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教案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54359328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数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数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数学 科渗透环保教育教案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级别: 中年级 教师: 赖雪梅 课题乘法运算定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渗透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良好意识。教材分析重点使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难点使学生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生:3月12日植树节师:为了使我们的地球更美丽,我们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爱护环境,保护好

2、花草树木,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植树吧!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板书。二、新授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1)425=100(人) 254=100(人)师: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师: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师: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ba师: 我们在原来的学习中用过乘法交换律吗?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

3、,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2)(255)2 25(52) =1252 =1025 =250(桶) =250(桶) (3) 小组合作学习。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字母表示。小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整理。三、巩固练习P35/做一做1、2四、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节课的学习要点。 五、作业:P37/24 语文 科渗透环保教育教案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级别: 中年级 教师: 莫焕连 课题1燕子教学目标1、

4、 学习第二四段。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3、 背诵课文,积累语言。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材分析重点学习第24段。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讲讲本课的主要内容。二、图文对照,理解第二自然段,感受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2、这一自然段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大家一齐找一找写了什么景物?3、请从书中找出一个词语来赞美春天,赞美大自然。4、观察图画,感受春天的气息。5、这么美的春天,给你们带来什么感受?6、如果你是小燕子,你会做什么?7、有感情地朗读,在头脑中浮现“光彩夺目

5、的春天”的画面。8、试背育诵第二自然段。三、联系图画中飞行的燕子和落在电线上的燕子,理解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体会燕子的特点。1、观察飞行的燕子,听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在空中飞行的燕子的。2、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3、从文中你感受到燕子是怎样飞行的?4、这样灵巧的飞行该用什么口气读?5、齐读第三自然段。6、观察停落在电线上的燕子,听读第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怎样描写停落在电线上的燕子的?7、“五线谱”“音符”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停着的燕子“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8、这么优雅的燕子,会谱什么歌?请大家为它们写一写歌词?9、你觉得第四自然段的哪个比喻句用得好?10、有感情地

6、朗读第四自然段,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四、总结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课文是从几个方面描述燕子的?分别表现了燕子的怎样的特点?3、“描掠过湖面”的“掠”字用得好吗?好在哪里?五、作业1、背诵课文。2、把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3、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保护大自然。板书设计 外形俊俏 春天赶来1燕子 美好、可爱 飞行灵巧 停歇优美 语文 科渗透环保教育教案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级别: 中年级 教师: 姚锦云 课题9自然之道教学目标1、 深入学习“求幼龟”的经过2、 运用讨论交流的方法理解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教材分析重点运用讨论交流的方法理解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7、。难点运用讨论交流的方法理解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问“道”。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韪中的“道”是什么意思?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师创设情景,理解其题意。二、品读段落,论“道”。1、师引导生品读段落,明确以下问题:(1)请你以原告太平洋绿龟家庭成员代表的身份陈述惨剧的发生经过。(2)请你以被告旅行团成员代表的身份陈述自己的前后行为表现。可以用上“开始”、“接着”、“后来”等词语使条理更清楚。2、生借助提示重点学习课文相关段落。3、师引导生展开交流讨论:(1)复述事情经过。师提示生注意交代事件的各要素,并用上拟人的手

8、法,展开评议。引导生在复述和评议中体会“欲出又止”“踌躇不前”等关键词句的含义,想像:假如你就是这个被人类救下,却又没法能圆满完成任务的“侦察兵”,说一说当时和现在的感受。(2)复述和朗读中体会旅行团成员的心理感受变化。抓住体现旅行团成员的心理感受变化的关键词句。重新认识向导的言行。通过理解体会“若无其事”、“极不情愿”,评价向导。假如向导来到法庭上,他说些什么?三、总结升华,悟“道”。1、通过以上的陈述,作为法官你会怎样看待人类的行为?你会作出怎样的判决?2、作为审理此案的法官,为了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你会对人类有些什么劝告呢?3、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谈候鸟迁徒不能挽留,谈山间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谈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谈温室难育参天大树,以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为地破坏大自然等等。从而使学生懂得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共存的道理,同时激发学生主动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自然规律的兴趣。四、课外延伸,行“道”。1、将本课内容整理成一篇新闻报道稿。2、留心观察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五、作业:用分点的方式列出自己学完本课后的感受。板书设计9自然之道问“道”论 悟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