”的用笔,塑造出了一头集“气宇轩昂”的“形”与“质朴无华”的“神”于一身的老水牛形象;鹿铃中“形神兼备”相对突出的要数小女孩的刻画了,蓝色的肚兜配上红色裤子,外加头顶上的羊角辫,一个活泼可爱、稚气未脱的童年形象就出现了(如图2.5);山水情中几处淡墨、几笔线条就塑造出了一位长发挽粽、纤弱瘦削的老琴师,简单、抽象,但却把老琴师仙风道骨形象,清雅孤傲、从容旷达的气质刻画到了极致(如图2.6)】。1。图2.6鹿铃 图2.6山水

23、情中国画形神观的根源是“得意忘象”理论。“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存象者非得意者也,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得意在忘象,。”因此,只有同时抓住了画面的“形”与“神”,才能使画面有气韵,才能传情达意、感染观众】。2.3传统水墨动画中暗含的隐喻之美仔细分析我们的传统水墨动画,从中不难发现,除了水墨画赋予动画的特殊气韵、意境之外。其中,还蕴含了运用我国传统文学的“隐喻”和“象征”手法,所带来的特殊隐喻之美。因我国传统水墨动画的创作者大都是美术大家出身,中国文人雅士所崇尚的“含蓄内敛”、“隐晦婉转”、“清雅淡薄”等品质,决定了水墨动画所具有的独特隐喻之美。在传统水墨动画中,隐喻手法的运用俨然成为水墨动画的

24、又一大艺术特色。如牧笛中,乍看之下影片讲述的只是简单的一个牧童梦中寻牛的故事,但如仔细分析便能发现,这其中暗含了“顿悟”、“见性成佛”的禅宗哲学。用笛声“点化”水牛,唤醒本性;用牧童寻牛的过程,暗喻修行者“便开悟,便成佛”的寻求内心、驾驭欲望过程。3营造艺术教学氛围水墨画教学中的主体是孩子,幼儿的水墨画作品应该是“玩出来的,是具有美好意境及故事内涵的个性化的艺术。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水墨画教学中,教师课巧妙采用游戏的方式来实现,在游戏的过程中发挥创意想象,然后用水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想法。例如在小班活动小黄和小兰中,教师先以欣赏绘本故事的形式让幼儿感知两个好朋友(小黄、小兰)一天中的生活,

25、接着以“小黄、小兰来到了某个地方”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经历来创编想象,并用各种笔触来表现。下面是小朋友的作画过程:“她们来到了一个小小的房间”(用淡墨将小黄和小兰圈起来),“小黄说,我们去滑滑梯吧!小兰答应了,她们手拉手一起走到草坪上”(将笔毛撕开成扫帚样,在房间旁边画出了一片草地),“走过一座小桥”(画出一根粗线)“终于看到滑梯了!小黄和小兰开始爬上滑梯“(紧贴着“小黄”“小兰”他又用时粗时细的笔触画出了一个拱形表示滑梯)一幅半抽象的“作品”跃然纸上,徜徉着孩子智慧的画面是如此灵动,如此与众不同。水墨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简单、概括的特点,符合儿童的思维。通过水和笔墨的无穷变化产生出生动

26、、古朴、简洁、概括的艺术效果,能给人一种笔墨变化无穷的韵味。幼儿学习水墨画时,可以大胆挥洒,任意驰骋。水墨画活动能够萌发幼儿创造性思维和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善于利用水墨画的优势,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3.1恰当的画面音效水墨动画的音效增加了银幕艺术境界和信息量,小峭蚌找妈妈、牧笛、鹿玲、雁阵中画面音效与镜头运动有关系,恰当地表现了剧情的文化内涵,音效丰富了水墨画面的内容和含义。鹿玲中铜玲的音效非常好,在剧情中反复出现,使写意的水墨场景画面更加灵动,增进了小女孩与鹿的感情;雁阵和兰花花开头部分的音效直扣影片的悲剧气氛;山水情开头划船的水声激起草从中的鸟叫声,交待了故事发生的

27、背景及环境。风声和水声使水墨画面的转换自然,没有视觉上的跳跃,笙的声音和船童划船的水声延迟交叠意在引出故事的开端。影视动画中的音效是以背景和环境音响的形式出现,用于代替某种人声或者音乐。在表达情绪时风声、鸟叫声、鹰叫声、蛙声、水声的切换比较写实,音效充当了故事发展的线索,音效表现了船童的琴艺在一年中涨进飞快。尤其在处理自然界的声音采用了电影中常用的拟音手法配以流水撞击石头的声音,表现了自然界的伟大与人渺小的对比,为影片高潮部分的到来做了铺垫。音效还原了学习的真实感,打破水墨画框的界限,画外乐器笙的声音扩展画面视觉内容和容量。因为音效和人的听觉联觉效应作用,使人的感知经验出现在各种不同的情感中。

28、在声音的刺激下主体产生视觉形象,强化银幕空间水墨的造型力I”。有效营造气氛表达人物和编导的心理感受。影片的音效符合故事逻辑关系,没有违背因果联系,引起了情绪的起伏。山水情中象征元素:琴、琴声、风、风声、鹰、雨、雪、鸟叫声加深了影片的隐喻性。影片角色的修辞手法衬托了对老者和船童之间的感情,影片的主题得到了深化。山水情鹿玲的音效达到准确生动表现动画中角色的情绪,叙事空间的环境,在表现老鹰鸣叫的音效有景别遵循“近大远小、近实远叙”的客观规律,表现四季气候的变化,音效遵循蒙太奇规律营造的艺术空间,非常恰当。音效延伸了荧幕空间的范围,音效塑造了角色形象和作品主题、作者思想,增强水墨画面意境的传递方式WI

29、。3.2简练的角色语言中国水墨动画的角色语言除过小蟒蚌找妈妈以外,大多数比较简练,有的片子甚至没有对白语言,多以画外音的形式,给人意会。山水情的语言特点:无声。无声是一种境界和氛围,也是一种声音的表现形式,水墨动画的无声是为了音乐和音效更好的表现水墨风格的画面景象。影片的开头部分老者在渡口等待船的时候,笙乐声响起。时断时续,笙乐以背景声音的形式出现,没有减弱影片中古琴的叙述作用。影片从开始到结束,人物之间的文字语言交流几乎没有,神态和动作配合恰当,对白处理比较含蓄、细腻,水墨人物画的风格特征明显,船童和老者之间面部表情和动作似乎有很多的语言要表达,这种处理语言的意会形式,达到了以少胜多的艺术要

30、求。水墨动画中民族音乐和乐器的运用、角色之间的呼应、音画对位、音乐的质感等方面,声音渲染了动画片的主题气氛,各种音效、音乐、对白与画面影像的配合,如:影片中各种声音艺术语言与影像画面的融合,把影像画面的“意”与“象”关系,使得剧情此起彼伏、意境深远。山水情画面中老者和船童之间漠视的独白表现人物在特定情景下的心声。影片中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箫声、琴声、笙声、编钟声、木鱼声和水声、风雪声、动物声,自然环境烘托角色的情绪,表现了船童和老者复杂的心理。如,凄厉的风声刻画了环境,各种动物的声音比喻季节的变化,恰到好处地将人类最圣洁的情感发自内心地表现出来。笙和古琴的声音在不同的画面段落中渲染画面氛围,打破

31、银幕画框限制,扩展画面的艺术空间,使水墨画面意境深远。总之,影片中语言表达的哲理依靠:画面的隐喻与象征、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转场关系、画面与声音的关系。3.3唯美的民族音乐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强烈的地域性。中国水墨动画中唯美的民族音乐艺术的综合在一起,音乐形象的特征比较含蓄,各种乐器的音乐个性与现代动画片中的音乐个性形成对比。牧笛中笛子演奏是陆春龄,作曲是吴应炬;鹿玲的作曲是吴应炬;山水情的古琴音乐由龚一弹奏,作曲由金复载担任,山水情音乐采用民族乐器配曲,使用的乐器有笙、古琴、木鱼、编钟,这些乐器的音色个性、音乐调式、音乐风格都充满古典美,展现着古老东方的人文特色,并与创作者的个性、环境、思想、心理、性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