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377111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9.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醉翁亭记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醉翁亭记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醉翁亭记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润州区片区合作九年级语文教学案课题:醉翁亭记主备:邵娟 课型:阅读 审核:九年级语文组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1.美读课文 ,体会整散结合、错落有致的句式美。2.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3.理解本文游览山水的乐趣和与民同乐的情怀。【学习重难点】1.美读课文 ,体会整散结合、错落有致的句式美。2.理解本文游览山水的乐趣和与民同乐的情怀。【学习时间】二课时【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1.字音互填。环滁( )琅琊( )林h( )辄醉( )暝( )对y( )伛偻( )酒li( )山肴( )野蔌( )觥筹( )阴翳( ) 2. 根据书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蔚然而深秀者( )峰回路转( )翼

2、然临于泉上者( )名之者谁( )饮少辄醉( )醉翁之意不在酒(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林霏开( )野芳发而幽香( )云归而岩穴暝( )( )佳木秀而繁阴( )负者歌于途( )伛偻提携( ) 泉香而酒洌( ) 弈者胜( )颓然乎其间者( )( )树林阴翳( )太守谓谁( )3对照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将不理解的写在下面。 4.资料链接:本文写于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被贬滁州。他一方面励精图治使“政通人和”;一方面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排遣遭贬谪的抑郁,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

3、,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教师评价家长签字日期2013年12月 日 二、课堂助学1.导入2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读出“也” 字“而”字判断句的音韵美。小组推荐学生读课文,读后点评。3合作探究结合书下注释,疏通课文,提出疑难问题。4.小结 三、课堂巩固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多义词。朝而往,暮而归( ) 山水之乐( ) 归 云归而岩穴暝( ) 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 微斯人,吾谁与归( ) 太守之乐其乐( )( ) 泉香而酒洌( ) 环滁皆山也( )而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也 山之僧

4、智仙也( )杂然而前陈者( ) 在乎山水之间也( )而不知人之乐( ) 颓然乎其间者(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乎临 临溪而渔(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2.翻译句子: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6)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醉翁亭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评价家长签字日期2013年12月 日 第二课时一、课堂助学1.导入

5、2.整体感知作者用一个“乐”字贯穿全文。请你找出含有“乐”字的句子,看看作者写了哪几种乐。3.合作探究(1)请结合文中语句逐一体会“山水之乐”、“禽鸟之乐”、“人之乐”。(2)探究“太守之乐”的原因。(3)结合本文的创作背景,你是怎样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醉”与“乐”呢?4.释疑解难5.小结 二、课堂巩固1.用原文的语句填空:(1)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句子是: 。(2)人们经常引用“”来形容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3)文中点明太守“乐其乐”原因的语句是:“ ”。2.文意理解作者之“乐”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中作者说“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他 的思想,

6、而这种思想和范仲淹的“”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三、拓展延伸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试题。(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二)欧阳修谪滁州,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

7、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乎?”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注释】三代:指夏、商、周三代。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逃名:不求名声。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名之者谁( ) 饮少辄醉( ) 醉翁之意( ) 欧阳修谪滁州 ( )2.翻译句子(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吾为此名,聊以志

8、吾之乐尔。 3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第1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B.第2 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C.第3 段写“滁人游”“太守姿”“众宾欢” “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4.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 5在滁州和颍州两个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教师评价家长签字日期2013年12月 日 【拓展延伸】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名之者谁 名:命名(2)欧阳修谪滁

9、州 谪:降职(远调、贬官)2、略3.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D) A.第1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B.第2 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 C.第3 段写“滁人游”“太守姿”“众宾欢” “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4、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 饮少辄醉,年又最高家有六个“一”(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5、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在滁州时:与民同乐在颍州时:在琴棋书画中自得其乐 6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佚名题滁州醉翁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