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之再议

上传人:d**** 文档编号:54764453 上传时间:2022-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之再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之再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之再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之再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之再议(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之再议秦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 刑酷法。其暴政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 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人民起义风起云涌,中 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很快结束了。贾谊生活在西汉初 期,由于此前经过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 少,所以他极力主张仁政以“安民” 。他曾多次上疏,评论 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扬这种主张写的。贾谊以其纵观 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和睿智,析秦亡之因,责秦亡之过, 倡治国之道。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上篇叙述了自孝公 以来秦的兴亡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统一天下前秦“以区区之地” ,可以“致万

2、乘之势,序八州 而朝同列”,而统一天下后的秦虽 “以六合为家,?x?为宫”, 却不免“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这是 为什么,贾谊的回答是: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对这 句话的理解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这句中的“攻守之势异 也”是指秦统一天下后的攻守形势与统一天下前的攻守形势 不同,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统一后的秦“仁义不施” , 因此这句话可以译为“由于统一后不施仁义,因而使得攻守 之势与前不同的缘故。”我以为,这句话中的“攻”是指攻取天下,“守”是指守住天下。攻取天下和守住天下是两种不同的情势,不同的 情势应当采用不同的术

3、略。秦王不懂得这个道理,在攻取天 下后没有施行仁义,从而导致了秦王朝的迅速溃灭。所以这 句话应当译为:“这是因为统一天下后的秦没有施行仁义, 而攻取天下和守住天下的情势不同的缘故。”我这样理解的依据主要有两点:一是符合过秦论(上)的论证逻辑。过秦论(上) 在艺术上的一大特色是以叙事代议论。文章是用大量篇幅叙 述了自孝公以来秦的历史,这段历史可以分为两大时期,一 是统一天下前的“攻”,一是统一天下后的“守”。当然,一 统天下之前也有“守”的问题(却九国之师),但以总的战略形势看,统一前的秦是处在攻势。这样一来,统一前的秦 与统一后的秦就形成了“攻”与“守”的对比。自秦孝公起 用商鞅以来,秦的基本

4、国策一直未变,但结果完全不同:处 在攻势的秦可以蚕食诸侯,并吞八荒;处在守势的秦却不堪 一击,顿失天下。通过史的叙述,就自然而然地引导出结论: 在攻取天下和守住天下的不同历史时期,应当采用不同的术 略,而秦速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秦王统一天下后不知因时 而变,施行仁义。如果照此前者之说法去理解,就无法同过秦论(上)的论证过程统一起来,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统 一天下后的秦“攻”的问题已经解决,只剩下“守”的问题, 这样就不可能构成前者说的那样统一前的攻守和统一后的 攻守的对比。二是符合贾谊关于攻守异势的异术的一贯思想。贾谊在过秦论的中篇皆明确提出过攻守异势而异术的问题。他 说:“夫兼并蓄,高诈力;安

5、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 同术也。”就是说,兼并天下者处于攻势,应当崇尚诈术和 威力。安定天下者处于守势,应当提倡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 来制定新的政策,施行仁义。根据这一思想,贾谊在这篇文 章中进一步批评了秦始皇的错误:“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 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又说:“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贾谊在时变一文中也有类似的论述:“蹶六国,兼天下,求得矣,然不知反廉耻之节,仁义之厚,信 并兼之法,遂进取之业,凡十三岁而社稷为墟,不知守成之 数,得之之术也,悲夫! ”贾谊这些论述,可以看作“仁义 不施而攻守之势之异也”一语的最好佐证。作者单位:贵州印江民族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