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湖心亭看雪练习

上传人:gmk****56 文档编号:54406263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观潮湖心亭看雪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观潮湖心亭看雪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观潮湖心亭看雪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观潮湖心亭看雪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潮湖心亭看雪练习(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观潮和湖心亭看雪专项练习观潮一、文章思路,赏析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作者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由远及近写出了海潮的壮丽雄奇,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仅用“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就把海潮在远方、渐近奔涌到眼前时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这个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在于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最后结束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动静相衬,起势浩荡,转瞬即逝,令人回味无穷。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这个场面写得豪气十足,潮水已经到来,众多的吴

2、中健儿还敢在惊涛骇浪中做精彩的表演,突出了吴中健儿善习水的特点,也增加了观潮的刺激。第四段写观潮之盛。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的具有吸引力。它从侧面衬托了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二、赏析精巧的结构安排浙江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宏大,观潮者人涌如潮,但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试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全文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四幅图画各具情态,组成连轴画卷,而且以前三幅为主,正面描写,第四幅写观潮之盛侧面烘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三、参考译文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啊。从农历(八月)十六日

3、到十八日为最盛。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宇宙,涤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描写的就是这样的景象啊。每年(阴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校阅水军,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如同山塌了一样。(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

4、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披散着头发,浑身画着文彩,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浮沉,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同步练习题一、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吞天沃日( ) 如履平地( ) 一舸无迹() 鲸波万仞( ) 珠翠罗绮( ) 艨艟数百() 二、解释加横线的虚词 浙江之潮_ 方其远出海门_ 以此夸能_ 舞刀于水面_ 三、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略不相睹_ 弄旗、标枪_ 吴儿善泅_ 披发文身_ 溯迎而上_ 鲸波万仞_ 僦赁看幕_ 席

5、地不容_ 四、翻译下面的句子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_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 _ 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_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五、读文答题(一)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_”者是也。 1解释下列词语 既望( ) 际天( )既而( ) 沃日( ) 2. 选段从哪四个方面描写浙江之潮? 3. 这个段落的描写突出了浙江之潮的什么特点? 4.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5文中横线上应填写的句子是: _ 6文中

6、总写大潮的句子是: _ 7文中写潮的描写顺序是: _ 8文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 (二)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1.第一段中描写演习中阵势变化的文字是 。“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表现了 。2.第二段描写 ,其中点明这是在潮水暴涨时表演的句子是 。3.选段中采用比喻进行描写的句子是

7、“ ”、“ ”,作用是 。4写参演船舰之多的句子是:_。 5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_。 6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_。 7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_。 8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_。 湖心亭看雪【知识积累】1、湖心亭看雪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明末山阴人。2、原文翻译: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上下下白茫茫一片。 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

8、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两三粒的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他们)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怎么还能碰见(您)这样赏雪的痴情人呢!”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告别。问他们的姓名,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专题训练】基础识记1、湖心亭看雪作者是 ,字宗子,又字 ,号 ,有号蝶庵居士, 朝代的人。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崇祯( ) 更( )定 毳( )衣 雾淞( )沆( )砀( )铺毡( ) 长堤( ) 一芥( ) 强饮

9、( )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1)湖中人鸟声俱绝: (2)余挐一小舟: (3)拥毳衣炉火: (4)雾淞: (5)沆砀: (6)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7)客此: (8) 莫说相公痴: (9)及下船: (10)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是日更定矣( ) 是日更定矣( ) 是金陵人(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上下一白( ) 上下一白( )强饮三大白( ) 惟长堤一痕( )5、句子翻译(1)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翻译: (2)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翻译: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翻译: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翻译: (

10、5)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翻译: 问答题:1、 本文描写了西湖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2、本文交代中心事件的句子是: 。点明文章的句子是: 。3、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与后文的“舟中人两三粒”,最后还写到舟子,这是否矛盾?答: 。4、从“大雪三日,湖中人鸟俱绝”一句我们可以联想到唐代柳宗元那首有名的五言绝句江雪:“ , 。 , 。”5、作者写自己在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更定”时分“独往湖心亭看雪”有何用意?答: 。6、作者在船上看到的景物是 。7、“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中的“粒”能否改用为“个”或“位”?为什么?答: 。8、在湖心亭,作者为什么同两位客人“强饮”三杯?答: 。9、文章结尾句子中的“痴”是什么意思?用舟子的话作结尾有何用意?答: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