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专题1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卷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54667702 上传时间:2022-02-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届二轮:专题1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届二轮:专题1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届二轮:专题1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0届二轮:专题1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二轮:专题1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卷(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强化训练 (十七 )1. (2019 重庆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20 世纪初,克劳塞维茨提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 种手段的继续”,战争与道德无关,无所谓正义与否的观点,被欧洲 各国奉为经典。然而, 1914 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这种战争 观的滑铁卢。 战后被残酷战争震惊了的精英们, 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 道德的,“不管其原因如何,是对人类的一种犯罪。”由法国和美 国发起、 1 5 个国家(1 933 年已达 63 个)签署的非战公约,核心内 容就是宣布在国家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 强调“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 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 和平

2、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这种战争观在国际危机频发的 20 世纪 30 年代风行一时,人们希望能够通过裁减军备或和平谈判解决争端 并避免战争。 摘编自梁占军 二战与 20 世纪国际战争观的演变(1) 根据材料,指出一战前后国际战争观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一战后战争观的变化进行简要 评价。解析 (1)由材料“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废 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可见认为战争是政治统治的工具 (或继续)到否定一切战争,应极力避战,和平至上。第二小问,结合 所学,可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归纳。 (2) 要一分为二评价一战后的

3、战争观。 由“人们希望能够通过裁减军备或 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并避免战争” ,可见客观上推动了一战后暂时和平 的出现。但不能简单否定战争, 而一味避战导致绥靖政策,实际是纵 容侵略。答案 (1)变化:认为战争是政治统治的工具(或继续)到否定 切战争,应极力避战,和平至上。原因:第一次世界世界大战的爆发摧毁了旧的战争观; 世界大战 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有识之士和民众观念的变化。(2)评价:客观上推动了一战后暂时和平的出现;刻意避战导致 了英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 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 简单地否定战争并 不能永久地保住和平,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 . (2019 山西太原模拟)阅读材料,

4、回答问题。材料 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也使主张欧洲统一的人壮大了声 势,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阻止战争,他们还有经济目的。的确,关税 壁垒大大妨碍了商品流通, 限制了蓬勃发展的大批量生产。 许多人强 调欧洲人的共同根源:古希腊、罗马帝国和初期的基督教,他们还指 出在欧洲国家后来的历史上有许多相似点, 这是边界的多次修改所无 法掩饰的。这种“欧洲热”发展到制订精确的计划。丹麦人黑尔福特 的新欧洲一书相当成功。弗朗德勒的作家与政治家、贵族出身的 考登霍夫卡莱尔吉创建了泛欧洲运动,参加的人数可观。然而,关 于通往统一欧洲的途径, 关于组成统一欧洲的国家和民族, 关于将采 取的政治制度,意见分歧。 所

5、有人都明白欧洲统一的必要性,但主权 国家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这些人缺乏更为具体的思想, 也得不 到欧洲政府与人民的持久支持, 但是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幸存下来, 在 1945年东山再起。 法国J 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欧洲统 一”主张问世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欧洲统 一”主张的结果,并分析其原因。解析( 1 )本题根据材料“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也使主张欧洲统一的人壮大了声势, 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阻止战争, 他们还有经济 目的。的确,关税壁垒大大妨碍了商品流通,限制了蓬勃发展的大批 量生产。许多人

6、强调欧洲人的共同根源” 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吸取 一战的教训、发展经济的需要、 具有共同的文化渊源等方面指出第一 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统一”主张问世的背景。 (2)根据材料“然而, 关于通往统一欧洲的途径, 关于组成统一欧洲的国家和民族, 关于将 采取的政治制度,意见分歧这些人缺乏更为具体的思想, 也得不 到欧洲政府与人民的持久支持, 但是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幸存下来, 在 1945 年东山再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没有实质性进展、为二战 后欧洲的逐步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等方面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欧洲统一“主张的结果。再从主张缺乏可行性、分歧较大、未得到 政府与人民的持久支持、 凡尔赛体系加剧

7、了各国间的矛盾、 民族主义 与法西斯主义的冲击等方面分析其原因。答案 (1)吸取一战的教训;发展经济的需要;具有共同的文化 渊源。(2)结果:没有实质性进展,但为二战后欧洲的逐步走向统一奠 定了基础。原因:“欧洲统一”的主张缺乏可行性、分歧较大;未得到政府 与人民的持久支持; 凡尔赛体系加剧了各国间的矛盾; 民族主义与法 西斯主义的冲击。3 . (2018 全国卷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 欧洲紧张局势不断加剧, 英法 两国酝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 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 开始从陆地到海 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 对德全面经济封锁。 1939 年 11 月

8、,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 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 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 物资流入德国。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 查,扣留数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 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 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 截止到 1940 年 4 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 下降到战前的 43% 。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1) 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 用。解析 第(1)问“措施”,根据材料信息“英法成

9、立经济协调委 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 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为了切断对方 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 战”概括得出:成立专门机构领导协调、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 略物资、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的海上运输线等。第 (2)问“作用”,依 据材料信息“截止到 1940 年 4 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 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 43% ”并结合所学知识 从减少战略资源供应、消灭了部分海军力量等角度分析。答案 (1)成立专门机构领导协调; 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 略物资;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

10、的海上运输线。(2)减少了德国的战略资源供应;消灭了德国部分海军力量。4 . (2018 全国卷I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欧洲方面,德意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 间,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迫在眉睫了。 在战争中,为了欺骗人民, 为了动员舆论,战争的双方都将不顾羞耻 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 日报记者的谈话 (1939 年 9 月)材料二 这一太平洋战争, 是日本法西斯为了侵略美国英国及其 他各国而发动的非正义的掠夺的战争, 而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起而 抵抗的一方面,则是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的解放的战

11、争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摘自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1941 年 12 月 )(1) 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 不同认识。(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产生 上述两种认识的国际背景。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 义大战”得出 1939 年中共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 根 据材料二“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 得出 1941 年中共认为第 二次世界大战是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 (2)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背景和进程

12、来说明。 1939 年认为是帝国主义战争, 根据材料一“德 意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 并结合所学可知战争最初 在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再结合英法对法西斯采取绥 靖政策、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等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来说明。 1941 年认为是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 根据材料二“太平洋战争”并结 合所学可知苏德战争爆发、 太平洋战争爆发;根据 “划分为举行侵略 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 已经最后地明朗 化了”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形成中。答案 (1)认识:帝国主义战争 (非正义战争 );反法西斯侵略的 解放战争 (正义战争 )。5(2)帝国主

13、义战争:英法采取绥靖政策,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战争最初在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世 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5 . (2018 全国卷H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43 年 10 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 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 组织,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1944年810月,中、美、英、 苏四国代表在美国举行会议, 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 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 。 10 月 9 日,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

14、国际组织 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 1945 年 4 月,联 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 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 席,中、英、法、俄和西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 设立了中、美、英、 苏、法等 14 国首席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 6月 25 日,制宪大会 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 。次日,与会的 50 个国家举行签字仪式, 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 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 事国之一。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 根据材料,概述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 理事国的主要原因。解析 (1)

15、活动:题目要求“根据材料”概述。由材料中的“1943 年10 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 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奠定了联合国 成立的基础”可以得出签署宣告成立联合国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由“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 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 ”可以得出提出多项被纳 入联合国宪章的“中国建议” ;由“ 10 月 9 日,中、美、英、苏四国 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 ,确立了未来联 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 可以概括为发表初步描绘联合国蓝图的 关于 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 ;由“ 194

16、5 年 4 月,联合国制宪 会议在旧金山召开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可以得出参与组织联合国制宪会议, 签署联合国宪章。(2)原因:题目要求“根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可从中国自身的努力和参与国际合作 等角度回答。 结合联合国建立的背景知识可知, 中国之所以参与建立 联合国并成为常任理事国, 与在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做出卓越贡 献,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直接相关;由材料中的“中、美、英、苏四国 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 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可以得出较早提出创建联合国设想; 由中国 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可知与中国积极推动联合国创 建有关。答案(1)活动:签署宣告成立联合国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提出多项被纳入联合国宪章的 “中国建议”;发表初步描绘联合 国蓝图的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 ;参与组织联合国 制宪会议,签署联合国宪章 。(2)原因:在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做出卓越贡献,国际地位 显著提高;较早提出创建联合国设想;积极推动联合国创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