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风琴简介(共16页)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54335583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口风琴简介(共1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口风琴简介(共1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口风琴简介(共1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口风琴简介(共1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风琴简介(共16页)(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白寨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口风琴艺术简介 口风琴,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日本,80年代引进我国。90年代我国自己生产出了物美价廉的口风琴。现已成为全国中、小学乐器进课堂的首选教具。 口风琴是簧片吹奏与键盘融为一体的普及性教具。它有标准音高,优美的音质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口风琴的主要特点为:体积小、分量轻、便于携带,不用任何电 源,适于室内、室外。可用于假日旅游郊游等个人和集体活动。它能独奏、齐奏、合奏和伴奏。不仅能演奏小型的乐曲,还可以演奏大型乐曲。 由于它具有键盘乐器特征,因此和声丰富,可随意转凋。其学习方法简单,不需要高难繁复的技巧。只要智力正常,手指健全的人(可不受年

2、龄限制),都可轻松地掌握。通过还可以提高、和声与作曲等知识。 口风琴它即保持了键盘乐器的特性,又吸取了吹奏乐器的特点,所以说它是一种能吹奏的键盘乐器,口风琴使用比较简单,方便适合学生接受,因此把口风琴引入课 堂,为音乐教学丰富内容,调节课堂气氛,扩大学生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有着 重要的作用。新大纲指出: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 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一种新颖的乐器,口风琴的演奏形

3、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它不但能独奏、重奏和合奏;也能用各种音高不同的琴组成清一色的口风琴演奏乐队,又能同其他簧乐器 (如口琴、手风琴等)一起组成簧乐器演奏乐队。又因口风琴具有独特而优美的音色,它还能在小型管弦乐队或大型交响乐队的伴奏下进行独奏。国外就有许多专业 管弦乐队经常为口风琴独奏作伴奏。在上海也有口风琴重奏乐队和有口风琴参加的簧乐器演奏乐队。 在音乐教育事业方面,口风琴更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它丰富了中小学校音乐课的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加速掌握和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还illl强学生对音准的 听力和视唱能力的训练,同时它又能为日后学习其他键盘乐器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口风琴能提高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

4、相对也减轻了音乐教师的负担。 的吹奏嘴形-演奏口风琴正确的嘴型 用双唇不紧不深轻松自然地含住吹嘴。吹嘴的顶端不要碰到牙齿上,更不能咬住吹嘴。含吹嘴太深或太紧,对气流的控制以及舌头动作的灵活性,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会产生疲劳感。 口风琴的吹奏与其他任何一件乐器一样,都应像人们生活中听使用任何器具一样,要以自然轻松的态度对待之。 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千万不要鼓腮:吹管乐器演奏中最忌讳的就是鼓腮。从开始练习时,就应该学会用类似抿嘴微笑的动作拉紧版腮肌肉的方法:特别是吹奏强音时,更应如此。 立式演奏图吹奏的乐句与换气方法 根据乐句来换气,是体现音乐的完整性和流畅性的重要方法:因此,吹奏乐器者的呼吸要严

5、格服从乐句结构的特点:一般换气点往往在音乐的句逗或休止处,它类似 语言中的标点符号。我们知道,在阅读文章时,如果全然不顾一句话的字、词和句的关系,而用随意切割中断的方式进行阅读所造成的结果是什么。而乐曲首先要观 察它的速度、表情和情绪等,然后,根据音乐的自身句读结构,设计换气部位,力求达到每一乐句都很完整。、较长的音、一段或型的反复、和声的 变化和力度的变化等都是换气的先决条件。这些先决条件就是吹奏者换气的最恰当的时机。换气和句法的符号常常用连线或“V”来标记。下例为正确的换气法,或 叫分句法。 如果全然不顾音乐句法的自然状态而将上例吹奏成下例一样,随意换气,那么就会造成吹奏者自己极度紧张和疲

6、劳,而听者却不知所云。吐音演奏技巧与方法-口风琴单吐、双吐、三吐技巧 吐音 口风琴吐音技法有三种,即单吐、双吐、三吐。 口风琴单吐 用同一种吐音方式连续演奏称单吐,谱子上用ku字母标记。它类似说“吐”字的动作。 口风琴双吐 双吐是借单吐的舌尖向后缩回的力量,用舌根的爆破音发出ku的音。在谱子上用ku字母来标记。 口风琴三吐 三吐是单吐和双吐的一种有机的结合方式:吹奏前十六分音符或后十六分音符寸,常用三吐方法:TKT或TTK,同学们可先用嘴念熟,然后在琴上练习或使用。 以上单吐、双吐、三吐的综合使用,是根据乐曲的和形态特征的变化而混合交替使用的. 吹奏式键盘乐器,其快速同音反复或同反复,可不用较

7、为困难和笨拙的右手手腕动作来弹奏,它可采用简便易做的单吐、双吐和三吐法,轻而易举地得到完美的解决。其效果灵活、轻巧,力度和表情也很容易得到有效的控制。 用吐法演奏的同音、同或同和弦,由于簧片孔仍然打开着,琴体内的余气依然流动,因此簧片本身的振动也依然在持续着,所以有共鸣,效果连贯柔和,富有弹 性。而用手腕动作演奏的同一乐句正好与吐音相反,簧片孔被键子的止音器完全关闭,气流中断,因此效果死板僵硬。但不是说不可以采用琴盘演奏,一般在表现有 力量、需要明显断开的乐句时,可以使用,它会有很好的效果。有时吐音法和手腕动作同时并用。 1硬吐:用舌尖贴住吹嘴口后,迅速离开的同时吐出气流,发出ku的声音。其方

8、法与人们平时吐唾液的动作十分相近。其效果干净清脆有力,音头清晰,音与音之间界线分明。适于演奏有力量和干净利索的乐句。但在快速进行中有一定的难度。 2软吐:用舌尖贴近上牙根部,而不堵住吹嘴口,迅速离开时用爆发式气流吐出te的声音。有共鸣,音与音之间连续性较强。其效果为轻巧跳跃,富有弹性。适于演奏轻快活泼的乐句。3空吐:舌尖既不堵住吹嘴口,也不贴近上门牙根部,自然放松呆在口腔中,用舌根贴近软腭,离开时以爆发音方式“咳”出ke或ku的声音。此吐法比软吐法更加柔和,其共鸣和音与音之间的连续性更强,音头柔和。演奏者可以根据乐曲的特点,和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但软吐法用的最多,因为软吐时,舌尖的动作小而灵活

9、。 吹奏的技巧-口风琴音阶练习练习曲 音阶在乐曲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扮演着主要或重要音乐形象的角色。对于任何乐器演奏者来讲,熟练地掌握演奏音阶的技巧,既是基础,又是“终身大事”。 特别提示:呼气要均匀,手指运行的要平均。 为了更加熟练的练习,可以把指法顺序的数字当一个口诀背下来。如两个8度的上行音阶为2345,下行为1321。不难发现,上行和下行指法数字正好是有趣的逆行关系。 教学提示:无用慢速连音法练习,熟练后加速。再用指跳音法练习,跳音的长度由教师根据速度和学生的能力选择并示范,后让学生模仿,可以提高学生对音长的判断与模仿能力。常用指法 为了完整流畅地演奏乐曲,必须使用多种

10、指法技巧。与钢(风)琴及其它键盘乐器所使用的指法相同,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顺指法:手指按顺序弹奏相邻的音。 (2)穿指法:弹奏上行时,1指从2指或3、4指下方穿过去连续弹奏,称穿指法。 (3)跨指法:弹奏下行旋律时,2指或3、4指从1指上方跨越过去连续弹奏,称跨指。 (4)缩指法:通过收拢虎口,来缩小手指距离的弹奏方法。 (5)扩指法:通过伸展虎El来扩大手指距离的弹奏方法。震音奏法 两个不同音高的音和两个作迅速重复均匀的交替演奏,称震音。震音的标记用两条斜线记在两个音或者两个和弦之间。还有一种是由一个音或一个和弦均匀交替构成的震音。 轮指奏法 运用手指的交替动作连续弹奏同一个叫轮指。在

11、弹奏时,手指应以自然、放松的状态触键,弹过的手指应尽快离键,其音响犹如琵琶的轮指。快速轮指时,指尖有如“抹”琴键的感觉,弹过的手指要迅速敏捷的收向手掌,并保持手的平稳。 窗体顶端右手弹奏及指法 虽然是键盘与吹奏结合使用的乐器,其键盘功用与其他键盘乐器是有区别的。口风琴的力度是用吹气的大小来表示的。因此吹奏口风琴的按键不需要使劲,动作不需太大。右手自然弯曲、放松,五指呈半握拳状依次放在琴键上。不要指甲尖碰琴键。 要求: 1手指的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不要塌下去,第三关节拱起,手的整体外形保持圆型。大拇指第一关节略向内收回,手腕部要平,保持自然状态,请看正确口风琴的指法图: 2不要用腕帮助手指动作,应该让每个指头的第三关节做上、下动作,像小鸡啄米一样。当某一手指弹奏时,其他手指尽可能地放松,不要跟着一起动或一起使劲。要让每个手指养成独立运动的能力。 口风琴演奏曲目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