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472202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1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在线监测中数据采集传输仪的技术性能要求和性能试验方法,适用于该类仪器的研制生产和性能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本标准 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HJ/T212-2005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T353-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GB/T16

2、706-1996环境污染源类别代码HCRJ039-1998中国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条件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3术语和定义3.1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由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实施监控的数据收集子系统和信息综合子系统组成。3.2数据采集传输仪采集各种类型监测仪器仪表的数据、完成数据存储及与上位机数据通讯传输功能的单片 机、工控机、嵌入式计算机或可编程控制器等。3.3上位机安装在各级环保部门,有权限对数据采集传输仪发出查询和控制等规定指令的数据接收 和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计算机信息终端设备、监控中心系统等。3.4监测仪表指安装于监测站点的在线监测仪表,如流量计、COD、烟气监测仪等。3.4数字通道数据采集

3、传输仪的数字输入输出通道,用于接收监测仪表的数据、状态和向监测仪表发送控制指令,实现数据采集传输仪与监测仪表的双向数据传输。3.5模拟通道数据采集传输仪的模拟输入通道,用于采集监测仪表的模拟输出信号。3.6开关量通道数据采集传输仪的开关量输入通道,用于采集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态。4工作原理数据采集传输仪通过数字通道、模拟通道、开关量通道采集监测仪表的监测数据、状态等信息,然后通过传输网络将数据、状态传输至上位机;上位机通过传输网络发送控制命令, 数据采集传输仪根据命令控制监测仪表工作。现场机5工作电压与频率工作电压为单相 220 V 10%,频率为50 Hz 1%。6性能6.1当采用第8项试验时

4、,数据采集传输仪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6.2仪器外观要求6.2.1 数据采集传输仪表面不应有明显锉痕、划伤、裂缝、变形和污染,仪器表面涂镀层 应均匀,不应起泡、龟裂、脱落和磨损。6.2.2 数据采集传输仪外壳应耐腐蚀,防尘防潮,密封性好。6.2.3 数据采集传输仪应在明显位置标有仪器的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厂址、出厂编号、 出厂日期。6.3 数据采集传输仪应至少具备一个RS232(或RS485)通信接口,用于与上位机通信。6.4 数据采集传输仪应至少具备4个RS232(或RS485)数字输入通道,用于连接监测仪表。6.5 数据采集传输仪应至少具备12个模拟量输入通道, 应支持4m/V20

5、mA电流输入或010V电压输入,应至少达到12位分辩率。6.6数据采集传输仪应至少具备4个开关量输入通道,用于接入污染治理设施工作状态。6.7 数据采集传输仪平均无故障时间应在9000小时以上。表1数据采集传输仪性能指标项目性能要求试验方法通信协议测试符合 HJ/T 212-2005 要求 8.3.1数据采集误差 1%0 8.3.2系统时钟计时误差 0.5%。8.3.3存储容量存储1个月的小时记录8.3.4控制功能能同过上位机控制监测仪表8.3.5绝缘阻抗20M Q 以上 8.3.6耐电压无异常现象(电弧和击穿等)8.3.77仪器构造7.1 一般构造必须满足以下各项要求。7.1.1 结构合理,

6、机箱外壳表面及装饰无裂纹、变形、划痕、污浊、毛刺等现象,表面涂 层均匀,无腐蚀、生绣、脱落及磨损现象。产品组装坚固、零部件紧固无松动,按键、开关 门锁等配合适度,控制灵活可靠。7.1.2 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可平稳工作,无安全危险。7.1.3 各部件不易产生电路故障,构造无安全危险。7.1.4 具有不因水的浸湿、结露等而影响数据采集传输仪正常运行的性能。7.1.5 便于维护、检查作业,无安全危险。7.2 构造数据采集传输仪一般由控制主板、电源单元、接线单元和外壳组成。7.3控制主板是数据采集传输仪的核心部分,负责完成数据采集、数据存储、与上位机通 信等功能,要求处理速度快、存储量大。7.4 电源

7、单元 负责将市电转换为直流电,为控制主板提供电源,要求具备一定的防浪涌、 防雷击功能,要求在输入电压变化5%条件下保持输出不变。7.5接线单元 用于实现监测仪表、传输设备与数据采集传输仪的连接,要求接线牢靠、方 便,便于拆卸,接线头应被相对密封,防止接线头腐蚀、生锈和接触不良。7.6外壳 外壳应坚固、美观,应采用塑料、不锈钢等防腐材料制造,壳体应密封,防止灰 尘、腐蚀性气体进入客体腐蚀控制电路。8性能试验8.1 试验条件8.1.1 环境温度在0 C40 C之间,试验期间的温度变化在土5C以内。8.1.2 湿度 相对湿度在90%以下。8.1.3 大气压 在86106 kPa压力下,其变化幅度在土

8、5%以内。8.1.4 电压 规定的电压(220 V 10% )。8.1.5 电源频率规定的频率(50 Hz 1% )。8.1.6 准备好符合HJ/T212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的上位机和通信环境。8.2 试验准备8.2.1将数据采集传输仪安装好,与监测仪表、传输模块连接好,数字输入通道、模拟输入通道、开关量输入通道至少各接两路。822按照数据采集传输仪说明书要求完成相关设置,并加电预热。8.3性能试验方法8.3.1通信协议测试在8.1的试验条件下,分别测试HJ/T212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中规定的初始化命令、参数命令、数据命令和控制命令,数据采集传输

9、仪的响应应 符合HJ/T212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的规定。8.3.2数据采集误差在8.1的试验条件下,将监测仪表的模拟输出信号通过模拟通道接入到数据采集传输 仪,然后通过上位机察看实时数据,在监测仪表的量程范围内改变数据,分别记录大、中、 小(相对于量程)三种数据的监测仪表显示值 VSi和上位机显示值 VTi,按下式计算采集误 差厶V: V= Max (| (VT1- VS1 ) |, | (VT2- VS2 ) |, | (VT3- VS3 ) |) /M X 1000 %。 其中:M监测仪器的测量范围(量程)VT1 、VT2 、VT3 监测仪表显示值 VS1 、VS2

10、 、VS3 上位机显示值再将监测仪表的数字输出信号通过数字通道接入到数据采集传输仪,重复上述实验,并计算数字通道的数据采集误差,模拟通道和数字通道的数据采集误差均应符合表1要求。8.3.3 系统时钟计时误差按照说明书根据标准时钟对数据采集传输仪进行对时,并记录对时时的时间,在8.1的试验条件下连续运行 48小时,记录数据采集传输仪和标准时钟的时间,计算数据采集传输 仪走过的时间Th (秒)和标准时钟走过的时间Ts (秒),按下式计算计时误差厶t: t= (Th-Ts ) /Ts X 1000 %8.3.4 存储容量将数据采集传输仪连接好, 按1小时间隔存储小时记录,在8.1的试验条件下,不断电

11、连续运行30天,在上位机提取小时历史数据,应能完整看到一个月的历史数据。8.3.5控制功能将间歇采样的监测仪表通过数字通道与数据采集传输仪连接,在上位机发送反控指令, 监测仪表应能正确相应。8.3.6绝缘阻抗在正常环境下,在关闭数据采传输仪电路状态时,采用国家规定的阻抗计测量(直流500 V绝缘阻抗计)电源相与机壳(接地端)之间的绝缘阻抗。8.3.7 耐电压性在正常环境和关闭数据采传输仪电路状态下,电源相线与机壳(接地端) 之间,施加规定频率下的 1500 V (50 Hz , 1 min )交流电压,检查有无异常现象。9标识在数据采集传输仪上,必须在醒目处端正地表示以下有关事项,并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9.1 名称及型号。9.2 使用温度范围。9.39.49.51010.110.210.310.410.510.610.7电源类别及容量。制造商名称。生产日期和生产批号。操作说明书操作说明书中,至少必须说明以下有关事项。安装场所的选择。适用环境信号输入类型。使用方法。维护检查。故障时的对策。其它使用上应注意的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