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国家财政管理考证

上传人:yo****e 文档编号:54304388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国古代国家财政管理考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古代国家财政管理考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古代国家财政管理考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我国古代国家财政管理考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古代国家财政管理考证(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我国古代国家财政管理考证两处账簿记录并存于同一账簿之中.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第十八条也做出与上相同的规定:发现已经输入并审核通过或者登账的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可以采用红字冲销法或者补充凭证法进行更正;记账凭证输入时.红字可用一号或者直接用红色数字体现.由上可见,不管是手工会计,还是电算化会计,对出错的修改均强调留有痕迹.事实上,在电算化会计中,由于电子数据的修改在技术上可不留痕迹,因而更需要对留有痕迹予以强调.反结账的错误做法也是显而易见的.当期末已经结账并编制企业会计报表之后,如果将其反结账,则意味可以对该账月继续输入凭证数据,无论这些新凭证是否已经记账,都存在账表不一致的错误,而当根据其

2、登账后的账簿重新编制报表,摆在人们面前的两张报表是绝不相同的.如果某一会计期反复操作结账与反结账,并生成相应会计报表,会计信息的生成不言而喻是在搞数字游戏!进而言之,将取消审核,反记账,反结账同时使用,其后果更不堪设想:结账后可以再减去当月经济业务,账簿错误可以在原错误之处不留痕迹加以修改,而业已记账和编制报表的记账凭证在取消审核后又可对该记账凭证的电子数据不留痕迹地修改.承认这种逆操作的合法性,会给制假者提供机会,而对电算化内部会计控制百害而无一利.这种只顾及方便操作者而不考虑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做法,还需要会计工作规范吗?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首先要评审,正说明会计软件必须遵守包括证,账,表等操作

3、在内的工作规范之重要.本质上说,上述所有的逆操作,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对记账凭证库文件上的电子数据作不留痕迹的修改.事实上,发现证,账错误而采用红字(一号)更正法或补充登记法填制记账凭证,再据以登记账簿,会计报表,并不会给会计人员带来太多麻烦.无论是结账前作为当月凭证的更改,还是结账后作为下月的凭证的更改,对会计人员来说都是举手之劳,何况证,账的错误毕竟不会太多,因而不至于导致账簿中存在大量无用的信息,影响对会计信息的使用.综上所述,会计记账方法在电算化会计中的应用是很重要的环节,是现代会计管理的需要,我们在研究会计新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会计记账方法在电算化会计中的应用.我国古代国家财政管

4、理考证毕德静,李桂英,(齐齐哈尔市园林管理处,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1,中图分类号F8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7)03020501财政,是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在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它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财政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但财政一词在我国的使用,则是近代的事情.中国古代称财政为国用,国计,度支.英文称作publicfinance(意为公共财务).据考证,清朝光绪24年(1898年)在戊戌变法明定国事诏书中有改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的条文,这是政府文件最初使用财政一词.光绪29年(190

5、3年)清政府设财政处,整顿财政,为官方用财政名称之始.从历史发展的时问和朝代来看,夏商周三代的财政管理,由于缺乏相应的史料,尚不能作出表述.古人有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的说法(孟子?滕文公上),表明夏商周有一定程度和规模的赋税和财政制度.据周礼记载,西周时国家财政机构分两大系统:一是管收入的地官司徒系统;二是管支出的天官冢宰系统.地官系统的财务机构又分有不同职能:有总司赋税之职者,如大司徒,小司徒;有分司赋税之职者,如载师,间师,县师,遂人,遂师等;有司杂税及平衡财货之职者,如廛人和泉府.天官系统的财务机构也分为不同职能:有总司财用之职者,如职内,职岁,职币;有专司会计之职

6、者.如司会与司书.天官和地官总理全国的土地,人口,赋役,支出,会计考核及贡纳等工作,分工明确,职责清楚.这显然不是西周原有的制度,其中掺进了许多理想化的成份,但据此可以了解古代财政管理的大致轮廊.到了秦汉时期,公私财政区分开来,即国家财政和皇室财政各设机构,分别管理.公私财政的划分,是秦汉以后财政的大致体制.西汉属于国家的收入,包括田租,算斌,盐铁专卖,官田屯田收入,均输等,主要用于军费,俸禄,农田水利,抗恤赈济,水陆交通及教育等费用支出.皇室和财政收入,即私奉养,主要来源于口斌,山泽园池的税收,酒税,关市税,贡纳,酎金等,用于皇室日常生活及宫廷所需之费用.由于皇帝开支内容庞杂,项目繁多,故所

7、需费用十分惊人.秦代管理国家财政的专职机关为治粟内史,汉朝中后朝改为大农令.东汉时改称大农.管理皇室财政的机构有少府和水衡都尉.少府属官有太官,太医,汤官,乐府,东西织宝,东园匠等十六官令丞.水衡都尉设立于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专管帝室财政收入.东汉不设该职,统由少府掌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官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尚书,中书,门下三者逐渐代替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成为重要的立法行政机关.尚书省下的度支尚书取代了前代的大司农,成为管理财政的最高机关.隋唐时问的三省六部制形成,由尚书省的户部(度支部)主管全国财政的制度,一直沿至明清.唐代的户部下设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个司.其中户部掌管

8、田户赋役,贡纳之事;度支司管租赋,物产丰歉诸事;金部掌管库藏,度量衡之事;仓部掌仓廪和粮储之事.此外,刑部的比部司则负责句考内外钱谷出纳,即对财政上的收支进行稽核和监督,就是财政审计机关.宋代的财政机关,在宋神宗元丰年问前后有所变化.元丰前,由三司使总领天下财赋.三司使又称计省,通管盐铁,一2O5一度支和户部三个部分.三司命名与宰相,枢密院鼎足而立,形成财政,民政,军政三权分立局面.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将三司使的部分财权改归宰相掌管.元丰以后,罢三司使,把三司使的职权大部分重新移归户部.明清两代的最高财务行政机构为户部,掌管天下户口,土地簿籍,并统理一切经费的支出.户部为内阁六部之一,其长官为尚

9、书,掌全国户口,田赋方面的政令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部郎掌稽核版籍,赋役征收等等,协助尚书工作.户部下属十三司,各按省份职掌各省民赋,诸司卫所俸禄,边镇粮饷及各仓盐课钞关等事.明代户部下设都转运使负责盐政;宝钞按举司负责钱钞的铸制;总督仓场负责在京及通州等处粮储事宜.清代对若干重要财务,也设有专门的财务官吏,如以漕运总督专掌漕运;巡视盐政专掌盐政等等.通过上述我国历代财政管理方面的简单了解,可以看出有这样几项很有特色的财政制度:一是确立量人制出的财政原则.量人制出,为古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原则.传说该原则确立于夏商周三代.其基本精神是根据收入的规模来确定财政支出的数额.这一原则对我们现今的财政制度仍然

10、是有其积极作用的.鼍人制出的原则主要是由于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粮食生产的丰欠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气候的变化.因此,财政支出的安排,只能是在通过政治强力已经取得实物的基础上,即在财政收入已经实现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当然,量人制出的原则,有时也会被量人制出的制税原则所取代,如唐代的两税法,就规定了量人制出的财政原则.二是预决算和会计制度.据考证,预决算制度可能萌芽于三代.预算制度的最高原则即是量人制出.周礼?天官冢宰下有司会一职,即为一国总会计,主天下大计,编制总预算,秦汉时期亦有此制度.汉代对上计十分重视,上计不实,弄虚作假者免官.唐初预算初为数年一次,每岁一造计账(唐六典卷三

11、).此后,宋元明清等各朝都有规模不同的预决算制度.与此相关联的会计制度也随之发展起来,出现了会计录.会计录始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编撰的元和国计簿,上面登载了全国的户口数,州县数,岁出人数,官员养兵数等,成为后代会计录的蓝本.宋以后,对会计制度十分重视,几乎每个朝代都编制了会计录.会计制度不仅是了解各年财政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朝廷监督国家支出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三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封建社会是中央高度集权,因此,与现今的财政制度不同.基本上没有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之分,一切财政,理论上都属中央,由中央的司农或户部统管.这表明各地的赋税收入和经费开支必须向中央汇报,由中央统一筹划.中央可以向地

12、方派出财政官员负责监督和征收财赋,赋税的征发由中央统一规定等.然而,在实际上,地方常常不服中央管辖,中央对地方鞭长莫及,便只好是分割财政.但从总体看,归中央总理还是封建财政的主流.一2O6一电子商务对审计工作的影响李琳娜(齐齐哈尔市环境卫生管理处,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中图分类号F2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092234(2007)0302060l随着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会计信息系统将发生一场全方位,根本性的革命.会计发展经历着由传统会计到会计电算化,再到会计信息化两次飞跃.而作为与会计有血缘关系的审计,也经历了从传统审计到审计电算化的发展.如何面对发展迅猛的电子商务对审计工作的

13、影响,是审计人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电子商务对审计内容的影响实现电子商务以后,审计的监督职能虽没有改变,但审计的内容已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首先,电子商务系统的特点及其固有的风险决定了审计内容必须包括对电子商务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以证实其对交易事项的处理是否真实,合法及安全可靠,这是传统审计所没有的;其次,由于电子商务系统已经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再对它进行修改优化,要比在系统设计阶段对它改过困难得多,代价也昂贵得多.因此,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应有作者简介.在系统设计开发阶段,审计人员要提请开发人员注意并监督审查下列问题:(1)系统的功能是否恰当,完备,能否满足用户商务活动的需要;(2)系统的数据

14、流程,处理方法是否符合有关贸易法规;(3)系统是否建立了恰当的程序控制,以防止或发现无意的差错或有意的舞弊;(4)系统是否保留了充分的审计线索,保证了系统的可审性;(5)系统的安全保密措施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能否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6)系统的文档资料是否全面,完整.二,电子商务对审计方法与技术的影响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审计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大量的证据都存储在肉眼不可见的磁性介质上,对这些证据,审计人员只能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审查,即把计算机当作基本的审计工具使用,迅速,有效地完成审阅,核对,分析,比较等各项审计工作,从而提高审计的效率与质量.在对电子商务活动进行审计时.单机系统环境下的审计方法有的已不适用.这主要表现在对电子商务活动进行审计时,所有测试都必须在不改变数据库或记录的要件下设计具体的测试方法.由于网络系统的持续运行,使得审计人员很难让其在某一特定时问停下来接受大规模的测试,如果测试会改变数据记录,就意味着审计人员给系统带来差错.当然,可以设计能够纠正差错的测试程序,但是被审单位是否允许这种改变记录的方法,令人怀疑.同时由于系统实时的特点,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