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4589401 上传时间:2022-02-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0.4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中文译文(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专业:08级农业经济及管理姓名:杨阳学号:S08120301004这篇论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用以说明一个国家如何内生地成为一个以制造业为核心农业为外围的国家。为了实现规模经济最大、运输成本最小,制造业厂商会倾向于在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选址。而需求定位本身又往往取决于生产分布。核心外围模型的出现依赖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和制造业在GDP中所占的份额。地理经济学的研究集中在生产选址因素的分析上。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习惯性的把国家当作无量纲的点,也就是说通常假设在国家之间不存在运输成本。实际上,这种疏忽是令人惊讶的。至少对外行来说,地理经济学的事实是包含在现实世界经济的各种显著特征中的

2、。这篇论文的写作目的在于:通过模型和从理论制造业组织中获得的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可以重构地理经济学。现在我们试图将运输成本这一长期以来就有并且非正式的因素加入到规范模型中。为了实现这一点,这篇论文构造了一个简单的解释模型来阐明选址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什么时候为什么制造业在一些地区集中,从而使其他一些地方相对没有发展。我们应该看到建立一个基于规模经济的相互影响和传输成本的制造业地理集聚的简单模型是可能的。这个并不稀奇,因为从近年来文献所得到的结果中可以看出。这种在某一地点的制造业集聚并不总是发生,而且它的发生是否以某种有趣的方式下依赖一些关键因素,这些事实都是很有趣的。这篇论文可以分成四个部分。第一

3、部分通过对这个问题的非规范的讨论来提供条件。第二部分给出分析模型。第三部分将分析短期均衡和动态的测量结果。第四部分分析制造业集聚是否出现的条件。第一部分地区分化的基础关于决定某种制造业选址的外部性特征的广泛讨论历时已久。实际上,最初马歇尔的外部经济性概念的阐述就是通过制造业选址的例子说明的。这个领域的大部分文献都接受马歇尔关于选址因素的认定。首先,在某一地的企业集聚为具有制造业所需专业技能的工人提供了一个共享的市场,从而保障了该地区的低失业率,降低了劳动力短缺的可能性。其次,落户的制造业提供非贸易性投入产生出的产品。第三,与孤立的厂商相比,集聚的企业可以从信息溢出中获得更好的产品功能信息。这些

4、关于制造业选址的讨论当然很好的有效性。但是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提供一个不同的方式来解决一个不同的问题。我不去探讨为什么某一产业在某一地区聚集,而是研究为什么在某些地区制造业会最终聚集,而使其他的地区扮演为制造业核心提供农产品的外围角色。相对来说想得到的的解释是把重点放在普遍意义上的外部经济而不是针对某一特定产业的特定外部经济。我也采用这样的工作假设,也就是有时导致核心外围模型出现的外部性是与供求关系有联系的货币外部性而不是单纯的技术溢出。在一般竞争均衡中,当然货币外部性没有福利意义,而且不能引致我们所需要的有趣的动态过程。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的存在会导致货币外部性有重大影

5、响已成为一种共识。与此同时通过关注货币外部性,我们可以使我们的分析比允许外部经济性以一种不可见的形式出现更加准确。当在讨论选址时提出技术溢出的出现距离我们多远时,上述论点更加正确。为了更好地理解假定的货币外部性的特性,我们可以试想一个国家只有两种产业,农业和制造业。农业被假设为具有规模报酬不变和对不动土地的密集使用的性质。因此农业的地理分散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生的可耕地的分散性。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把制造业定义为具有规模报酬递增和土地的适度使用的性质。制造业生产在哪会出现?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任意一种人造产品的生产都只会在少数有限的地区出现。也就说,较受欢迎的是那些拥有较大需求的地区,因为在某

6、一主要市场附近进行生产可以节约大量运输成本。其他的地区将为这些中心地区服务。但是哪的需求大呢?一部分对工业品的需求来自于农业部门。如果这是故事的全部,制造业生产的分散性必会形成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解雇取决于农业用地的分散程度。但这并不是事情的全部,一部分需求不是来自农业部门而是来自工业部门本身。这创造了一种可能性,Myrdal称其为循环因果,Arthur称其为正反馈:制造业生产倾向于在拥有巨大市场规模的地区集聚,但同时制造业生产的集聚又会导致市场规模的扩大。这种后向联系创造出的循环又会由于前向联系而得到巩固:也就是说,人们更愿意在制造业生产集聚区生产和生活,因为在核心地区购买产品更便宜。这并不

7、是一个新事实。事实上,这个故事的大致脉络已经为地理经济学家所熟悉,他们在19世纪后期美国出现制造业产业带是就开始强调循环过程的作用。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阐述这种情况可以包含在一个简单但严密的模型中。然而在我们开始模型之前,我们有必要顺着这个故事继续追问两个问题:地理集聚的趋势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和在什么情况下制造业生产会最终停止。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依赖于经济本身的根本特性。如果厂商只雇佣了很少的本地工人,进而只产生很小的需求。在以下情况下能够产生制造业集聚的循环过程其影响其实并不大:厂商只雇佣了很少的一部分劳动力,进而只创造了很少的需求;或者是,弱规模经济和为了靠近市场而产生的包括为农业部门提供产品

8、和服务所产生的高额运输成本的组合。这些准则已经在工业化前的国家得到证实,比如说19世纪早期的美国。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绝大部分的人口被限制在农业里,弱小的制造业和商业部门还不具有巨大的规模经济,运输成本保证了大部分乡村生产不能满足的需求将通过服务于本地市场的小城镇来满足。但是现在让整个社会在非农产品和服务上花费更多的收入。让工厂系统和最终大批产品出现,与此同时强规模经济也让其出现。加入运河、铁路和汽车因素使运输成本下降。这样一来,地理分散和生产之间的联系也不复存在。由于巨大的本地市场规模和在此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易得性,将使得一个拥有相对大量的非农人口的地区成为生产的首选之地。这样会以牺牲只有较少

9、初始生产能力的地区为代价吸引更多的人口,并且这个过程会自我循环直到所有的非农人口聚集在少数的几个地区。这个并非完全虚构的历史告诉我们:经济因素的细微变化可能会对经济的定性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当运输成本、规模经济、非农产品的花费所占的份额被加以考虑并跨过一个重要的门槛后,人口开始聚集,地区开始分化;一旦开始,这个过程将会自我循环。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这样的地理经济学细节:以人口变化为结果的这些地区十分敏感地依赖于初始生产能力。如果某一地区比另一地区的人口稍多,运输成本降到某一重要水平以下,那么这个地区就会以牺牲其它地区为代价获得更多的人口;如果人口分布在那一关键时刻有些许的不同,那么地区分工可能完全

10、是另一番情形。这就是这个故事所能带给我们的。下一步就是建立一个尽可能简单的规范模型来研究这个故事是否可以叙述的更加规范化、公式化。第二部分两地区模型依赖于耕Dixit我们考虑一个两地区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假定存在两种产品:地且规模报酬不变的农业部门和可任意选址且规模报酬递增的制造业部门。这个模型就像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中的许多模型一样,是最早由与Stiglitz提出的垄断竞争框架下的一个变体。这个被广泛接受的框架在获得看似难以处理的事情的直观解决方法上显示了其出众的能力。我们假设这个经济体中的所有个体都遵循以下形式的效用函数:(1)=CmC这里Ca代表农产品的消费量,Cm代表制造业集聚的消

11、费量。从上述等式可知,制造业集聚总是会得到比例为N的支出。这个比例是导致地区间集聚和分散的关键因素之一。制造业集聚Cm定义为:(2)CM在这里N是潜在产品的种类数量,仃1是这些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弹性。是在模型中决定均衡特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假定在模型中存在两个地区,每个地区有两个生产因素。按照Krugman提出的简单化原则,假定每个因素只对应一个部门。农民生产农产品;为了不失一般性,我们假定单位劳动力需求为1。假定农业人口在地区间是完全不流动的,并且每个地区的农业人口数量的供给比例为(1-)/2o工人可以在地区间自由流动;我们假定Li和L2是地区1和地区2各自的工人供给而且要求其满足二者相

12、加等于全部的工人供给数量LL二12每个工业品i的生产包括固定成本和导致规模经济递增的不变边际成本:(4)I=:XMixi在这里LMi代表用于生产工业品i的劳动力,X代表农业品产出。我们转向两地区间运输成本的构建。为了方便处理,我们将作出两个重要假设。第一,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假定为零。这个假设的作用在于保证两地区的农产品价格以及每个农民的收入是相同的。我们应该采用这个可以作为共同标准的农业价格/工资率。第二,工业品的运输成本我们假定其符合萨缪尔森的“冰山型运输成本”的形式。在这种形式中,运输产品会产生运输成本。特别地,每单位工业品只有比例为T%W)(1+i(i)Jf(25)V1乙有人可能会认为只要

13、V2/V1A1,“背叛”企业就会获利,因为企业会永久地获得边际成本以上的那部分收益作为利润。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不准确的,因为地区2由于高工资率的缘故,其固定成本也较高。所以我们必须有(*LLV2/Vi.2阿1=。所以我们必须定义一个新变量,v=%”(1+N)(1泮力(26)当v1,它就不是。等式(26)一开始看起来对分析结果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实际并非如此。首先注意我们想对(26)做什么。它定义了一种范围即一组关键因素值,它们可以标示出集聚和非集聚的界限。所以我们只需对v=1的情况进行检验,我们的问题是这三种因素中的每一种要怎样变化才能抵消另外两种因素带来的变化。让我们首先从最直接的因素开始。我

14、们发现:-5(1n1)+为出产-7飞)卜0(27)也就是说,收入中用于购买工业品的部分越大,“背叛”企业的销售量越小。有两种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首先,工人为了转移到地区2需要一大笔额外工资;这种“前向联系”效应在第一回合中会反映回来。其次,工业品的消费比例越大,与之相关的地区1的市场规模越大并且这样会进一步增强本地市场效应。这种“后向联系”在(27)的第二回合会反映出来。现在让我们转向运输成本。通过观察(26),我们首先注意到当T=1,v=1;也就是当运输成本为0时,选址是随意的(不要惊讶!)。其次,我们注意到当t很小时,v趋近于(1-),中2除非仃很小或者卜很大,一般在工足够小的情况下,

15、v一定会超过1。最后我们计算出翻加:-V 1 - v= 十CT T寸,。-111 .二,一 1 . 一(28)因为t接近于1,等式(28)在第二回合就越接近1)0;因为第一回合总是正的,所以7接近于1时,Cv/CT0Ql 一 一一 丁0.40.50,607。,80.97Fig. 2综合起来看,这些发现形成了一个轮廓一就像图2(卜=0.32=4)中所描述的那样,v变成了七的函数:在低水平的情况下(也就是高运输成本),v超过1,此时“背叛”是有利可图的。在t等于一些关键值时v小于1,此时制造业集聚就呈现一种均衡状态,并且与之相关的销售价值就会从小于1的状态开始趋近于1。从图2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很重要

16、的一点是在符合集聚和非集聚的边界条件的e关键点,次/人是负的。也就是说,高运输成本是阻碍地区分化的。现在我们也能解释仃(1-H)1时的情况了:甚至在e任意小的t#况下,v1都会成立。在这种情况中,规模经济如此大(低仃值)或者工业品消费比率如此高(高N值)以至于无论运输成本多高,在地区2开办企业都是无利可图的。最后,我们计算cv/ca:1 J一1 一 1一 J.-T:,(29)v=ln)卜v十%tCCT/2-V=ln(e)i一liI仃八)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在相关点处可抗是负的,这暗示了1gV/E。是正的。也就是说,较高替代弹性(它也意味着在均衡中规模经济较小)是阻碍地区分化的。这些结果的含义可以从

17、图表中看出。假定。不变,我们可以得到关于7的一种边界条件。这种边界条件标示出一些关键因素值,并且在这些关键值下企业选择在地区1集聚还是选择“背叛”是没有区别的。一个落在此种边界条件内的经济体是不会在任何地区形成制造业集聚的;反之,则反是。边界条件的斜率为:::V/:二0:V/;如果我们换N不变,考虑仃的变化,我们得到:::V/:二一二0:c:Y/;因此,仃值的增大会使关于巴7的边界条件范围扩大。7图3显示了在仃=4和。=10时,关于k,z的边界条件。图3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第一部分提到的故事。在一个运输成本较高、自由生产所占比例较低和规模经济较弱的经济体内,制造业生产的分布将

18、取决于主流阶层一农民的分布情况。在运输成本较低、制造业比例较高和规模经济较强的情况下,自我循环就会出现并且制造业集聚就会在最先开始行动的地区发生。这个结论非常好的一点在于它不需要像纯技术外部性这样的特别难懂的概念:外部经济性是用货币表示的,它来自于与其他生产者都集聚的地区发生贸易的渴望。而且它也不包括那些和外部经济性的地理边界有关的任意假设:距离因素不是通过别的而是通过运输成本的概念自然地被引入。模型的行为取决于与个人喜好和企业技术有关的显著特征;有趣的动态过程来源于相互作用的影响。很显然本文构造的仅是一个和中心一外围问题有关的简单模型,并且模型本身并未提及特定产业的选址问题。然而本模型的确阐

19、述了产生于企业组织理论的工具是如何塑造和改善被忽略领域的前景的。因此,我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区域经济学和地理经济学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ReferencesArthur,W.Brian.CompetingTechnologies,IncreasingReturns,andLockinbyHistoricalEvents.Econ.J.99(March1989):116-31.PositiveFeedbacksintheEconomy.ScientificAmerican262(February1990):92-99.Christaller,Walter.CentralPlacesinSouthern

20、Germany.Jena:Fischer,1933.EnglishtranslationbyCarlisleW.Baskin.London:Prentice-Hall,1966.David,Paul.TheMarshallianDynamicsofIndustrialization:Chicago,1850-1890.J.UrbanEcon.(inpress).Dixit,AvinashK.,andStiglitz,JosephE.MonopolisticCompetitionandOptimumProductDiversity.A.E.R.67(June1977):297-308.Hirsc

21、hman,Albert0.TheStrategyofEconomicDevelopment.NewHaven,Conn.:YaleUniv.Press,1958.Hoover,EdgarM.TheLocationofEconomicActivity.NewYork:McGraw-Hill,1948.Krugman,Paul.ScaleEconomies,ProductDifferentiation,andthePatternofTrade.A.E.R.70(December1980):950-59.IntraindustrySpecializationandtheGainsfromTrade.

22、J.P.E89(October1981):959-73.HistoryversusExpectations.QJ.E.106(May1991).Losch,August.TheEconomicsofLocation.Jena:Fischer,1940.Englishtranslation.NewHaven,Conn.:YaleUniv.Press,1954.Murphy,KevinM.;Shleifer,Andrei;andVishny,RobertW.IncomeDistribution,MarketSize,andIndustrialization.QJ.E.104(August1989)

23、:537-64.(a).IndustrializationandtheBigPush.J.P.E97(October1989):1003-26.(b)Meyer,DavidR.EmergenceoftheAmericanManufacturingBelt:AnInterpretation.J.Hist.Geography9,no.2(1983):145-74.Myrdal,Gunnar.EconomicTheoryandUnder-developedRegions.London:Duckworth,1957.Pred,AllanR.TheSpatialDynamicsofU.S.Urban-IndustrialGrowth,1800-1914:InterpretiveandTheoreticalEssays.Cambridge,Mass.:MITPress,1966.vonThunen,JohannHeinrich.TheIsolatedState.Hamburg:Perthes,1826.Englishtranslation.Oxford:Pergamon,196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