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两大节一从圣教中安立阿赖耶识二在理论上成立阿赖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54491156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分两大节一从圣教中安立阿赖耶识二在理论上成立阿赖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分两大节一从圣教中安立阿赖耶识二在理论上成立阿赖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分两大节一从圣教中安立阿赖耶识二在理论上成立阿赖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分两大节一从圣教中安立阿赖耶识二在理论上成立阿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两大节一从圣教中安立阿赖耶识二在理论上成立阿赖(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分兩大節:一、從聖教中安立阿賴耶識二、在理論上成立阿賴耶識所知依分第一58所知依異名n阿賴耶識n阿陀那識n心n阿賴耶n根本識n窮生死蘊n異熟識:異時而熟、異類而熟、變異而熟59從聖教中安立阿賴耶識分兩科一、釋名以證本識之有體二、遮異釋60釋名以證本識之有體分四科甲、阿賴耶教(分二:引經證、釋名義)乙、阿陀那教(分二:引經證、釋名義)丙、心教(分三:引教、釋意、釋心)丁、聲聞異門教戊、總結成立61第二章、所知依第一節、從聖教中安立阿賴耶識第一項、釋名以證本識之有體甲、阿賴耶教一、引經證此中最初且說所知依,即阿賴耶識。世尊何處說阿賴耶識名阿賴耶識?謂薄伽梵於阿毗達磨大乘經伽陀中說:無始時來界,一切

2、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62伽陀n即偈頌,又分為:q孤起頌(伽陀、偈陀):與前後文沒有關係例如: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q重頌(祇夜、耆夜):重說長行的文義。例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63無始時來界n無始:向前推不到第一因n界:因,即種子64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n一切法:心王、心所、色法、不相應行法n諸趣:q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q五趣:n天(欲界天、色界四禪天、無色界四空天)n人n地獄n餓鬼n畜生n這顯示流轉的相貌65及涅槃證得n顯示由於阿賴耶識能攝藏清淨法種子,所以能證涅槃66即於此中復說頌曰: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

3、我開示。勝者:菩薩顯此教理唯對菩薩開示67 二、釋名義n如是且引阿笈摩證。復何緣故此識說名阿賴耶識?一切有生雜染品法於此攝藏為果性故;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69阿笈摩n為阿含的異譯n意為傳來,過去經文以背誦方式口耳相傳;或說佛法的道理由過去諸佛展轉傳來n本來阿含經特指四部阿含: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現在泛指一切大小乘經典70一切有生雜染品法n有即三有,即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n在三界受生,欲界有不善業;色界、無色界因為定力攝持,沒有粗顯的不善法,但是內心愛著自己所成就的定境,還有癡、愛、見、慢煩惱活動,所以都是雜

4、染品法n或說有生就是有為法、生滅法、因緣法;但此處唯說雜染品,不說無漏清淨品71於此攝藏為果性故n造業因的是前六識,前六識活動時,在阿賴耶識熏習成種子。相對於造業,種子是果阿賴耶識(心田)末那識意識 眼 耳 鼻 舌 身 72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故 n當果報現前時,有情自體、受用的境界是從阿賴耶識的種子生現行;阿賴耶識能生起一切法,一切法由阿賴耶識所攝,所以名為因識73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n阿賴耶識的性格:q無覆沒有煩惱心所相應;無記苦、樂、捨三受中,唯與捨相應q恆轉如瀑流,阿羅漢位捨n阿賴耶識一類恆時相續無間,為一切法根本所依,第七識緣之故執為我n第七不執餘識為自我的

5、原因:q餘識不常而有間斷;善、惡、無記三性前後轉易,非同一類74乙、阿陀那教一、引經證n復次,此識亦名阿陀那識。此中阿笈摩者,如解深密經說: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75n阿陀那:執持義n深:有我執的凡夫不能窺其底蘊凡n細:二乘趣寂聲聞不能通達其微細境愚76二、釋名義n何緣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執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體取所依故。所以者何?有色諸根,由此執受,無有失壞,盡壽隨轉。又於相續正結生時,取彼生故,執受自體。是故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 77n執受:執持而有覺受q執謂執持,令不壞爛q受謂領受q安危共同,識去身固壞,身壞識亦去n一切自體取所依故q自體

6、:三界五趣的根身。如胎生者正結生時,執取父母精血攝為自體n相續有情異名,心識相續生命不斷,故名相續n結生;捨前生已另取餘生,由識執受得彼生故,名為結生78丙、心教一、引教此亦名心。如世尊說:心、意、識三。此中意有二種。第一、與作等無間緣所依止性、無間滅識,能與意識作生依止。第二、染汙意,與四煩惱恆共相應。一者、薩迦耶見;二者、我慢;三者、我愛;四者、無明。此即是識雜染所依。識復由彼第一依生,第二雜染;了別境義故。等無間義故、思量義故,意成二種。79等無間意(緣);八識心王都有等無間緣第一念第二念第三念第四念眼識意識意識耳識眼識意識深度睡眠意識末那阿賴耶識末那阿賴耶識末那阿賴耶識末那阿賴耶識末那

7、阿賴耶識80染汙意阿賴耶識(心田)末那識第七識(末那識)活動時,念念與薩迦耶見、我慢、我愛、無明一起活動使得前六識都被我見、我慢、我愛及無明染汙了我見、我慢、我愛及無明81n薩迦耶見:薩迦是身,或名壞聚;我們的色、受、想、行、識會變異,名為壞聚。其中沒有常恆住、不變異的體性,但是外道認為其中有我,名壞聚見。此處指第七識執著第八識為我此處指第七識執著第八識為我n有我的執著我慢(心高舉)n有我就有我愛貪n身見、慢、貪,都是因為無明(不明白緣起無自性的道理)而生起;因無明而有生死82七種慢(六識)n慢:於劣計己勝,於似計己似n過慢:於似計己勝,於勝計己等n慢過慢:於勝計己勝n我慢:第六識執著五蘊有我

8、;第七識執阿賴耶識為我n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n下劣慢:於勝計己少分劣n邪慢:實無德謂己有德83因此論中說:n識(前六識)復由彼第一依(等無間緣)生;即前一念識要滅去,第二念才生起n究實說,八個識都要前一念滅去第二念才生起,都有各自的等無間緣n(前六識)由第二(染汙意)而雜染84了別境義:前六識阿賴耶識(心田)末那識不緣外境,唯緣阿賴耶識意識 眼 耳 鼻 舌 身 外境85結識復由彼第一依生,第二雜染;了別境義故。等無間義故、思量義故,意成二種。86、染意存在之理證 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汙意?謂此若無,不共無明則不得有,成過失故。又五同法亦不得有,成過失故。所以者何?以五識身必有眼等俱有依故。

9、又訓釋詞亦不得有,成過失故。又無想定與滅盡定差別無有,成過失故。謂無想定染意所顯,非滅盡定;若不爾者,此二種定應無差別。又無想天一期生中,應無染污成過失故,於中若無我執我慢。又一切時我執現行現可得故,謂善、不善、無記心中;若不爾者,唯不善心彼相應故,有我、我所煩惱現行,非善無記。是故若立俱有現行,非相應現行,無此過失。87一、不共無明n又名為恆行無明n第六識的無明有時候不行,例如起善念、作善事的時候;n但是第七識的無明沒有間斷;是生死輪迴的根本88二、五同法n又名為五同法喻n眼識要依眼根才能了別青黃赤白的色境;耳識要依耳根而了別聲境;鼻識要依鼻根才能了別氣味;舌識要依舌根才能了別味境;身識要依

10、身根才能了別觸境;n依五同法喻,第六識(精神性的活動)也要依止根才能在境界上活動;顯示第七識是第六識的根89三、訓釋詞n訓以簡釋難n心:集起,積集種子,生起現行n識:了別,認識色、聲、香、味、觸等境界n意:?理應指思量義n思量,恆審思量,即相續不間斷地執著阿賴耶識為我90阿賴耶識阿賴耶識阿賴耶識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末那阿賴耶識末那阿賴耶識末那阿賴耶識末那阿賴耶識末那阿賴耶識無想定是外道修的定,執著無想定是涅槃滅盡定是三果以上的聖人,已經得非想非非想處定,他作休息想,滅去第六識、第七識,入滅盡定四、無想定與滅盡定無差別;五者、無想天一期生中應無染汙91六、一切時我執現行現可得n善心中有我執n不善心中

11、有我執n非善非不善心中也有我執92是故若立俱有現行,非相應現行,無此過失n俱有現行:即第七識相應的我執,比喻如地球的自轉n相應現行:第六識相應的我執,如在地球上的有情自主性的一切活動93不承認染汙意的過失:n一、不共無明的教法不成立;n二、五同法喻不成立;n三、訓釋詞不成立;n四、無想定、滅盡定二定無差別;n五、生無想天的有情應無我執生起;n六、一切有情恆有我執隨逐,若不承認,則善心、無記心中應無我執 94以四頌作結此中頌曰:此中頌曰:若不共無明,及與五同法,訓詞,二定別,無皆若不共無明,及與五同法,訓詞,二定別,無皆成過失。成過失。 (無想生應無,我執轉無想生應無,我執轉)成過。成過。(我執

12、恆隨逐,我執恆隨逐,一切種,無有一切種,無有離染意離染意。)。)無有,二三成相違,無此無有,二三成相違,無此(一切處,一切處,我執不應有我執不應有) 。真義心當生,常能為障礙,俱行一切分,謂不共真義心當生,常能為障礙,俱行一切分,謂不共無明。無明。95第一頌此中頌曰:此中頌曰:若不共無明,及與五同法,訓詞,二定別,若不共無明,及與五同法,訓詞,二定別,無皆成過失。無皆成過失。n此即六種過失的前四種 96第二頌 無想生應無我執轉成過;我執恆隨逐。一切種無有(接下一頌的離染意)。若無染意,即有六種過失的第五、第六種97第三頌(一切種無有)離染意,無有,二三成相違;無此,一切處我執不應有。n第二、第三句重說五種過n二三不是序數,是分別指二事、三事:q二事:佛所開示的不共無明、五同法喻q三事:訓釋詞、二定別、無想生中我執恆行這三件事n一切時我執可得也不能成立;第六種過失展98第四頌:真義心當生,常能為障礙,俱行一切分,謂不共無明。 n真義心即能證真理的心n如果沒有第七識,我們應當一切時都能見真理。因為末那識的俱生我執作祟,令有情在一切時中都有我的執著而不能契入真理;從這個地方得知有不共無明的存在。9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