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化物的分析监测方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共6页)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54609988 上传时间:2022-0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氮氧化物的分析监测方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共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氮氧化物的分析监测方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共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氮氧化物的分析监测方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共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氮氧化物的分析监测方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共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氮氧化物的分析监测方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共6页)(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广州正华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文件编号:空气和废气氮氧化物作业指导书第 页 共 页空气和废气氮氧化物作业指导书版本与更改记载版本号/修改号日期记载编制审核批准1/0新编广州正华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文件编号:空气和废气氮氧化物作业指导书第 页 共 页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制定该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规范空气和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检测方法,为公司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准确数据。1.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对空气和废气的监测工作。2.职责公司监测人员应该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检测分析测定方法。3.管理要求监测分析人员必须经过相应化学监测分析方面的培训,掌握样品采集、分析、仪器的校准

2、、使用、分析用化学品的配制和管理等有关基础知识。4样品的采集4.1废气样的采集见作业指导书XXXX5 氮氧化物的分析监测方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5.1目的及原理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与串联的第一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空气中的一氧化氮不与吸收液反应,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管被氧化为二氧化氮后,与串联的第二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于波长540nm 处分别测定第一支和第二支吸收瓶中样品的吸光度。5.2方法的适用范围方法检出限为0.12g/10ml。当吸收液体积为10ml,采样体积为24L时,氮氧化物(以二氧化氮计)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mg/m3。5.3分析

3、仪器采样导管硼硅玻璃、不锈钢、聚四氟乙烯或硅橡胶管,内径约为6mm,尽可能短一些,任何情况下不得长于2m,配有向下的空气入口。吸收瓶内装10ml、25ml 或50ml 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液柱不低于80mm。图3-1-2示出了较为适用的两种多孔玻板吸收瓶。氧化瓶内装510ml 或50m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液柱不得高于80mm。使用后,用盐酸羟胺溶液浸泡洗涤。图3-1-2示出了较为适用的两种氧化瓶。空气采样器(1)便携式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1L/min。采气流量为0.4L/min时,误差小于5%(2)恒温自动连续采样器:采样流量为0.2L/min 时,误差小于5%,能将吸收液恒温

4、在204。当采样结束后,能够自动关闭干燥瓶和流量计之间的电磁阀。5.4分析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无亚硝酸根的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必要时可在全玻璃蒸馏器中加少量高锰酸钾和氢氧化钡重新蒸馏(每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加0.5g高锰酸钾和0.5g氢氧化钡)(1)1.00g/L盐酸萘乙二胺贮备液:称取0.50g(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C10H7NH(CH2)2NH22HCl于500ml 容量瓶中,用水溶解稀释至标线。此溶液贮于密闭的棕色瓶中,在冰箱中冷藏可稳定保存三个月。(2)显色液:称取5.0g 对氨基苯磺酸NH2C6H4SO3H溶解于约200ml热水中,将溶液冷

5、却至室温,全部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加入50.0ml盐酸萘乙二胺贮备液和50ml 冰乙酸,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贮于密闭的棕色瓶中,在25以下暗处存放可稳定三个月。若溶液呈现淡红色,应弃之重配。(3)吸收液:临用时将显色液和水按4+1(/)比例混合,即为吸收液。吸收液的吸光度不超过0.005(540nm,1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否则,应检查水、试剂纯度或显色液的配制时间和贮存方法。(4)亚硝酸盐标准贮备溶液:准确称取0.3750g亚硝酸钠(NaNO2,优级纯,预先在干燥器内放置24)溶解于水,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密闭棕色瓶中,可稳定三个月。次溶液每毫升含0

6、.250mg亚硝酸根。(5)亚硝酸盐标准使用溶液:吸取亚硝酸盐标准储备溶液1.00ml 于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临用前现配。此溶液每毫升含2.5g亚硝酸根。(6)硫酸溶液C(1/2 H2SO4)=1mol:取15mL 浓硫酸(1.84g/ml),徐徐加入500ml 水中。(7)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称取25g 高锰酸钾,稍微加热使其全部溶解于500ml 水中,然后加入1mol/L 硫酸溶液500ml,混匀,贮于棕色试剂瓶中。(8)盐酸羟胺溶液,0.20.5g/L。5.5样品(1) 短时间采样(1h以内):取两支内装10.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和一支内装510ml酸性高锰酸钾溶

7、液的氧化瓶(液柱不低于80mm),用尽量短的硅橡胶管将氧化瓶串联在两支吸收瓶之间(见图3-1-4),以0.4L/min流量采气424L。(2) 长时间采样(24h以内):取两支大型多孔玻板吸收瓶,装入25.0ml 或50.0ml 吸收液(液柱不低于80mm),标记吸收液液面位置,再取一支内装50.0m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按图3-1-5所示接入采样系统,将吸收液恒温在204,以0.2L/min流量采气288L。图3-1-4NOx手工自动采样系统示意图图3-1-5NOx连续自动采样系统示意图一般情况下,内装50.0m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可连续使用710 d。但当氧化瓶中有明显的沉

8、淀物析出时,应及时更换。采样期间,样品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照射。气温超过24时,长时间(8h以上)运输和存放样品应采取降温措施。采样结束时,为防止溶液倒吸,应在采样泵停止抽气的同时,闭合连接在采样系统中的止水夹或电磁阀。(见图3-1-4或图3-1-5)5.6步骤(1)校准曲线绘制取6 支10ml 具塞比色管,按下表制备亚硝酸钠标准系列:管号012345亚硝酸钠使用液(ml)00.400.801.201.602.00水(ml)2.001.601.200.800.400显色液(ml)8.008.008.008.008.008.00亚硝酸根浓度(g/ml)00.100.200.300.400.

9、50各管混匀,于暗处放置20min(室温低于20时,显色40min 以上),用1cm 比色皿,在波长540nm处,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扣除空白试验的吸光度以后,对应NO2-的浓度(g/ml),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2)样品测定采样后放置20min(室温20以下时放置40min 以,用水将采样瓶中吸收液的体积补充至标线,混匀。按绘制标准曲线步骤测量样品的吸光度。若样品的吸光度超过标准曲线的上限,应用空白试样溶液稀释,再测定其吸光度。采样后应尽快测定样品的吸光度,若不能及时测定,应将样品于低温暗处存放。样品于30暗处存放可稳定8h;于20暗处存放可稳定24h;于04中冷藏至少可稳

10、定3d。(3)空白试样的测定空白、样品和标准曲线应用同一批吸收液。5.7计算 二氧化硫(NO2,mg/m3)=二氧化氮(以NO2计,mg/m3)= 氮氧化物(以NO2计,mg/m3)=CNO2+CNO式中: CNO2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mg/m3 CNO空气中一氧化氮的浓度,以NO2计,mg/m3 A1、A2分别为串联的第一支吸收瓶和第二支吸收瓶中样品的吸光度 A0 试验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b、a 分别为标准曲线的斜率(吸光度 ml/g)和截距;V 采样用吸收液体积,ml;V0 换算为标准状态(0,101.325kPa)下的采样体积,L;k NO氧化为NO2氧化系数,0.68;D 样品的稀释倍

11、数; Saltzman 实验系数,0.88(当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高于0.72mg/m3时,值为0.77)。 5.8说明(1) 测定NO2 标准气体的精密度和准确度:5个实验室测定浓度范围在(0.0560.480)mg/m3 的NO2标准气体,重复性变异系数小于10%,相对误差小于8%。(2) 测定NO 标准气体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测定浓度范围在(0.0570.396)mg/m3的NO 标准气体,重复性变异系数小于10%,相对误差小于10%。(3) Saltaman实验系数(f):用渗透法制备的一氧化氮校准用混合气体,在采气过程中被吸收液吸收,生成的偶氮燃料相当于亚硝酸根的量与通过采样系统的二氧化

12、氮总量的比值。当吸收液的组成、吸收瓶类型、采样流量和采样效率一定时,该系数的值与空气中NO2的浓度相关。(4) 氧化系数(k):空气中的NO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以后被城化为NO2,生成的NO2与通过采样系统的NO总量的比值。(5) 玻板阻力及微孔均匀性检查:新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在使用前,应用(1+1) HCl浸泡4h以上,用清水洗净。每支吸收瓶在使用前或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应测定其玻板阻力,检查气泡分散的均匀性。不要使用阻力不符合要求和气泡分散不均匀的吸收瓶。内装1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以0.4L/min流量采样时,玻板阻力为45kPa,通过玻板后的气泡应分散均匀。内装5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以0.2L/min流量采样时,玻板阻力为56kPa,通过玻板后的气泡应分散均匀。(6) 采样效率的测定:吸收瓶在使用前和使用一段时问后,应测定其采样效率。将两支吸收瓶串联,采集环境空气,当第一支吸收瓶中NO2浓度约为0.4g/ml时,停止采样。测定第一支和第二支吸收瓶中样品的吸光度,按下式计算第一支吸收瓶的采样效率(E)。采样效率E低于0.97的吸收瓶不要使用。 E=式中:C1、C2分别为串联的第一支和第二支吸收瓶中NO2-的浓度,g/ml。(7) 沉积在氧化瓶管壁上的高锰酸钾沉淀物,用盐酸羟氨溶液浸泡后可清洗掉。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