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54277032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夷陵中学 文雄英 学习任务:因此本节课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加强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超重和失重现象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标内容标准: 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活动建议 : 1. 通过各种活动,例如乘坐电梯、到游乐场乘坐过山车等,了解和体验失重与超重。 2. 通过听讲座、看录像等活动,了解宇航员的生活。学生分析学生在本节内容学习中主要的思维障碍可能有:1.学生知道了重力的定义,可能会从字面意思去想当然的认为超重是重力增加,失重是重力减少,完全失重是重力完全消失。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事先布置课题让学生自己在课外去体验失重与超重,(通过各种活动,

2、例如乘坐电梯、到游乐场乘坐过山车等),在新课的学习中,我先引出 “实重”和“视重”的定义,然后通过超失重实验演示仪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自己利用“实重”和“视重”来对“超重”和“失重”下定义,来说明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物体的重力仍然存在且大小不变。2. 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比较熟悉,但不知道引起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的原因。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关于竖直方向加速运动的问题。2)通过学生实验、学生推导加深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2能力训练点:1) 利用对超重、失重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能力、实验研究能力、逻辑思维

3、能力。2) 在教学中对物理关键词用英语解说,为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打下基础3德育渗透点:1) 通过讨论失重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2) 通过学生合作完成实验,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学设计思路:受“洋思教育”启发,我们的教育应该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做准备。新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本次教学是在一周前布置下活动提纲后进行的,使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相关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对教学内容产生一定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摄像。以达到扩展学生创造思维、发挥创造力、摆脱课堂的束缚,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的目的。三、活动与步骤课外:要求学生提前一星期准备(任选)1)摄

4、像: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2)资料:关于超重和失重(图书或上网)3)设计:说明超重和失重课堂:教师引导探究附:教学过程流程图 情景引入引出“超重和失重的课题播放宇航员在太空仓中的生活录象教师给出“实重”和“视重”两个定义,要求学生观察实验,利用这两个名词对“超重”“失重”下定义概念提出实验演示教师介绍实验装置,提示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和两名学生一起操作超失重演示仪,引导学生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利用“实重”和“视重”来定义“超重”“失重”理论分析学生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讨论分析超重失重的本质原因学生上台通过黑板讲解自己推理过程或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推导过程拓展延伸得出完全失重

5、的概念学生演示完全失重现象成果交流学生分组代表上台展示本组对超重失重有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各组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研究评价。总结归纳布置课后研究总结,写出研究报告 1、 引出课题放录象:宇航员在飞船中的活动提问:超重和失重究竟是怎么回事?引出研究课题2、 概念引入引入“视重”和“实重”两个名词,为定义超重和失重做铺垫提问:测物体重力时,“视重”和“实重”总相等吗?学生: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相等。3、 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提问:当物体具有向上和向下的加速度时,“视重”和“实重”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教师介绍超失重演示仪的主要结构,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办法,研究如何利用仪器演示现象。部分学生动

6、手操作,其他学生观察现象。提问:大家能否通过刚才的实验利用视重和实重对超重和失重下定义?学生:视重大于实重叫超重,视重小于实重叫失重。教师引导小结:超重和失重是物理现象,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实际重力并没有改变提问:为什么在钩码加速上升和加速下降时我们看到的视重和钩码的实际重力不相等?4、 学生分组推导一组分析加速上升的情况,另一组分析加速下降的情况教师提出要求:注意表达的规范学生代表到前台将推导过程投影到屏幕,并讲解思路,其他学生评判,完善分析过程5、 播放录象:电梯里的实验学生观察,记录数据。将数据填入表格,找规律。提问: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与运动方向有关吗?与加速度的方向有关吗?有

7、什么样的关系?分析得结论(1)当人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视重等于实重 F=G(2)当人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视重大于人的实重,即超重包括向上的加速运动;向下的减速运动F G(3)当人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视重小于人的实重, 即失重包括向下的加速运动;向上的减速运动F G 6、交流收集的资料、设计的实验学生结合课外的准备情况,从以下所列的标题中任选一个,谈对超失重的理解。(1) 生活中的超失重现象(2) 超失重对人体有什么危害(3) 自己设计实验,演示超失重现象(4) 失重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学生讨论情况评价:由生活中超失重的典型事例如坐电梯、测体重、蹦级、到普通事例如:过山车、荡秋千跳高、跳远、打篮球、挑担子;由弹簧秤、体重计上的一般实验到利用海绵的形变,自由下落水不流出、手电筒自由下落灯泡亮了等转化后的更明显的现象说明超失重,通过讨论,学生更进一步加强了对超失重的理解,只要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有竖直分量,就有超失重问题;通过上网查资料,学生了解到平时接触不到的一些高科技知识,更拓宽了知识面,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加强,学习兴趣也更浓。7、教师小结,课后延伸结合自己的收集情况和课堂的讨论,学生课后完成一篇有关超失重的小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