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考研城工程系统规划复习要点

上传人:w****3 文档编号:54697718 上传时间:2022-02-15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36.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同济大学考研城工程系统规划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同济大学考研城工程系统规划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同济大学考研城工程系统规划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同济大学考研城工程系统规划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济大学考研城工程系统规划复习要点(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整理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范畴一.城市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1 我国通常的城市根底设施主要为工程性根底设施,它包含交通,水,能源,通信,环境,防灾等六大工程系统.2 .城市根底设施是保证城市生存,持续开展的支撑体系,是建设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3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系统共同承当城市生命保证,“吐故纳新之职能.4 .城市供电,燃气,供热工程系统三者共同承当保证城市高能,高效,卫生,方便,可靠的能源供给之职能.5 .城市通信工程系统担负着城市内外各种信息交流,物品传递等职能,是现代城市之耳目和喉舌.6 .城市防灾工程系统担负着防,抗主要自然灾害,人为危害,

2、减少灾害损失,保证城市平安等职能.7 .城市交通工程系统由城市航空交通,水运交通,轨道交通,道路交通等四个分项工程系统构成,具有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内部交通等两大功能.8 .城市航空交通工程系统主要由城市航空港,市内直升机场,以及军用机场等设施.9 .城市水运交通工程系统分为海运交通,内河交通等两局部海运交通有海上客运站,海港等设施.11.内河水运交通有内河客运站,内河货运摊区,码头等设施.12 .城市轨道交通工具系统分为市际铁路,市内轨道交通等两局部.13 .市际铁路交通:城市铁路客运站,货运站场 ,编组站,列检场及铁路,桥涵等设施14 .市内轨道交通:地铁站,轻轨站,调度中央,车辆场库,地下

3、,地面,架空轨道以及桥涵等设施.15 .城市航空交通,水运交通,市际铁路交通,公路交通组成了空中,水上,地面,地下等城市综合对外交通 系统.16 .市内轨道交通,城区道路交通组成了城市内部交通系统.17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等组成.18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19 .高压配电网电压等级为 1-10kV,高压配电网具有为低压配电网变,配电源,以及直接为高压电用户送电 等功能.20 .高压配电线路通常采用直埋电缆,管道电缆等敷设方式.21.低压配电网电压等级为 220V 1KV,含低压配电所,开关站,低压电力线路等设施,具有直接

4、为用户供电 的功能.22 .城市燃气工程系统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23 .城市供热工程系统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24 .城市通信工程系统由邮政,电信,播送,电视等四个分系统组成.25 .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场,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治理设施.26 .城市防灾工程系统主要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袭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27 .城市救灾生命线系统由城市急救中央,疏运通道以及给水,供电,燃气,通信等设施组成.28 .城市救灾生命线系统的功能是在发生各种城市灾害时,提供

5、医疗救护,运输以及供水,点,通信调度等物 质条件.29 .城市工程系统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P7整段3句话3点30.城市工程系统的相互关系:城市交通工程系统与其他工程系统的关系重点,P7-8下面四段给水与排水之间的关系P8 一段吸引与排斥供电与通信之间的关系P8 一段吸引与排斥电力与燃气不应布置在相邻地区,他们的管道不能布置在道路同侧.31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范畴为:城市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环境卫生,防灾工程系统规划以 及城市工程管线综合等领域.第二节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任务与意义32.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总体任务 :01年考题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开展目标,结合本城市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城市

6、规划期内各专业工程系统的规划建设标准设施规模和容量,科学布局各项设施,制定相应的建设策略和举措.33. 各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P9-11 9个,建议以给水,排水,防灾为主,其他以印象理解为主34.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形成与城市规划相一致的三个层面:城市工程系统总体规划,城市工程系统分区规划, 城市工程系统详细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同步进行35.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三个层面解决的主要问题P11 12建议还是理解记忆下,记住一些具有普遍适用性 的习惯性说法36.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三个层面的相互关系P12理解37.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三个层面与城市规划各层面的关系.P12理解38

7、.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期限一般与城市规划的规划期限相同,城市工程系统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分为近期5年和远期20年,还有个衔接的中期规划10年.39. 近期建设规划的滚动建设方案即根据当年的建设实况和专业开展动态,当年年底作下年度的建设方案,修 正和完善5年的近期建设规划,形成滚动渐进的近期规划.40.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意义P13,理解41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作用 P13-14 , 5点03年考题 通过调查研究,抓住主要矛盾和问题症结,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和举措; 明确开展目标与规模,统筹本专业工程系统建设,制定分期建设方案,有利于建设工程的落实与筹建; 合理布局各项工程设施和管网,提供各项设施

8、实施的指导依据; 其详细规划对建设地区的工程设施和管网作具体的布置; 通过工程管线综合规划,有利于协调城市根底设施建设.名词解释汇总P2城市根底设施 总结:本章作为一个纲领性章节,主要是用来梳理各个工程系统的关系,框架.所以重点理解记忆下本章涉及的关 系问题.其他,可以用来整理思路.第二章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第一节城市用水量预测1、城市给水规划的理念1区域统筹的理念统筹水资源利用;统筹水资源保护;统筹给水工程管网布局2节约与保护水资源的理念水资源是限制影响城市规模的关键因;对供排水的有效利用和重复利用3因地制宜的理念综合考虑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综合考虑产业开展、生活习俗等经济社会条件2、用水的

9、种类城市用水城市统一供水、工矿企业自备水农村用水农业生产用水、农民生活用水、乡镇企业用水3、城市用水的分类7类A. 综合生活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B. 工业生产企业用水通常为总用水量的20%25%C. 市政用水道路保洁、绿化浇水、车辆冲洗D. 管网漏损水量E. 未预见用水F. 消防用水用水比例小,要求管径大,保证用水量,水质要求不高G. 水厂自身用水Ps:最小效劳水头自由水压:从地面算起最小水压.按直接供水的建筑层数确定:一层为 10m 层为12m二层以上每层增加 4m4、城市的用水量标准:单位 L/人日作用:是计算各类城市用水总量的根底,是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依据,并对城市用水治

10、理也有 重要作用.1总体规划综合用水量指标p662详细规划 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市政用水量标准、消防用水量标准3 建筑设计使用标准住宅、公建和单个用水器具用水定额 注意:用水量变化趋势与节水要求、产业变化及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我国人均用水量呈曲线开展:人的用水意识、产业结构调整、管网技术的提升 并不是经济越兴旺的地区人均用水量越大补充:城市等级标准都是以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为依据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以上,中小城市小于 50万 用水标准分区规定:一区一一南方水资源丰富二区北方水资源贫瘠三区一一西北用水困难区5、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1预测的根本方法A. 指标概算法总规B.

11、 分类加和法详规一一6种分类的用水量相加最根本分类: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工业企业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未预见及管网用水c.线性回归法、年递增率法慎用,不准确一一用水政策和技术的变化D.生长曲线法、生产函数法、城市开展增量法2工业用水预测:万元产值指标法呈下降态势应根据产业的性质和可供水量的限制进行预测34用水量预测要点: A.预测方法选用; 开展-饱和阶段; 用水量变化:p64 日变化系数A.5)D人口增长流动;E用水变化趋势初始 应注意城市的自备水源和水量用水大户B.分析过去资料;C.各种因素的影响;F.Kd =年最高日用水量/年平均日用水量1.11.5 特大城市:1.11.2大

12、城市:1.21.4中小城市1.41.5 Kh =最大日最大时用水量/最大日平均用水量1.33.0反响了一天24小时的用水量变化情况,每小时用水量按占最高日用水4.17%,最大用水量为6%时变化系数为1.441.11.2时变化系数 用水量时变化曲线 量的百分数计,平均时用水量为 预测结果作用各指标的设计用途A. 最高日用水量 确定给水规模B. 平均日用水量一一确定城市水资源平衡C. 时用水量或秒用水量一一用于管网设计D. 用水量时变化曲线一一确定二级汞站、输水网、管网、蓄水设施水塔、水池的流量和规模B.C.第二节城市给水水源规划1. 城市水资源:指可供城市开展、人民生活和进行城市根底设施利用的地

13、表水和地下水.即 城市可以利用的河流、湖泊的地表水,逐年可以恢复的地下水,以及海水和可回用的污水. 城市水资源量:包括降水地表水量、转化地下水量、外来水量主要是河川径流量的储存量和动态水量. 水资源可利用量:指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能和生态环境不遭破坏的前提下最大可能被限制利用的不重复 的一次性水量.是与所预测的用水量进行水量平衡的依据.2. 城市水源的种类:地下水、地表水、海水、其他水源微咸水、再生水、暴雨洪水3. 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在自由开发阶段一一水资源根本平衡到制约开发阶段一一综合开发利用水资 源阶段4. 城市水源选择的原那么要求一一影响城市总体布局和给排水工程系统的布置p751

14、水源具有充分的水量,满足城市近、远期开展的需要2 水源具有较好的水质 选择地下水时,按泉水 -承压水-潜水的顺序3坚持开源节流的方针,协调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系4水源选择要密切结合城市近远期规划和开展的布局5考虑取水工程本身与其他各种条件6考虑防护和治理的要求,预防水源枯竭和水质污染7 保证平安供水大城市-多水源分区供水;小城市 -应有远期备水水源,假设无,那么结合远期开展设置两个以上取 水位5. 城市水源保护包括水质和水量两方面地表水保护1水源水体的一般功能分类:生活饮用水源、工业用水水源、农业灌溉水源、渔业养殖水源、禽畜饮水 水源、景观用水水源2水质标准:取水一一?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五类

15、供水一一?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EC,WHO我国?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排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分3级水源生活饮用水水源分为一级水源水和二级水源水3地表水域功能分类与要求的排放标准及水污染限制区的关系五类水体真题水污染防治限制区水域功能分类污水排放标准一类特殊限制区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禁止排放污水二类特殊限制区集中式生活饮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禁止排放污水二类重点限制区集中式生活饮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类鱼类保护区、游泳区等执行一类标准四类一般限制区工业用水区、人类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执行二级或三级标准五类一般限制区农业用水区、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执行二级或三级标准4水源

16、保护区划分:一类保护区、二类保护区,准保护区5地表水源的卫生防护 p77A. 取水点周围半径100 m的水域内,严禁任何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一级保护区B. 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 m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二级C. 以河流为给水水源的集中式给水,应把取水点上游1000米以外的一段范围河段划为水源保护区D. 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划定等地下水保护地下水源的卫生防护p786. 城市水源规划思路1增强区域范围内的供水研究,考虑给排水的统一性2重视对水资源的可靠性进行详细勘察和综合评价3充分考虑水资源对城市开展规模的制约作用4城市产业结构和布局必须与当地的水资源条件相适应5应考虑对有限的水

17、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6分析城市缺水原因,考虑走内涵开展之路7城市水源规划应有长远考虑7 .水源规划的要点1 确定位置;2提出水质保证要求;3论证流量保证率;4保证保护举措;5提出调配举措;6分析缺水原因8. 城市缺水的三种类型:1 资源缺水型:水资源绝对数量缺乏,尽量到达“开源极限.Eg华北、西北2水质型缺水:尽管水资源丰富,但由于污染严重,城市没有合格用水3 工程型缺水:城市工程设施陈旧,或投资缺乏,给排水工程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开展的需要财政困难易解决9. 七种解决城市缺水的对策:p80 06年真题1 尽可能利用当地水源优势,发挥有限的水资源的潜力一一蓄水2 城市当地水资源濒于枯竭或严重污染是

18、,考虑远距离引水或跨流域调水一一引水3 采用区域整体供水,满足城镇密集地区的供水需求4 增强污水的处理回用,充实城市水源用于农业灌溉、工业回用、城市杂水、中水系统5 海水:淡化为淡水,或代替淡水直接应用在工业和生活方面6 缺水地区可以建设雨水水库和雨水贮留系统7 分质供水可以做到“水尽其用,有效地利用水资源10. 水资源平衡举措一一开源节流1 用好现水2 开发新水3 分质供水4 回用污水第三节城市给水工程设施规划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布置1. 给水工程组成:取水工程、水处理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2. 给水工程系统布置形式3种1统一给水系统:由同一管网供给生活、生产、消防用水供水平安性低2 分质给水系统

19、:不同程度净化a.有限水资源优质优用b.治理复杂,旧城区实施难度大3 分区给水系统:使用与高差显著及远距离输水,高差大于50m时,可以使管网水压不超过水管所能承 受的压力,减少漏水量和能量的浪费并联分区:由同一泵站内的低压和高压水泵分别供给低压和高压的用水 串联分区:由低压泵站供给,高压用水再用高压本站加压4循环和循序给水系统5区域性给水系统3.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布置原那么 P84总:应遵循国家的建设方针,根据城市总规的要求,在满足用户对水量、水质和水压需要的前提下、因地 制宜地选择经济合理、平安可靠的给水系统.一般原那么:1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地形条件、水资源情况及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的要

20、求2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比拟方案,尽量以最少的投资满足用户对水量、水质、水压和供水可靠性的要求3在保证水量的条件下,优先选择水质较好、距离较近、取水条件较好的水源4水厂位置应接近用水区,以便降低输水管道的工作压力和长度5输配水系统因造价较大,应满足供水要求的前提下,考虑对管道采用新材料新技术6考虑用水大户重复用水的可能性,努力开展清洁工艺,以利于节省水资源、减少污染、费用7给水系统扩建时,改造,改良以尽可能提升现有给水系统的供水水平 取水工程设施规划4. 地表水与地下水取水工程选址:水质、水量、平安性、施工与治理运营、水域综合运用1水量充分,水质良好2良好水文,地质条件3位于城镇和工业上游4靠近

21、主要用水区5. 取水构筑物:设计最高水位按100年一遇频率确定设计枯水位的保证率为 9099% 城市供水水源的设计最小枯水流量的保证率,一般用9097%6. 水处理方法:A.澄清过滤消毒B.除臭除味C.除铁、锰、氟D.软化E.淡化和除盐F.水的冷却G.预处理和深度处理给水处理工程设施规划7. 给水处理厂厂址的选择1工程地质条件好2考虑防洪3环境卫生条件和平安防护条件4交通方便,靠近电源5与城市远近期开展结合,为未来规模扩大开展留有余地6设在取水构筑物附近第四节 城市给水管网规划1. 给水管网设施: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泵站、水塔、水池储水、调节作用,建在高处2. 给水管网分级:根据管网中的管线作

22、用和管径的大小A. 干管输水管,为沿线用户供水,管径大于200mrjB. 配水管分配管,把干管输送过来的水配给接户管和消火栓,管径大于100mm大城市 150200mm消防配水管大于 150mmC. 接户管进户管,管径视用户用水的多少而定,大于20mm3. 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制1树状网:本钱低,可靠性差,管网末端水量小2环状网:本钱高,可靠性好,降低水头损失3树环结合:常用,中央地区为环状,郊区或次要地区为树状.干管环形,支管树状4 给水管网布置原那么1 近远期结合,留有充分开展的余地2 干管的主要方向应按供水主要流向延伸3 保证供水平安性,宜用环状网4 干管尽量布置在高地,保证水压,满足道路要

23、求5 干管尽量预防在高级路面或重要道路下敷设6 尽量保证所有用户的水量和水压,消防栓和干管相连接7 尽量减低本钱8 给水管网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设计,如果昼夜用水量相差较大,可考虑在适当位置设调水水池和泵房9 输水关河管网延伸较长时,为保证管网有足够水压,可在管网中间增设加压、泵站进行中途加压5. 给水管材A .管径小于50mm 一般用塑料B 管径大于300mm用铸铁管,钢管等消防供水管网消防水管、消防栓第四章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1. 城市排水体制与排水工程系统1.1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体制1.1.1城市排水分类1. 按来源和性质分:a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排除;b工业废水处理、收集、再处理、排除或

24、直接排除 c;降水收集、排除或收集、局部处理、排除 ;d冲洗街道水排除;e消防后用水排除.1.1.2城市排水系统的体制分类1. 合流制排水系统a直排式合流制特点投资省、污染大、无污水厂/适用小污染、大水体、建设初期 ;b截流式合流制特点一一投资较省、污染不大、有污水厂/适用一一干旱地区、旧城改建;2. 分流制排水系统a完全分流制特点投资大、污染小、有污水厂 /适用新建地区;b不完全分流制特点一一投资较省、污染小、有污水厂/适用一一地形起伏且水系健全地区.3. 掌握P109-110四种形式的图.1.1.3城市排水体制的选择1. 不同选择角度:a环保方面;b工程投资方面;c近、远期关系方面;d施工

25、治理方面2. 城市建设初期,根据情况,采用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不完全分流制,逐步向完全分流制过渡;要因地制宜,一个城市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排水体制是很正常的.1.2城市排水系统1. 排水系统的组成一一管网、处理系统、最终受体,对应收集、处理、排放的排水过程.2. 按排水性质分类一一污水排水系统、雨降水排水系统;按一个城市内水处理设施的多少分类一一分散式排水系统、集中式排水系统;按排水管网的构成分类一一正交式排水系统、平行式排水系统.1.2.1生活污水系统1. 组成:a室内污水管道系统和设备;b室外污水管道系统c污水泵站;d污水处理厂;e出水口.2. 掌握 P111 图 4-5/P112

26、图 4-6.1.2.2工业废水排水系统1. 组成:a车见内部管道系统和设备;b厂区管道系统;c废水泵站和压力管道;d废水处理站;e出水口渠.1.2.3雨水排水系统组成:a房屋雨水管道系统和设备;b街坊或厂区雨水管渠系统;c街道雨水管渠系统;d雨水泵站及压力管;e出水口.1.3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设置1.3.1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布置形式P114图4-71. 正交式一一仅排雨水, 适于地势向水体倾斜的地区.特点:干管长度短,口径小,污水排除迅速,造价经济,但水体污染严重.2. 截留式一一适用于合流制、分流制排水系统和区域排水系统.雨天易使水体污染.3. 平行式适于地势向合流方向有较大倾斜的地区.限制流

27、速.4. 分区式一一适于地势上下相差很大的地区.高区重力流排放,地区泵站抽排;优点:充分利用地形,节省电 力.5. 分散式一一适于中间高周边低有河流的地区和地形平坦的大城市.特点:干管长度短、口径小、管道埋 深浅、便于污水灌溉,但污水厂和泵站增多.6. 环绕式倾向规模大的污水厂而非数量多规模小的污水厂.7. 区域性布置形式一一适于城镇密集区及区域水污染限制的地区.优点: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化、大型化,有利 于水资源的统一规划治理,节省投资,运行稳定,占地少,是环保开展方向.缺点:治理复杂,工程效益慢.1.3.2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布置要素1. 污水排放的形式1分散布置:干管较短,污水回用便于接近用户

28、,利于分期实施.适用于较大城市,用地布局分散,地形变 化较大;2集中布置:干管较长穿越障碍物多,但污水厂集中出水口少易于治理.适用于中小城市,布局集中,地形 起伏不大,无障碍阻隔.2. 污水处理厂及出水口的位置河流下游、距离取水点至少100m避开回水区;污水厂近出水口、河流下游、最小频风上风侧、防护距离3. 污水的利用和处理方式直排污染严重、处理后灌溉农田较好、重视重复利用4. 工业废水和城市废水的关系直排或无害化处理后排放5. 污水干管的位置太多 详见P1166. 泵站的数量位置技术经济比拟后再定7. 雨水管渠布置分散与直接、结合地形、就近8. 排水管与竖向设计关系相一致9. 排水方式选择:

29、重力式排水一一传统方式;压力式或真空式排水一一适应于地形地质变化较大的地区,管网 密集施工困难地区,保护区,人口密度低地区等.2. 城市污水工程系统规划2.1城市污水量预测和计算1. 污水量=用水量X污水排除率.城市污水0.750.90 ;城市生活污水 0.850.95 ;2. 城市污水排放系数一一是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的污水排放量与用水量平均日的比值.城市污水0.700.80 ;城市综合生活污水 0.800.90 ;工业废水0.700.90.3. 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P118-120 公式、设计人口、变化系数等4. 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总变化系数5. 城市污水设计总流量是居住区生活污水、工

30、业企业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设计流量三局部之和.均用用水量平均日乘以相应排放系数而得.2.2城市污水管布置2.2.1污水管网的布置形式1. 污水干管的布置形式P123 图4-91平行式一一干管与等高线平行,主干管与等高线垂直,适于城市坡度很大时;优点一一减少埋深.预防过 多跌水井,改善干管的水力条件;2正交式一一干管与等高线垂直,主干管与其平行,适于地形平坦略向一边倾斜的城市.2. 污水支管的布置形式P123 图4-101低边式管线较短,适于街坊狭长或地形倾斜时;2围坊式四周布置,适于街坊地势平坦且面积较大时3穿坊式穿越街坊,管线较短,适于建筑规划已定或街坊内部管道自成体系时.2.2.2污水管网的

31、布置原那么1. 布置原那么P1241 管线最短、埋深最小,最大区域排放;2地形影响;3污水干管走向;4多重力少提升;5减少交叉,考虑地质;6沿城市道路布置;7管道简捷顺直,节约;8近远期结合.2. 污水管线的敷设考虑因素P1251 平竖方向位置;2最小净距;3最大埋深枯燥土78m多水区5m; 4最小覆土厚度平行道下玄0.7m,支管起点埋深玄0.60.7m,通常最大覆土深度6m理想值12; 5限制点减少其埋深.2.3城市污水管网的水力计算1. 管道水力计算的根本公式流量公式Q=w v w设计管段的过水断面面积,v过水断面的平均流速流速公式v=C V RJ R 水力半径,J 水力坡度,C流速系数2

32、. 检查井上下流管道衔接原那么:1提升低游高程减少埋深;2预防上游形成回水;3下游管段的管底高不 得高于上游.3. 管道衔接方法:管顶平接常用、水面平接、管底平接.P1274.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的设计数据1 设计充满度一一管道中水深h与管径D的比值.有上限值.明渠超高玄 0.2m.2设计流速设计充满度时一一排泄设计流量的平均流速.有最小值.3最小管径.街坊和厂区 200mm最小设计坡度0.004 ;在街道下最小管径 300mm最小设计坡度0.003.4最小设计坡度5. 污水管道计算的方法 P129-1303. 城市雨水工程系统3.1雨水管渠系统布置3.1.1雨水管取系统规划的内容1. 地面径流

33、一一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一局部被植物截流、渗入土壤和填充洼地,其余局部沿地面流入雨水管 渠和水体,这局部雨水称为地表径流.2. 在进行城市排水规划时,除了建立完善的雨水管渠系统外,应对城市的整个水系进行统筹规划,还要保存一定的水塘、洼地、截洪沟,考虑防洪的“拦、蓄、分、泄功能.、3. 城市中建立一定的雨水贮留系统,一方面可以预防水淹,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雨水作为城市水源,缓解用水紧 张.4. 城市雨水管渠是由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组成的一整套工程设施.3.1.2雨水管渠系统布置的要求1. 雨水管渠布置要求考虑要素1地形、就近;2尽量不见建泵站;3结合街区及道路规划布置;4结合竖向

34、设计;5明渠暗管依条件而定;6雨水出口位置;7调蓄水体的位置;8雨水口的位置;9山区城市可建排洪沟.2. 规划雨水管线时,首先按地形划分自排区重力流和强排区设雨水泵站,再进行管线布置.据分散和直捷原那么,多采用正交式布置使管渠最短、重力排放;只有当水体位置较远且地形较平坦或地形不利时,才设置泵站.3. 一般情况下,当地形坡度较大时,雨水干管宜布置在地形低处或溪谷线上;当地形平坦时,干管宜设在排水 流域中间.4. 到路边沟最好低于相邻街区地面标高,尽量利用道路两侧边沟排除地表径流;雨水管渠应平行道路敷设,宜布置在人行道或草地带下,不宜设在快车道下和交通量大的干道下;道路纵坡最好0.3%-0.6%

35、.5. 在城市交通频繁建筑密度大的市区宜用暗管排水;城市郊区或建筑密度低交通量小的地区可用明渠排水;受限制地区可有盖板明渠排水.6. 雨水口的布置常在街道交叉口的汇水点、低洼处,不宜设在对行人不便之处.街道两旁雨水口间距一般25m60m. P132 图3.2雨水管渠水力计算3.2.1设计参数的选择1. 暴雨强度公式03年考题降雨强度 i=h/t mm/min,h相应于降雨历时的降雨量m降雨历时mm t连续降雨的时段min.暴雨强度 q=i A11+c Igp / t+b n ,单位:L/s.10 3 x 10n2p重现期,t降雨历时,Ai、c、b、n地方参数.2. 重现期暴雨强度的频率一一指大

36、于等于该暴雨强度发生的时机,以N %表示.暴雨强度的重现期一一指等于或大于该暴雨强度发生一次的平均时间间隔,用P表示,以年为单位.N=1/P.重现期一般采用0.5 3年,后果可能严重地区一般用3 5年.3. 集水时间单位:min降雨历时一一连续降雨的时段.集水时间t=t 1+m t2,t 1汇水面积最远点流到第一个雨水口a的地面集水时间,常用515min;t 2从雨水口流到设计断面的管内雨水流行时间.m为折减系数,管道用2,明渠用1.2.4. 径流系数见P1345.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公式见P1353.2.2雨水管渠水力计算1. 水力计算的设计规定1设计充满度为1,即按满流计算.明渠超高应? 0

37、.2m;2 满流时最小设计流速? 0.75m/s,起初管段地形平坦最小设计流速?0.6 m/s ;最大允许流速同污水管道; 明渠最小设计流速玄0.4 m/s ;3 最小管径和最小设计坡度:雨水支干管最小管径300mm相应最小设计坡度 0.002 ;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 200mm设计坡度玄0.01 ;梯形明渠底宽最小 0.3m;4 覆土与埋深:最小覆土在车行道下小于0.7m;在冰冻深度小于 0.6m的地区,可用无覆土的地面是暗沟;最大埋深和理想埋深同污水管道;明渠应预防穿过高地;5管道在检查井内连接,一般用管顶平接;不同断面管道必要时也可用局部管段管底平接.2. 设计步骤1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

38、线;2划分设计管段和沿线汇水面积;3确定设计参数;4确定管道最小埋深;5计算流量,定出管径、坡度、流速、管底标高和埋深.3.3排水管材、泵站及管道附属构筑物1. 排水管材2. 排水泵站3. 排水管道系统附属构筑物1 检查井;2跌水井;3溢流井;4雨水口;5倒虹管;6出水口4. 城市合流制排水系统规划4.1合流制排水系统布置1. 合流制管渠系统一一在同意管渠内排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雨水的管渠系统.2. 截流式合流制管渠系统特点:在临河的截流管上设溢流井,晴天污水全部送往污水厂,雨天污水混合雨水送 往污水厂,雨量超到一定程度时溢流井溢流混和污水.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水体污染,水质变化大增加污水长管

39、理困难,但总投资省.3. 适用条件a雨水稀少区;b水体充分,能承受污水危害;c街道暗管排水因街道断面窄管线多等原因设置受限制时;d地面有坡度,岸边不被淹,中途不需泵站;e水体卫生要求特别高的地区.3. 系统布置要求a排除所有污水;b上游区只有当雨水不宜沿地面径流时才设置合流渠;c截留干管沿水岸布置,高程大于最大月平均高水位旧城达不到高程要求设防潮闸门和排涝泵站;d暴雨时保证顺利溢流以减少截流干管断面尺寸和排放渠道长度;e溢流井数目、位置适当,尽可能在水体下游且近水.4.2截留式合流制排水管渠水力计算4.3城市旧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改造两种途径:1. 改合流制为分流制2. 保存合流制,建截留干管4

40、.4工业废水的排放处理1. 生产污水和城市污水的混合排放处理标准规定,工业废水排入城市排水管道,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水温 40C ;不阻塞管道;不产生易燃、易 爆和有毒气体;对病原体严格消毒灭除;不伤害养护工作人员;有害物质最高浓度符合相关规定.2. 生产污水独立排放处理水质复杂达不到要求时;水量大利用城市污水管道不经济时;厂址远时.5. 城市污水处理利用规划5.1城市污水的性质5.2污水处理方法与方案选择1. 处理方法:物理法;生物法;化学法.2. 方案选择:一级处理物理法,BOD去除30%;二级处理物理+生物,BOD去除90%可排放;三级处理物+生 +化,可回用.5.3城市污水厂规划1. 选

41、址要点 P151a地形,低处;b水体附近;c游,下风向;d少不占农田,地质好;e近回用水用户;f避洪;g方便运输, 良好水电供给;h近远结合.2. 污水厂用地指标见P152表4-155.4城市中水系统规划1. 中水系统将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一定处理后用作城市杂用,或工业用的污水回用系统.2. 中水来自:生活污水、冷却水甚至雨水和工业废水;按以下顺序取舍:冷却水、淋浴水、盥洗排水、洗衣排 水、厨房排水、厕所排水.3. 按规模分:建筑中水系统、小区中水系统、城市中水系统;按设施分:中水原水系统、中水处理设施、中水 供水系统.4. 中水系统规划要求P1541 解决水紧张而立,综合考虑城市用水量和水源

42、情况;2总规和详规不同深度的要求;3 管网布置与给水排水管网相似;4结合用地布局规划,合理预留;5增加规模,减少本钱,建筑f小区或城市中水系统开展.第五章城市供电工程系统规划第一节 城市电力负荷预测与计算1. 电力负荷的预测分三个层次:城市供电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p1562. 城市电力负荷是指在城市内或城市局部片区内所有用电户在某一时刻实际耗用的有功功率之和.P1563. 城市用电负荷按城市全社会用电分八类:农、林、牧、副、渔、水利业用电;工业用电;地质普查和勘探业用电;建筑业用电;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用电;商业、公共饮食、物资供销和金融业用电;城乡居民 生活用电;其他事业用电.P1

43、564. 按产业用电分四类:第一产业用电;第二产业用电;第三产业用电;城乡居民生活用电.P1565. 城市规划通常采用的电量预测方法有单耗法、用电水平法、年平均增长率法、电力弹性系数法等.P1566. 用电量增长速度与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或工农业总值的增长速度之间的比值,成为电力弹性系数如果电力弹性系数大于 1,说明该地区电力需求开展速度高于国民经济的开展速度,应采用电力工业优先 开展的建设方针.P1587. 电力负荷最大预测值可由年供电量的预测值除以年综合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而求得;年供电量的预测值等于年用电量与地区线路损失电量预测值之和;年综合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可由平均日负荷率、月不

44、平衡负荷率和季不平衡负荷率三者的连乘积再乘以8760而求得,也可将每月的典型日负荷曲线相加,求出年平均日负荷率,再乘以 8760而求得.P1598. 负荷密度法适用于规划区内大量分散的电负荷预测,以平均 kw/km2.P1599. 实际最大负荷值与各类最大负荷之和的比值称为同时系数.一般各用户之间为0.851.0 ,用户特别多时为0.70.85,用户较少时为 0.951.0,区域或系统之间为 0.850.95 . p15910. 规划人均生活用电指标可因地制宜,但不宜大于3000kwh/人年,不宜小于150kwh/人年.P15911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负荷预测结果应与系统电力网规划中电源容量进行

45、电力平衡包括有功和无功功率电力平衡应分年、分期进行.共同确定以下内容:由系统电力网供给的电源容量和必要的备用容量;电源 点的位置、结线方式及电力潮流;电源点和送电线的建设年限、规模及进度.P16112详细规划阶段,一般采用负荷密度法进行预测.P16113住宅建筑规划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是指在一定的规划范围内,同类型住宅建筑最大用电负荷之和除以其住宅建筑总面积,并乘以归算至住宅10kv配电室处的同时系数.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同理p162第二节 城市供电电源规划14. 城市电源通常分为城市发电厂和电源变电所两种根本类型.电源变电所处变换电压外,还起到集中电力和分配电力的作用,并限制电力流向和调整电压

46、.P16215. 城市发电厂有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站、风力发电厂、太阳能发电厂、地热发电厂和原子能发电厂等,我国以火力发电厂和水电站为主.P16216. 火力发电厂根据蒸汽参数蒸汽压力和温度分为:低温低压电厂、中温中压电厂、高温高压电厂、超高压电厂、亚临界压力电厂等五种;按燃料种类分为:燃煤、燃油和燃气发电厂.P16317. 火电厂宜装机容量来划分规模:大型大于25万kw,中型2.525万kw,小型小于2.5万kw.P16418. 水电站可以按使用水头、集中水头、径流调节三种方式分类.按使用水头分高80m以上中3080厲低30m以下;按集中水头分堤坝式河床式和坝后式、引水式、混合式;按径流调节

47、分蓄水式、径流式.P16419. 风力发电的最大优点:不消耗燃料,不污染环境;缺点:规模小,季节性、间断性;可作为城市或乡村补充利用的电源.P16620. 地热发电的最大优点:不消耗燃料,无环境污染,能量稳定,用过的水可以用于取暖、洗浴、医疗和提取化学物质;地热储量大,热值高的地方可以作为城市主要电源之一.P16621. 我国城市变电所等级按进线电压的等级分级:500kv、330、220、110、66、35kv等级别,其中电源变电所的等级一般为35kv或以上.P16622. 变电所按功能分为变压升压一发电厂、降压一城区和变流交变直一整流,用于长距离区域性输电;直变交一城市或区域;按构造形式分为

48、:屋外式、屋内式.地下式和移动式.城市的电源变电所等级较 高,一般是屋外式变电所.P16623. 燃煤电厂的贮灰场场址应尽量利用荒、滩地筑坝或山谷.P16624. 火电厂选址要点? p170 06年考题1飞灰,硫酸气,城市边缘或外围,主导风向下风向,与城市生活区保持一定距离;2便利的运输条件,靠近铁路、公路或港口,铁路专用线;3燃料消耗量大,接近燃料产地,靠近煤源,坑口电站,炼油厂;4靠近水源,直流供水;5贮灰场,10年,3年,灰渣综合利用场地;6出线条件.25. 水电站选址要点? p1711便于拦河筑坝;2工程地质条件好,地耐力高,非地质断裂带;3交通运输条件好.26. 核电厂选址要点? p

49、1711靠近区域负荷中央,减少输电费,可靠性、稳定性;2人口密度较低,半径1km;3取水便利;4足够的开展空间;5良好的交通条件;6有利于防灾,岩石床区保证稳定性.27. 电源变电所选址要点?p1711城市边缘或外围,便于进出线;2避开易燃、易爆设施,避开大气污染严重地区及严重盐雾区;3满足防洪、抗震要求;4不得布置在文化遗址或有重要开采价值的矿藏上,协调;第三节 城市供电网络规划28. 城市电力线路电压等级有:500kv、330、220、110、66、35、10、380/220v ;通常城市送电区域电源至城市电源变电所电压为 500、330、220,高压配电城市电源变电所至城市变电所电压为1

50、10、66、35,中压配电电压为 10kv,低压配电电压为 380/220v.p17229. 城网应尽量简化变压层次,大、中城市的城市电网电压等级宜为45级、四个变压层次,小城市宜为34级、三个变压层次.P17230. 电力网结线方式与特征?p1721放射式:可靠性低,适用较小的负荷.单个终端负荷、两个或多个负荷均匀分布;2多回线式:可靠性高,适用于较大负荷,与放射式组合成多回平行线放射供电式,与环式合成双环式 或多环式;3环式:可靠性高,适用于一个地区的几个负荷中央,一般应有可断开的位置;4格网式:可靠性最高,适用于负荷密度很大且均匀分布的低压配电地区,造价很高;5连络线:不接负荷,只作平衡

51、或备用.31. 高压送电网是系统电力网的组成局部,优势城网的电源,应有充足的吞吐容量.城网电源点应尽量接近负荷中央,一般设在市区边缘.P17332. 高压深入供电的条件?p1731地区负荷密度密集、容量很大,供电可靠性要求高;2变电所结线比拟简单,占地面积较小;3进出线路可用电缆或多回并架的杆塔;4通信干扰及环境保护符合要求.33. 高压深入市区变电所的一次电压,一般采用220kv或110kv ;二次电压直接降为10kv.高压送电网网架的结构方式,一般采用环式.P17334. 电网升压改造是扩大供电水平的有效举措之一.P17435. 中压配电网架宜按远期规划一次建成,一般应在二十年内保持不变;

52、每一主干线路和配电变压器,都应有比拟明显的供电范围,不宜交错重叠.P17436. 变电容载比是城网内同一电压等级的主变压器总容量与对应的供电总负荷之比.220kv可取1.82.0,35110kv 可取 2.22.5,10kv 可取 2.33.3.p17437. 布置在市区边缘或郊区、县的变电所,宜采用全户外式和半户外式结构;市区变电所的设计应尽量节约用 地面积,采用占地比拟少的户内型或半户外型布置;市中央区的变电所应考虑了采用占空间较小的全户内型,并考虑与其他建筑混合建设,必要时也可考虑建设地下变电所.P17438. 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台数三相不宜少于2台或多于4台;在一个城网中,同一级电压的主

53、变压器单台容量不宜超过三种;在同一变电所中,同一级电压的主变压器宜采用相同规格.P17539. 10kv开关站宜与10kv配电所联体建设;最大转供容量不宜超过15000kva.P17540. 市区配电所的配电变压器安装台数一般为两台,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超过lOOOkva,进线两回;在负荷密度较高的地区,宜采用户内型结构;在主要街道,路间绿地及建筑物中,有条件时,可采用电缆进出线的 箱式配电所;315kva及以下的变压器宜采用变压器台,户外安装.P17641. 城市电力线路分为架空线路和地下电缆线路两类.P17642. 市区架空送电线路可采用双回线或与高压配电线同杆架设,35kv线路一般采用钢筋

54、混凝土杆,66kv、11Okv线路可采用钢管型杆塔或窄基铁塔以减少走廊占地面积.P17643. 市区架空送电线路杆塔应适当增加高度,缩小档距,以提升导线对地距离.杆塔结构的造型、色调应尽量 与环境协调配合.P17644. 对路边植树的街道,杆塔设计应与园林部门协商,提升导线对地高度与修剪树枝协调考虑,以保证导线与树木能有足够的平安距离.P176第四节 城市电力线路规划45. 市区中、低压配电线路应同杆架设,并尽可能做到是同一电源;同一地区的中、低压配电线路的导线相位排列应统一规定;大型建筑物和繁华街道两侧的接户线,可采用沿建筑物在次要道路的外墙安装架空电缆 及特制的分接头盒分户接入.P1774

55、6. 35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路耐张段的长度一般采用35km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耐张段的长度,不宜大于 2km P17747. 一般110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路的平均档距在300m左右,在城区内档距为 200300m 35kv架空电力线路平均档距在 200m左右,在城区内档距为 100200m 310kv在50100m 以及4050m 3kv以下为4060m 以及 4050m.p17748. 高压接户线110kv的档距不宜大于40m;档距超过40m时,应按高压配电线路设计.低压接户线1kv以下的档距不宜大于 25m档距超过25m宜设接户杆.低压接户杆的档距不应超过40m p17749.

56、 电力电缆的适用条件?p177市区送电线路和高压配电线路有以下情况的地段可采用电缆线路:1架空线路走廊在技术上难以解决时;2狭窄街道、繁华市区高层建筑地区及市容环境有特殊要求时;3重点风景旅游地区的某些地段;4对架空线严重腐蚀的特殊地段.低压配电线路有以下情况的地段可采用电缆线路:1负荷密度较高的市中央区;2建筑面积较大的新建居民楼群、高层住宅区;3不宜通过架空线的主要街道或重要地区;4其他经技术经济比拟,采用电缆线路也比拟适宜时.50. 电缆敷设方式有:直埋敷设方式、电缆沟敷设方式、排管敷设方式和电缆隧道敷设方式.P17851. 海底电缆保护区一般为线路两侧各两海里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

57、假设在海港内,那么为线路两侧各100m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P17952. 江河电缆保护区一般不小于线路两侧各100m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水域;中小河流一般不小于线路两侧各50m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水域.P17953. 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电力导线边线向外侧延伸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也称之为电力线走廊.高压线路局部通常称为高压走廊.P17954. 高压线路规划原那么? p1801长度短捷;2合理的高压走廊地带;3不宜穿过城市的中央地区和人口密集的地区;4对其他管线工程的影响;5减少拆迁费用;6保护绿化植被和生态环境;7不应设在易被洪水淹没的地方,或地质构造不稳定的地方,考虑河水冲刷的影

58、响;8远离空气污浊的地方;9减少高压线路转弯次数,适合线路的经济档距.表5-28市区35-500kv高压架空电力线路规划走廊宽度第六章城市燃气工程系统规划第一节城市燃气负荷预测与计算1燃气分类:A来源:天然气和人工燃气包括人工煤气,生物气,液化石油气B热值:高热值燃气30MJ/Nn3 包括天然气,局部油制气,液化石油气;中热值燃气为 20MJ/Nn3 干馏煤气,低热值燃气 12- 13MJ/Nn3 气化煤气2热值:1Nm3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单位为 MJ/Nm33燃气质量标准:A 人工煤气:1低热值大于14.65 MJ/Nm32 杂质满足允许含量的指标3 含氧量小于1%体积比4 限制CO含

59、量,我国小于10%B燃气加臭:1有毒燃气在到达有害浓度前,应能发觉.2 无毒燃气在相当于爆炸下限20%的浓度时,应能发觉.4燃气气种选择:我国城市燃气开展方针:多种气源、多种途径,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能源优先使用天然气,合理利用液化石油气,开展完善煤制气,大力回收工矿余气.补充:天然气被确立为许多国家主要气种,其他仍然使用人工煤气的原因:1人工煤气更为经济;2对油气资源枯竭的忧虑.5燃气互换与混配:进行互换的情况两种随着燃气工艺规模的开展和制气方式的改变,原来使用的燃气可能有其他一种不同 的燃气代替;根本气源产生紧急事故,或在顶峰负荷时,需要在供气系统中掺入性质与原有燃气不同的其它燃气.互换的条件:一般情况下,互换只能在热值相近的不同燃气之间进行,主要考虑到燃具的使用.是指燃具不加任何调整而保证正常工作;S燃气可置换A燃气,或S燃气对A燃气有互换性;进行混配条件:燃气需求量增大,调节燃气热值和调峰需要,城市可能采用多种气源,进行混配,以产生一种 各项指标与原材料相近的适用燃气;混配的条件:同样要考虑燃具的使用,混配的燃气各项指标应与原有气种相近.6燃气比拟煤的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