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曹杨测试技术背诵部分(共10页)

上传人:58****5 文档编号:54353304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定曹杨测试技术背诵部分(共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定曹杨测试技术背诵部分(共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定曹杨测试技术背诵部分(共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定曹杨测试技术背诵部分(共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曹杨测试技术背诵部分(共10页)(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数据采集与传输:1. 信号调理的内容和目的?答:信号调理的的目的是便于信号的传输与处理。内容:(1)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压或电流信号放大,以便于信噪分离、传送或驱动其他测量显示电路;(2)多数传感器的输出是电阻、电感或电容等不便于直接记录的电参量,需要用电桥电路等把这些电参量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3)抑制传感器输出信号中噪声成分的滤波处理;其他内容:如阻抗变换、屏蔽接地、调制与解调、信号线性化等。2. 信号调制与解调的种类?答:根据载波受调制的参数不同,使载波的幅值、频率或相位随调制信号而变化的过程分别称为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调幅是将一个

2、高频简谐信号(载波)与测试信号(调制信号)相乘,使高频信号的幅值随测试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在实际的调幅信号的解调中一般不用乘法 器而采用二极管整流检波器和相敏检波器;调频是利用信号电压的幅值控制载波的频率,调频波是等幅波,但频率偏移量与信号电压成正比。调频波的解调又称为鉴频,调制波的解调电路又叫鉴频器。调相:载波的相位对其参考相位的偏离值随调制信号的瞬时值成比例变化的调制方式,称为相位调制,或称调相。3. 信号滤波器的种类?答:滤波器按其阶次可分为一阶滤波器、二阶滤波器、三阶滤波器等;根据滤波器的电路是数字的还是模拟的,可将滤波器分为数字滤波器和模拟滤波器两类;根据构成滤波器的元件类型,可分为R

3、C、LC或晶体谐振滤波器;根据构成滤波器的电路性质,可分为无源滤波器和有元滤波器;最常用的是根据滤波器的通频带可将滤波器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类型。4. 信号调理包括哪些电路单元?例举3种传感器、并为其选择学过的合适调理电路答:放大、滤波、调制、转换单元。方法电路的选择:通用,测量,隔离调制:调频,调幅,调相滤波的选择:高通,带通,低通转换单元:将其他电量转换为电压5. 隔离放大器有何特征和特点,主要用在哪些场合?它分哪几类?答:隔离放大器是带隔离的放大器,其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和电源之间没有直接的电路耦合,信号的传递和电源的传递均通过变压器耦合或光电耦合(多用变压器耦合,因光电耦合线性度较

4、差)实现。隔离放大器不仅具有通用运放的性能,而且输入公共地与输出公共地之间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变压器耦合隔离放大器有两种结构:一种为双隔离式结构,另一种为三隔离式结构。光隔离放大器,最简单的光隔离放大器可用光电耦合器件组成。但是,光电耦合器的电流传输系数是非线性的,直接用来传输模拟量时,会造成非线性失真较大和精度差等问题。6. 在一个采样间隔t中,信号量化需要经过那几个基本状态过程?答:幅值,波形失真(每个采样间隔的信号被量化为一固定值,失去了信号的变化,无法恢复到原始的模拟信号的形状),加窗(能量泄露),采样(频率混叠)7. A/D,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那些?答:分辨率:A/D对输入

5、模拟信号的分辨能力;DA转换器的分辨力可用输入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来表示。位数越多,则分辨力也就越高。常用的有8位、10位、12位、16位等。12D/A转换器的分辨力为1/212=0.024% 。转换误差:通常以输出误差的最大值形式给出,它表示A/D实际输出的数字量和理论上的输出数字量之间的差别,常用最低有效位的倍数表示;转换精度定义为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比。以全程的百分比或最大输出电压的百分比表示。理论上D/A转换器的最大误差为最低位的1/2,10位D/A转换器的分辨力为1/1024,约为0.1%,它的精度为0.05%。如果10位D/A转换器的满程输出为10V,则它的最大输出误差为10V*0.

6、0005=5mV 。具有某种分辨力的转换器在量化过程中由于采用了四舍五入的方法,因此最大量化误差应为分辨力数值的一半。如上例8位转换器最大量化误差应为40mV(80mVO.5 = 40mV),全量程的相对误差则为0.4(40mV10V100)。可见,AD转换器数字转换的精度由最大量化误差决定。实际上,许多转换器末位数字并不可靠,实际精度还要低一些。转换时间(转换速度)。转换速度是指完成一次转换所用的时间,即从发出转换控制信号开始,直到输出端得到稳定的数字输出为止所用的时间。转换时间越长,转换速度就越低。转换速度与转换原理有关,如逐位逼近式AD转换器的转换速度要比双积分式AD转换器高许多。除此以

7、外,转换速度还与转换器的位数有关,一般位数少的(转换精度差)转换器转换速度高。目前常用的AD转换器转换位数有8位、10位、12位、14位、16位等,其转换速度依转换原理和转换位数不同,一般在几微秒至几百毫秒之间。其他还有满量程,非线性,相对精度 ,绝对精度,温度系数(A/D: 1.分辨力与分辨率;2.量化误差;3.转换时间;4.转换速率;5.其他参数:对电源电压变化的抑制比,零点和增益温度系数、输入电压D/A:1. 分辨率;2.标称满量程;3.精度;4.响应时间;5.温度系数)。8. 信号量化误差与A/D,D/A转换器位数的关系?答:量化误差的大小取决于计算机采样板的位数,其位数越高,量化增量

8、越小,量化误差也越小。比如,若用8位采样板,8位二进制数为,则量化增量为所测信号最大幅值的,最大量化误差为所测信号最大幅值的9. 什么是最高分析频率?它和采样定理有什么关系?答:最高分析频率是采样频率的一半。10. A/D采样为何要加抗混迭滤波器?其作用是什麽?答:用低通滤波器滤掉不必要的高频成分以防止频率混叠的产生,此时的低通滤波器也称为抗混叠滤波器。11. 当不满足采样定理时如何计算混迭频率?答:为了使计算的频率在范围内与原始信号的频谱一样,采样频率必须满足采样定理。但在实际中,可能很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并不需要分析到这么高的频率,由于噪声的干扰,使得不能确定,故通常首先对信号进行低通滤波,

9、低通滤波器的上限频率由分析的要求确定,采样频率由低通滤波器而定。由于不存在理想的低通滤波器,而实际计算中总是使用有限序列,所以在实际应用时选择的采样频率为:,式中低通滤波器的上限频率。12. 采样信号的频谱为何一定会产生能量泄漏答:数字信号处理只能对有限长的信号进行分析运算,因此需要取合理的采样长度 对信号进行截断。截断是在时域将该信号函数与一个窗函数相乘。相应地,在频域中则是两函数的傅立叶变换相卷积。因为窗函数的带宽是有限的,所以卷积后将使原带限频谱扩展开来而占据无限带宽,这种由于截断而造成的谱峰下降、频谱扩展的现象称为频谱泄露。当截断后的信号再被采样,由于有泄露就会造成频谱混叠,因此泄露是

10、影响频谱分析精度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上所述,截断是必然的,频谱泄露是不可避免的。13. 如何计算高速巡回采集的最小采样间隔?答:如果在t /10时间内A/DC可完成一次采集,则在t内可巡回采集10个通道,而且保证均每一通道有相同的采样频率fs=1/ t,A/DC (最小)采样间隔:t /10 ;A/DC 采样频率10 /t,每一通道(信号)采样间隔:t;信号采样频率1 /t。14. 如何根据采样通道数、采样模式、最高分析频率来选择采集板?答:采样通道数表明了采集卡所能采集的最多信号的路数,在选择时要根据实际要测信号的路数考虑,以保证所有通道数满足待测信号的要求。采样模式的选择要根据被测物理量变化

11、的快慢程度,对于快变信号,要选择转换时间小的采样模式,反之,则可以选择转换时间大的采样模式。最高分析频率则要根据采样定理来选择,以防止信号发生混叠而产生失真。15. 减少能量泄漏方法答:1)增大截断长度,即矩形窗口加宽,则窗谱主瓣将变窄,主瓣以外的频率成分衰减较快,因而泄露误差将减小。2)采用泄漏小的窗函数,进行时域加窗处理。3)进行整周期采集(此法只能用于周期信号)16. 窗函数的作用是什麽?答:减少泄漏,抑制噪音,提高频率分辨能力17. 什么FIR滤波器?其作用是什么?答:数字滤波器的功能是将一组输入的数字信号通过一定的运算后变换成一组具有(或接近)规定特性的数字信号输出。数字滤波器按其单

12、位冲激响应的长度分成无限长单位冲激响应(IIR)滤波器和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FIR)滤波器。不论哪种滤波器,其设计过程大致包括三个步骤:1、根据需求制定滤波器的技术指标;2、用一个因果稳定的系统函数去逼近这个技术指标;3、用一个有限精度的运算去实现这个系统18. 数据传输的目的答:在机械量测试过程中,由传感器检测出的微弱信号经中间转换电路将信号放大处理后,还必须经有线或无线装置传输到信号分析处理中心进行分析;或者用示波器或记录仪显示或记录下来,以供测试人员直接观察和分析,或日后供给后续处理仪器对所测量信号作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19. 如何准备数据答:在数据传输之前要对数据进行组织,使其传输效率

13、高,结构和尺寸应尽可能合理及紧凑,使得在组织、传输、存储和使用时快捷方便。组织后得到数据信息包,数据包全面反映被测设备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内的各种实时信号以及运行、采集参数等。接收到数据包的网上任何客户机在不需更多帮助的情况下就可进行一般的处理和分析。20. 数据传输的几种主要方式答:电话线传输、工业级GPRS传输、现场总线技术、专用网的传输、在互联网上的传输二、测试系统部分思考题第2节1. 测试方案的种类答:测试方法可按多种原则分类:1、按是否直接测定被测量的原则分类:直接测量、间接测量。按照获得测量参数结果的方法不同,通常可把测量方法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被测量直接与测量

14、单位进行比较,或者用预先标定好的测量仪器或测试设备进行测量,而不需要对所获取数值进行运算的测量方法。间接测量法是指被测量的数值不能直接有测试设备上获得,而是通过所测量到数值同被测量间的某种函数关系经运算而获得被测值的测量方法。2、按传感器是否与被测物接触分类:接触式测量、非接触式测量3.按被测量是否随时间变化:静态测量、动态测量2. 测试方案设计原则是什么?如何设计测试方案?答:1)测试目标2)确定被测试参数3)确定传感器类型4)确定测试部位5)传感器输出分类6)确定被控参数7)确定执行单位8)确定被控部位9)选择测控方案10)数据采集11)相关单元匹配12)示意方案框图1.第3节1. 测试系

15、统有那些静态特性参数?答: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是指被测信号为静态信号(或变化极缓慢信号)时测试装置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静态特性主要有线性度、灵敏度和回程误差三项。1、线性度 测试系统的线性度就是定度曲线与理想直线的接近程度。作为性能指标,它以定度曲线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B(以输出量单位计算)同标称范围A的百分比。即2、灵敏度 在稳态情况下,系统的输出信号变化量和输入信号变化量之比称为灵敏度S,表达式为3、回程误差(滞后) 回程误差表示测量系统当输入量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变化时,对于同一输入所得输出量不一致的程度。回程误差也称为滞后或变差,是描述测试装置的输出与输入变化方向有关的特性。4、其他表

16、示测试系统的指标 精确度(表示测试装置的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接近程度,反映测量的总误差)漂移(测量装置的测量特性随时间的缓慢变化)信噪比(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或信号电压与噪声电压之比)测量范围(测试系统能够进行正常测试的工作量值范围)动态范围(系统不受各种噪声影响而能获得不失真输出的测量上下限之比值,常用分贝来表示)2. 如何描述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答:当输入量随时间变化时,测试系统所表现出的响应特性称为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好坏主要取决于测试系统本身的结构,而且与输入信号有关。所以描述测试系统的特性实质上就是建立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和测试装置结构参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即把测

17、试系统这个物理系统抽象成数学模型,而不管其输入输出量的物理特性(即不管是机械量、电量或热学量等),分析输入信号与响应信号之间的关系。一、测试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方法当输入量随时间变化时,测试系统所表现出的响应特性称为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通过傅里叶变换建立其相应的“频率响应函数”,以此来描述测试系统的特性。脉冲响应函数,频率响应函数,传递函数,微分方程1、时域微分方程当测试系统被视为线性时不变系统时,可用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式描述。若已知系统输入,通过求解微分方程,就可求得系统的响应,根据输入输出之间的传输关系就可确定系统的动态特性。微分方程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模型,在实际使用中,有许多不便。因此,在工

18、程领域中,常通过拉普拉斯变换(拉氏变换)或傅里叶变换建立相应的传递函数和频率响应函数,从而更简便地描述系统或装置的动态特性。2、传递函数H(S)在初始条件为零的前提条件下,对微分方程式的两边作拉普拉斯变换,将输出量和输入量两者的拉普拉斯变换之比定义为该系统的传递函数3、频率响应函数H()根据定常线性系统的频率保持特性,若输入为一正弦信号,则稳态时的输出是与输入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但其幅值和相位角通常不等于输入信号的幅值和相位角。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幅值比和相位差都是输入信号频率的函数。定常线性系统在正弦信号的激励下其稳态时的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的幅值比定义为该系统的幅频特性,记为;稳态输出和输入的

19、相位差定义为该系统的相频特性,记为。二者统称为系统的频率特性。由于复杂信号可以分解成正弦信号的叠加,所以当输入为复杂信号时,系统的频率特性也是适用的。现将、构成一个复数,即显然,表示了系统的频率特性,称为频率响应函数。4、脉冲响应函数若系统的输入为单位脉冲函数,则。装置输出的拉氏变换为,然后将其进行拉氏逆变换得称为测试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或权函数。它是测试系统特性的时域描述形式。3. 测试系统的带宽(计算)答:是指增益变化不超过某一规定分贝值的频率范围;幅频响应的高低两个半功率点之间的频率差第4节1. 影响测试系统正常工作的干扰源有那些?答:所谓干扰,就是指影响测量结果或作用于控制系统的各种无用

20、信号。产生干扰信号的干扰源一般可分为外部干扰和内部干扰两种。一、干扰的来源干扰可分为外部干扰和内部干扰两类。使用环境中的电磁场、振动、温度、湿度等均构成外部干扰源。测试系统的安装固定要很好考虑,不合理的安装固定和固定件的寄生振动会给测试信号带来各种干扰,严重地影响测量结果。另外,电源、信号线、接地等也会产生干扰,这些可归为内部干扰。(一)外部干扰外部干扰主要来自自然界的干扰以及各种电气设备运行产生的干扰(又称人为干扰)。1.自然干扰 各种自然现象,如闪电、雷击、宇宙射线、环境(温度、湿度等)变化均可产生自然干扰。这些干扰对测量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会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对通信、导航设备影响尤

21、为严重。2.人为干扰 人为干扰主要是指各种电气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如大容量电气设备起、停可能引起电网电压波动;开关的通断会引起电火花;霓虹灯、电焊、电车的运行也会引起射频干扰;在大功率输电系统中,大电流输电线周围会产生强大的交变电磁场,因此对安装在输电线附近的仪表及与之平行的信号线会产生干扰。(二)内部干扰内部干扰主要是指测量电路内部各种元器件的噪声所引起的干扰。例如,电阻中随机性的自由电子的热运动引起的热噪声;半导体、电子管内载流子的随机运动引起的散粒噪声;开关或两种导体相接时,由于接触不良会导致接触面的电导率起伏,从而产生所谓的接触噪声;由于工艺设计、布线不合理等出现寄生参数、泄漏

22、电阻等耦合形成寄生反馈造成干扰。对于电子测量装置的内部干扰,可以通过装置的正确设计及零部件的合理布局加以消除或削弱;对于来自外部的干扰可以通过适当的抗干扰措施加以解决。1干扰的主要来源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工作环境的干扰源很多,各有特点。下面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 1.1 从干扰的来源划分 1.1.1 内部干扰 指系统的内部电子电路的各种干扰,如元器件的老化引起的参数变化,以及电阻的热噪声,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器件内部分配噪声和闪烁噪声,放大电路正反馈引起的自激振荡等。 1.1.2 外部干扰 指外界窜入系统内的各种干扰。如电动机电刷引起的电火花,其它设备的脉冲开关接触所产生的电磁信号,自然界的

23、雷电、宇宙辐射的电磁波等。 1.2 按干扰的出现规律划分 1.2.1 固定干扰 指系统附近固定的电气设备运行时发出的干扰。如邻近的“强电”设备的启停所引入的一个固定时刻的干扰。 1.2.2 半固定干扰 指某些偶然使用的电气设备(如行车、电钻等)引起的干扰,有可预测性。 1.2.3 随机干扰 指偶发性干扰,如闪电、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的动作等干扰,难以预测发生时刻。 1.3 从干扰产生和传播的方式分类 1.3.1 静电干扰 指电场通过电容耦合的干扰,是由于元器件及导线之间的寄生电容所产生的。此外,也包括化纤、纤维之间的摩擦而使人体带电,从而由人体对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干扰。 1.3.2 磁场耦合干扰 磁

24、场耦合干扰是一种感应干扰。是由于动力线、变压器、电动机、继电器、电风扇等产生的交变磁场穿过传输线或闭合导线形成的回路,而在传输线上或闭合导线上感应出的交流干扰电压。 1.3.3 电磁辐射干扰 由各种大功率高频、中频发生装置及电火花产生的高频电磁波向周围空间辐射产生的干扰。 1.3.4 电导通路耦合干扰 指电导通路由于接地电位的不同而在各单元回路之间的公共阻抗上产生的干扰。因为是多接地点,会在接地环路上形成环行电流,这种环行电流通过接地环路阻抗把瞬态噪声干扰耦合到下一级电路。 1.3.5 漏电耦合干扰 是由于仪器内部的电路绝缘不良,而出现的漏电流引起的电阻耦合产生的干扰;也可能是由高输入阻抗器件

25、组成的系统,因其阻抗与电路板绝缘电阻可以相比拟,通过电路板产生漏电流而形成的干扰。 1.4 从干扰输入信号的关系划分 1.4.1 串模(差模)干扰 串模干扰是指干扰信号与被测信号串联在一起,它成为被测信号的一部分,被送到放大器进行放大,影响很大。产生的原因:外部高压供电线交变电磁场通过寄生电容耦合进传感器一端;电源交变电磁场对传感器一端的漏电流耦合。 1.4.2 共模干扰 共模干扰指在信号地和仪器地(大地)之间的干扰。产生的原因:(1)在数据采集系统附近有大功率的电器设备,电磁场以电感或电容形式耦合到传感器和传输导线中;(2)电源绝缘不良而引起的漏电或三相动力电网负载不平衡致使零线有较大的电流

26、时,存在着较大的地电流和地电位差。如果系统有两个以上的接地点,则地电位差就会造成共模干扰;(3)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不良时,动力电源会通过漏电阻耦合到数据采集系统的信号回路,形成干扰;(4)在交流供电的仪器中,交流电会通过原、副边绕组间的寄生电容、整流滤波电路、信号电路与地之间的寄生电容到地构成回路,形成干扰。 1.5 软件方面的干扰源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正确的算法产生错误的结果,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计算机处理器中的程序指数运算是近似计算,产生的结果有时有较大的误差,容易产生误动作;(2)由于计算机的精度不高,而加减法运算时要对阶,大数“吃掉”了小数 ,产生了误差积累,导致下溢的出现

27、,也是噪声的来源之一;(3)由于计算机处理器是高速数字器件,所长它的运算器、控制器及控制寄存器易受电磁干扰。以上硬件受到干扰引起的计算机出现的诸如:程序计数器PC值变化、数据采集误差增大、控制状态失灵、RAM数据受干扰发生变化以及系统出现“死锁”等现象。2. 什么是信噪比和共模抑制比?答: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或信号电压与噪声电压之比,称为信噪比,单位为分贝,即。信噪比是测试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参数,优化测试装置本身特性,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注意提高系统的信噪比。共模抑制比3. 例举日常生活中的噪声耦合现象答:唱歌时麦克风尖叫4. 干扰抑制有那些方法?答:(一)屏蔽技术屏蔽技术是抑制电、磁场干扰

28、的重要措施。正确的屏蔽可抑制干扰源(如电源变压器、线圈等干扰源),或阻截干扰进入仪表内部。根据干扰源的形式可采用不同的屏蔽措施。1、静电屏蔽,2、电磁屏蔽,3、磁屏蔽,4、驱动屏蔽(二)隔离技术隔离是抑制干扰的有效手段之一,仪器中的隔离可分为空间隔离和器件隔离。空间隔离的实现手段有:1)包裹干扰源2)功能电路合理布局3)信号之间的隔离。器件隔离一般有隔离放大器,信号隔离变压器和光电隔离器。(三)接地技术在抗干扰措施中接地是与屏蔽紧密相关的,无论是电缆屏蔽还是屏蔽罩都必须有一个适当的接地点,才能有效地抑制干扰。如果接地点选择不当,不但不能抑制干扰,反而会引起干扰,而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可见接地技

29、术不容忽视。一点接地准则 如果一个测量系统分别设有信号地线(信号公共基准零电位),又有交流电源地线和安全保护地线时,则需将三种地线连在一起,再通过一点接地。这就是一点接地的准则,其接线原理见图 6-13。图 6-14 接地测量系统a)两点接地 b)信号源与地隔离的一点接地如果一个测量系统在两个不同点接地,因两接地点不易获得同一地电位,故对两点(多点)接地电路造成干扰。这时地电位差就成为测量系统的共模干扰源,见图 6-14a。在信号源处有一接地点,在测量放大器处又有一个接地点,这两个接地点的地电位差就是引入共模干扰的主要来源。图中 Un是两点接地之间的电位差,Rn为地电阻;Ri为放大器的输入阻抗

30、;R1、R2为信号线的等效电阻;Rs、Us为信号源内阻和信号源电压。(四)滤波技术共模干扰并不是直接干扰电路,而是通过输入信号回路的不平衡转成串模干扰来影响电路的,而抑制串模干扰最常用的方法是滤波。5. 测试系统为何要一点接地?答:因为地线是测试系统中各个测试装置公共的零电平参考点.理论上,地线所有位置的电平均应该相同.由于所有的导线都具有一定的阻抗,若各个测试装置在地线的不同位置接地,在地电流作用下,各个测试装置的接地点的电位可能会不等。各个测试装置在地线的不同位置接地,也可能会产生环路电流并与其它电路产生藕合。另外地线是所有信号电流都要流经的公共点,这可能引起公共地电阻的藕合干扰。所以为了

31、减少测试误差,就要求一点接地.第5节1. 调试的一般过程?答:1、各环节的单独调试接地检查,单个仪器的检测,短路检查,输出检查;2、连接编号,对传感器、电缆和通道进行编号。极性,有些电缆是有极性的,要按极性连接,特别是屏蔽线。断电连接;3、统调系统检测,用标准信号源对测试系统的线性、满度、灵敏度、精度零漂、温漂等进行监测。校准,用标准被测量对测试系统的输出进行检查,并对测试系统的精度进行校准和标定。实测实验4、故障排除(排除法、隔离法)2. 调试中首要注意什么?为什么?答:接地检查。接地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测试精度,而且关系到仪器设备的安全。接地是抗干扰的有效措施,但不良的接地或不合适的接地地点

32、,会在测试中产生较大的电气干扰,同样会使测试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整个测试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对于大型设备和结构的多点测量,更应引起重视。3. 排除故障方法答:当测试系统工作不正常时,要对测试系统进行系统故障排除,然后方可进行测试。检查故障的方法有隔离法和排除法两种。(1)排除法。首先按下述方法对测试系统进行逐级检测,以确定故障发生的范围:A、系统检测。用标准信号源对测试系统的线性、满度、灵敏度、精度、零漂、温漂等指标逐一进行检测和记录,以便准确了解测试系统的工作状态,为测试误差分析提供依据。B、校准。用标准被测量对测试系统的输出进行检查,并对测试系统的精度进行系统校准和标定。C、实测实验。按

33、下图测试系统进行初步实验,以检查测试系统是否能正常工作。被测量输出量计算机数据采集信号处理传感器 (2)隔离法。然后按下述方法对有问题的子系统中的仪器进行单独检测,以发现问题的所在。A、接地检查B、单个仪器的检测C、短路检查D、输出检查检测界面计算机数据采集信号处理传感器在用上述方法检测故障时,还可以通过输入短路来查看输出变化,以发现问题。查错界面如图所示:查错界面计算机数据采集信号处理传感器传感器的组成:敏感元件,变换元件,辅助元件传感器的主要静态指标:线性度,迟滞,重复性,灵敏度,分辨率,阈值,零漂温漂传感器的主要动态指标:频响范围(幅频曲线越出公差带处所对应的频率分别称为上截止频率和下截

34、止频率。两者的频率区间就称为频响范围)常见工艺量的测量:力和压力(应变式,压电式,压阻式);温度(热辐射式)频谱的离散取样造成了栅栏效应,;实际应用中,由于信号截断的原因,产生了能量泄露,即使信号频率与频谱离散取样点不相等,也能得到该频率分量的一个近似值,主瓣的泄露可以减小因栅栏效应带来的谱峰幅值估计误差,有其好的一面,而旁瓣泄露则是完全有害的。噪声的耦合:静电耦合(寄生电容,使一个电路的电荷影响到另一个电路);电磁耦合(两个电路之间有互感);差模干扰:干扰信号和有用信号按电压源的方式串联起来作用与测试系统的输入端,直接影响到测试结果。共模干扰:相对于公共的电位基准点(通常为接地点,若有两个以

35、上接地结点,则地电位差就造成共模干扰),在测试系统连个输入端子上同时出现干扰。共模干扰只有转换为差模干扰才能对测试系统产生干扰。共模干扰抑制比:衡量测试系统抗这种转换的能力。干扰抑制方法:屏蔽技术,接地技术,滤波技术,隔离技术磁浮平台控制:ABS控制:通过调节控制制动管路压力,避免车轮在制动过程中抱死而滑移,使其处于滑移率15%到25%的边滚边滑状态。薄板厚度控制(轧辊)DCS控制:一个由过程控制级和过程监控级组成的以通信网络为纽带的多级计算机系统。基本思想: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配置灵活,组态方便信息融合又称为数据融合或传感器融合,其基本原理是充分利用多个传感器资源,对观测到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支配和使用。信息融合是多源信息综合处理的一项新技术,它能将来自某一目标的多源信息加以智能化合成,产生比单一信息源更精确的,更完全的估计和判决。信息融合可出现在:原始数据层,特征矢量层和决策层。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