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实习报告

上传人:夜人****瑕 文档编号:54722410 上传时间:2022-02-1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态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生态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生态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生态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实习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态实习报告生态实习报告 篇1一、实习概况1实习目的: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同当地居民或公园游客的交流,增进我们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以及了解人们对于环境的真正需求。2实习路线及内容:20_年4月5日,早八点,在北大逸夫二楼前集合出发,经图书馆至燕南园,停留进行观察调查;经静园至翻尾石鱼;从北大西门出至蔚秀园及承泽园,解散进行调查;在海淀公园调查后,经六郎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京密引水渠,从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沿昆明湖南岸、颐和园北岸、万寿山北坡一路观察,听取老师讲解;约14:30实习结束。3实习达到的目标: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观察,将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同实

2、际联系起来,发现原来我们身边有许多细节都被我们忽略了,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还有大文章。通过实习,也认识了一些动植物,增加了知识。二、实习记录1逸夫二楼经图书馆至燕南园途中:在图书馆前回望,通往东门的那条路,左边是繁忙的建筑工地,右边是教学楼,仅有的那片可怜的草坪是看不到的。虽还是春天的早上,但还是给人一种热的感觉。也许因为是新建不久的,路两旁几乎没有一棵树。北京春季多风,有时还会夹杂着工地上的土,形成一个小型“沙尘暴”,令这条路有些让人望而却步,尤其是在夏天,大家都要低头疾走,当然这种情况在出了东门以后也没有得到缓解。缺乏绿色,也使这条路让人感到很暗淡,有些过于严肃。不能说这条路上完全没有绿

3、色,还有一片草坪。关于它我问了问周围的同学,有的说没什么感觉,有的说它晚上还不错,还有的说刚来的时候觉得绿油油的挺好,后来就没注意了。我觉得这和人的心情有关,刚入学当然觉得什么都好,后来也就没心情注意了,还是“低头疾走”要紧。晚上其实是草坪里的灯好看。这么说来它存在的意义似乎不大,不如种些树,因为在地学楼前,我觉得弄成一个小型的实习场地,大家可以分辨分辨岩石,认识认识植物,比在屋子里印象要深刻。老师还提到如何设计这条路以配合图书馆及周围景物的问题。2“世外桃源”燕南园:(1)老师在园内一片草地中讲解:了解并认识了一些植物,如耐践踏的车前草,开着紫色小花的二月兰,堇菜和蒲公英等。这些野生的植物不

4、需要人们特殊的照顾,自生自灭,但是生生不息,二月兰谢了,三月兰花开,种类更加丰富。(2)自己在园中的观察:与园外相比,园中的人工雕琢很少。墙角,路边都长着野花。注意到园中很少有铁栅栏,草地的边界都是由一种植物,再在上面简单的架一根竹竿组成的。植物都是活的,长叶开花后应该很漂亮。我想这个效果是铁栅栏无法拥有的。在里面还看到三只野猫,两白一黄。(3)同园内居民的交流:有一位40多岁的叔叔在自家门前的地里给玉簪花分株,访问中他说这一小片地里的植物都是他种的。问他住在这里同住在楼房哪个好,他说当然是这里好,因为这里人的密度小,活动空间大,还可以种花草。在询问一位住在园中30多年的老大爷时,他指着园中的

5、一个花坛说,那里以前是一个游乐场,现在修了反而少了个娱乐的地方。在问及住在此处还有什么不如意的时候,被访的人一致对园内的公厕表示不满,说不仅环境差了,而且人也杂了。有一位50年代就居住在这里的老奶奶说这里的植被乱七八糟的,自己想种点花,又会被人折走。3静园:据老师介绍,这里以前是一片苹果树林,但为修草坪被砍掉了。静园的草坪可以任人践踏,目前黄绿相间,野草为绿。4未名湖:有一个插曲令我印象深刻。一个人正在湖边的长椅上看书,突然身边开始喷水,吓的差点跳起来,原来是给草坪浇水的时间到了。我觉得这是设计的一大失败。设计要处处为处在其中的人着想,也许坐椅与喷头不是一起建的,但后来添加的应考虑到整体,不能

6、将一个一个设施隔离起来。5蔚秀园:主要是同居民进行交流。大家似乎还是抱怨的比较多,都反映小区中的一个死水沟蚊蝇滋生,臭气熏天,垃圾成堆。据了解,这个水沟以前水是清的,水源是地下的自来井,居民也不多,后来盖房子,把水填了,把山推了,自来井不出水了,活水变成死水了,清水自然也混了,臭了。当问及对小区内的植物有何看法的时候,大家的意见也是出奇的一致,说现在太乱,草乱七八糟的,还是要搞搞绿化,弄利落点好。问她们野花难道不好吗,回答是花期太短,不象种的花那样开的长,也没有那么多种类,而且也没有种的花花朵大,好看。生态实习报告 篇2一、东滩湿地公园1、概述 东滩湿地公园毗邻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也是国内唯一

7、一处与候鸟保护区相邻的湿地公园。建成的湿地公园二期草木丰茂,引来了不少珍稀鸟类。湿地公园二期专设了一个水涉禽招引区,园内种植了大量崇明当地土生土长的植被,如竹子、赤槐、乌桕、水葱、菖蒲等,这不仅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景观,也为鸟儿带来了栖息的佳地。从最新的监测情况来看,目前湿地公园内已经发现了112种野生鸟类,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鸦鹃、白胸苦恶鸟、黑水鸡等,数量也很大。 湿地公园还将建设一个面积为6.3万平方米的光滩,并在光滩上投放大量螃蜞等底栖动物,以吸引涉禽来此栖息和觅食,把湿地公园打造成一个鸟儿的天堂。2、动植物群落东滩湿地植被属于滨海盐生植被类型,以芦苇群落为主的禾草沼泽是生物量最大的植物

8、群落。在沼泽向草甸过渡的植被一侧,常有鸭跖草、马兰、茭白、空心链子草等杂草伴生其间。在群落的低潮位,群落交错区,常见藨草、海三菱藨草、水莎草、糙叶苔草等植物混生。芦苇植被呈斑块状分布。随着东滩向外滋长,芦苇群落亦有向外扩展成带的趋势。3、游憩功能公园内设有影剧院、会议室、餐厅、茶室、咖吧、农特产超市、科普展馆和科研实验室等场馆设施,可为广大企业客户提供包括游园、休闲、餐饮、会务、企业活动日、员工素质拓展和科普学习等在内的诸多服务项目,更是实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首选场所。二、西沙湿地公园1、概述西沙湿地公园于20_年9月19日成立,位于崇明岛西南端,绿华镇桃源水乡与明珠湖大堤外

9、侧,总面积4500亩。它是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组成部分、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纪念碑所在地,也是上海目前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现象和成片滩涂林地的自然湿地,还是上海市科委立项的湿地生态修复实验基地。2、湿地植物西沙湿地的地质遗迹和景观主要有“河口潮滩地貌地质遗迹”、“湿地地貌地质遗迹”及湿地植被、鸟类、底栖动物等。园内主要保存着两大类十七种典型的地质遗迹,展示着世界第一大河口冲积岛沧海桑田的地质景观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西沙湿地与东滩湿地不同,周而复始的潮汐现象,是西沙湿地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潮水一涨一落的时间平均为12小时24分钟。因为潮汐,这里形成了丰富的地形地貌,湿地中港汊纵横,具有湖

10、泊、泥滩、内河、芦苇丛、沼泽等不同的湿地形态。另外,潮汐的涨落还孕育了湿地里多样性的动物,比如迁徙到来的候鸟和随着潮汐而来的沙蟹。3、湿地生物 西沙湿地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湿地共有种子植物46种,植物优势种有芦苇、野茭白、荩草、马兰、糙叶苔草以及人工种植的旱柳、落羽杉等,水塘中主要为狐尾藻、巩草等沉水植物,边缘为芦苇、狭叶香蒲等挺水植物。西沙滩涂湿地和植物资源地吸引了大量的鸟类,使其成为许多候鸟重要的越冬栖息地。目前记录到的鸟类有26种,其中林灌丛活动鸟类14种,湿地环境活动鸟类11种,最为常见的有大白鹭、绿头鸭、震旦雅雀等。湿地的底栖动物高潮带主要为无齿相手蟹和红螯相手蟹,池塘中主要为梨形

11、环棱螺、中华圆田螺与中国圆田螺。中潮带区域以谭氏泥蟹、布氏类麂眼螺为优势种。低潮带区域以河蚬为优势种,偶见齿吻沙蚕。三、梦清园1、概述梦清园依偎着苏州河,位于昌化路桥和江宁路桥之间,分为大鱼岛、人工湿地和梦清馆三大部分。梦清馆共有三层。第一层介绍苏州河的地理位置以及上海的水利系统;第二层介绍古代和近代苏州河的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第三层介绍苏州河的治理过程以及目前的状况。大鱼岛是苏州河第一大岛。岛上有个观景阁,其形状为上海市花白玉兰,所以也叫玉兰阁。登上玉兰阁,苏州河的美景就尽收眼底了。人工湿地好比一个大自然的过滤器,苏州河的水就是从这里流进梦清园后,进行全面水质改造的。整个湿地系统的能源全部来

12、自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机,十分绿色环保。园内的植物也值得一观,熏衣草、龙舌兰、蝴蝶兰、夹竹桃、莲花、翠竹、葡萄等。这些美丽的花草树木不但养眼,它们其实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环。梦清园中还有不少雕塑作品。比如入口处的“鱼儿穿梭海浪间”,寓意梦想。公园内,连水管都被设计成为艺术作品。2、水系分析最近十年,作为一种成熟的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被全球各个不同发展状况的国家采用,其中欧美国家由于起步早,处于领先水平。1990年,我国第一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即白泥坑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建成,目前运行状况良好。人工湿地建设在我国正处于加速期,其发展是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联的。国家统计局于4月28日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

13、查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接近50%,高速的城镇化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更加尖锐,其中就包括小城镇的污水处理问题,而人工湿地能很好地满足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特定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人工湿地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此外,最近发达国家已经将重点转移到利用人工湿地处理特殊工业废水方面。我国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在利用人工湿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区区域雨水管理等方面做了相应研究,目前我国人工湿地工艺的作用及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城市人工湿地生态公园;小型人工湿地分散式污水处理;非点源污染处理,其中又细分为农业面源污染、城区湖泊径流、城市内河治理和工矿废水处理等。在未来的污水处理事业中,人工

14、湿地将逐渐承担起重要的角色。人工湿地技术是一种新型生态工程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各地的生活污水处理和水体生态修复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人工湿地技术的构成要素包括基质、植物、动物、微生物和水,通过强化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与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相比,其建设费用低,维护管理相对简单,运行管理费用较低,对氮、磷等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显着,景观美化作用明显。上海梦清园位于上海市苏州河畔,占地面积8.6公顷,是20_年完成的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一期重点项目,园内引入苏州河水,通过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对其完成净化,再向外排出。上海梦清园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实例。梦清园做到了多目

15、标结合,不仅侧重于污水处理功能,还兼顾湿地系统的其他生态作用,能与景观设计、园林绿化相结合,则能更为充分地发挥人工湿地系统的综合功能,使污水处理工程成为景观的一部分,使水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四、世博后滩公园1、概述世博后滩公园为上海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之一,位于“20_上海世博园”区之西端,位于黄浦江之东岸之与浦明路之间,南临园区新建浦明路,西至倪家浜,北望卢浦大桥,占地18公顷。20_年初开始,由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领衔“土人设计”团队设计,20_年10月建成。设计者倡导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环境伦理与新美学思想,用当代景观设计手法,显现了场地的四层历史与文明属性:黄浦江滩的回归,农业文明的

16、回味,工业文明的记忆和后工业生态文明的展望。最终在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的原工业棕地上,建成了具有水体净化和雨洪调蓄、生物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审美启智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后滩公园不但建立了一个可以复制得生态净化水系统模式,同时创立了新的公园管理模式,它建成后不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而是让自然自我循环净化,让自然做功,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题提供一个成功的样板。公园保留并改善了场地中黄浦边的原有4公顷江滩湿地,在此基础上对原沿江水泥护岸和码头进行生态化改造,恢复自然植被。同时,整个公园的植被选用适应于江滩的乡土物种,芦笛翻飞,乌桕成林,更有群鱼游憩,白鹭照水,一派生机勃勃,实

17、现了“滩”的回归。2、湿地净化系统这里的水是从黄浦江引入的劣五类水,在不利用化学制剂或特殊设备加工过滤的前提下,经过由水生植物及动物等生物群落组成的不同净化系统,将黄浦江劣五类水净化为三类水。如:菖蒲、水芹、水葱、茭白、水稻、芦苇、千屈菜等。除了轮叶黑藻、苦草、眼子菜、聚草、菹草、伊乐藻等沉水植物,后滩公园的水系中还有挺水植物、湿生植物和浮叶植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生态系统。来自黄浦江的劣五类的水,从取水口流经引水渠,到达公园里的滴瀑墙。随即江水沿着滴瀑墙缓缓流下,在墙上微生物膜的作用下得到初步净化,最终,通过水生态系统的逐级净化变成三类水。3、布局结构在江滩的自然基底上,选用了江南四季作物,

18、并运用梯田营造和灌溉技术解决高差和满足蓄水净化之功效,营造都市田园。在自然江滩与都市田园的基础上,保留、再用和再生了原场地作为钢铁厂的记忆。巨大的工业厂房之钢构得以保留,并演绎为立体花园和酒吧游憩之所;原临江码头被保留,并设计成生态化的水上花园和观景台,遥望浦西高楼林立,仿佛置身尘外世界;一条由钢板折叠而成的锈色长卷,写就无数沧桑记忆。它隐约起伏,漂游于水岸平台之上,或蛰伏于地面而成为铺地,逶迤而远去,或翘首于空中而成为雨棚、景窗,巧取园中美景。作为工业时代生态文明的展望和实验,公园的核心是一条带状、具有水净化功能人工湿地系统,它将来自黄浦江的劣五类水,通过沉淀池、叠瀑墙、梯田、不同深度和不同

19、群落的湿地净化区,经过长达1公里的流程,而成为三类净水,日净化量为每天2400立方。净化后的.三类水不仅可以提供给世博公园做水景循环用水,还能满足世博公园与后滩公园自身的绿化灌溉及道路冲洗等需要。除大量使用乡土物种以及水体净化等生态措施外,设计充分利用旧材料、节约造价、倡导低成本维护等生态理念,包括旧砖瓦的再用,黄浦江护岸的生态友好型设计、建筑物的节能设计,以及可降解竹材作为会时大面积铺地,以满足同时考虑赛时和赛后的人流需要,等等。生态实习报告 篇3专业:森林生态旅游年级:_级级姓名:_学号:_指导老师:王灵芝,杨明涵实习单位: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 旅游经贸系实习地点: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实习:

20、时间:_年月_日至_日实习内容提纲1热带花卉园概况2曼阁佛寺参观 傣族的宗教信仰,小乘佛教3曼听公园,赶摆4傣族泼水节5个人实习总结前 言为了加强对专业的认知和对学习方向的认识,我们于_年_日至_日到景洪市的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曼听公园,曼阁佛寺等地方进行了参观,学习傣族的习俗,宗教信仰的情况,学习带团的艺术和讲解的技巧,内 容4月10日至12日:在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进行景点导游跟团实习,第一天是有专门的导游带领我们参观,熟悉热带花卉园的概况,第二天是按照导游词自己去熟悉园内的花卉,植物,并由老师安排跟团学习带团的技巧和讲解的技巧,第三天是考核,本来是要进行实地模拟导游讲解但是由于下雨就不能按

21、原计划进行,只能凭记忆讲解,通过这三天的学习,让我对专业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也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有待学习,知道了作为一个导游人员除了渊博的知识外还要具备很好的交际能力,这就得从很多方面努力,如:与人谈话的言辞举止要得体,灵活应变,有责任感。4月13日上午:西双版纳曼斗寨曼阁佛寺参观,了解傣族的传统民居个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情况,下午澜沧江边观看民族歌舞表演,赛龙舟,放高升,通过这一天的参观让我知道了很多傣族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在每年的4月中旬,节气3至5天,主要活动有堆沙,放高升,赛龙舟,泼水。赶摆等。关门节由称“进洼”即农历六月九日正值雨季农闲,佛教徒利用这段时间到佛寺里静坐,听经

22、,开门节有称“出洼”即90天佛寺生活的结束,佛教教徒举行盛大集会拜佛,祷告,此后又恢复正常的农事,也是到今天才知道为什么傣族的男性都要当几年和尚:傣族的文字是传男不传女的,所以每个傣族的男性都进寺庙当几年的和尚就是为了学习傣文,在以前没有当过和尚的傣族男性是受到歧视的,当然了千万不要认为傣族是重男轻女,因为他们还有一个规矩就是家产传女不传男。下午到澜沧江边看民族歌舞表演和赛龙舟,看着柔媚哦的孔雀舞,想起舞蹈老师说过刊授去最柔的舞蹈其实是最用力的。傣族是一个热爱水的民族,水是至柔也是至钢的,这种特性在傣族人身上得以很好的表现。赛龙舟时队员们和着强劲的象脚鼓声一起用力,用最快的速度划过澜沧江此起彼

23、伏的加油声给不和适宜的大雨来了个彻底的冷场,我看到 一个个火热热的灵魂一股团结的力量,晚上看到孔明灯一个接一个的升起,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一切喧嚣都不再继续,看者一个个的希望我们能做的就是雯诚的祈祷。4月14 日:曼听公园及西双版纳总佛寺的参观。了解傣族皇家园林及宗教信仰情况,走进 曼听公园,走进了一片人海这就是傣族的赶摆,路边有 各种各样的傣味食物,烧烤味弥漫了整个公园,透过人海,穿过人声,你依然可以感受到这座独巨匠心的园林也充满着“傣味”它没有以宏伟的气派耸立在那里,而是以依山就势的自然美征服每个游客的心,在公园的正大门前方50米处有一尊周恩来总理1961年4月15日在此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

24、的纪念铜像铜像左边是泰王国公主种下的两棵象征中泰友谊的菩提树,公园后园南侧有西双版纳总佛寺“八吉寺“。是西双版纳的拜佛朝圣中心,总佛寺旁还有佛学院,很多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肤色的人带着同样真诚的心前来朝拜,傣族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傣族语“布塔沙散那”它对傣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都有极深刻的影响,大约公元六至八世纪传入傣族地区,在此之前傣族先民信仰的是多神崇拜即原始宗教,在这里佛寺建筑随处可见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还建有佛塔。4月5日在景洪城区参加泼水活动,泼水是傣族最热闹的习俗,其含义是相互祝福,以消除灾难祈求平安,人们通过泼水交流感情,传递各种信息:向老人泼水表示敬重,想年轻人泼

25、水表示爱慕,想来宾泼水表示欢迎,水是吉祥之水,尽情狂欢,尽情挥洒朗朗笑声,在这个日子里狂欢属于每个人,狂欢是西双版纳泼水节的代名词,无论是当地人还是游客似乎都习惯了用这种超级热情和狂野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和情绪,或许是因为紧张的生活和高度的生存压力使然才会在这样一股特殊的日子里以特殊的方式放纵自己。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的包容,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心理上没有距离。实习总结在实习过程中因为有连续降雨,所以有些环节不能很好的进行名单我们还是在尽可能的抓住时间学习,在实习中学到了很多作为一股导游员应该具备的素质,也让我监视到了很多热带花卉,热带作物,亚热带植物,最重要的是 我觉得我走进了一个民族,一个

26、热爱水的民族,他们勤劳勇敢,能歌善舞,有自己的崇拜,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特色。生态实习报告 篇41自然环境特征青城山景区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山地著名的“华西雨屏带”的中北段,约3054n和10335e。全山有36座山峰,诸峰环绕状如城廓,山上树木茂盛,终年青翠,故名青城。全境周围120km,保护面积1522hm2区内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温湿型气候,年平均温度,最热月极端温度,最冷月极端温度一;平均相对湿度81;年降水量;无霜期271d(数据由成都市气象局提供)青城山地质地貌上以“丹岩沟谷,赤壁陡崖”为特征,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黄壤,母岩为侏罗纪紫色砂岩、泥岩和砾岩的坡积物。2.植被概况青城山风景

27、区主要植被类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根据青城山样地调查资料、野外路线踏勘记录的植物种类及中国都江堰市植物名录中所记载的青城山植物,初步估计植物346种,其中蕨类植物51种,隶属于26属l6科,种子植物295种,隶属于192属90科。其中裸子植物7种6计青城山约有维管属5科;双子叶植物252种169属77科;单子叶植物36种22属8科。植物区系有明显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青城山森林植被可以分为2个植被型5个群系常绿阔叶林类型基本处于稳定阶段,尽管个别样地受人为影响,一些阳生性的落叶成分侵入林内,使群落具有明显的次生性质。但是,目前常绿树种发育良好,落叶成分缺乏更新幼

28、苗。预计经过一段时间群落会演替为顶极群落;暖性针叶林中针叶树种杉木生长发育情况不良。而常绿阔叶树种在群落中发育良好。据此可以断定,群落中杉木的地位将会被常绿阔叶树种替代,暖性针叶林将演替为常绿阔叶林。3.青城山森林植被种间联结的特点青城山森林植被乔木层和灌木层常见种群的联结关系大多数未达到显著程度,种对问的独立性较强,种间联结存在明显的松散性。可以预测,随着植被的发展,群落内物种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复杂,对生境有相同或相似反应的物种之间,可以利用群落中的共同资源而形成极显著的正联结,或者一个种依赖另一个种而生存,也呈现出正联结性;与此相反,两个对生境有不同反应的物种,便生活在不同的小环境中,形

29、成显著的负联结。另外,如果一个种对另一个种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也会形成种间显著的负联结。4.结论青城山森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各种测度指标基本表现相同的趋势。各森林地的物种多样性大小依次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不同植被类型的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大小为常绿阔叶林大于暖性针叶林。植被类型相同的群落,其物种多样性指数接近,植被类型不同的群落,其物种多样性指数不同。因此,物种多样性能反映出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等的差异。除环境因子影响青城山森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外,人为因素的干扰也对物种多样性的大。因此,加强森林保护,减少人为干扰能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青城山风景区森林植被种子植物种类丰富,珍稀濒危植物和特有植物众多,种子植物属区系起源古老,植物区系成分十分复杂。温带成分和热带成分在这里相互交触,充分显示了其植物区系的过渡特征。第 20 页 共 2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