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维修知识大全

上传人:xin****ome 文档编号:54320769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70.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气维修知识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电气维修知识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电气维修知识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电气维修知识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维修知识大全(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151012IC.16182022.26 .29.31.35.38.41首先,我们要知道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电源先将高电压交流电( 220V )通过全桥二极管整流以后成为高电压的波动直流电,再经过电容滤波以后成为较为平滑的高压直流电。 此时,控制电路控制大功率开关管将高压直流电按照一定的高频频率分批送到高频变压器的初级。接着,把从次级线圈输出的降压后的高频低压交流电通过整流滤波转换为能使负载工作的低电压强电流的直流电。 其中,控制电路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它能有效的监控输出端的电压值, 并向功率开关管发出信号控制电压上下调整的幅度。在计算机开关电源中,由于电源输入部分工作在高电压、 大电流的

2、状态下, 故障率最高; 其次输出直流部分的整流二极管、 保护二极管、大功率开关三极管较易损坏;再就是脉宽调制器的反馈和保护部分。 以下是总节的维修方法:一、在断电情况下, “望、闻、问、切 ”注意!:没通电前,用万用表量一下高压电容两端的电压先。 如果是开关电源不起振或开关管开路引起的故障,则大多数情况下,高压滤波电容两端的电压未泄放掉,此电压有 300 多伏,如果不小心被阁下玉手摸到,一定让你留下难忘的记忆!由于检修电源要接触到220V 高压电,人体一旦接触36V 以上的电压就有生命危险。因此,在有可能的条件下, 尽量先检查一下在断电状态下有无明显的短路、 元器件损坏故障。 首先,打开电源的

3、外壳, 检查保险丝是否熔断, 再观察电源的内部情况, 如果发现电源的 PCB 板上元件破裂,则应重点检查此元件,一般来讲这是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 闻一下电源内部是否有糊味, 检查是否有烧焦的元器件;问一下电源损坏的经过, 是否对电源进行违规的操作, 这一点对于维修任何设备都是必须的。在初步检查以后, 还要对电源进行更深入地检测。用万用表测量AC 电源线两端的正反向电阻及电容器充电情况, 如果电阻值过低, 说明电源内部存在短路, 正常时其阻值应能达到100 千欧以上;电容器应能够充放电,如果损坏,则表现为 AC 电源线两端阻值低, 呈短路状态, 否则可能是开关管击穿。然后检查直流输出部分。 脱开

4、负载,分别测量各组输出端的对地电阻,正常时,表针应有电容器充放电摆动,最后指示的应为该路的泄放电阻的阻值。否则多数是整流二极管反向击穿所致。 二、加电检测 在通过上述检查后, 就可通电测试。 这时候才是关键所在,需要有一定的经验、 电子基础及维修技巧。 一般来讲应重点检查一下电源的输入端, 开关三极管,电源保护电路以及电源的输出电压电流等。如果电源启动一下就停止, 则该电源处于保护状态下, 可直接测量 PWM 芯片保护输入脚的电压, 如果电压超出规定值, 则说明电源的处于保护状态下, 应重点检查产生保护的原因。 由于接触到高电压,建议没有电子基础的朋友要小心操作。三、常见故障1保险丝熔断一般情

5、况下,保险丝熔断说明电源的内部线路有问题。由于电源工作在高电压、 大电流的状态下, 电网电压的波动、 浪涌都会引起电源内电流瞬间增大而使保险丝熔断。重点应检查电源输入端的整流二极管, 高压滤波电解电容, 逆变功率开关管等, 检查一下这些元器件有无击穿、开路、损坏等。如果确实是保险丝熔断,应该首先查看电路板上的各个元件,看这些元件的外表有没有被烧糊,有没有电解液溢出。 如果没有发现上述情况, 则用万用表测量开关管有无击穿短路。2无直流电压输出或电压输出不稳定如果保险丝是完好的, 在有负载情况下, 各级直流电压无输出。 这种情况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电源中出现开路、短路现象,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出现

6、故障, 振荡电路没有工作, 电源负载过重, 高频整流滤波电路中整流二极管被击穿,滤波电容漏电等。在用万用表测量次级元件,排除了高频整流二极管击穿、 负载短路的情况后,如果这时输出为零,则可以肯定是电源的控制电路出了故障。3电源负载能力差电源负载能力差是一个常见的故障, 一般都是出现在老式或是工作时间长的电源中, 主要原因是各元器件老化, 开关管的工作不稳定, 没有及时进行散热等。 应重点检查稳压二极管是否发热漏电, 整流二极管损坏、高压滤波电容损坏等。 检修实例 1.一电脑 ATX 电源,通电无电压输出, 电源内发出吱吱声。 这是电源过载或无负载的典型特征。先仔细检查各个元件,重点检查整流二极

7、管、开关管等。经过仔细检查,发现一个整流二极管 1N4007 的表面已烧黑, 而且电路板也给烧黑了。找同型号的二极管换下, 用万用表一量果然是击穿的。接上电源,可风扇不转, 吱吱声依然。 用万用表量 12V 输出只有 0.2V , 5V 只有 0.1V 。这说明元件被击穿时电源启动自保护。测量初级和次级开关管, 发现初级开关管中有一个已损坏, 用相同型号的开关管换上,故障排除,一切正常。总节:以上检查走了弯路,未通电前,应测量一下开关管是否损坏。检修实例2.没有吱吱声,上一个保险丝就烧一个保险丝。由于保险丝不断地熔断, 搜索范围就缩小了。可能性只有3 个: 1、整流桥击穿; 2、大电解电容击穿

8、; 3、初级开关管击穿。电源的整流桥一般是分立的四个整流二极管,或是将四个二极管固化在一起。 将整流桥拆下一量是正常的。 大电解电容拆下测试后也正常, 注意焊回时要注意正负极。 最后的可能就只剩开关管了。 这个电源的初级只有一个大功率的开关管。 拆下一量果然击穿,找同型号开关管换上,问题解决。 其实,维修电源并不难,一般电源损坏都可以归结为保险丝熔断、整流二极管损坏、滤波电容开路或击穿、 开关管击穿以及电源自保护等, 因开关电源的电路较简单, 故障类型少, 很容易判断出故障位置。 只要有足够的电子基础知识,多看看相关技术文章, 多动动手,平时注意经验的积累,电源故障是可以轻松检修的。电气设备维

9、修的十项原则1先动口再动手对于有故障的电气设备,不应急于动手,应先询问产生故障的前后经过及故障现象。 对于生疏的设备, 还应先熟悉电路原理和结构特点, 遵守相应规则。 拆卸前要充分熟悉每个电气部件的功能、位置、连接方式以及与四周其他器件的关系, 在没有组装图的情况下,应一边拆卸,一边画草图,并记上标记 2先外部后内部应先检查设备有无明显裂痕、缺损,了解其维修史、使用年限等,然后再对机内进行检查。 拆前应排队周边的故障因素, 确定为机内故障后才能拆卸,否则,盲目拆卸,可能将设备越修越坏。 3先机械后电气 只有在确定机械零件无故障后, 再进行电气方面的检查。 检查电路故障时, 应利用检测仪器寻找故

10、障部位, 确认无接触不良故障后,再有针对性地查看线路与机械的运作关系,以免误判。 4先静态后动态在设备未通电时, 判定电气设备按钮、 接触器、热继电器以及保险丝的好坏, 从而判定故障的所在。 通电试验,听其声、测参数、判定故障,最后进行维修。 如在电动机缺相时, 若测量三相电压值无法着判别时, 就应该听其声, 单独测每相对地电压, 方可判定哪一相缺损。 5先清洁后维修对污染较重的电气设备,先对其按钮、接线点、接触点进行清洁, 检查外部控制键是否失灵。 许多故障都是由脏污及导电尘块引起的,一经清洁故障往往会排除。 6先电源后设备电源部分的故障率在整个故障设备中占的比例很高,所以先检修电源往往可以

11、事半功倍。 7先普遍后非凡 因装配配件质量或其他设备故障而引起的故障,一般占常见故障的 50 左右。电气设备的非凡故障多为软故障,要*经验和仪表来测量和维修。8先外围后内部 先不要急于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 在确认外围设备电路正常时,再考虑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 9先直流后交流 检修时,必须先检查直流回路静态工作点,再交流回路动态工作点。 10先故障后调试 对于调试和故障并存的电气设备, 应先排除故障, 再进行调试,调试必须在电气线路速的前提下进行。 二检查方法和操作实践 1直观法直观法是根据电器故障的外部表现,通过看、闻、听等手段,检查、判定故障的方法。( 1)检查步骤:调查情况:向操作者和故障

12、在场人员询问情况, 包括故障外部表现、 大致部位、发生故障时环境情况。如有无异常气体、明火、热源是否 *近电器、有无腐蚀性气体侵入、有无漏水,是否有人修理过,修理的内容等等。初步检查:根据调查的情况, 看有关电器外部有无损坏、 连线有无断路、松动,绝缘有无烧焦,螺旋熔断器的熔断指示器是否跳出,电器有无进水、油垢,开关位置是否正确等。试车:通过初步检查,确认有会使故障进一步扩大和造成人身、 设备事故后,可进一步试车检查,试车中要注重有无严重跳火、异常气味、异常声音等现象, 一经发现应立即停车,切断电源。注重检查电器的温升及电器的动作程序是否符合电气设备原理图的要求,从而发现故障部位。( 2)检查

13、方法:观察火花:电器的触点在闭合、 分断电路或导线线头松动时会产生火花,因此可以根据火花的有无、大小等现象来检查电器故障。例如,正常紧固的导线与螺钉间发现有火花时,说明线头松动或接触不良。电器的触点在闭合、 分断电路时跳火说明电路通, 不跳火说明电路不通。控制电动机的接触器主触点两相有火花、 一相无火花时, 表明无火花的一相触点接触不良或这一相电路断路; 三相中两相的火花比正常大,别一相比正常小, 可初步判定为电动机相间短路或接地; 三相火花都比正常大,可能是电动机过载或机械部分卡住。 在辅助电路中,接触器线圈电路通电后, 衔铁不吸合,要分清是电路断路还是接触器机械部分卡住造成的。 可按一下启

14、动按钮, 如按钮常开触点闭合位置断开时有稍微的火花, 说明电路通路, 故障在接触器的机械部分; 如触点间无火花, 说明电路是断路。 动作程序:电器的动作程序应符合电气说明书和图纸的要求。 如某一电路上的电器动作过早、 过晚或不动作,说明该电路或电器有故障。 另外,还可以根据电器发出的声音、温度、压力、气味等分析判定故障。运用直观法,不但可以确定简单的故障,还可以把较复杂的故障缩小到较小的范围。 2测量电压法测量电压法是根据电器的供电方式, 测量各点的电压值与电流值并与正常值比较。具体可分为分阶测量法、分段测量法和点测法。 3测电阻法可分为分阶测量法和分段测量法。 这两种方法适用于开关、 电器分

15、布距离较大的电气设备。 4对比、置换元件、逐步开路(或接入)法( 1)对比法:把检测数据与图纸资料及平时记录的正常参数相比较来判定故障。 对无资料又无平时记录的电器, 可与同型号的完好电器相比较。电路中的电器元件属于同样控制性质或多个元件共同控制同一设备时,可以利用其他相似的或同一电源的元件动作情况来判定故障。( 2)置转换元件法:某些电路的故障原因不易确定或检查时间过长时, 但是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利用率, 可转换同一相性能良好的元器件实验, 以证实故障是否由此电器引起。 运用转换元件法检查时应注重, 当把原电器拆下后, 要认真检查是否已经损坏, 只有肯定是由于该电器本身因素造成损坏时, 才能

16、换上新电器, 以免新换元件再次损坏。( 3)逐步开路(或接入)法:多支路并联且控制较复杂的电路短路或接地时, 一般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如冒烟、有火花等。电动机内部或带有护罩的电路短路、接地时,除熔断器熔断外,不易发现其他外部现象。 这种情况可采用逐步开路 (或接入)法检查。逐步开路法: 碰到难以检查的短路或接地故障, 可重新更换熔体, 把多支路交联电路, 一路一路逐步或重点地从电路中断开, 然后通电试验,若熔断器一再熔断, 故障就在刚刚断开的这条电路上。 然后再将这条支路分成几段, 逐段地接入电路。 当接入某段电路时熔断器又熔断,故障就在这段电路及某电器元件上。 这种方法简单, 但轻易把损坏不

17、严重的电器元件彻底烧毁。 逐步接入法:电路出现短路或接地故障时,换上新熔断器逐步或重点地将各支路一条一条的接入电源, 重新试验。当接到某段时熔断器又熔断, 故障就在刚刚接入的这条电路及其所包含的电器元件上。 5强迫闭合法在排队电器故障时,经过直观检查后没有找到故障点而手下也没有适当的仪表进行测量, 可用一绝缘棒将有关继电器、 接触器、电磁铁等用外力强行按下, 使其常开触点闭合,然后观察电器部分或机械部分出现的各种现象, 如电动机从不转到转动,设备相应的部分从不动到正常运行等。 6短接法设备电路或电器的故障大致归纳为短路、过载、断路、接地、接线错误、电器的电磁及机械部分故障等六类。 诸类故障中出

18、现较多的为断路故障。它包括导线断路、 虚连、松动、触点接触不良、 虚焊、假焊、熔断器熔断等。 对这类故障除用电阻法、 电压法检查外, 还有一种更为简单可行的方法, 就是短接法。 方法是用一根良好绝缘的导线, 将所怀疑的断路部位短路接起来,如短接到某处,电路工作恢复正常,说明该处断路。 具体操作可分为局部短接法和长短接法。 以上几种检查方法,要灵活运用, 遵守安全操作规章。 对于连续烧坏的元器件应查明原因后再进行更换; 电压测量时应考虑到导线的压降; 不违反设备电器控制的原则, 试车时手不得离开电源开关, 并且保险应使用等量或略小于额定电流;注重测量仪器的挡位的选择电子元器件故障特点电器设备内部

19、的电子元器件虽然数量很多,但其故障却是有规律可循的。1.电阻损坏的特点电阻是电器设备中数量最多的元件,但不是损坏率最高的元件。 电阻损坏以开路最常见, 阻值变大较少见,阻值变小十分少见。 常见的有碳膜电阻、 金属膜电阻、 线绕电阻和保险电阻几种。前两种电阻应用最广, 其损坏的特点一是低阻值 (100以下)和高阻值( 100k 以上)的损坏率较高,中间阻值(如几百欧到几十千欧)的极少损坏;二是低阻值电阻损坏时往往是烧焦发黑,很容易发现,而高阻值电阻损坏时很少有痕迹。 线绕电阻一般用作大电流限流,阻值不大。圆柱形线绕电阻烧坏时有的会发黑或表面爆皮、裂纹,有的没有痕迹。 水泥电阻是线绕电阻的一种,

20、烧坏时可能会断裂,否则也没有可见痕迹。保险电阻烧坏时有的表面会炸掉一块皮,有的也没有什么痕迹, 但绝不会烧焦发黑。 根据以上特点, 在检查电阻时可有所侧重,快速找出损坏的电阻。 2. 电解电容损坏的特点 电解电容在电器设备中的用量很大, 故障率很高。电解电容损坏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完全失去容量或容量变小; 二是轻微或严重漏电; 三是失去容量或容量变小兼有漏电。查找损坏的电解电容方法有: (1)看:有的电容损坏时会漏液,电容下面的电路板表面甚至电容外表都会有一层油渍, 这种电容绝对不能再用; 有的电容损坏后会鼓起,这种电容也不能继续使用; (2)摸:开机后有些漏电严重的电解电容会发热, 用手指触

21、摸时甚至会烫手, 这种电容必须更换;(3)电解电容内部有电解液,长时间烘烤会使电解液变干,导致电容量减小,所以要重点检查散热片及大功率元器件附近的电容,离其越近,损坏的可能性就越大。 3.二、三极管等半导体器件损坏的特点二、三极管的损坏一般是 PN 结击穿或开路, 其中以击穿短路居多。此外还有两种损坏表现: 一是热稳定性变差, 表现为开机时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生软击穿;另一种是 PN 结的特性变差,用万用表 R1k 测,各 PN 结均正常,但上机后不能正常工作,如果用 R10 或 R1 低量程档测,就会发现其 PN 结正向阻值比正常值大。测量二、三极管可以用指针万用表在路测量,较准确的方法

22、是:将万用表置 R10 或 R1 档(一般用 R10 档,不明显时再用 R1档)在路测二、三极管的PN 结正、反向电阻,如果正向电阻不太大(相对正常值),反向电阻足够大(相对正向值),表明该PN 结正常,反之就值得怀疑,需焊下后再测。这是因为一般电路的二、三极管外围电阻大多在几百、几千欧以上,用万用表低阻值档在路测量,可以基本忽略外围电阻对PN 结电阻的影响。 4.集成电路损坏的特点集成电路内部结构复杂, 功能很多,任何一部分损坏都无法正常工作。集成电路的损坏也有两种:彻底损坏、热稳定性不良。彻底损坏时,可将其拆下,与正常同型号集成电路对比测其每一引脚对地的正、反向电阻,总能找到其中一只或几只

23、引脚阻值异常。对热稳定性差的,可以在设备工作时, 用无水酒精冷却被怀疑的集成电路,如果故障发生时间推迟或不再发生故障,即可判定。通常只能更换新集成电路来排除。三极管的检测1中、小功率三极管的检测a已知型号和管脚排列的三极管,可按下述方法来判断其性能好坏(a)测量极间电阻。将万用表置于 r 100 或 r 1k 挡,按照红、黑表笔的六种不同接法进行测试。其中,发射结和集电结的正向电阻值比较低,其他四种接法测得的电阻值都很高, 约为几百千欧至无穷大。 但不管是低阻还是高阻, 硅材料三极管的极间电阻要比锗材料三极管的极间电阻大得多。(b) 三极管的穿透电流 iceo 的数值近似等于管子的倍数 和集电

24、结的反向电流 icbo 的乘积。icbo 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长很快, icbo的增加必然造成iceo 的增大。而 iceo 的增大将直接影响管子工作的稳定性,所以在使用中应尽量选用iceo小的管子。通过用万用表电阻直接测量三极管ec极之间的电阻方法,可间接估计iceo的大小,具体方法如下:万用表电阻的量程一般选用r 100或r 1k 挡,对于 pnp 管,黑表管接e 极,红表笔接c 极,对于 npn型三极管,黑表笔接c 极,红表笔接e 极。要求测得的电阻越大越好。ec 间的阻值越大,说明管子的iceo 越小;反之,所测阻值越小,说明被测管的iceo 越大。一般说来,中、小功率硅管、锗材料低

25、频管,其阻值应分别在几百千欧、 几十千欧及十几千欧以上,如果阻值很小或测试时万用表指针来回晃动,则表明iceo 很大,管子的性能不稳定。(c)测量放大能力 ( )。目前有些型号的万用表具有测量三极管 hfe 的刻度线及其测试插座, 可以很方便地测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先将万用表功能开关拨至挡,量程开关拨到 adj 位置,把红、黑表笔短接,调整调零旋钮,使万用表指针指示为零,然后将量程开关拨到 hfe 位置,并使两短接的表笔分开, 把被测三极管插入测试插座,即可从 hfe 刻度线上读出管子的放大倍数。另外:有此型号的中、小功率三极管, 生产厂家直接在其管壳顶部标示出不同色点来表明管子的放大倍数值,

26、其颜色和 值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但要注意,各厂家所用色标并不一定完全相同。 b 检测判别电极 (a) 判定基极。用万用表 r 100 或 r 1k 挡测量三极管三个电极中每两个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当用第一根表笔接某一电极,而第二表笔先后接触另外两个电极均测得低阻值时, 则第一根表笔所接的那个电极即为基极 b 。这时,要注意万用表表笔的极性,如果红表笔接的是基极 b。黑表笔分别接在其他两极时, 测得的阻值都较小,则可判定被测三极管为pnp 型管;如果黑表笔接的是基极b ,红表笔分别接触其他两极时, 测得的阻值较小, 则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 (b) 判定集电极 c 和发射极 e。(以 pn

27、p 为例 )将万用表置于 r 100 或 r 1k 挡,红表笔基极 b ,用黑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管脚时,所测得的两个电阻值会是一个大一些, 一个小一些。 在阻值小的一次测量中, 黑表笔所接管脚为集电极; 在阻值较大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管脚为发射极。c判别高频管与低频管高频管的截止频率大于3mhz ,而低频管的截止频率则小于3mhz ,一般情况下,二者是不能互换的。d在路电压检测判断法在实际应用中、小功率三极管多直接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 由于元件的安装密度大,拆卸比较麻烦, 所以在检测时常常通过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去测量被测三极管各引脚的电压值,来推断其工作是否正常,进而判断其好坏。2大功

28、率晶体三极管的检测利用万用表检测中、小功率三极管的极性、 管型及性能的各种方法, 对检测大功率三极管来说基本上适用。 但是,由于大功率三极管的工作电流比较大,因而其 pn 结的面积也较大。 pn 结较大,其反向饱和电流也必然增大。所以,若像测量中、小功率三极管极间电阻那样,使用万用表的 r 1k 挡测量,必然测得的电阻值很小,好像极间短路一样,所以通常使用 r 10 或 r 1 挡检测大功率三极管。 3 普通达林顿管的检测 用万用表对普通达林顿管的检测包括识别电极、区分pnp 和 npn 类型、估测放大能力等项内容。因为达林顿管的eb极之间包含多个发射结,所以应该使用万用表能提供较高电压的r

29、10k 挡进行测量。4大功率达林顿管的检测检测大功率达林顿管的方法与检测普通达林顿管基本相同。 但由于大功率达林顿管内部设置了 v3 、r1 、r2 等保护和泄放漏电流元件,所以在检测量应将这些元件对测量数据的影响加以区分, 以免造成误判。 具体可按下述几个步骤进行: a 用万用表 r 10k 挡测量 b 、c 之间 pn 结电阻值,应明显测出具有单向导电性能。 正、反向电阻值应有较大差异。 b 在大功率达林顿管 b e 之间有两个 pn 结,并且接有电阻 r1 和 r2。用万用表电阻挡检测时,当正向测量时,测到的阻值是 b e 结正向电阻与 r1 、r2 阻值并联的结果; 当反向测量时, 发

30、射结截止,测出的则是 (r1 r2) 电阻之和,大约为几百欧, 且阻值固定,不随电阻挡位的变换而改变。 但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大功率达林顿管在 r1 、r2 、上还并有二极管,此时所测得的则不是(r1 r2) 之和,而是(r1 r2) 与两只二极管正向电阻之和的并联电阻值。 5 带阻尼行输出三极管的检测 将万用表置于 r 1 挡,通过单独测量带阻尼行输出三极管各电极之间的电阻值,即可判断其是否正常。 具体测试原理,方法及步骤如下: a 将红表笔接 e,黑表笔接 b ,此时相当于测量大功率管 b e 结的等效二极管与保护电阻 r 并联后的阻值,由于等效二极管的正向电阻较小, 而保护电阻 r 的阻

31、值一般也仅有 20 50 ,所以,二者并联后的阻值也较小;反之,将表笔对调,即红表笔接 b ,黑表笔接 e,则测得的是大功率管 b e 结等效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值与保护电阻 r 的并联阻值,由于等效二极管反向电阻值较大,所以,此时测得的阻值即是保护电阻 r 的值,此值仍然较小。 b 将红表笔接 c,黑表笔接 b ,此时相当于测量管内大功率管 b c 结等效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一般测得的阻值也较小;将红、黑表笔对调,即将红表笔接 b ,黑表笔接 c,则相当于测量管内大功率管 b c 结等效二极管的反向电阻,测得的阻值通常为无穷大。 c 将红表笔接 e,黑表笔接 c,相当于测量管内阻尼二极管的反向电阻

32、,测得的阻值一般都较大,约 300 ;将红、黑表笔对调,即红表笔接 c ,黑表笔接 e,则相当于测量管内阻尼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测得的阻值一般都较小,约几至几十。用万用表检测IC 芯片的几种简易方法1.离线检测测出 IC 芯片各引脚对地之间的正,反电阻值 .以此与好的 IC 芯片进行比较 ,从而找到故障点 .2.在线检测1)直流电阻的检测法同离线检测 .但要注意 :(a)要断开待测电路板上的电源;(b) 万能表内部电压不得大于 6V;(c) 测量时 ,要注意外围的影响 .如与 IC 芯片相连的电位器等 . 2)直流工作电压的测量法测得 IC 芯片各脚直流电压与正常值相比即可.但也要注意:(a)

33、万能表要有足够大的内阻 ,数字表为首选 ;(b) 各电位器旋到中间位置 ;(c) 表笔或探头要采取防滑措施 ,可用自行车气门芯套在笔头上 , 并应长出笔尖约 5mm;(d) 当测量值与正常值不相符时 ,应根据该引脚电压 ,对 IC 芯片正常值有无影响以及其它引脚电压的相应变化进行分析 ;(e)IC 芯片引脚电压会受外围元器件的影响.当外围有漏电 ,短路 ,开路或变质等 ;(f)IC 芯片部分引脚异常时 ,则从偏离大的入手 .先查外围元器件 , 若无故障 ,则 IC 芯片损坏 ;(g) 对工作时有动态信号的电路板 ,有无信号 IC 芯片引脚电压是不同的 .但若变化不正常则 IC 芯片可能已坏 ;

34、(h) 对多种工作方式的设备 ,在不同工作方式时 IC 脚的电压是不同的.3)交流工作电压测试法用带有 dB 档的万能表 ,对 IC 进行交流电压近似值的测量.若没有dB档,则可在正表笔串入一只 0.1- 0.5 F隔离直流电容 .该方法适用于工作频率比较低的 IC. 但要注意这些信号将受固有频率 ,波形不同而不同 .所以所测数据为近似值,仅供参考 .4)总电流测量法通过测 IC 电源的总电流 ,来判别 IC 的好坏 .由于 IC 内部大多数为直流耦合 ,IC 损坏时 (如 PN 结击穿或开路 )会引起后级饱和与截止,使总电流发生变化 .所以测总电流可判断IC 的好坏 .在线测得回路电阻上的电

35、压 ,即可算出电流值来 .以上检测方法 ,各有利弊 .在实际应用中最好将这些方法结合来运用.怎样读懂电原理图初学维修的朋友在维修电子产品前, 必须首先弄清电原理图, 然后才能顺利维修。同时,仅对单元电路的原理和各种元件符号比较熟悉还是不够的,实际的电子产品五花八门, 因此必须具备足够宽的知识面。为此必须找到读懂电原理图的窍门, 才能迅速准确理解并掌握。 本文介绍理解电原理图的一些方法, 供初学者参考。 1.从理解功能框图着手,读懂电原理图一般电子产品的整机原理图可大致分成几块单元框图。以电视机为例,要熟记各种型号的电视机原理图,几乎不可能,但记住方框图就比较方便。 通过记住框图, 并结合框图理

36、解电视机产品的原理图,便能大致读懂由不同元器件组成的电视机电原理图。 根据产品的框图,将电原理图分解成几部分,然后根据各部分的功能,结合信号走向, 去理解、读懂局部单元电路的功能原理, 最后把单元电路中各元器件的作用弄明白。 通过框图读懂电原理图, 实际上是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理解过程。 2.从共用部分电路着手,读懂电原理图任何电子产品内部的元器件, 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单元电路, 每种产品中必然都有其共用电路部分, 例如几乎所有电子产品都离不开电源与接地线, 从电原理图上很容易找到由电源开关、电源变压器、保险管和整流、滤波、稳压用元器件组成的电源电路,并且在产品设计时习惯

37、将供给某功能电路的电源单独供给,从电源的走向即可帮助确定功能电路的组成 。3.从信号线的走向着手,读懂电原理图 电子产品的电原理图离不开对信号的获取(或取样)、放大(或转换),最后用该信号实现某种功能。从信号的获取或产生开始, 随着它在电路中的走向, 结合对信号通道的分析, 即可判定信号经各级电路后的变化情况(波形、转换、幅度变化、频率变换等),从而加深理解电原理图, 有时甚至可根据信号通道中熟悉的单元电路来推测其前级(或后级)不熟悉电路的原理、功能。 4. 从易识别的特殊元件着手, 读懂电原理图电子产品系由许多电子元器件组合而成,如果某电路仅由电阻、电容、三极管等常见元器件组成,人们可能很难

38、理解其电原理图,但实际上每种电子产品都有其特别的、专用的电子元器件,因此找到这些专门元器件就能大致判定电路的功能和作用。仍以电视机为例,见到整流、滤波、开关变压器和一些专用模块就能识别出是电源电路;含有 38MHz 中周的必为中频电路;而晶振、延迟线附近必为彩色解码电路等。 紧紧盯住电原理图中这些特殊功能元件,有时能对理解电原理图起事半功倍的效果。触摸屏维修之故障分析、触摸屏为什么不准?a.可能是声波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屏四周的反射条纹上面被灰尘覆盖,请用一块干的软布进行擦拭,然后断电重新启动计算机并重新校准 .b. 有可能是声波屏的反射条纹受到轻微破坏,无法完全修复、我的触摸屏为什么不能校准

39、?a.有可能是在主机启动装载触摸屏驱动程序之前,触摸屏控制卡接收到操作信号,请断电重新启动计算机并重新校准 .b. 有可能是声波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屏四周的反射条纹上面被大量的灰尘覆盖, 虽然有的区域能进行操作, 但是不能进行校准, 请用一块干的软布进行擦拭,然后断电重新启动计算机并重新校准、我的触摸屏为什么触摸无响应?a.有可能是触摸屏的连线中, 其中一个连接主机键盘口的连线没有连接,请检查连线 .b.有可能是触摸屏的驱动程序没有相对应触摸屏实际安装的串口号进行安装,请从新安装驱动程序.c. 有可能是主机为国产原装机,所装的操作系统为 OEM 版本,被厂家调整过, 造成串口通讯的非标准性,

40、 与触摸屏驱动不兼容, 如果可行请格式化硬盘,安装系统后驱动触摸屏.d. 检查主机是否死机。 检查触摸屏表面的四个边框上的反射条纹是否被刮平。检查触摸屏控制电缆与主机或控制卡之间的连接是否松动。对于表面声波屏, 检查位于屏三个角上的四个传感器是否有破损和裂痕,或被异物污染。 检查控制电缆是否破损, 特别是表面声波式触摸屏的位于屏四周的控制电缆以及与传感器相连接的部位是否断路。将触摸屏驱动程序卸载后, 重新安装。检查主机是否被病毒侵袭、我的触摸屏为什么响应时间很长?a.有可能是触摸屏上粘有移动的水滴,触摸屏响应水滴的操作,请用一块干的软布进行擦拭.b. 有可能是主机档次太低,时钟频率过低,请更换

41、主机.、我的触摸屏为什么局部无反应?a.有可能是触摸屏反射条纹局部被覆盖, 请用一块干的软布进行擦拭 .b. 有可能是触摸屏反射条纹局部被硬物刮掉,将无法修复.、我的触摸屏为什么没什么问题,但就是不能操作计算机?a有可能是在主机启动装载触摸屏驱动程序之前,触摸屏控制卡接收到操作信号,请重新断电启动计算机.电路板维修的注意事项在无任何电路原理图的情况下 ,要对一块陌生的且较复杂的故障电路板进行维修 ,以往的所谓 “检修经验 ”就难以应付了 .尽管电子技术的硬件功底深厚的维修人员 ,并对维修工作充满了信心 .但如果方法不当,工作起来照样事倍功半 .那么 ,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提高维修效率呢 ? 这就是

42、下面要讨论的几个原则 ,供同行参考 .使维修工作有条不紊,按顺序有步骤地进行 .一、先看后量对待修的电路板 ,首先应对其进行目测 .必要时还要借助于放大镜观察 .主要看:1.是否有断线和短路处 ;尤其是电路板上的印制板连接线是否存在断裂 ,粘连等现象 ;2.有关元器件如电阻 ,电容 ,电感 ,二极管 ,三极管等是否存在断开现象 ;3.是否有人修理过 ? 动过哪些元器件 ? 是否存在虚焊 ,漏焊 ,插反插错等问题 .排除上述状况后 ,这时候先用万用表测量电路板电源与地之间的阻值 ,通常电路板的阻值不应小于 70.若阻值太小,才几或十几欧姆 . 说明电路板上有元器件被击穿或部分击穿 ,就必须采取措

43、施将被击穿的元器件找出来 .具体办法是给被修板加电 (注意 ! 此时一定要搞清该板的工作电压的电压值与正负极性 ,不可接错和加入高于工作电压值 . 否则将对待修电路板有伤害 !老故障没排除 ,又增新毛病!用点温计测电路板上各器件的温度,温度升的较快较高的视为重点怀疑对象 . 若阻值正常后 ,再用万用表测量板上的阻容器件二、三极管 ,场效应管 ,以及拨段开关等元器件 .其目的就是首先要确保被测量过的元器件是正常的 .能用一般测试工具 (如万用表等 )解决的问题 ,就不要把它复杂化 .二、先外后内使用 进行检测时 .如果情况允许 ,最好是有一块与待修板一样的好电路板作为参照 .然后使用测试仪的双棒

44、 VI 曲线扫描功能对两块板进行好、坏对比测试 .开始的对比测试点可以从电路板的端口开始 ;然后由表及里 ,尤其是对电容器的对比测试 .这可弥补万用表在线难以测出电容是否漏电的缺憾.三、先易后难使用 进行检测时 .为提高测试效果 ,在对电路板进行在线功能测试前 ,应对被修板做一些技术处理 ,以尽量削弱各种干扰对测试过程中带来的影响.具体措施如下 :1. 测试前的准备将晶振短路 (注意对四脚的晶振要搞清那两脚为信号输出脚 ,可短路此两脚 .记住一般情况下另外两脚为电源脚 ,千万不可短接 !), 对于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器 ,也要焊下一脚使其开路 .因为大容量电容的充放电同样也会带来干扰.2.采用排除

45、法对器件进行测试对器件进行在线测试或比较测试过程中 ,凡是测试通过 (或比较正常 )的器件 ,请直接确认测试结果 ,给以记录 .对测试未通过 (或比较超差)的,可再测试一遍 .若还是未通过 ,也可先确认测试结果 .这样一直测试下去 ,直到将板上的器件测试 (或比较 )完.然后再来处理那些未通过测试 (或比较超差 )的器件 .对未通过功能在线测试的器件 ,有些测试仪器还提供了一种不太正规却又比较实用的处理方法 : 由于该种测试仪器对电路板的供电还可以通过测试夹施加到器件相应的电源与地线脚上 ,若对器件的电源脚实施刃割 ,则这个器件将脱离电路板供电系统.这时 ,再对该器件进行在线功能测试 ;由于电

46、路板上的其他器件将不会得电工作 ,消除了干扰作用 .此时的实际测试效果将等同于 “准离线测试 ”,测准率将获得很大提高.3.用 ASA-VI 曲线扫描测试对测试库尚未涵盖的器件进行比较测试由于 ASA-VI 智能曲线扫描技术能适用于对任何器件的比较测试.只要测试夹能将器件夹住 ,再有一块参照电路板 .通过对比测试 ,同样对器件具备较强的故障侦测 ,判断能力 .该功能弥补了器件在线功能测试时 ,要受制于器件测试库不足的约束 ,拓展了测试仪器对电路板故障的检测范围 .现实中往往会出现无法找到好的电路板做参照的情景.而且待修板本身的电路结构也无任何对称性,在这种情况下 ,ASA-VI 曲线扫描比较测

47、试功能将起不到很好的作用 .而在线功能测试由于器件测试库的不完备 ,无法完成对电路板上每一个器件都能测试一遍 ,电路板依然无法检测下去 .这就是 的局限 .就跟没有包治百病的药一样 .四、先静后动由于 就目前而言 ,只能对电路板上的器件进行功能在线测试和静态特征分析 .所以故障电路板是否最终完全修复好 ,必须要装回原设备上检验才行 .为使这种检验过程取得正确结果,以判断电路板是否修理好 .这时最好先检查一下设备的电源是否按要求正确供给到电路板上 ,以及电路板上的各接口插件是否均接好 .一定要排除电路板周围环境和外围电路的不正确带来的影响,否则会将维修电路板的工作带入歧途!关于示波器的使用虽然示

48、波器的牌号、 型号、品种繁多,但其基本组成和功能却大同小异,本文介绍通用示波器的使用方法。一、面板介绍1.亮度和聚焦旋钮亮度调节旋钮用于调节光迹的亮度(有些示波器称为辉度),使用时应使亮度适当,若过亮,容易损坏示波管。聚焦调节旋钮用于调节光迹的聚焦(粗细)程度,使用时以图形清晰为佳。2.信号输入通道常用示波器多为双踪示波器,有两个输入通道,分别为通道1( CH1 )和通道 2(CH2 ),可分别接上示波器探头,再将示波器外壳接地,探针插至待测部位进行测量。 3.通道选择键(垂直方式选择)常用示波器有五个通道选择键:( 1)CH1 :通道 1 单独显示;(2)CH2:通道 2 单独显示;( 3)

49、ALT :两通道交替显示;( 4) CHOP :两通道断续显示, 用于扫描速度较慢时双踪显示; (5)ADD :两通道的信号叠加。 维修中以选择通道 1 或通道 2 为多。4.垂直灵敏度调节旋钮 调节垂直偏转灵敏度,应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度调节旋钮的位置,将该旋钮指示的数值 (如 0.5V/div ,表示垂直方向每格幅度为 0.5V )乘以被测信号在屏幕垂直方向所占格数,即得出该被测信号的幅度。 5.垂直移动调节旋钮 用于调节被测信号光迹在屏幕垂直方向的位置。 6.水平扫描调节旋钮 调节水平速度,应根据输入信号的频率调节旋钮的位置,将该旋钮指示数值(如 0.5ms/div ,表示水平方向每格时间为

50、 0.5ms ),乘以被测信号一个周期占有格数,即得出该信号的周期, 也可以换算成频率。 7. 水平位置调节旋钮用于调节被测信号光迹在屏幕水平方向的位置。 8. 触发方式选择示波器通常有四种触发方式: (1)常态( NORM ):无信号时,屏幕上无显示;有信号时,与电平控制配合显示稳定波形;(2)自动( AUTO ):无信号时,屏幕上显示光迹; 有信号时与电平控制配合显示稳定的波形;(3)电视场( TV):用于显示电视场信号; (4)峰值自动(P-PAUTO ):无信号时,屏幕上显示光迹;有信号时,无需调节电平即能获得稳定波形显示。该方式只有部分示波器(例如 CALTEK 卡尔泰克 CA800

51、0 系列示波器)中采用。 9.触发源选择 示波器触发源有内触发源和外触发源两种。 如果选择外触发源, 那么触发信号应从外触发源输入端输入, 家电维修中很少采用这种方式。 如果选择内触发源,一般选择通道 1(CH1 )或通道 2(CH2 ),应根据输入信号通道选择,如果输入信号通道选择为通道 1,则内触发源也应选择通道1。二、测量方法 1.幅度和频率的测量方法(以测试示波器的校准信号为例)( 1)将示波器探头插入通道 1 插孔,并将探头上的衰减置于1 档;( 2)将通道选择置于 CH1 ,耦合方式置于 DC 档;( 3)将探头探针插入校准信号源小孔内, 此时示波器屏幕出现光迹; (4)调节垂直旋

52、钮和水平旋钮, 使屏幕显示的波形图稳定, 并将垂直微调和水平微调置于校准位置;( 5)读出波形图在垂直方向所占格数,乘以垂直衰减旋钮的指示数值,得到校准信号的幅度;( 6)读出波形每个周期在水平方向所占格数, 乘以水平扫描旋钮的指示数值, 得到校准信号的周期(周期的倒数为频率);( 7)一般校准信号的频率为 1kHz ,幅度为 0.5V ,用以校准示波器内部扫描振荡器频率,如果不正常,应调节示波器(内部)相应电位器,直至相符为止。2.示波器应用举例 (以测量 788 手机 13MHz 时钟脉冲为例) 手机中的13MHz 时钟信号正常是开机的必要条件,因此维修时要经常测量有无 13MHz 时钟信

53、号。步骤如下:( 1)打开示波器,调节亮度和聚焦旋钮,使屏幕上显示一条亮度适中、聚焦良好的水平亮线;(2)按上述方法校准好示波器,然后将耦合方式置于AC档;( 3)将示波器探头的接地夹夹在手机电路板的接地点,探针插到788 手机CPU 第脚;( 4)接通手机电源,按开机键,调节垂直扫描水和平扫描旋钮,观察屏幕上是否出现稳定的波形,如果没有,一般说明没有13MHz 信号。继电器触点故障分析1. 继电器触点故障的原因 触点故障有不接通或不断开两种极限状态,常称接触不良或分断不良。 故障因素有触点表面状况、 材料种类、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与使用环境等。 触头寿命的极限通常以触片开合失误的程度来衡量,

54、其次是触点间的接触电阻。( 1)接触电阻继电器的动、静触点相接触且有电流通过时,接触表面间有接触电阻,可分为收缩电阻与膜电阻两部分, 它们同时并存而影响程度有别。 收缩电阻。即使触点表面平滑无损, 实际接触面积也会小于触点设计接触面积,造成电流面收缩,电流密度增高,电阻加大,该电阻称为收缩电阻。 膜电阻。 触点表面因氧化、 硫化等产生不同程度的非金属薄膜,在轻负荷、小电流情况下形成膜电阻。( 2)触点变形 继电器触点经长期反复通断后, 接触压力和实际接触面积改变, 接触电阻与电流密度增加,产生热效应,再加上线路电压、电流、电感诸多因素的作用,产生电弧、火花,在触点表面形成凸包或凹坑,严重时会产

55、生熔焊、 粘连。实践表明交流电路中凸包多出现在动触点上; 直流电路中正极触点总是形成凹坑, 负极触点总是形成凸包, 且均分布在触点中心部位。 (3)电磨损继电器工作中受电弧放电产生高温,形状与厚度不断改变、减薄,形成电磨损。( 4)化学磨损 继电器周围介质中的腐蚀性气体和蒸汽对触点不断侵蚀, 使金属物质加速腐蚀、脱落直至损坏。 (5)机械磨损主要产生于触点间的磨擦、振动、碰撞,机械磨损量与触点之间的压力及摩擦长度成正比, 与金属材料的硬度成反比。 2.继电器触点故障表现形式 (1)粘连通常由触点熔焊造成,多因使用不当、安装不妥、负载过重或操作过于频繁。 (2)接触不可靠 长期使用后触点表面氧化

56、或电弧烧蚀造成缺陷、 毛刺等,接触电阻增加,导致触点温升过高,由面接触变成点接触。 (3)变形因触片变形、弹性连接片变形或弹性系数变化造成触点接触不良。 ( 4)拉弧导致触点磨损加快继电器吸合、断开时拉弧,导致触点腐蚀过快,缩短使用寿命。 3.部分故障处理方法 (1)粘连继电器应避免装在多冲击、 易振动的地方; 若在电压波动至最低阈值时不能可靠吸合,可适当调整动、静触点,重新核查负载容量,核实继电器承载能力。若负载容量无法调整,则需更换继电器。 ( 2)触点接触不牢靠 继电器触点可用什锦锉轻轻除去毛刺(不要用砂纸打磨),再用棉纱沾酒精或四氯化碳擦去脏物, 检查触点接触面是否良好,正常后再通电使

57、用。 (3)触头腐蚀过快首先检查回路中是否有感性负载,还应采取灭弧措施电路板维修之电脑端口与外设故障实用维修教程电脑电路板维修一般指的是电脑硬件故障的维修, 电路板维修又可分为板级维修、芯片级维修和替换板维修几种。 电脑端口与外设故障主要涉及串并口、 USB 端口、键盘、鼠标等设备的故障。本文我们旨在分析电脑端口与外设故障检修常用技巧,为电脑维修者提供参考借鉴。一、电脑端口与外设故障可能的故障现象1、 键盘工作不正常、功能键不起作用;2、 鼠标工作不正常;3、 不能打印或在某种操作系统下不能打印;4、 外部设备工作不正常;5、 串口通信错误(如:传输数据报错、丢数据、串口设备识别不到等);6、 使用 USB 设备不正常(如USB 硬盘带不动,不能接多个USB 设备等);二、可能涉及的采诵宁装有相应端口的采诵宁(如主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