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军民融合论文产业结构论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496660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军民融合论文产业结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军民融合论文产业结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军民融合论文产业结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军民融合论文产业结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军民融合论文产业结构论文(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军民融合论文产业结构论文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军民融合论文产业结构论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研究摘 要:后金融危机时代,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面临的迫切问题。要改变过去尾随式产业结构升级模式,规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空洞化,亟需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是“面向两类需求,依托两种资源,服务两个市场”的现实需要。本文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国防科技工业的依赖性和专用性的程度归结为依托型、互动型和嵌入型三类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最后为战略性新

2、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产业结构1 引言后金融危机时代,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面临的迫切问题。要改变过去尾随式产业结构升级模式,规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空洞化,亟需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从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从军队和地方的角度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军事事务中的战略行动能力,对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大作用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是“面向两类需求、依托两

3、种资源、服务两个市场”的现实需要,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面向民用和军用两类需求,依托民用资源和国防资源,服务民用和军用两个市场。国家出台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2 理论基础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产业形成机理具有通用共性。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进步是其形成的根本动力,包括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两个阶段;国家战略需求是其形成的直接影响因素;资源禀赋是产业形成的基础,包括自然资源禀赋和人力资源禀赋;产业政策是产业形成的催化剂,包括引导和规制某些产业形成的政策1。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有利于形成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的

4、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是承认军民对科研技术和产品存在差异化以及具有需求相似偏好的基础上,军民通过分工合作以实现规模经济性。融合的范围经济包括融合领域和融合地域空间。融合领域向产业链上游和下游延伸,融合地域空间向区域周边扩散。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构成了军民融合度,以此量化评估军民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因此,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以军用和民用需求为牵引,整合军用和民用领域在技术、资金、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资源,研发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技术两用性和互补性以及资产的通用性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军民融合。威廉姆森认为,对

5、于水平一体化而言,技术复杂程度是单位市场交易费用和单位内部管理费用的主要决定因素,技术复杂程度越高,保密性越强,技术转移的规模越大,内部化就收益越高。对于垂直一体化而言,单位市场交易费用随资产专用性的增加而递增。而军民在各要素层次,如技术、资金、人才、信息方面的资产通用性降低了单位交易成本。“863”项目中,信息技术部分军民有70%是重复的,具有较强的两用性,有些重大的战略产业关键技术,需要军民通盘规划,共同研发。从系统工程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看,国防工业是个复杂的巨系统,系统之间信息、物质和能量要与外界进行交换,吸收负熵,从无序走向有序的状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工业基础要改变军用

6、工业、民用工业各自为阵,条块分割的状态,相互间要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流与传递。国防工业要改变自身封闭的体系,国防工业基础要深深融入国家工业基础中。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走军民融合式道路。乔玉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研究3 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的三种模式按照对国防科技工业的依赖性和专用性程度的高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分类,其中,新能源中的核电对国防科技工业具有高依赖性和高专用性;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对国防科技工业具有高依赖和低专用性;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产业对国防科技工业具有低依赖和低专用性。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防科技工业

7、的依赖性和专用性程度,归纳为“依托型”、“互动型”和“嵌入型”三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3.1 “依托型”模式新能源中的核能发电国防科技工业具有高度依赖性和高专用性。新能源产业发展要突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以及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等。但是水电、风电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遇到核心技术和成本的双重瓶颈,太阳能光伏发电所需的太阳能电池的原料硅晶,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德国等西方国家掌握制造技术,我国95%的高纯多晶硅材料依赖进口,使得太阳能电池价格高昂。此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率多在15%左右,核心技

8、术在短时间难以突破,制约了太阳能发电的推广运用。这些新能源暂不具备成为我国主力能源的条件。高效率、高清洁的核能无疑将在解决中国电力缺口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特殊角色,重点发展核电是新能源战略规划的必然选择。核电行业进入壁垒和产业集中度极高,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和哈动力的产能占了全国核电产能的80%。垄断市场格局、对核能安全利用的特殊技术要求和高进入壁垒使得核能发展适合依托军工集团为主的军民融合模式。3.2 “互动型”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国防科技工业具有高依赖性和低专用性。一方

9、面,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在前期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国家意志往往起着重要作用。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往往首先产生或应用于国防科技领域,为军转民提供了技术和人才积累。另一方面,国防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商业化和产业化为其后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和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反过来促进国防技术的研发。如军方对“运十”的前期研发为大飞机项目积累了技术和经验,而大飞机项目的立项从总体设计、发动机技术和新材料等多方面为军用运输机的发展提供支撑。因此,对于高依赖、低专用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合“互动型”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从国家层面,要利用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领域所具有的两种资源和优势互通互补互动;从国防科技

10、层面,大型军工集团要实现武器装备研制和民用产业发展两个能力的结合。3.3 “嵌入型”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对国防科技工业具有低依赖和低专用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的军用和民用需求具有较强通用性。据美国军事专家估计,未来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所需要的信息技术70%80%来自民用信息技术,只有20%30%来自军用信息技术。新材料中航空新材料包括飞机机体结构用材料、发动机单晶涡轮叶片材料、涡轮盘材料等军用和民用需求具有一定共性。总体而言,民用部门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领先国防科技工业约2到3代(约7年),在生物技术、节能环保和除核能之外的其他新能源领域

11、上,都或多或少地领先于国防科技工业。因此,对于低依赖,低专用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实行将军用需求嵌入到统一的国家产业发展规划中的军民融合模式。在顶层规划论证阶段,就要将军用需求和民用需求结合起来,避免技术的二次开发,国家重大专项在技术预研计划开始就要论证军用前景和民用潜力,并考虑技术的军民兼容问题。4 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方式与路径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的方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动力通过各运行机制作用于军民融合的平台促进要素的融合,其难点是要改变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各自为阵,条块分割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将国防工业融入到国家工业基础中。具体关系如图1示。4.1 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

12、融合式发展的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动力主要有内在的动力和外部的推力。内在的动力主要包括技术动力和产业链动力。技术动力包括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如果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之间存在技术差,就有实现军民融合(包括军转民或民转军)的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产业链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产业内在动力。产业链是一种在从产业上游到下游的各相关环节过程中,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和价值链有机组合而形成的链条2。在产业链的四维模型中,国防工业基本是产业关联度很高的产业,并且一些国防科研技术具有两用性,国防高科技产业对民用部门的溢出效应能提升整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外在推力主要有来自市场需求的推力和经济

13、效益的推力。市场需求包括军用市场需求和民用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和维护战略利益及其拓展的需要,军费开支逐年稳步增长,军事市场需求对于战略新兴产业拥有广阔的空间。如,2007年2月国务院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大飞机研制将采取“一次立项,两种型号,军民统筹、系列发展”的发展模式。大飞机性能的改进约有三分之二依赖材料的改进,其研制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新材料、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既提出了军事需求,又要求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总体规划时考虑军用和民用两种需求,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如,国际上在航天研发上每投入1美元,就会产生

14、出1416美元的市场回报率。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为部署军方星球大战计划而开发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如今广泛运用到民用领域,产生近百亿美元的直接年收益。据报道美国将花80亿美元升级gps系统,升级后的gps将更可靠、搜寻范围更广和更准确,定位精度至三英尺之内。最初根植于军事需求的gps系统民用商业化后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成为推动其不断更新升级的外在推力。4.2 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要素融合军用领域和民用领域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等是不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其融合是要素层次的融合,包括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的交流与融合。技术要素融合包括技术的军转民、民参军和军民

15、两用。如,国内最早的太阳能技术来源于航天科研,“神舟”飞船上的太阳能帆板技术转化成太阳能薄膜电池等民用产品。更进一步,技术要素融合包括研发的军民融合。如军地研究机构和高校共同研发攻关,共用试验平台等。资金要素融合包括国家中长期规划中对于国家重大项目的投融资方式、渠道要通盘考虑军用和民用需求;人才要素的融合包括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民两用人才的体制机制;拓宽利用国民教育资源和国家人才资源渠道,吸引社会高层次人才到军队工作,对军队迫切需要而未入伍的社会拔尖人才要建立灵活的使用和保护机制,实现“不为所有,但为所用”。信息要素的融合包括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技术发展最

16、新动态、趋势等信息的共享。4.3 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机制对内在动力和外部推力使要素融合发挥功效起着引领、传导、反馈作用。它包括顶层军民两用规划机制、投融资机制和军民两用科学技术到产业的转化机制等。顶层军民两用规划机制是指国家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进行总体设计时,要统筹考虑军用和民用两类需求和两个市场,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大飞机项目被誉为“工业之花”,代表着一国工业的最高成就。大飞机立项包括大型运输机和大型客机两个机型,满足军用和民用两类需求。军用运输机和民用飞机是航空工业的两翼,必须军民一体化,互补发展。投融资机制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17、需要实现投融资主体的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一方面,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命脉,政府要对投融资进行引导和规范,对于短期难以见成效,前期投资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的投资应占主导地位。银行信贷也应向其倾斜,鼓励中小企业发集合债。同时,大力开发新兴产业开放化的全球合作。另一方面,要实现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在政府进行先期投资和出台相应财政优惠政策后,应鼓励民间资本和各种风险投资跟进。按照国际惯例,人均gdp达4000 美元左右,经济增长模式将实现产业升级,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我国民间资本实力雄厚,浙江地区在2007年人均gdp就达4920美元。政府应鼓励和

18、引导民间资本有序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既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又能引导民间资本健康有序发展。军民两用科技成果到产业的转化机制是将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科研成果到产业化和商业化的惊险一跃。建立和完善军民两用成果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现和挖掘市场需求,为科技成果到产业转化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需求信号。筛选并形成准入军品市场的合格厂商名录,促进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4.4 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平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平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动力通过各种运行机制发挥功效和作用提供保障。主要包括区域试点、典型行业试点、产业园和开发典型项目等。区域试点

19、指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在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将区域经济发展与国防高科技工业相结合,促进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直接利用军转民成果,不断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国防工业集群化放大财政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争取更多的财政投入与政策支持;集群化实现了国防工业的产业链拉动效应,带动地方经济全面发展3。可以以行政区域划分或者产业集聚地区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试点区域。典型行业试点是指从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产业中选取预期军民融合度高的产业进行试点,在行业的振兴规划和指导意见中说明该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措施和建议。经济体的成长往往要经历增长极、集聚区、产业带、大经济区的发展过程,且依

20、次演进。而集聚区包括各种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利用产业基地(园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军民融合的产业基地(园区)包括开发区、科技工业园或产业基地等不同形式,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协调解决相关问题4。5 政策建议在宏观国家层面,国家颁布和制定法规政策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走军民融合道路。在国家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具体各战略性新兴行业振兴规划中技术研发、项目型号应通盘考虑军事需求和民用需求。通过推动相关立法,建立长期、有效的政府采购政策,颁发政府采购的产品目录及其技术标准和产品检验认证标准,从市场需求方面带动国家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成立专门的机构促进沟通协调。2

21、010年2月国家发改委牵头成立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部际小组,成员包括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20个部委或单位负责人组成。在国家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具体各战略性新兴行业振兴规划中,需要将军事需求纳入总需求分析框架内,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重点技术的选择时要考虑军民两用技术。健全相关机制群。一是要建立长期有效的政府采购机制。国家战略性产业提供的产品,很大部分是属于公共产品和军民两用产品,建立长期、有效的政府采购机制,从市场需求方面培育、带动国家战略性产业的发展。美国在这方面有比较成功的经验,庞大的军事支出和高新技术研发的支出成为美国政府宏观调控和干预的重要手段,美国政府的采购极

22、大地刺激了其军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国家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二是要完善军地共同研发机制。培育新兴产业,最需要扶持的环节就是对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的研发环节。要集中研发力量,集体攻关,建立公共试验平台,力求在一些核心科技领域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三是要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银行信贷应向其倾斜,完善市场准入标准,鼓励民间资本有序进入,支持中小企业发集合债。同时,鼓励和吸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球化合作。在中观区域经济层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要与区域经济相结合,发挥产业集聚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积极开展军民融合产业园的试点工作。在军民融合基础较好

23、,条件相对成熟的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鼓励开展先行先试,在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在微观企业层面,大型国有集团公司特别是国有军工企业要整合集团间和集团内部资源,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探索军民融合的途径,在发展战略、经营思路、技术研发、核心业务等方面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产品结构由单纯军品向军民结合转变;技术和工艺要由军事专用性向军民两用性转变;民营企业要在某些领域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求得突破。参 考 文 献:1江舟.国家战略性产业生命路径及其拐点分析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2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6,(4):36-43.3赖琼玲.论国防工业集群化与区域经济发展j.军事经济研究,2007,(2):27-30.4莫增斌.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建议j.国防科技工业,2009,(1):40-4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