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为话题的高考素材

上传人:w****4 文档编号:54447707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以教育为话题的高考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教育为话题的高考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教育为话题的高考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以教育为话题的高考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教育为话题的高考素材(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以“教育”为话题的高考素材1、郑板桥:教子莫为做官而读书郑板桥(1693-1765)是清朝扬州八怪之一。他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儿子小宝留 在兴化乡下的郑墨弟弟家。小宝6岁时上学了。为了教育儿子,郑板桥专门给 他的弟弟郑墨写了一封信, 信中写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 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 是溺爰。他的道是什么呢?他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 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郑板桥自己是个读书人,他并不是看不起读书人, 他看不起的是:读书就是为了做官。郑板桥自己最重视的还是儿子的品德。他对弟弟说:我不在家,儿便是由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 残忍之性,不得以为幼子

2、而姑纵惜也。他主张,他的孩子和 仆人的儿女应平等对待。他说: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 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凡鱼餐果饼,宜均 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 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 岂非割心头肉乎!后来,郑板桥不放心小宝的成长, 就把他接到身边,经常教育小宝要懂得吃饭穿衣的艰难,要同情穷苦的人。教 育儿子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由于郑板桥的严格教育和 言传身教,小宝进步很快。2、曾国藩:在外不忘写信教育子女 曾国藩 (1811-1872)是清末湘军首领。他权管四省,位列三公,拜 相封侯,谥称文正。他的儿子可算得上是正牌高干子弟

3、了。 然而,儿子曾纪泽和曾纪鸿都没有变成衙内和大少爷。曾纪 泽诗文书画俱佳,又以自学通英文,成为清朝的著名外交家; 曾纪鸿不幸早死,研究古算学亦取得相当成就。不仅儿子个 个成才,孙辈还生了曾广均这样的诗人。曾孙辈又生了曾宝 荔、曾约农这样的教育家和学者。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曾国 藩教子有方,爱之以其道。曾国藩身居要职,公务繁忙,长年在外,无法经常 督促子女,于是写信成为他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在曾国藩 的著作中,以教育子女为主要内容的家书流传最广,影 响最大。从以下家书摘录内容中,可见曾国藩不为子女 谋求任何特殊化,教儿女节俭创业,值得后人深思。咸丰六年(1856)十一月五日,他给纪泽儿写了一封

4、信。信中说: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一傲字。不必锦衣 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与马仆从习惯 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 气使,此即日习于做矣。. 京师子弟子之坏,未有不由 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同治元年五月二十七日又给纪鸿儿写信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土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同治三年七月,曾国藩受封侯爵,纪鸿正赴长沙考 试,国藩特别写信告诫:尔在外以谦谨二字为主, 世家子弟, 门第过盛,万目所属。. 场前不可与州县往来,不可送 条子,进身自始,务知自重。他对女儿也同样严格。咸丰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致

5、 女儿:衣服不宜多制,尤其不宜大镶大缘,过于绚烂。他还告诉儿女、家眷:今家中境地虽渐宽裕,且有 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 贵有恒。俭宇工夫,第一莫着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 工. 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他还要求: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 可。女子于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可。家勤则兴,人勤 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综观中国古代帝王将相们的教子之道,一方面与普 通百姓之家的家庭教育内容颇有重合之处,如关于尊敬长辈 和立志勤学等,这反映由家庭教育所具有的普遍的社会性;另一方面,倡导为官俭朴、清正廉明则充分体现由官员的教 子特色,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6、3、李晟:西平礼法成一时表率李晟,字良器,是唐德宗时期著名的大将,虽为一介武夫,却从未忽视对子女 的教育。李晟的女儿许配给吏部尚书崔枢为妻。一次李晟做 寿,其女也从婆家赶来为父亲庆贺。酒宴中,一个侍女来到 女儿身旁耳语了几句,女儿听后似乎极不耐烦,但依旧与客 人们推杯换盏,谈笑自若。后来在侍女的再三催促下,女儿 才被迫退席。可是很快,女儿就又回到了宴席上。这一幕被 李晟看到了,他觉得其中必有缘故,便招来女儿问个明白。女儿答道:刚才侍女来报,昨晚我婆婆得了一场小 病,我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便派人回婆家代我去看望婆 婆了。李晟听罢大怒,对女儿说道:你真是个没有教养、 不懂礼仪的女儿啊!你的婆婆病

7、了,你作为媳妇,就应该在 婆家侍奉左右,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孝敬公婆,这才是我 李家知书达理的女儿啊。于是,女儿听从了父亲的训教,急 忙赶回婆家照料婆婆去了。而李晟也在宴会结束后,亲自来 到崔家看望亲家,同时对自己疏于对女儿的管教表达了深深 的歉意。李晟教女的故事在当时传为美谈,由于李晟曾被封 为西平郡王,因此李家的家法也被时人称为西平礼法,成为 一时的表率。4、柳氏家族:家法严谨成时人榜样唐代柳公绰一门显贵,柳公绰与其弟柳公权、其子柳仲郢、其孙柳璧、柳 班等皆至高官。柳家也以治家严谨闻名于世,柳氏家法成为 时人教育子孙的榜样。柳公绰对子女们要求十分严格,一到灾荒的年月, 家中虽然储备甚足,但

8、摆在子侄们面前的却始终是一碟菜。 他还经常让他们吃野菜,对他们说:你们爷爷在世的时候, 曾经因为我们兄弟学习不好,就不给我们肉吃,我们终身没 有忘记他老人家的教诲啊!柳家子侄们听后很受教育。柳公 绰试图通过这种方法,教育子孙一方面要勤俭持家,同时还 要勤学苦读。柳公绰十分重视长幼之序,他在外任官时,一次其 子柳仲郢前来看望。柳公绰要求他在距离衙门很远的地方就 要下马,以示对长辈的尊敬。同时还要求他要尊重府中的各 种职员,不要因为职位低而轻视他们,也要对他们行晚辈之 礼。在严谨家法的影响下,柳班写下了诫子弟书和柳 氏序训I,从做人到治家,集中体现了柳氏家法的精髓。5、颜之推:教育子女读书为上南北

9、朝时期的颜之推官至给事黄门侍郎,他对子女的教育一直遵循着读书为上 的原则。北齐灭亡后,颜之推被迫举家迁徙到长安,朝无禄 位,家无积财。面对窘迫的生活,其子思鲁问道:现在我们 既没有朝廷的俸禄,也没有积蓄的财产,我们就应当尽全力 劳作,来养家糊口,但您却经常督促我们学习,让我们勤习经史,可是您知道吗,我们做儿子的,不能供养双亲,心里 感到非常不安啊。颜之推听罢,语重心长地说道:做儿子的把供养双 亲的责任放在心上是对的,但做父亲的更应该用学到的知识 来教育子女。如果我的丰衣足食是用你们放弃学业换来的, 那我真是食不知味,衣不觉暖。只要你们能够努力读书,继 承祖上的基业,即使是粗茶淡饭、粗布短衣,我也是心甘情 愿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