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上传人:w****4 文档编号:54474613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7.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莀上海海事大学膆先进制造技术导论课程论文蒂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膃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腿班级:材料132芆姓名:袃论文题目: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开展趋势蚀指导老师:袇二0 一六年五月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开展趋势芃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莂摘要:本文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角度展开问题讨论,从中国制造业开展的现状分析、所遇到的瓶颈、未来开展趋势以及中国制造业在外部环境下开展的误区警示四个点进行主题的 分析.特别提到了当今制造业提改革却过于概念化的问题,即中国制造业开展的误区警示.羀关键词:中国制造业开展趋势警示蒆 T heDevelopmentTr endofC hi neseM an

2、ufacturingl ndustry蚄 CollegeofOcea nScie ncea ndEngin eeri ng,Sha nghaiMaritimeU ni versity螀xxxxxxxxx虿Abstract:Thediscussio nwasexpa ndedfromthebasicviewthatma nu facturi ngi ndustryplaysa nesse ntialrolei nt hen ati on alec onom y.Thesubjectwasa nalyzedu nderthefoursubtitles,thecurre ntsituati on ,

3、thee ncoun teri ngbottl en ecks,thedevelopme nttre ndsofCh in esema nu facturi ngin dustrya ndthewar nin gsofitsevoluti on .Especially,th eissueofc on ceptualizi ngreformi ntheChi nesema nu facturi ngi ndustrywasme ntio ned.蒆 Keywords:Chi nesema nu facturi ngin dustrythedevelopme nttre ndwarni ng肅引言

4、薂制造业是一国启开工业化、融入全球化、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产业.在工业化后期,制造 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生产性效劳业融合开展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资根底和产业主体,是富民强国之本.制造业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开展战略的中坚力量.制造业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和实现创新的舞台. 没有制造业,所谓科学技术的创新就无处表达. 国民经 济中制造业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械制造业已拥有三百多年的悠久开展历史, 是我国国民经济的 支柱产业.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作等的系统工程,机械制造不仅是衡量国 家科技开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中国机械制造业经过几

5、十年的努力已经 具有相当的规模,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所以深入研究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预测中国制造业 的未来开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取得了快速开展,在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同时,逐渐成为世界制造 大国.随着全球制造业格局的演变,劳动力本钱上升,能源供应短缺,环境承载压力逐步增强,种 种困境迫使中国制造业的开展理念和开展模式要有所改变, 制造业必须由依靠要素驱动和以污染环 境为代价的开展方式,转向依靠技术创新驱动的环境友好型开展轨道.当前,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依然面临着复杂的内外部环境, 未来开展将会遇到更多风险和挑战, 如何克服这些困难,顺利 实现制造业“新型化,带动中国

6、经济可持续开展,必须对中国制造业的开展现状、主要困境以及 未来的开展趋势有正确的熟悉.薅1中国制造业开展的现状膂1.1从经济数据方面来看羀2006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制造业大国.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110118.5亿元,超过美国,制造业产值全球第一.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约为美国的1.26 倍,连续4年位居世界首位.2从2004年到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由51748.5亿元上涨到 150597.2亿元,年均涨幅为16.5%,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稳定在 80流右,占GDP勺 比重稳定在32%左右.这些数据说明中国制造业的经济创造水平显着增强,

7、制造业的快速开展对 中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高速增长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伴随着制造业增加值的高速增长,制造业能源消耗总量持续增加,由2004年的115261万吨标准煤上涨到2021年的200403万吨标准煤,年 均涨幅为8.22%.制造业电力消费量由2004年的11303亿千瓦小时上涨到2021年的25527亿千瓦 小时,年均涨幅为12.34%.虽然制造业能源消费总量和电力消费量持续增加,但制造业单位产值 能源消耗量却不断下降,由2004年的2.23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21年的1.33吨标准煤/万元, 年均降幅为7.66%.这说明中国制造业在开展中越来越重视节约能源和提升利用效率,制造业能源

8、 节约水平有所增强.芇1.2从实际工程工程来看蚅重工业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机械制造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了一 批重要产品.如今,我们的装备制造业已经能够生产出一批世界水平的产品,例如,大秦线10000吨的重载列车装备;三峡工程的 70兆瓦、转轮直径10米混流式水电机组;秦山二期工程的 60万 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60万千瓦亚临界火电机组;50千伏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宝钢三期工程250 吨氧气转炉、1450毫米板坯连铸机、1420毫米冷连轧机和巧50毫米冷连轧机;年产52万吨大型 尿素成套设备;4万立方米/小时大型空分设备;用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6000米沙漠石油钻机等等.

9、这些设备都是我们自己做的,标志着我们的装备工业取得了很大成就.薃2中国制造业开展的瓶颈蚂2.1科技创新水平方面芀虽然中国R&D投入强度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是与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制造业兴旺国家 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例如,2021年,中国R&D投入强度为1.84%,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分 别为2.77%、3.39%、2.88%、4.03%.同时,中国制造业的研发经费在使用方面与兴旺国家差距较 大.一方面,中国制造业的研发经费大都投向资金密集型制造业,真正用于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相对较少.例如,2021年中国高技术产业 R&D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1.48%,美

10、国那么高达19.74%.另一方面,大局部研发经费都投向降低本钱的工艺研发,真正用于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技术研发经费相对较少.例如,2021 年,在中国高科技行业中,大约75%的企业研发经费都是用于降低本钱,仅有 25%勺研发经费用于研发技术和提升产品附加值,这是制 约中国产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重要原因.此外,从全球“三方专利的授权数量 上来看,2021年,中国授权数量为18573.3件,排在第三位,美国和日本分别为50150.7件和42779.8螅2.2 “大而不强的困境羄作为全球装备制造业大国,我国许多装备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产值比重超全球三分之一.但是以出口为导向的我国装备制造

11、业当前面临全球需求结构变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冲击,加上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开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造成的双重挤压,亟待转型升级.虽然我国已成 为装备制造业大国,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自主创新水平薄弱,研 发设计水平较低,试验检测手段缺乏, 关键共性技术缺失;二是根底配套水平缺乏,核心零部件受 制于人,根底制造工艺落后,关键材料依赖进口;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 缺乏、生产性效劳业开展滞后;四是开展质量效益不高,目前我国装备工业增加值率26%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膀2.3 “三咼一低粗放式开展聿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巨大,能源供应结构不合理.中

12、国的终端能源消费量和总发电量都位居世 界第一,但从能源发电方式来看,中国的电力主要由煤炭转化而来,相比于兴旺国家,中国的核电 比重明显偏低,发电模式还不够合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却比拟低.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10.48%,能源消费量却占世界的18.33%.中国单位 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75倍,是美国的2.25倍,是德国的3.63倍,是日本的4.18倍,中 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与主要制造业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21年,中国单位GDL氧化碳排放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42倍,是美国的3.12倍,是德国的5.21倍,是日本的5.39倍.一系列数

13、 据说明与主要制造业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开展方式还较为粗放,虽然制造业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 和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量逐年降低, 但经济的高速增长还是导致污染物排放量急剧增加,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破坏.袅3中国制造业的开展趋势莅3.1向绿色制造转变袂绿色制造是指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本钱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能源效率和环境污染的现代制 造模式,可以使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或环境污染最小化,从而节约能源,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德国都已经陆续推出了以保护 环境为主题的绿色制造方案,较好地推动了各国绿色制造产业的开展. 由此可见,由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14、既是最新的开展趋势,也是新型制造业开展的必由之路袈3.2向创新驱动转变羅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和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根本结束,低劳动力成 本优势逐渐消失,高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正逐步显现, 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的比拟 优势正发生变化,中国制造业开展模式迫切需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未来制造业将向着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开展,网络和信息技术、物联网、超常态制造、云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 高端制造业的开展迫切需要科技创新. 美国、德国、日本在其制造业开展报告中都将创新鼓励作为 制造业开展的首要任务,并且制定了详细的创新鼓励和人才培养方案, 可见创新驱动对制造业开展

15、的重要性.螆3.3向效劳型制造转变艿从世界范围跨国企业的开展历程看,制造业与效劳业相融合,即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效劳型 制造转变,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趋势. 在现代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表达在研发、设计、 营销、售后等环节,处于中间局部的加工制造环节附加值较低.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一直处于国 际产业价值链的加工制造环节,虽然消耗了大量能源,加剧了国内的环境污染,但制造业附加值较 低,企业利润率不高.将传统制造环节向两端延伸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9中国制造业必须实现由传统的生产型制造向效劳型制造的转变,这是制造业走向高级化的重要标袁4中国制造业开展方向的误区警示肅当今,各

16、国都推出了自己的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设想,比方德国的“工业4.0 、美国的“重返制造业,中国也适时退出了自己的“中国制造 2025,技术路线图的编制于2021年4月中旬 启动,发动了 48位院士、400多位专家及相关企业高层治理人员参与.强调了十大重点领域,新 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且 此技术路线图为每两年滚动修改一次.羂但吴晓波等人认为,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开展方向不能单纯死板地赶追国际潮流,毕竟我们的工 业开展时间相较于其他成熟的兴旺国家来说,经历

17、得实在太短了.尽管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在质量上面依然面临很大的问题,跳过“质量去谈“智造或许不是明智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不适 合国家制造业的正常开展.10-11开展的进行也不能过于概念化,行业内概念被谈得过热,却没有人切身真正去做,这样的做法是不利于中国制造业开展的肁参考文献虿1吴仁洪,邹正青中国制造业动态与经济开展:现实与假说J.治理世界,1990,1:67-73肅2-3刘军,程中华,李廉水.中国制造业开展:现状、困境与趋势J.阅江学刊,2021,04:15-21.莃4刘军.中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全球需求调整倒逼转型J.大型铸锻件,2021,03:33.螃5陆燕荪.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未来开展J.经济研究参考,2005,01:5-14.莈6-7李廉水,杨浩昌,刘军.我国区域制造业综合开展水平评价研究一一基于东、中、西部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21,02:121-129.膅8刘飞,曹华军,何乃军.绿色制造的研究现状与开展趋势J.中国机械工程,2000,Z1:114-119+5.螄9本报记者张海燕.效劳型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开展趋势N.中国质量报,2021-11-12006.袄10吴晓波.制造业被马云带沟里了50%会死掉.百度搜索数据库.11新财富杂志编辑.中国正在错过真正的工业革命.百度搜索数据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