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虫的兴衰史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54720683 上传时间:2022-02-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8.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叶虫的兴衰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叶虫的兴衰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叶虫的兴衰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三叶虫的兴衰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叶虫的兴衰史(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叶虫的兴衰史三叶虫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远古动物。它们是化石中的明星,地位仅次于恐龙。三叶虫是节肢动物门中已经灭绝的三叶虫纲中的动物。在所有的化石动物中三叶虫是种类最为丰富,至今已经确定的有十个目,两万多个种。三叶虫的身体从上往下可以分为头部、胸部和尾部。它们身体分节,身体分为中轴及左右对称的两个肋部,类似垂直的三片叶,因而得名三叶虫。图:三叶虫身体结构图示祖先之谜三叶虫可能起源于类似于节肢动物的动物,如斯普里格蠕虫或其他隐生宙埃迪卡拉纪时期类似三叶虫的动物。而人们发现早期三叶虫与布尔吉斯页岩和其他寒武纪的节肢动物化石有许多类似的地方,由此推测三叶虫与其他节肢动物可能在埃迪卡拉纪和寒武纪的界线之

2、前应该有共同的祖先。此外,科学家也推断三叶虫可能起源于环节动物祖先。在埃迪卡拉发现了所谓的软体三叶虫,可能位于祖先线系中的莫个位置。跌宕起伏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是三叶虫演化的鼎盛时期,这段时期三叶虫家族与地球历史发生若干次重大事件有密切关系。晚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则是三叶虫的低谷。我们接下来就以时间轴来揭示三叶虫家族一段高潮与低谷并存,繁荣与消亡兼有的辉煌历史。寒武纪称雄寒武纪是三叶虫家族真正登上演化舞台的时期。这个时候总体上三叶虫的头部比较大,尾部较小。最值得一提的是三叶虫的眼睛。大多数三叶虫眼睛具有连续角膜覆盖视觉区复眼;它们具有很多邻近的透镜紧密的堆积在一个视觉

3、面上。三叶虫眼睛的透镜体是由方解石构成的。有矿物学知识的人可能知道方解石虽然透明但具有双折射率,不利于视觉系统。但是三叶虫却良好地应用了这个系统。图:中间型始莱德利基虫,产于云南澄江生物群(标本藏于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最早粉墨登场的三叶虫种群是小油栉虫(Olenellina)家族,它们生活在海底。后来出现了球接子目(Agnostida),耸棒头虫目(Cornexochida)和褶颊虫目(Ptychopariida)这些大家族。于是三叶虫寒武纪早期多样化丰富了起来,开始称雄于海洋,一时间水下世界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三叶虫王国初见端倪。而小油栉虫家族却在这个时期衰败消亡。在寒武纪晚期,三叶虫遭遇了它

4、们家族史上的第一次巨大危机,这时候发生了一次灭绝事件。当时有全球规模的大海退,三叶虫之前的乐园变成了埋葬它们的坟场,而且海洋中它们面临了一大类危险强大的敌人头足类,双重打击让很多的三叶虫都被无情淘汰,只有少数的存活到了奥陶纪。图:群体保存的兰氏古油栉虫,产自关山生物群奥陶纪风云三叶虫在奥陶纪大量出现,迅速占领新的环境,不断的开疆拓土。在奥陶纪早期特马豆克时期,即大约4.85亿年到4.77亿年前,出现了一些寿命不长但演化快速的种类,它们揭开了奥陶纪风云的序幕,随后陆续出现的就是奥陶纪占优势统治地位的类群家族,有斜视虫(Illaenina),镜眼虫(Phacopida),三瘤虫(Trinuclei

5、na)等。这些家族的起源不明,但很明显的是这些三叶虫的身体结构和寒武纪的显赫家族已经有了根本的变化,出现了全新的结构模式。奥陶纪早期在镜眼虫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眼睛裂色眼。这种眼睛具有大得多的透镜体,数量不是很多,通过表皮物质相互分离开来。它们看起来和复眼相去甚远。科学家通过对这种三叶虫个体发育研究发现,具有裂色眼的成年三叶虫在幼年期其眼睛实际上是一萎缩的复眼,具有相对较大且隔离的少数透镜体,发透镜体裹体系统发生了一定次数的重新排序与微调,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真正的镜眼虫型眼睛。图:各种三叶虫的眼睛。(A)产自摩洛哥早泥盆世的Platyscutellummassai的复眼。(B-F)裂膜眼:(B)

6、产自摩洛哥中泥盆世的Hollardopsmesocristata的右眼,(C)产自摩洛哥中泥盆世的Drotopsarmatus的左眼,(D)产自产自摩洛哥早泥盆世的Phacopstafilaltensis的左眼,(E)产自产自摩洛哥中泥盆世的Odontochile(Zlichovaspis)aff.rugosa的左眼,(F)产自左产自摩洛哥早泥盆世的Coltraneiaoufatenensis的右眼。比例尺均为1毫米奥陶纪三叶虫总体明显比寒武纪的要大,这里面有很多大个头,例如地球上最大的三叶虫霸王等称虫(Isotelusrex),长72厘米,宽40厘米!另外一个显着变化是它们的尾部比寒武纪的三

7、叶虫明显要大,这个与奥陶纪出现的大量肉食动物例如鹦鹉螺和鱼类有关系,这些危险的捕食者对三叶虫有巨大的威胁,为了躲避这些敌人,三叶虫必须有更大尾部来提高运动能力来逃生。一时间奥陶纪海洋中经常可以出现三叶虫与掠食者之间追逐与逃生的惊心动魄的一幕,此情此景的精彩程度一点也不亚于我们在动物世界中非洲草原上见到的捕食景象。尽管如此,总体来说三叶虫在奥陶纪非常成功,生存时间涵盖了奥陶纪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生态区域。图:永顺似栉壳虫,产于湖南永顺早奥陶世地层(标本藏于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图:奥陶纪三叶虫的复眼,产自南京汤山图:世界上已知最大的三叶虫霸王等称虫(Isotelusrex),产自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北部,时

8、代为晚奥陶世泥盆纪兴衰志留纪和泥盆纪三叶虫家族再次复兴,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变化,例如一类叫tropidocoryphine的三叶虫开始具有了非动物群洞穴习性,它们的眼睛大大萎缩最终丧失功能。种种变化让三叶虫彻底基本丧失了主角地位。志留纪也有一些占据优势地位的三叶虫,例如有点名气的慧星虫(Encrinuridae),但它们的好景也并不长,连泥盆纪都没有活到。图:产自摩洛哥早泥盆世的镜眼三叶虫目的Barrandeopscf.granulops说起泥盆纪三叶虫,很多人想到形态多姿的精美三叶虫化石,这是因为当时很多三叶虫的身体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装饰物,出现的原因可能是为了帮助提高三叶虫的防御能力和感觉机

9、能来应对鱼类这些对头。这些体态优美的三叶虫给海洋增加了一丝别样的风景线,但让人不免遗憾的是这是三叶虫家族留给生养它们的大海最后的一点印象。到了泥盆纪晚期发生了地球历史上第二次大灭绝F-F事件,这是三叶虫家族遭受的第三次危机。这次事件给予三叶虫家族的打击最为沉重。大部分家族成员都消失了,三叶虫从此一蹶不振。不过令人意外的是,蚂头虫(Proetida)这一类存活了下来,残余部队一直活到了二叠纪晚期这个小家族的大部分成员生活在浅水区,都具有大眼睛,也有一部分成员生活在深水区,眼睛萎缩甚至没有眼睛。悲剧“虫”生石炭纪和二叠纪的海洋繁荣依旧,而三叶虫此时已经无足轻重了,它们在海洋其他生物的夹缝中求得一丝

10、生存。二叠纪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大规模一次大灭绝事件,这次事件给当时比较繁盛了很多生物家族以毁灭性打击,三叶虫彻底退出了演化舞台,在海洋中消失的无影无踪。但留给人们一个悬疑的谜题-三叶虫灭绝的具体原因究竟是什么科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目前发现了一些端倪。在志留纪和泥盆纪时期,海洋当中游动着两腭强大,互相之间由关节连接的鲨鱼和其他早期鱼类的出现,这些鱼类与三叶虫是同时存在的,它们似乎把三叶虫当成了美味佳肴,因此这些鱼类敌人极有可能是三叶虫数量减少的元凶之一。另外,科学家推断二叠纪末期发生了大海退,这个导致了包括三叶虫在内的很多无脊椎动物的消失。一定是环境的巨变导致了三叶虫的灭绝。今天我们或许可以从鲎或者头虾纲(Cephalocarida)动物身上依稀看到一些三叶虫的影子。而再也无法亲眼看到史前海洋三叶虫生机勃勃的景象了。如今我们只能在博物馆展示的三叶虫遗体上领略这种史前动物的风姿,追忆其历史上的传奇故事了。(本文最早发表于2015年第2期生物进化,原标题为三叶虫的起源与演化,本文经洪河删节和改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